逸草:文中對【好的集體,一定是相互欣賞和支持的團隊。而不是互相碾壓和利用】講述得好。但就【tenure前累成狗,tenure後很任性】那點,基本上沒有說出什麼來。 那問題在大多美國大學的確存在,可已有了較普遍的改進。不少大學除了每年對教職員工有業績考評外,還每隔5、6年,對已獲tenure的教授們作一回post-tenure review。雖然通過這Review的要求比起申請Tenure時要容易得多,一般只是由同系三五位同事組成委員會來作考評後,上報學院獲准,但對各受考評人,還是有不小的促進教研業績作用。 文里「美國因tenure殺人的案例也不在少數」這話言過了。美國這種殺人的案例只是極少數。因美國tenure制不搞“一桃殺幾士”,為拿不到tenure而殺人,主要是兇殺者自己有問題。在中國高校“一桃殺十來士”的制度下,為拿不到續聘而殺人,則是體制和個人自己都有大問題。
新智元 新智元 6/10/2021 來源:微博 編輯:小勻 【新智元導讀】上海某高校發生了一起慘案,該校老師對同事割喉,致其當場死亡。對於導致這一悲劇發生的原因,逃不開的是人們對「非升即走」制度的討論和思考。這起事件在微博網絡上發酵後,許多學術界人士也紛紛發文評價。近日,杜克大學的陳怡然教授也在微博中對Tenure制度進行了討論。
復旦血案,讓人譁然。
非升即走,引人深思。
6月7日「上海邯鄲路某大學持刀殺人案」,死者是49歲的復旦大學數學學院黨委書記王永珍,兇嫌是39歲的復旦大學數學學院教師姜文華。
據上海警方通報,姜文華殺人動機是因考核不過關被解聘,故對被害人行兇。據更多爆出的內幕消息,姜文華是復旦附中畢業,數學高材生,2000年進入復旦數學系就讀,還是復旦大學第一屆校長獎得主,後赴美國羅格斯大學攻讀數學系博士,2012年回國在蘇州大學任教並獲得國青基和省青基(青基:青年科學基金專案)。
2017年復旦引進人才,姜文華到復旦約定六年為期考核科研任務,2021年因為考核不過關遭解聘。王永珍書記代表學院告知解聘決定時,被姜文華一怒之下割喉,當場死亡。
這起事件在微博網絡上發酵後,許多學術界人士也紛紛發文評價。近日,杜克大學的陳怡然教授也發了微博:
看到微信教授群里討論國內tenure和美國tenure的異同。有人提到很重要的一點:美國的tenure制度(在絕大部分學校)不是養蠱制度,只要助理教授達到了公認的水平,就會給tenure,基本上(我用詞很保守了),儘管確實同一年上tenure的人相互之間晉升委員會有時會比較,但沒有比例或者名額的問題。
沒有名額之下,確實有時候是會存在送人情或者徇私舞弊的問題。但好的學校之所以是好學校,就是因為大家在晉升問題上秉承嚴肅認真但虛懷若谷的態度。簡單地講,就是你投票同意晉升一位教同事的標準,是要看將來大家把你和他一起提起的時候,你是感到驕傲還是丟人(這句話好像是一位加州理工的教授講的)。
我知道兩個身邊的例子。第一個是我們系當年招David R. Smith教授的時候,David還是一位不大出名的UCSD的博士後。因為研究方向過於超前的原因,找工作也不太順利。但當時還是助理教授的Steven A. Cummer力排眾議,認為David在metamaterials方向的工作具有歷史性的開創意義,甚至在招聘討論會上提出如果能招David,Steve自己願意晚於David申請tenure(儘管Steve已經開始擔任助理教授)。最後招聘委員會被打動。David來了之後,把杜克ECE系變成美國metamaterials研究的重鎮之一。並曾擔任杜克ECE系主任。
第二個是我們長期的合作者夏強飛和楊建華教授的故事。兩位之前都在惠普工作,夏強飛教授是博士後,楊建華教授是研究員。夏教授去了UMass之後,楊教授流露出希望回到學術界的意願。為了能夠招到楊教授。當時還是副教授的夏強飛跟系裡提出一定要以正教授並且超過自己的待遇,來打動楊教授加盟。兩人一起在UMass開創了世界水平的憶阻器研究團隊,發表Nature/Science如斬瓜切菜(楊教授後來回到加州USC任教)。
好的集體,一定是相互欣賞和支持的團隊。而不是互相碾壓和利用。大師們為什麼會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領域一起出現,一定有它自己的原因。
在發表的博文中,在闡述了兩個例子後,陳怡然教授的觀點比較明確:好的團隊互持。
但美國tenure制度也盛行多年,為什麼中國的tenure制度的爭議就這麼大?
對此,陳怡然教授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1)很多人習慣了之前有編制,終身制的體制。對新的」非升即走」的體制不適應。尤其是剛開始的幾年有的老師是按照舊體制招進來的,結果半路上跟人家說對不起,你得按照新辦法走了;
2)對tenure制度理解膚淺有偏差,畫虎不成反類狗。比如不考慮各個領域的差異,用文章數量、科研經費、引用數一刀切。或者給能過tenure的人數設限,還有的標準每年提高過快,把目標變成「移動的球門」,把本來用來激勵和選拔人才的制度變成了養蠱;
3)新人新辦法,老人老辦法。但是新人的tenure是老人評的。而新體制、新環境、和新標準下新人的績效比老人好很多卻經常拿不到tenure,造成對立(這個問題很複雜,不能簡單用老一輩不如新一輩來解釋);
4)不能貫徹「教授治校」,行政權力和其他外部因素對於tenure評選的影響和平衡過多,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公平;
5)青年教師流動性差。在一個學校拿不到tenure很難繼續在差一等學校找到教職或者轉成非tenure-track的教職。社會對於高層次研究型人才需求量低,非工科老師無法轉到工業界任職。
儘管無論如何,不能以暴力解決問題,更不能殺人。但姜老師可以說失敗的學術生涯確實值得同情,也需要各位領導們反思現有tenure制度的缺陷,以及對年輕教師職業發展的積極支持與心理健康的有效干預。希望悲劇不再發生。
有人認為,非升即走,表面上是激勵高校老師工作,扼殺大學養一堆閒人的現狀。實際上卻是非常殘酷的境況。
但真的如此嗎?
國內高校教師聘任制改革依靠的是「自上而下」的推行,雖然在不到20年時間裡完成了合同聘任制的改革,效率不可謂不高,然而,在缺乏「勞資博弈機制」的前提下,教師正當利益訴求可能被掩蓋,在固定期限聘任制度下,「學術自由」無法得到充分保障,簡單移植美國模式,在我國目前學術傳統中難免「水土不服」。 有法律學者評論指出,即便在勞動關係領域,用人單位單方面變更、終止和解除勞動合同的制度設計都慎之又慎,各公立高校敢於簽訂「非升即走」合同,這也表明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正向深水區挺進,凸顯了高校人事管理機制性障礙。
那麼美國高校的教職聘任制度怎麼樣呢?
陳怡然在此前的微博中也有提到,「美國因tenure殺人的案例也不在少數。」
例如2010年,44歲的阿拉巴馬大學亨茨維爾分校生物學助理教授Amy Bishop在被拒絕tenure後,開槍打死了包括系主任在內的三名教授,並打傷了另外三名同事。
Bishop把自己的tenure失敗歸咎於同事們對她的壓迫,然而種種跡象表明,這更可能是因為Bishop本人科研水平確實不高。 事後人們調查發現,Amy Bishop在21歲時曾經開槍打死自己18歲的親弟弟Seth,但Bishop和她的母親說這是一起事故。 2015年,Bishop認罪,並作出了首次道歉,被判終身監禁。
世界上並沒有完美的制度,在「up or out」制度下,無數青教備受壓制,甚至有人認為這是對他們的PUA(?),主動權完全不掌握在自己手中。
參考資料: https://mp.weixin.qq.com/s/IQHQk3z79vl56rnpVb6q9Q https://view.inews.qq.com/a/20210608A0CN4800 杜克大學陳怡然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