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听说开古董店的,那是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那。
出国的时候,也听说有些到了海外的华人,专门在国外收集中国的瓷器,然后又运回国内赚大钱的,在外干上半年,回国又养闲半年的。
等我回国的时候,常去逛古董市场。现在那市场,算是中国第二大市场了,据说北京的潘家园数第一(不过高档次的在琉璃厂)。成都的送仙桥是第二。 开这店的是两兄弟,用两个字来说;就是能干。
送仙桥古董市场,以三层楼的四方形建筑为主题,紧临著名道教观址青羊宫与杜甫草堂之间,浣花溪畔,实属风水宝地。
其实沿浣花溪畔,每逢周三,周六,满街都是市场,很为壮观。
我兄弟告诉我,他曾看上一个青色瓷缸,用于养鱼之用,问价是2千元以上,结果市场老总去问,即刻变成了6百元。价格浮动太大,市场行情也离谱,所以如果我有相中了的,让他去找老总。兄弟又说了;唉,管理的人都说这些古董,换个比例来说吧,可能只有百分之几是真的。
所以说,是神仙,才有真功夫不失手的时候,谁敢轻易动真格的。
关于古董,自学成才一般比较难,得靠师傅言传身教,练就火眼去虚光,最重要的是,要有闲钱,要有闲时,要有闲情。另外,还得以古董养古董。
我看见一个专门报道收集皮影戏导具的俩老口,辛苦收集了几十年了,他们还专程到过德国,去皮革博物馆参观,在那里,他们看见展出的有中国用牛皮制作的皮影人物,很感骄傲。老人自己却失手过一次。有一年,老人去乡下收集皮影,见到一表演皮影的老人,老人因为家里有病人,急需要用钱,把整整两箱子皮影想给卖了,价格是六万,结果收集的老人讲价到四万,他打开箱子,看见那些全部属于精品的皮影,很难舍弃,可是老人感觉太贵了点,回去的路上,又放心不下,结果卖了一些自己先前收集的,再借了些钱,又奔了去,皮影戏老人告诉他;“我已经卖出去了,我是真急需钱那。”
用“过了这一村,就没有这个店”来形容买卖古董再合适不过了。不过往往栽在这个上面的,甚至弄得倾家荡产的也在这个份上。
古董分类其实很多,各人的爱好也不相同,一个好字,并不代表所有人的眼光。所以,爱好古董,和收集古董的领域,范围很大,根据各人皮包的厚薄,其实都可以得到乐趣。人言道:“常走河边过,那有不湿脚”的道理。我有俩个朋友,Rony和Anita在欧洲夏季的拍卖会上,真的掏到一幅名画,得手后,随即转手就卖给了博物馆,养了自己的情趣,又喂饱了自己的钱包。
何乐而不为?!
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