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频繁访华并取得成果后,俄罗斯感到不安,意识到中美达成协议将对自己构成威胁。在这种背景下,俄罗斯总统决定效仿美国,对中国展开一次“强行访问”。 根据环球网7月13日的报道,克宫秘书佩斯科夫在周三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普京对中国的访问已经列入计划,“具体日期将另行商定并通知你们”。佩斯科夫强调,现在是巩固两国紧密关系的“良机”。不过,在克宫公布普京“即将访华”之前,前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已经爆料,称中国邀请普京于今年10月访华并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中国外交部被询问此事时,发言人汪文斌避而不答,他委婉地表示两点观点:一是虽然今年会举办丝路论坛,但时间尚未确定;二是中方与伙伴保持着丝路合作的沟通。从汪文斌的表态来看,中方没有承认邀请普京的消息,因为连论坛的时间都未确定,怎么能邀请他参加呢?汪文斌表示仍在与伙伴保持沟通,也就是说中国邀请普京访华参会的消息“不实”。 汪文斌为何不坦率否认邀请普京访华呢?原因很简单,中俄关系特殊,如果俄罗斯宣称中国邀请普京,中国马上否认,那就相当于当场打脸,以后的玩耍就不好进行了。所以,汪文斌曲折回应,委婉地表示“一切尚未确定”。
然而,就在中国委婉“否认”邀请普京访华的同一天,克宫却举行新闻发布会,“非常肯定”地表示普京访华已经列入计划,具体时间将会“通知”大家。 仔细品味这些信息,结合中国外交部的表态,很明显,普京打算“强行访华”。我们提到过,“强行访问”有两个特点:一是单方面宣布;二是单方面确定时间。杰尼索夫宣称中国邀请普京于10月访华,中国公布了吗?没有,即使记者提问,汪文斌也没有承认。这符合“单方面宣布”和“单方面确定时间”的定义。在中国“不承认”邀请普京访华的同时,克宫却当场宣布,表示普京访华已列入计划,时间正合适。
这是多么强势的“强行访问”啊!客人要强行前来做客,还打着“你邀请我”的名义。我们委婉否认和拒绝后,客人却挥手一挥,就这么确定了,他们也很久没有见面了,现在相遇“正是时候”。主人面对这样的客人能说什么呢?恐怕只能勉强表示,“好吧,你来吧”,总不能“撕破脸”,毕竟以后还要和平共处。不可否认,中俄需要加强合作,但俄罗斯以“强行访问”的方式加强两国关系,确实让人感到不舒服。 那么,普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为什么要以这种无礼的方式“强行访华”?原因并不难理解。一方面,美国频繁“强行访华”并取得许多成果。比如,布林肯访华,中美达成了五个共识,布林肯的三个主要目标全部得到满足。
耶伦访华,美国先发声宣布访问时间,甚至是即将到来的克里访华,也是拜登在6月底就决定的,这些都属于美国的“单方面宣布”和“单方面确定时间”。 美国不仅“强行访华”成功,还收获颇丰。布林肯访华后,中美就五个共识达成一致;耶伦访华,则以“不分离,共同繁荣”的说辞要求中国购买美国债券,并施压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而即将到来的克里访华,表面上是为了讨论气候问题,实际上是以应对气候变化为名,限制中国的发展。面对中美的逐渐接近,即使是被迫的,而不是自愿的,普京还能如此镇定吗?
另一方面,俄罗斯对中国仍然充满信心。首先,正如俄罗斯担心中美达成协议一样,中国也担心美俄会达成协议。既然中国可以与美国谈判,为什么美俄不能进行“秘密外交”呢?当然,这样做最大的受益者是美国。其次,中国在能源领域高度依赖俄罗斯,没有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中国无法确保能源安全,海上运输线也不安全。最后,中国面临的危机比俄罗斯更大,俄罗斯可以闭关自守,但中国不能,换句话说,中国需要俄罗斯,而俄罗斯对中国的需求没有那么大。
所以,即使普京背负着国际通缉令,犹豫着不敢参加南非金砖国家会议,但他却以高调的方式单方面宣布并确定了对中国的“强行访问”。对于普京来说,既然美国“强行访问”得到接受,中国作为“友邦”,在特殊情况下进行“强行访问”又有何不可呢?中国外交部有些为难,不答应直接打脸太尴尬,而且会影响中俄合作;答应了,美欧可能趁机发难,中国在美欧与俄罗斯之间保持微妙平衡的局面可能难以维持。 当然,既然俄罗斯已经“官宣”,中国当然只能答应。现在中俄不能“分崩离析”,更不能公开展示“裂痕”。
即使美欧已经察觉端倪,也不能公开化。因为一旦公开化,就很难弥合了,就像夫妻吵架一样,家里吵吵没事,但要是所有人都知道了,那就不好了。因此,可以说普京会达到他的目的,也就是说他的“强行访问”会成功。
========================
国际法院楼顶横幅:普京,海牙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