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萬維讀者網 -- 全球華人的精神家園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首  頁 新  聞 視  頻 博  客 論  壇 分類廣告 購  物
搜索>> 發表日誌 控制面板 個人相冊 給我留言
幫助 退出
幸福劇團  
失語的時代  
https://blog.creaders.net/u/460/ > 複製 > 收藏本頁
網絡日誌正文
好文分享:大陸移民同有過的心靈歷程 2020-07-17 04:05:31

在萬維看見這一篇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的周保松所寫的《一個人的移民史》

引起共鳴,當年有多少優秀的大陸青年都是理想主義者,懷揣着幾十元奔赴西方尋夢,歷經艱辛,從未放棄內心深處的理念和堅守自己對這個世界的溫柔情懷,不管怎麼變,他們不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們即使散落落在這個世界的各個角落,心靈永遠追求着平等自由和高傲的飛翔。一個人的移民史,也許就是千萬個移民的共同大背景歷史。

hongkong_m.jpg





活在香港:一個人的移民史



  我移民香港,22年了。

  我是1985年6月30日跨過羅湖橋的。跨過去的時候,並沒想過後來種種。現在回過頭來,又顯得有點欲說無從。昔日的日記相片書信還在,多年來塵封不動。外面正是十年回歸大慶,我卻獨坐一室,茫然地整理個人的移民史。

  


20世紀80年代至今,有近百萬新移民從中國來港。這百萬人一離開羅湖,便好像細流入深海,靜默無聲,不知那裡去了。再出現的時候,往往便是報紙頭條的倫常慘劇主角。這並非事出無因。對很多香港人來說,“新移民”一詞幾乎和社會問題同義,常常和家庭暴力、騙取社會保障援助、貧窮落後等關聯在一起,是個不光彩的標記。新移民既是外來者,同時又被視為社會問題製造者,遂背負雙重的道德原罪。很多人認為,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在於將新移民儘快改造成香港人,洗去他們舊的次等的不文明的價值,接受新的先進的香港人的生活方式。新移民跨過羅湖橋那一刻,便必須承認自己在文化上低人一等。這份深不見底的自卑,令新移民不願面對過去,更加沒有勇氣在公共空間述說自己的歷史。而手握權力的主流社會,不僅沒興趣了解新移民的前世今生,甚至有意無意醜化他們的形象,漠視他們面對的種種困難和承受的諸多不義。於是,新移民這一龐大群體,在據說是自由開放的香港,形成了某種集體性消聲。


  新移民明明無處不在,卻又彷彿並不存在;明明有話想說,卻又無法可說。這是一個非常奇特的文化現象,因為香港本身是個移民社會,1949年以降,歷經幾波的大移民潮,目前七百萬人口中,真正稱得上“原住民”的,少之又少。但在這樣一個移民城市,新移民的生存處境和精神狀態,卻甚少在公共領域受到關注。兩年前,我在報紙發表了一篇短文〈像我這樣的一個新移民〉,結果收到很多素不相識的讀者的電話和來信,分享他們的移民故事,情緒熱切而激動。這教我詫異。那一刻,我才知道有多少新移民的鬱結被這個城市壓抑着。他們渴望被聆聽被理解,渴望得到別人的肯認和尊重,卻往往事與願違。

  在過往大部分的新移民討論里,經濟考慮是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向度,例如新移民對香港人力資源的影響,對社會福利造成的壓力等。因此,政府最關心的,是如何用最有效的方法,令新移民脫胎換骨,成為有利於香港經濟發展的勞動力,並減少他們對社會福利的依賴。至於新移民作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過去的個體,他們在新環境中的實存感受,在精神、文化、家庭各方面遇到的種種困難,卻往往被忽略漠視。每當有什麼新移民家庭慘劇出現,媒體要麼視其為個別事件,要麼循例追究一下政府,要求增加多些社工便了事。

  1999年12月,林婕,一個品學兼優的新移民女生,不堪在港生活的苦楚,在最美好的18歲,從高樓一躍而下,死後留下這樣的問題:“我很費解,我到底做錯了什麼?難道‘我來自內地’就是我的罪過嗎?”林婕的死,迫使香港社會作了一點道德懺悔。當時的教育署署長羅范椒芬,寫了一封信給全港老師,說:“作為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我感到十分羞愧;對林婕和她的母親,我有無限的歉意;作為教育署署長,我難以想像林婕所遭受的歧視,竟然發生在教育界、在學校里。這真是莫大的諷刺。”

  林婕用她的生命,打破一池死水,讓香港社會一瞥新移民的艱難。但池水頃刻回復平靜,事件很快便被遺忘,社會並沒任何改變。人們其實並不了解,又或不願意了解,林婕為什麼要死。香港這樣一個“繁榮安定”的社會,沒法承受致一個年輕新移民於死地這樣一種集體責任。這和東方之珠的想像,有太大的認知和情感上的落差。於是,林婕的死,遂被視為極少數不能好好適應香港的特例。而萬萬千千的年輕新移民,早已安安份份完成改造。

  一直以來,我也如此相信。以為只是自己改造得不夠快不夠好,才做香港人做得如此吃力。20年過去,我才開始懂得問,為什麼過百萬的新移民,會在這個喧譁的城市失去聲音?為什麼林婕要選擇死,來表達她對這個據說是東方之珠的城市的憎恨?為什麼一次又一次的人倫慘劇,總發生在新移民身上?我開始意識到,不應只是問如何改造,而要問為何要這樣改造,改造的代價是什麼,以及誰去付這些代價。我不知如何回答這些問題。以下我只嘗試從我個人的移民史,對這些問題作一些初步的側面的反思。但我必須強調,我的經歷,不多也不少,只是我的個人經歷。每個移民,都有自己的移民故事,儘管每個人的故事,皆無可避免地刻有時代的烙印。

  1985年6月下旬的某個傍晚,我放學回家,母親說過幾天便要移民香港。我呆了好一會,然後咬着牙,說,我不去。眼淚跟着便掉下來。

  我不願意離開故鄉,一個廣東西部偏遠的小縣城,因為活得快樂。活得快樂,並非因為富有。事實上,家裡一直很窮。我出生在農村,父母兩家都被劃為地主,父親1957年更被打為右派,全家備受政治之害。我小時候在農村放牛打魚,後來才出到縣城讀書。我那時在讀中學一年級,既沒有考試壓力,也未懂得為前途擔憂,一班同學相處融洽,日子過得無憂無慮。我走的時候,辦的是停學手續,而不是退學,因為我相信自己一定會回來。離別那天,全班同學到車站相送,有人送我一瓶從江中打來的水,有人遞我一包學校的泥土。

  我能夠移民香港,是因為父親早在1981年來港探望幾十年不見的伯父時留了下來。父親1951年加入農業銀行工作,為人能幹正直,在單位受人敬重。他申請探親時,壓根兒沒想過留下來,伯父卻苦苦挽留。臨返國內前一刻,伯父送了一首詩給父親:“扁舟飄忽到桃源,車水馬龍別有天。凡心未了留不住,他朝徒嘆誤仙緣。”伯父認為香港是桃花源般的仙境,希望父親不要回到大陸那樣的人間。幾經掙扎,父親終於放下早已收拾好的行李。我後來才體會到,對父親來說,這是個艱難的抉擇。父親那時正當盛年,工資雖然不高,但事業發展順利,和同事合作愉快,工作帶給他很大的滿足感。選擇留下來,便等於放棄幾十年的事業,由零開始。而他當時在布匹公司做職員,一個月工資才1000元,減去租金,早已所剩無幾。

  我出來工作後,父親有次和我說,考慮職業時,一定要選擇有意義,能帶給自己滿足感的工作。這番說話,說來輕描淡寫,卻道盡了他的辛酸遺憾。人到中年而選擇離開故土,放棄前半生辛苦累積的工作經驗、地位、社會關係以至事業追求,在不確定的新環境中從新開始,代價不可謂不大。不少人認為新移民無論吃多少苦,受到怎樣的對待,也是值得的,甚至應該的,因為即使從事最底層的工作,甚至領取社會援助,收入也較國內高。更重要的,這是他們的選擇,因此沒有資格抱怨。誠然,選擇來的人,必有來的理由。而生活在香港的很多好處,也是毋庸多言的。但這並不表示,香港社會可以用任何方式對待新移民,更不表示對於新移民失去什麼和承受什麼可以視而不見,因而對他們缺乏基本的理解和尊重。

  事實上,父親那一輩其實無路可退。他們既不能回到過去,卻又無力在新環境中賦予生活新的意義。他們面對的,是基本的生存問題。唯一的出路,是接受現實,胼手胝足努力工作,並將所有希望寄託於下一代。他們初到香港,普遍存在強烈的自卑感,自覺處於社會邊緣,而曾經有過的理想和追求,只能壓抑於心底深處,並隨年月流逝而逐漸淡去。這樣的故事,多不勝數。

  經過20多年茹苦含辛的工作,我們家裡的經濟環境已大有改善,父親卻已垂垂老去。即使粗心如我,也常常感受到父親的落寞。真正能提起父親興致的,是和他談起舊日國內生活種種,例如年少的輕狂,當年在銀行工作的情況以至農村生活的種種趣事。即使是反右運動和文革時被批鬥的情形,父親回憶起來也津津有味。但我從來沒敢問父親,香港是否是他的桃花源。2007年6月30日,是我來港22周年紀念日。那天我們全家坐在一起吃了一頓飯。我問父親,回首過去,可曾後悔移民來港。父親沉默良久,說,看到你們今天活得很好,我不後悔。

  嚴格來說,香港沒有為社會貢獻的概念,因為社會只是抽象地指涉單獨的個體在其中追逐利益的場所,本身並非一個實體,更不是休戚相關的社群。人們得到什麼失去什麼,一切歸於個人,與社會無關。因此,父親只能說為他的子女付出了多少,卻不能說為香港貢獻了什麼。家的概念,延伸不到那麼遠。或許正因為此,對於那些辛苦大半生卻老無所依的老人家,我們往往既沒同情之心,亦無虧欠之情。

  未移民之前,我對香港的認識,來自流行文化。那個年頭,香港電視劇剛開始流行,〈大地恩情〉、〈萬水千山總是情〉一出場,便風靡一時。但真正教我們着迷的,還數〈大俠霍元甲〉。當時這套劇是晚上九點播放,而我們學校的自修課卻要九點才完。因此,八時半過後,所有課室便會出奇地安靜,人人收拾好書包文具,蓄勢待發。待鐘聲一響,全校幾百人立即蜂湧而出,以最快速度跑出校園,跳上自行車,在街上橫衝直撞,直奔家裡。

  香港流行曲也開始普及,張明敏、鄧麗君、徐小鳳、許冠傑、林子祥一一登場。那時候,很多同學都有一本歌簿,將自己喜歡的流行曲歌詞抄在上面,彼此交換,下課後一起在走廊引吭高歌,又或躲在課室一角獨自吟唱。音樂課上教的那些革命電影歌曲,早已乏人問津。我班上有位同學的哥哥看準時機,開了一家唱片店,專門從香港買回歌星的最新錄音帶,然後大量翻錄轉售,幾塊錢一盒,在小鎮很受歡迎。

  但我真正受香港文化“荼毒”的,還數武俠小說。我自小沉迷書本,尤喜小說神話傳奇,小學三、四年級時已將《三國演義》、《封神榜》、《三俠五義》、《大明英烈傳》、《水滸傳》、《鏡花緣》、《東周列國志》等一大堆囫圇吞棗地讀完。那時找書不易,什麼書都讀。我第一次接觸香港的新派武俠小說,是梁羽生的《萍蹤俠影錄》。這本書是當時正在追求我大姐的未來姐夫借我看的,我之前對梁羽生一無所知。誰知書一上手,便放不下來。我不眠不休,兩天便將書讀完。我至今仍記得,看完後我走上天台,眼前暈眩,心中悵惘失落,書中主角張丹楓和雲蕾的影子揮之不去,只想盡情大叫。在我的閱讀史中,那是一個分水嶺。我的近視,也因此加深,但當時卻無眼鏡可配,上課時總看不清楚老師在黑板上寫些什麼,結果影響了昇中學的考試成績。

  接着下來,我發現一本叫《武林》的月刊,正在連載金庸的《射鵰英雄傳》,那更把我弄得心癢難熬。很可惜,不知什麼緣故,連載幾個月後便停了,而我卻像吸毒者一樣,對武俠小說上了癮,在鎮上四處打探何處有梁羽生和金庸。上了中學,一位同樣是小說迷的高年級同學告訴我,鎮上某處有武俠小說出租,但一定要熟人介紹。出租室有點神秘,屋內黑沉沉的,書架上排滿了金庸、梁羽生、古龍的作品,全是繁體字版,封面用牛皮紙包着。那個時代不如今天開放,出租港台圖書還相當顧忌。租書除了十元按金,租金要兩角一天。這是相當貴了。當時租連環圖才兩分錢一本,而我一個月也不過幾元零用錢。但那真是一片新天地。為了省錢,我必須每天看完一本。我於是學會繁體字,也學會蹺課,甚至學會一邊騎車一邊看小說。在別人專心上課時,我偷跑到學校後山的橡樹林,在午後陽光和聒耳蟬聲中,沉醉在俠骨柔情和刀光劍影的世界;在夜闌人靜時,我抱着書偷偷跑到公共廁所,藉着昏黃微弱的燈光,與郭靖黃蓉楊過小龍女同悲同喜。

  金庸和梁羽生的小說,除了功夫愛情,同時呈現了一個價值世界。對是非黑白的堅持,對弱者的同情,對朋友的道義,對承諾的重視,對民族的熱愛,是這些小說不變的主題。當讀者全情投入小說情節時,也不自覺地接受了背後的價值。可以說,武俠小說除了帶給我無窮的閱讀樂趣,也無形中影響了我的思想和情感。說來有點好笑,我在蹺課中完成了另類的人格教育,而我對此卻毫不知情。

  我們是受香港文化影響的第一代。當時雖已開放改革幾年,整個社會仍頗為封閉落後。歷年政治運動磨盡了所有人的理想和熱情,90年代全面資本主義的時代仍未到來,人人處於精神極度饑渴,卻不知出路在哪的躁動狀態。香港的電視劇、電影、流行曲和文學的傳入,正好滿足了這種需要。香港文化商品最大的特色,是使人歡愉。它沒有什麼政治道德說教,卻能深深打動我們的情感。鄧麗君的中國小調,〈大地恩情〉的鄉土情懷,金庸小說的俠義精神,甚至張明敏的〈我是中國人〉,着實滋潤了我們的心靈。儘管如此,我對香港並沒多大嚮往。父親去了香港以後,家裡的生活慢慢有了改善,開始有了電風扇,黑白電視和卡式錄音機,我間或也會向同學炫耀一下父親帶回來的斑馬牌原子筆。但很奇怪,我從沒想過要成為香港人。香港彷彿是個遙遠得和我沒有任何關係的世界。

  抵達香港那天,最初迎接我的,是深水埗地鐵站的北河街鴨寮街出口。當年的鴨寮街,和今天一樣熱鬧擠擁。舊攤檔滿地,叫賣聲盈耳。我和媽媽緊緊跟着父親,拖着行李,一步一步在人群中穿過。抬頭上望,只能隱隱見到天空的一抹藍。

  我們住的地方,是北河街一個單位的板間房。這是一幢非常殘舊的“唐樓”,只有四百多平方尺,住了三戶人家,大家共用一個廚房和廁所。板間房再分為兩層,父母住下層,我住上層,算是個閣樓。閣樓沒有窗,晦暗侷促,人不能站直,得彎着腰才能在茶几上讀書寫字。躺在床上,天花板好像隨時會塌下來。

  初來的一年,日子難過。我當時有寫日記的習慣。最近重讀,發覺1985年7月7日寫下這樣的感受:“離回家還有358天。 今天簡直快要瘋了,真想偷渡回故鄉去。這幾天簡直度日如年。”然後是7月8日:“我真後悔自己來香港,現在要我死也願意。”這樣的情緒,整本日記隨處可見。那時打長途電話很不方便,只能和故鄉的朋友通信。生活的最大寄託,便是等信和寫信。郵差每天派信兩次,分別是早上十時和下午四時。我每天起來,臉未洗牙未擦,第一件事便是跑到樓下看信箱。有信,便滿心歡喜,讀完又讀。沒信,便心裡失落,只好不安地期待下午的到來。那一年,我寫了好幾百封信。

  新移民最難適應的,也許並非居住環境惡劣,而是“生活世界”的突然轉變。生活世界是個複雜的意義系統,包括我們的語言、傳統、價值、人際關係,以至日常的生活方式等。只有在這樣的系統裡,我們才能確定自己的身份,理解行動的意義,並肯定生活的價值。如果我們由小至大活在一個穩定的世界,我們根本不會意識到它的存在,因為一切皆顯得理所當然。只有當我們由一個世界急速轉換到另一個世界,而兩者又有根本斷裂時,人才會深刻感受到無家的失落。

  來港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活在這種疏離感中。表面上,我很快便適應下來,語言、讀書、生活各方面,雖有困難,卻都能應付。但在內心,卻一點也不覺得自己是香港人,更不知日後的路該如何行。走在街上,覺得所有人和自己一點關係也沒有;回到家裡,躺在黑暗的閣樓,腦里只有昔日的回憶;看到中國和香港的運動員比賽,我會為中國隊打氣。而每次返回國內,我便有種着地的感覺。即使去北方旅行,碰到素不相識的人,我也有着難言的親切。這種割裂,使我長期處於一種孤獨狀態。伴隨這種心境,我沉迷的不再是武俠小說,而是李煜、李清照、柳永那些憂傷的長短句。

  讀到中學四年級,我的迷惘更甚,變得極度憂鬱孤僻。為求出路,我開始找老師討論人生的意義,跟同學去基督教會聽福音,甚至胡亂找些佛學書來讀。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某天放學後,夕陽斜照,我站在彌敦道和界限街交界的安全島,看着川流不息的汽車和匆匆的人群,突然覺得完全無力再行下去。我軟弱地斜靠在欄杆上,看着紅燈轉綠燈,綠燈轉紅燈,人動也不動,茫然四顧,不知何去何從。

  苦悶的時候,我喜歡一個人在深水埗遊蕩。深水埗是窮人聚居之所,密密麻麻的唐樓又殘又舊,街道也亂糟糟的。那時南昌街中間仍是店鋪林立(後來拆了,變成現在的休憩公園),石硤尾街的天光墟(在天剛亮時將東西放在地上擺賣,故有此名)也在,黃金商場周圍還有無數的流動熟食小販,再加上福華街、福榮街、長沙灣道的時裝批發店,北河街菜市場和鴨寮街的舊物和電器攤檔,令深水埗成了個無所不包的大市集。在這裡,你會見到蛇王在街頭當眾用口咬斷蛇頭,隨即挑出蛇膽,給客人和着酒一口喝下去;會見到櫃檯高高,令人望而生畏的老當鋪;當然還有琳瑯滿目,堆積如山的色情雜誌。

  我最喜歡的,還是到鴨寮街淘書。鴨寮街並沒書店,“收買佬”只是將收回來的書和其他雜物,隨意堆在一起。要挑書,便要不怕髒,而且得有耐性。我在那裡淘到最多的,是小說散文,但也找到一套三冊馬克思的《資本論》, 唐君毅的《哲學概論》和梁啓超的《飲冰室全集》等。後來讀大學時,我甚至在那裡用十元買到最近逝世的美國哲學家羅蒂(Richard Rorty)的成名作《哲學與自然之鏡》英文版。

  住得久了,我便慢慢感受到深水埗的貧窮。我家的居住環境,還不算最惡劣。更差的,是那些住在“籠屋”的人,幾十人擠在一個單位,每人只有一個鐵籠般大小的床位。1990年12月南昌街籠屋大火,導致6人死亡,50多人受傷,人們才知道香港仍有那麼多人居住在那樣的非人環境。張之亮當年拍攝的〈籠民〉,便是以此為題材。深水埗也有許多老無所養的獨居老人,天一亮便坐滿街角的小公園,有的在下棋打牌,有的在發呆。新移民也不少。只要在街上轉一圈,什麼口音都可以聽到。父母后來搬了兩次家,卻始終沒離開過這區,而我每次回家,依然喜歡在深水埗鬧市散步。

  1985年9月,我入讀大角咀福全街的高雷中學。父親為我讀書的事,四處奔走,卻一直苦無頭緒,最後只好選擇這所自己同鄉會辦的學校,由中學一年級讀起。嚴格來說,這不算一所完整的中學。學校在一幢工廠大廈二樓,樓下是售賣五金鋼鐵的店舖,噪音不絕於耳。學校除了幾個課室,沒有任何設施。課程只辦到中三,中四以後學生便要另選他校。

  學校離家不遠,步行15分鐘便到。第一天上學,我發覺全班50多人,有七成是像我這樣剛到的新移民,以廣東和福建為多,但也有更遠的。大家一開口,便察覺人人鄉音不同。我們很快便混得很熟。從一開始,我便喜歡這班同學。他們純樸善良,彼此友愛沒機心,而且回憶起國內生活種種,大家總會說個不停。平時下課後,我們會聯群結隊去踢足球,在遊戲中心流連,到桌球室找樂,周末甚至試過一起去大角咀麗華戲院享受三級片早場的刺激。我們有心讀書,卻不知從何學起。學習環境實在太差,學生程度又參差不齊,老師難以施教。我們渴望融入香港社會,卻不知從何做起。我們對香港的歷史文化一無所知,父母教育水平又普遍偏低,更要日以繼夜工作,對我們是愛莫能助。我們好像活在一個隔離的世界,自生自滅。

  開學不久,我們便一起去工廠做兼職。事緣有位同學的父親,在製衣廠專門負責穿褲繩(俗稱褲頭帶)的工序,方法是用鐵針將尼龍繩由短褲一端貫穿到另一端。由於工作多得做不完,同學便叫我們下課後去幫忙。工資按件計,一條一毫。如果熟手,一小時大約可賺到八元。工作本身極單調,但幾位朋友一起,加上工廠可聽收音機,不算特別苦悶。

  我後來在工廠認識了一位負責牛仔褲包裝的判頭阿卓。由於他給的工資較高,而且工作較多,於是我和一位外號叫“大隻廣”的朋友便過去跟他。阿卓和好幾間製衣廠有協議,那裡要人便去那裡,因此我們有時在大角咀,有時在長沙灣和葵涌。包裝是整個成衣生產流程最後一道工序,相當複雜,包括貼商標,摺疊,入膠袋,開箱封箱,以及用膠帶機將箱紮好。由於出口訂單有時間性,廠方往往要我們一兩天內完成大量包裝,非常消耗體力,而且有時要加班到深夜,不是易做的工作。

  大隻廣是恩平人,比我大兩歲,人有點俠氣也有點流氓氣,好抱不平,喜飲酒抽煙,平時三句有兩句是粗口,上課常常和老師作對,是我們這群同學的核心。我和他性格不同,卻很投契。他的數學很好,英文卻很差,所以讀了半年,已經對讀書失去興趣。有次我們在葵興下班,已是晚上11點,天下着小雨,我倆不知為什麼抬起槓來,誰也不讓誰,結果決定一起步行回深水埗。那一夜,我們沒有傘,卻不畏雨,一邊健行一邊笑談彼此的夢想,回到家時已是深夜一點,嚇壞了在家久等的父母。當時說過什麼早已忘了,但那份對未來的豪情,卻長留在心。1986年夏天,我領到回鄉證後,便和大隻廣聯袂返回故鄉,會合我的幾位同學,一起坐火車去桂林旅遊。我們在灕江暢泳,在桂林街頭放肆高歌追逐,在陽朔回味劉三姐的山歌,快意非常。

  大隻廣讀完中三,便輟學回家幫父親做些中藥轉口的小生意,中間賺過一些錢,並請我們一班同學去鯉魚門嘗過海鮮。後來聽說他生意不景,又迷於賭博,以致欠下鉅債而要避走大陸。再後來,便沒了音訊。我們的老闆阿卓,好幾年後聽說原來是個偷渡客,遭警方發現,坐完牢後也被遣返國內。我們工作過的製衣廠,早已一一搬到國內,工廠大廈則被推倒重建為幾十層高的豪宅。至於我那群新移民同學,絕大部分讀完中三或中五後便出來工作,最多是到髮型屋做學徒。就我所知,能讀上大學的,不足三人。而我讀完二年級後,便透過考試轉到何文田官立中學做插班生。

  1987年轉校後,我的生活起了變化。最大的不同,是大部分同學都是本地出生,而我的鄉音,便間或成了同學的笑柄。那談不上是歧視,但卻時時提醒我和別人的差異。這還只是表面的差異。我很快便意識到,我和我的香港同學,其實活在兩個世界,因為彼此的成長經歷完全不一樣。例如我從不看卡通片,也不喜歡漫畫,更不熱衷電子遊戲。但這三樣東西,卻是香港大部分男生的至愛。結果一年不到,我最熟絡的朋友,又變成學校中的新移民同學。

  我們那一屆四班同學中,大概有一成多是新移民。這些同學和高雷的有些不同。他們早來幾年,很多從小學讀起,因此較易適應香港的生活,而且何官是所不錯的學校,學生自信心較強,也有較高的自我期望。他們很多喜歡看課外書,較為關心政治時事,甚至會坐下來認真討論一些人生哲理問題。中四那年,我和幾位同學成立了一個讀書小組,定期討論時事,並自資手寫出版一本叫《求索》的刊物,取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之意。校長有點擔心,派了一位老師在我們開會時前來旁聽輔導,刊物內容亦需老師過目。我當年寫了一篇文章,批評很多人棄香港而移民他國是不應該的,結果被勸導不要發表。

  1988年夏天,我和國內一位同學,從廣州坐火車去北京旅行。我自小喜歡中國歷史,加上受武俠小說影響,對中國名山大川早已嚮往。旅費是兼職賺回來的,不用父母操心。只是到現在我也不太理解,我當時年紀那麼小,為什麼父母會放心讓我這樣去闖蕩。我們去天安門看了昇旗禮,瞻仰了毛澤東的遺體,還登上了長城。玩完北京,我們再坐火車下江南。印象最深的,是我這個南方人第一次在火車上見到極目無山的華北大平原。我倚在窗口,敞開衣裳吹着風,“隨身聽”播着齊秦的〈狼〉,看着夕陽在天邊被地平線徐徐吞噬,天地蒼茫,美不可言。

  三個星期後,當我從杭州坐火車回到廣州,對中國有了很不同的感受。除了遊覽名勝古蹟,我更近距離觀察了不同地方不同老百姓的生活,尤其是在長途的硬座火車旅程中,我從其他乘客口中聽到許多聞所未聞的故事,了解國內人生活的艱辛。在旅途上,當別人問我從那裡來時,我總說廣東,卻不願說自己是香港人。這有安全的考慮,但我心底的確希望像他們一樣,都是中國人。不同省份的人走在一起,讓我有種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感覺。我喜歡那種感覺,但對別人對自己來說,香港卻好像在四海之外。

  從北京回來不夠一年,六四事件便發生了。1989年5月,在學校默許下,我在課室率先張貼了支持學生運動的標語,接着參加了幾次大遊行,天天看報紙追新聞,沉浸在大時代的亢奮中。六四那一夜,我一個人坐在漆黑的家中,看着沒有畫面的電視,聽着身在北京的記者電話中傳來的密集槍聲,一夜未眠。其後18年,只要在香港,六四夜我都會去維多利亞公園,和幾萬人一起點亮燭光,悼念那死去的英靈。

  六四事件是我的移民史的分水嶺。六四前,我沒想過要在香港落地生根,總想着終有一天會回去。那幾年,我讀了不少文學作品,例如劉賓雁的《第二種忠誠》、戴厚英的《人啊,人!》、蘇曉康的《自由備忘錄》等,對1949年後的歷史多了一些認識,但對中國的未來依然充滿信心。我仍記得,1988年國內有一套紀錄片叫《河殤》,中央電視台拍攝,探討的便是中國應往何處去,引起海內外很大爭論。教協辦了一次播映會,一次過播完六集。我一個人去看了。當看完最後一集《蔚藍色》,步出教協時,我心內激動,深信中國只要繼續改革開放,一定可以告別傳統,並與象徵西方的蔚藍色文明融合,振興中華。六四後,我有種強烈的無家可歸的失落。本來那麼崇拜的國家,本來那麼尊敬信賴的領導人,一夜之間卻變得如此猙獰如此陌生,誰還敢認同那是自己的家?!悲劇過後,政治的殘酷和暴力的可怖,在我和我那一代很多人身上,留下一道難以磨滅的傷痕。回去已無可能,也無能力再度移民,留在香港,便成了沒有選擇的選擇。要安頓下來,第一件事便是要全心接受香港的價值觀,好好做個香港人。

  當時我並不十分清楚這種轉變的後果。但會考過後,在對於報讀大學什麼學系一事上,我經歷了一次難忘的試煉。我一直的志願是中文系,因為這是我最喜歡,也讀得最好的科目。我那時已試過投稿報紙的文藝版,也參加過一些徵文比賽得過獎。我特別崇拜劉賓雁,希望將來也能做個報告文學家。可是家裡及老師卻主張我報讀最熱門的工商管理,理由當然是日後的前途考慮。如果我堅持,家裡大抵也會尊重我的意願。但我自己也猶豫了。我當時的成績,是學校最好的幾個,因此並不太擔心錄取的問題。我的困擾,在於我當時認為這是兩種價值觀,兩種不同人生道路的抉擇。如果我選讀工商管理,便意味着我日後會在商界工作,以賺錢為人生最高目標,並放棄自己喜歡的文學和歷史,當然更不會有時間寫作。如果我本身很喜歡商業管理,很崇拜那些億萬富豪,問題倒不大,畢竟人生總要有所取捨。但由小至大的讀書薰陶,令我並不怎麼嚮往那種生活。金庸筆下的大俠,中國歷史中的英雄,五四時期的作家,才是我欣賞的人物。

  我被這個問題深深折磨,以至寢食難安。我請教過不同老師,所有老師都說,理想是當不得飯吃的,人最終要回到現實。然後我又發覺,過去幾年校內成績最好的同學,都進了工商管理學院。他們告訴我,如果我選讀了自己喜歡卻不熱門的學科,很可能會後悔,因為香港是個商業社會,畢業後還是要在市場上和人競爭。他們好像很有道理,於是我這樣說服自己:既然我以香港為家,便應努力做個成功的香港人,而成功的香港人,當然是像李嘉誠那樣能賺很多錢的人。要賺很多錢,自然要熟悉商業社會的運作,並在激烈的競爭中擊敗別人,一步一步向上爬。而要有這種競爭力,理應從大學做起。我被自己說服,最後亦如願入讀中文大學的工商管理學院。

  這次抉擇,對我是一種挫折,也是一種解脫。我好像放棄了一些自己很珍惜的東西,好像作了某種屈服,但我也安慰自己,以後再不用為這個問題困擾,可以安心做個成功的香港人。事實並非如此。入了中大以後,我才知道自己根本不適合工商管理。這和性情及志趣有關,也和大學的經歷有關。我一進大學,便參加了《中大學生報》,積極參與學生運動,關心校政也關心香港和中國的未來,那種生活和商學院的氛圍,自是格格不入。而我在一年級時選修了哲學系陳特先生的課,自始步入哲學的門檻,開始認真思考一些困惑已久的人生哲學問題。結果在大學頭兩年,我又一次面對人生何去何從的掙扎。那種糾纏,極其累人,不足為外人道。最後,在大學三年級,我決定轉系,讀我喜歡的哲學。轉系那天,陳特先生面試我,問我會不會後悔,我說不會,但其實我一點也不知道在香港讀哲學,到底有什麼出路。

  如果我的掙扎,只是我的個人問題,那並沒有什麼特別。實情卻非如此。在我認識的朋友中,考試成績最好的一批,當年幾乎都選擇了商學院,理由也差不多。這種情況在今天的香港,只會有過之而無不及。容我武斷點說,香港的大學生,很少是為興趣和夢想而讀書的。大部分像我一樣,在未開始尋夢之前,已被現實壓彎了腰,少年老成,放棄實現理想和活出自我的機會,很快便順從社會設下的框框,走着一條非常相似的路。如果我們同意英國哲學家穆勒(J. S. Mill)的觀察,人類並不是機器模塑出來的一式一樣的東西,而是各有個性的獨立生命,並在快樂的來源、對痛苦的感受,以及不同能力對人們所起的作用上有着鉅大差異,那麼便很難不同意他的結論:“除非在生活方式上有相應的多元性存在,他們便不能公平地得到屬於他們的幸福,也不能在精神、道德及審美方面成長到他們的本性所能達到的境界。”(《論自由》)

  到底是什麼力量,令這個城市一代又一代優秀的年青心靈,即使曾經有過掙扎,最後也不得不妥協,放棄發展自己的個性和追求屬於自己的幸福?而這對一個城市來說,是健康的嗎?

  要在香港行一條不那麼主流的路,同時又能肯定自己,的確很難。香港表面上很多元,住得久了,便會發覺它的底層有個相當單一強勢的價值觀。過去幾十年,香港逐步發展成為一個繁華先進的資本主義城市,亦令整個社會接受了一套根深柢固的意識形態:崇尚市場競爭,擁抱個人消費主義,以追求效率、發展和無止境的財富增長作為個人事業成功和社會進步的唯一標準。在市場中,決定一個人成敗得失和社會地位的,是他的經濟競爭力。因此,在一個高揚“小政府大市場”的社會,每個人由一出生開始,便被訓練打造成為市場競爭者。競爭的內在邏輯,是優勝劣汰。市場中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關係,是對手的關係,是工具性的利益關係,而不是任何休戚與共,同舟共濟的合作關係。每個人都是孤零零的個體。競爭中的失敗者,沒有尊嚴可言,更沒資格說應得什麼,有的最多只是勝利者給予的有限度施捨和同情。

  香港是這樣純粹的一個經濟城市,人人以此為傲。君不見,回歸十年一片歌功頌德中,經濟成就不就是它唯一的賣點?!要令這個神話延續,社會便必須更有效地培養出更多更純粹的經濟人,並透過各種方式,強化這種價值觀的合理正當。但判斷一個城市是否合理公正的其他向度,卻往往被忽略,甚至被壓制了。

  嚴格來說,香港仍說不上是個現代政治城市,因為現代政治的基石,是肯定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公民,享有一系列不可侵犯的基本權利;政治權力的正當性,必須得到人民的認可接受。很可惜,政治平等仍然離香港十分遙遠。而在"小政府大市場"的指導原則下,貧者愈貧,富者愈富,以致數以十萬計公民活於貧窮線之下的事實,也得不到社會真正的重視。社會公義從來不是香港政府的議題。

  香港也算不上一個文化城市,因為文化城市的基本理念,是肯定文化生活作為相對獨立的領域,有其自身的運作邏輯和審美標準,文化活動有其自足的內在價值,而不僅僅是經濟發展的工具。但在過去兩年種種有關歷史保育和文化發展的討論中,我們卻看到,整個社會是如何的缺乏文化想像和文化底蘊。香港非常有效率也非常富裕,但我們卻不知道,一種相應的屬於這個城市,屬於每個公民的豐富而多元的文化生活,該是何種模樣。我們很懂得將所有東西折算為金錢,因此海景有價,歷史建築有價,土地有價,但我們並沒想過,那些無聲無息地流失的難以用金錢衡量的歷史情感記憶,同樣值得這個城市好好珍惜。問題並不在於如何平衡取捨,而在於很多價值根本未曾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之中,連取捨都談不上。我們往往是工具理性的巨人,價值理性的侏儒。

  以上所談的三種城市性格,是有內在張力的。香港要成為一個偉大的政治和文化城市,便必須尋找其他的價值資源,開拓我們的視野,豐富我們對美好人生和公正社會的想像,而不能只從單向度的經濟人的觀點看待世間萬事。但就我觀察,這套市場至上的價值觀,近年變本加厲,不斷被強化神化,並以各種方式滲透複製到生活其他領域,牢牢支配社會發展和我們的生活。明乎此,香港很多看來荒誕之事,才變得易於理解。以母語教育為例。我們應知道,母語教育對學生的心智成長、創造力、人格培養,以至對所屬傳統文化的認同等,有利而無害。但中文在香港的中學和大學,卻一直被視為次等語言。為什麼呢?因為據說母語教育會使學生英文水平下降。而英文水平下降,最大問題不在於學生無法有效學習知識或接觸英語文化,而在於影響學生的謀生能力,從而影響香港的經濟競爭力。對學生來說,語言是、也僅僅是謀生的工具;對社會來說,學生是、也僅僅是經濟發展的工具。至於外語教學會否影響學生的心智成長,打擊他們的自信心和求知慾,窒礙他們批判性思維能力的發展,以至限制他們成為積極關心社會的公民,卻很少受到重視。又例如香港的民主發展。香港既得利益集團反對加快民主步伐的主要理由,據說是因為這樣做會導致福利社會,而福利社會則有礙經濟發展云云。亦因此故,面對愈來愈嚴重的貧富懸殊,大家也認為只要不影響社會繁榮安定便沒問題。至於那些處於弱勢的公民,是否享有公平的平等機會,是否得到政府同樣的關懷和尊重,以至香港的財富分配製度是否合理,卻從來不曾浮出水面,引起什麼大的爭論。

  無疑,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描述香港的城市性格,以及呈現這種性格的香港人。但在我的生活經驗中,體會最深感觸最大的,便是這種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對人的宰制。它的力量如此強大,影響如此深遠,以致成為我們日用而不知的各個生活層面的價值規範,使得我們難有空間和資源,去想像這個城市和個人生活是否有其他更好的可能。要做一個成功的香港人,首先便要將自己打造成純粹的經濟人。就此而言,界定香港人身份的,並不繫於一個人的語言文化,又或出生地,而在於你是否真心誠意接受這樣的一套價值觀。

  但就其本性而言,人並不只是純粹的經濟人。除了殘酷競爭和市場價值,人還有其他需要。人還需要愛,需要家庭和友誼,需要共同的社群生活,需要別人的尊重和肯認,需要活得有意義,需要政治參與和文化滋潤,還需要自由和公正。這些需要,是活得幸福很重要的條件,但卻往往和單向度的經濟人的理念不相容。道理很簡單。如果我們在生活中,只視所有人為滿足自己利益的工具,我們便無法享受到真正的友誼和愛,因為友誼和愛包含了承諾和犧牲;如果生活只是一場無止境的競爭,我們的心靈便永遠無法安頓;如果我們視自身只為孤零零的自足的個體,我們便難以感受社群生活的好;如果人與人之間處於極度不平等的境況,弱勢者便無從肯定自身的價值和尊嚴。

  即使一個在香港出生的人,只要你不接受自己是純粹的經濟人,在生命的不同時刻 — 尤其面對抉擇時 — 內心一樣會烽煙四起,承受難以言狀的痛苦,一樣會對這個城市有某種生活在他鄉的疏離。你愛這個城市,卻又覺得它並不真正屬於自己,因為主宰這個城市的根本價值,和你格格不入。個體如此卑微,既改變不了城市分毫,卻又不得不在此生活下去,遂有無力和撕裂。你最後往往別無選擇,只有屈服,向這個城市屈服。

  那麼多年來,我目睹父母親一輩,在沒有任何選擇下,被迫放下生命其他價值,將自己變成徹底的經濟動物,努力撫養我們成人;我目睹很多同輩的新移民朋友,由於欠缺這個社會要求的競爭力,又不能從政府和社會中得到適當支援,被迫過早進入勞動市場,成為社會最低層的勞工;我目睹更多的,是那些有理想有能力對社會有關懷的朋友,大學畢業後雖然多番堅持,最後還是不得不棄守曾經堅持的信念。在繁榮安定紙醉金迷的背後,我無時無刻不感受到,一個個獨立生命為這幅圖像付出的代價。當然,更加悲哀的,是我們看不到這些代價,不願意承認這些代價,甚至謳歌這些代價。

  我不知道出路在哪裡。不要說整個社會,即使在個人生活層面,也是困難重重。但我並不過度悲觀。在1989年百萬人支援北京的民主運動里,在其後年年數萬人出席的六四燭光晚會裡,在2003年50萬人的七一大遊行里,在這兩年一波接一波要求保護文物古蹟,反對發展至上的社會運動里,在很多朋友於每天平凡細微的生活中努力不懈活出自我和堅持某些人文價值里,我看到力量。我相信,當公民社會愈趨成熟,累積的文化資源愈加豐厚,並對主流制度和價值有更多反思批判時,我們這個城市是有可能變得更加好的。或許,香港在回歸二十年或三十年後,我們會不再只為我們擁有的財富而自豪,同時也為它是一個民主、公正、體面、有文化的偉大城市而自豪。

  當我一開始以這種角度,這種心態去理解自身和關心香港的時候,我的新移民史便告一段落。我是以一個香港公民的身份,關心這個屬於我的城市。我身在其中,無論站得多麼邊緣。


  林婕死去的時候,才18歲。她在遺書中,說:“我很累,這五年來我憎恨香港,討厭香港這個地方,我還是緬懷過去13年在鄉間的歲月,那鄉土的日子。”林婕選擇離開的時候,已來香港五年,並由最初的鄉村小學轉讀一所一級中學,品學兼優,全班考試名列前茅,家裡也住進了公共房屋。我曾不只一次想過,如果林婕仍然在生,今天會是如何模樣。

  很多人無法理解,為什麼林婕會如此憎恨天堂一樣的香港,為什麼會覺得做一個香港人那麼累,以至如此決絕地一死以求解脫。這種不解的背後,也許正正隱藏了無數新移民說不出的辛酸故事。說不出,並不在於香港沒有說的自由,而在於沒有那樣的平台,沒有那樣的聆聽者,甚至更在於新移民在香港這樣的社會,實在難以有足夠的力量和自信,好好地理解和接受自己,好好地肯定自己,好好地做一個香港公民。

  香港每天有150個大陸新移民,每年有54750人,十年便有547500人。他們是人,是香港的公民,也是香港的未來。

作者:周保松(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



瀏覽(11107) (6) 評論(0)
發表評論
我的名片
幸福劇團
註冊日期: 2006-11-29
訪問總量: 16,594,787 次
點擊查看我的個人資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欄
謝謝來訪!祝生活幸福!
最新發布
· 喜歡上西班牙:可以把一頓晚餐吃
· 適合夏天的成都美食:擔擔麵,豌
· 很形象:一句成語解釋普金訪北韓
· 趣聞:滅絕的活化石鱘魚明年春可
· 美國內分泌學會支招:預防糖尿病
· 1994年成都沙帽街一位“外賣小哥”
· 當街行兇!美要求中方治療四個美
友好鏈接
· 天嬰:時間就是愛
分類目錄
【吃無小事】
· 喜歡上西班牙:可以把一頓晚餐吃
· 成都普通小館子隨便一頓飯都巴適
· 童年故事:包子的滋味是被打出來
· 臨近春節排骨吃出雞皮來(吃無小
· 硬嘴壺意外受到追捧背後的情緒價
· 日本中華料理餐廳西太后菜單升級
· 乖乖:中國人那一碗蛋炒飯
· 人到中年如何喝好早上第一杯水
· 中秋月圓罕見彩雲追月景色. 
· 請客遇素食者該怎麼辦(附美食圖
【私人生活1】
· 王小波不堪留守曾擬出家信件近被
· 唯一愛女嫁人惹得蔣經國嚎啕大哭
· 人到中年過情人節有幸福感嗎?
· 被“性開放”害慘的中國年輕人
· 吐槽一下我剛出國經歷的事情
· 說說瑞典同性戀的真實故事
· 看看我周末掏的寶:瓷器碗
· 一個愛字牽人終身
· 我老媽保存的一封重要介紹信
· 揭秘“京城第一名媛”趙欣瑜身後的
【攝影日常1】
· 世上真有“血雨”(兼談AI治癒了我
· 昨夜追看罕見的雙重彩虹月暈
· 新年大放送:看我把海上的大船如
· 未來之光,在西班牙觀看聖誕節高
· 花園種上這樣的草,美成了視覺盛
· 昨晚:探訪北歐維京人古航道在夕
· 給“Stockholm完美一日”留個白
· 任時光穿越斯德哥爾摩最美的橋段
· 瑞典一美得發呆的水城(圖)
· 北歐的夏天美得是翻臉不認冬天的
【收聽敵台】
· 哈馬斯利用醫院裡作戰和扣押人質
· 繼秦剛之後,再傳新任國防部長李
· 重磅:BBC報道:電報宣布瓦格納
· 兩大瓜:CCP高級機密泄漏
· 漫畫:為世界把脈
· 柴靜新作《陌生人》為啥在油管搜
· 不懂就問:專業人士教你識別海外
· 美國FBI審訊在美華人商業間諜視
· 突發:貴州青年上百在地下通道唱
· 余茂春揭美軍擊破中共間諜氣球的
【抗疫期美食1】
· 川菜中名菜:魚香肉絲,熊掌豆腐
· 炎熱夏天口味清爽的晚餐(圖)
· 成都一道有名的張大千肉元子湯
· 民生:上海市民大白天也得敲鍋要
· 風流宜春的蒸鮮肉大包子
· 如何誘捕一個上海人
· 封城:上海還是有如此古道熱腸的
· 英女王御廚經典司康甜點的秘密
· 年夜飯有哪些不吉菜招不吉
· 不要以身試毒.“粥”到“粥”全
【古玩學習漲知識1】
· 看完明清這些茶壺是不是想開茶鋪
· 中國瓷器何時第一次抵達歐洲的(
· 戒指除了結婚戴還有其它的含義,
· 從乾隆堆瓷瓷器說起(圖)
· 夏天跳蚤市場上的外銷瓷杯.法國
· 乾隆外銷瓷中的另類精品
· 看看洋人眼睛裡面的中國古代時裝
· 清粉彩晚唐式八瓣蓮花"供碗
· 清乾隆廣彩滿大人人物一盤一杯
· 古玩:一古董罐子
【快手菜】
· 川菜中最醒胃的麻婆豆腐(多圖)
· 周末血腥瑪麗Bloody Mary
· 春天第一釣,烤魚美滋味
· 北京冬奧會廚房機器人全套服務(
· 夏日風情的菠蘿派和皇菊花茶
· 最想喝的一杯和兩分鐘就搞定的小
· 天冷吃餃子,沒錢啃雞腿
· 抗疫宅家解決新鮮蔬菜之發豆芽篇
· 過節自己做簡單好吃到爆的羊肉串
· 蒸蛋: 一枚雞蛋單挑世界美食
【劇團食堂14】
· 適合夏天的成都美食:擔擔麵,豌
· 元宵節:故鄉與海外不同的過節風
· 秋天一道誘人佳餚:板栗燒肉
· 今天元宵節,吃肉餡湯圓!
· 三高Sir-Madam的美食:烤雞腿(
· 劇團貼秋膘美食系列2022
· 端午節三,四道家常菜
· 川菜風味的紅燒排骨麵
· 剛收穫的紅玉米(不多見)
· 春天自製蔥油拌飯,蔥油燒冬瓜
【尋訪世界美食3】
· 看看西班牙人被美食包圍的一天早
· 老成都少城美食肉大包好吃之秘籍
· 用法國紅粉甜點迎接2020年的到來
· 巴黎左岸咖啡店為何如此迷人心扉
· 探訪斯堪的納維亞最香甜的肉桂面
· 本周末美食節中最亮的出品!
· I在國際機場也能品嘗美食(多圖
· 在大文豪斯特林堡家參加瑞典小龍
· 周末的巴黎美食之旅1
· 曬曬過春節吃的零食和甜品
【尋訪世界美食2】
· 成都最後的菜市場美食組圖
· 偶遇成都鬧市的歷史和小吃
· 回國:藏式風情素菜館
· 尋紐約的意大利美食
· 夏天在北歐轉悠兼吃喝
· 蘇式紅燒肉·蟹粉豆腐·臭豆腐
· 上海城隍廟的南翔大包子
· 食在成都∶經典陳麻婆豆腐
· 食在成都,品蜀風園川菜
· 鬧市中的清真寺和它的餐館
【尋訪世界美食】
· 2018年的中國新年家宴
· 伊斯坦布爾舌尖上的燒烤
· 古鎮的傷心涼粉及傳說的供銷社鹵
· 在斯德哥爾摩城品嘗歐洲下午茶
· 我眼中的泰國美食
· 盡享頂級意大利美食
· 訪川菜陳麻婆豆腐形象店
· 回國:飄香滷菜
· 回國:香香街的自貢鹽幫菜和老重
· 愛國的味千拉麵
【2013回國】
· 中國人,行駛在既現代又傳統的高
· 回國感受國內的騙術
· 95歲爺爺的川菜回鍋肉和涼拌菜
· 回國拍的成都名小吃----打鍋盔
· 國內養老越來越有優勢
· 回國:看中國公共廁所的變遷
· 回國見外國妹夫
· 看看民間大廚的蒜泥白肉之刀功
· 談談我坐飛機的經歷
· 回國:人民公敵--成都人的54,64
【劇團食堂12】
· 劍橋女學霸呆成都25年成川菜精
· 為什麼說三文魚如川菜回鍋肉
· 川菜九斗碗之咸燒白篇(扣肉)
· 爆炒茶樹菇臘肉 一盆酥肉 豆
· 搶跑:除夕的肉大包
· 清香荷葉蒸肉 軟糯香甜菠蘿蒸飯
· 冬季喝柚子茶減肥又保濕
· 食物補血養顏佳品·紅菜頭
· 冬季養生湯·冬天裡的一把火
· 老成都素椒雜醬面
【劇團食堂】
· 爆好吃的川菜辣子雞大廚都有哪些
· 藍瓜餡和榨菜肉餡蘇式酥皮月餅
· 無敵美食--天然酵種脆麵包
· 咖喱蝦仁米飯 黃綠花菜濃湯
· 可口的川味涼麵
· 大頭蔥糖醋軟骨,沙拉,泡菜素炒
· 新式蒸鍋.蔥肉大包.水晶南瓜
【劇團食堂11】
· 回顧英女王親自出演下午茶都出現
· 四季時時包子香
· 特色川菜:冒血旺,毛血旺
· 元宵節吃湯圓--心裡都是甜蜜蜜的
· 熔岩巧克力蛋糕
· 尖椒炒茄衣·雞湯白菜·雞湯泡飯·
· 自製茉莉花香茶鴨
· 紅紅火火中國新年酒菜專集
· 好吃的海鮮炒麵
· 烤三文魚·白菜雞湯·白油藕片
【十萬個為什麼?】
· 趣聞:滅絕的活化石鱘魚明年春可
· 當街行兇!美要求中方治療四個美
· 64帖:回復馬黑。
· 移動互聯網出現之前的中文互聯網
· 從轟動的加拿大華男《我妻之死》
· 中共夥同國際機構掩蓋23運動員興
· 英國哲學為什麼是經驗,實證的哲
· 柴靜存《三體》葉企孫原形寶貴資
· 直擊台灣M7.5大地震瞬間,祈福台
· 《美中科技合作協議》在談判中悄
【光影看世界五彩】
· 聽最容易被感動的歌
· 觀李白醉酒都要賦詩的歐洲保護野
· 退休老頭馬英九哽咽並威武着(見
· 飛網熱劇《三體》清華文革批鬥會
· 北歐白天的月亮,空氣中的冰結晶
· 曉青:電視劇《繁花》人物分析
· 新美劇:All the Light We Canno
· 夏天仙境般湖水,享受沉浸式自然
· 2023年歐洲還有一大事發生了
· 連哥白尼都哀嘆沒有見過的水星出
【成都故事】
· 訪成都駐美國領事館最後夫人:我
· 說說回國清明節拜山發生的靈異事
· 《凌晨12響》成都著名的抓特務故
· 從一個說話結巴到流行歌星,再到
· 成都大運會開幕式上沒有為齊齊哈
· 這個世界上有哪一個當媽的不會哄
· 關注土耳其敘利亞大地震:我經歷
· 一個成都男孩的故事(白紙運動紀
· 天災人禍看四川人咋個往下活嘛,
· 四川日報一對退休老人真被熱死了
【關於什麼的什麼1】
· 很形象:一句成語解釋普金訪北韓
· 美國內分泌學會支招:預防糖尿病
· 35周年64,香港依然有熱血男女(
· 兒童節你要過,少兒不宜的事情你
· 實拍戰爭中夜幕下的特拉維夫街頭
· 最全細節!凱特最新照片不被三大
· 分析富人裝窮,為何窮的人卻愛裝
· 克格勃出身的普京暗殺的那些政治
· 相親:家庭,社會,人際關係的困
· 最新續:Elton John捐贈的鋼琴又
【劇團食堂10】
· 憶苦思甜·番茄煎蛋干掛麵
· 香爆醬肉片·培根蘆筍卷·桂花醪糟
· 聖誕節前烘焙忙
· 今天冬至節不忘吃羊肉
· 甜酒釀的製作過程
· 蟹黃元寶水晶餃·韭菜蝦肉水晶餃
· 紅油雞絲·涼拌紅蘿蔔三絲
· 香菇木耳·熗糖醋蓮白·黃白兩風味
· 臘腸卷·紅豆包·蝴蝶花卷·刺蝟包
· 說說製作豆腐的關鍵都有哪些
【劇團飯堂9】
· 成都小吃鍾水餃
· 春天吃春芽之美食系列
· 茉莉花茶香蝦仁
· 親們:負責的推薦春天最好吃的餅
· 烤魚的三種吃法·早春釣魚記
· 川菜紅燒牛肉麵,好吃看得見
· 薑絲涼拌千張·麻醬湯圓
· 味美的海鮮蛤蜊濃湯
· 川菜經典湯:竹蓀肝膏湯
· 復活節彩蛋和雞蛋的2種小資吃法
【遊記1】
· 斯京國王花園的花謝花飛時節(多
· 在北歐的春天有一種維京經典花朵
· 年底外出度假在飛機上刷微博有感
· 從近期金星秀嘉賓說起
· 參觀北歐簡約昂貴的室內設計家具
· 巴黎發大水圖及巴黎粉絲哈韓的熱
· 看夏天私人度假的海景房
· 重溫維也納
· 夏日偶記(組圖)
· 夏天跳蚤市場淘小寶貝(圖)
【小說:兄弟媳婦大戰小蜜】
· 兄弟媳婦歪打小三(結局篇)
· 兄弟媳婦歪打小三
· 兄弟媳婦大戰小蜜 6
· 兄弟媳婦大戰小蜜 5
· 兄弟媳婦大戰小密4
· 兄弟媳婦大戰小密 3
· 兄弟媳婦大戰小蜜2
· 兄弟媳婦大戰小密 1
【劇團食堂8】
· 看看快消失的川菜除夕傳統年夜飯
· 簡單好做的蒜香蜜汁烤雞腿
· 自己製作的紅糖花生芝麻心子真香
· 東方風情下午茶·女人喜歡的兩種
· 誘人的蜜汁烤豬派·清炒土豆絲
· 醉人的黃泥螺·爽滑可口的紹子蒸
· 情人節玫瑰小蛋糕·芝麻糖
· 情有獨鐘的墨西哥美食Tacos!
· 元宵節圓滿湯圓·步步高升吃年糕
· 最懷舊之川菜——螞蟻上樹
【小說:一夜之吻】
· 一夜之吻:(十)良家婦女
· 一夜之吻:(九) 四季中的一季
· 一夜之吻:(八) 令人羞愧的胃
· 一夜之吻:(七)兩地情書
· 一夜之吻:(六)
· 一夜之吻:(五)
· 一夜之吻:(四)
· 一夜之吻:(三)
· 一夜之吻:(二)
· 一夜之吻(一)
【劇團飯堂7】
· 春天養肺的鮮肉大蔥包
· 女性之善食——蘋果·扒絲蘋果中西
· 香辣松鼠魚·滷肉雞蛋面
· 抗癌防心腦血管和憂鬱症疾病的美
· 鐺鐺鐺:熬魚湯·雞湯之秘訣
· 周末上菜:家常紅燒帶魚·桂花餅
· 口水直流的四川風味燒涼粉
· 中秋帖:麻辣水煮魚·國王的蘑菇·
· 今年第一蘑菇·烏冬麵·香油蒜泥萵
· 成都小吃:火鍋粉·櫻桃糯米粥·台
【私人生活6】
· 被自己窮笑了!
· 擁抱健康:游泳一年改善恢復健康
· 金星時間:專訪李玟。
· 驚嘆李玟過世:願你美麗的歌聲在
· 林志穎車禍:特斯拉汽車再引安全
· 九十李澤厚 最後的訪談
· 黃永玉:“文革”這齣戲票價太貴
· 得到你卻失去全世界:法國第一夫
· 半個麵包的愛情
· 熱評電視劇北京愛情故事
【私人生活5】
· 早年的異國婚姻1
【劇團飯堂6】
· 自製薰衣草餅乾·手工巧克力
· 江南的粽子
· 自製涼拌黃·白涼粉
· 枸杞大棗車前湯
· 川菜:經典的陳麻婆豆腐
· 周末繼續釣:麻辣香水魚
· 京醬肉絲的味道
· 周末釣魚,新鮮出爐啦!
【美時美刻8】
· 今天冷得有點誇張,零下19度的樣
· 雪樹銀花驚艷了2023年的大年初一
· 北歐冬季桑拿浴是中老年的健康享
· 最引人矚目的諾貝爾文學獎出爐20
· 太難得:北極光在瑞典首都爆發(
· 今年迎來白色的聖誕節(多圖)
· 春天周末的下午茶與蛋黃餅乾
· 傍晚小雨中聽天鵝和鳥兒們歌唱
· 三八節兒時調皮童謠與扎紅頭繩
· 2021年的情人節:送你一匹馬
【私人生活3】
· 我的童年之橘子的微笑
· 從桑蘭打官司話轟動一時的周旋遺
· 美國總統奧巴馬就是重婚的結晶
· 私人生活 (三)
· 私人生活(二)
· 私人生活(一)
【私人生活2】
· 吃醋(年輕時候的故事)
【美時美刻7】
· 跨越千里的溫暖:加拿大萌娃接受
· 文革後出國復甦的旋律:蘊含的力
· 歐洲出了一部好電影:自由廣場
· 母親節用雞蛋為母親做五星級早餐
· 復活節彩色糖果圖集
· 宜家創意手機煮火鍋.讓人好好吃
· 鬼節鬼故事《萬聖節的秘密》(圖
· 黑虎仲夏節海島游
· 早春蔥香燒麥記
· 在當下盛行虎媽教育的影響下(動
【劇團食堂5】
· 仲夏節日美食與藍鈴花
· 私家菜的魅力
· 這中國的美食,該是哪種文本?
· 海帶蛋黃燒豆腐
· 復活節的彩蛋蛋糕
· 早春蔥香燒麥記
【劇團食堂4】
· 便捷西式魚湯
· 豆腐鴨,碧潭飄雪,巧克力戚風蛋
· 過年讓鴨子飛
· 超簡單在家裡做油條
【劇團食堂3】
· 在春天裡的秘密(圖集)
· 兔年吃兔菜(新春佳節特輯)
· 饅頭的N個簡單好吃法
· 歐洲人也為肉元子狂(組圖)
· 露西亞節日的藏紅花麵包和薑汁餅
· 川菜必吃:干煸牛肉絲
【上海故事】
· 蘇聯紅色芭蕾舞劇演繹馬列主義傳
· 80後是先買房子還是先結婚
· 尋訪張愛玲上海故居
· 貫穿世博會的一個秘密
· 中國人,你為什麼不走路?
· 牛!世博會裡的點煙機
· 一個洋妞眼中的性與色於上海
【劇團飯堂2】
· 過年讓鴨子飛
· 蔥香奶油蘑菇意大利麵
【劇團飯堂1】
· 劇團牌苦瓜拌涼粉
· 夏天的酸菜魚(川菜)
· 川菜風味麻辣雞絲涼麵·甜水麵
· 夏天喝什麼解暑熱?(圖)
· 夏季開胃小吃(圖)
· 筍子燒牛肉·牛肉麵·黑芝麻綠茶蛋
【美時每刻6】
· 在11世紀古教堂聽莎士比亞的Fanc
· 北方威尼斯聖誕節櫥窗卡通秀
· 紛亂之時誰還江畔獨步尋花
· 仲夏節,把水粉畫般美麗的夏天獻
· 解析蕭邦為什麼這麼好聽
· 近距偷看春天野生動物的生活片段
· 周末看高質量時裝展有驚喜
· 出了點錯的約會(圖)
· 你知道蝴蝶蘭花語嗎?
· 如果張藝謀是倫敦奧運開幕式的導
【美時每刻_3】
· 追拍暴雨後的雙彩虹感想
· 國內2014年最新祝詞與我家新年來
· 午休的樂趣∶美時每刻
· 春風沉醉的湖面
【美食美刻_5】
· 李健十點半的地鐵,有疲倦有溫度
· 審美夠好的極品收藏家之室內裝修
· 北歐濃霧中的鄉村教堂(多圖)
· 天熱自製涼粉歡度歐洲仲夏節
· 看水中倒影給攝影作品增加的縱深
· 屠呦呦獲頒諾貝爾獎都吃了些啥美
· 夏季野餐和創意蛋糕
· 仲夏節來臨吃什麼
· 端午節吃什麼?(圖)
· 春夏新鮮雞蛋清爽簡單二吃法(圖
【美時美刻2】
· 繡出動感的美麗小鳥
· 倫敦游圖
· 金色的池塘(圖)
· 小家碧玉照
· 陽光下的冰雪童話世界(組圖)
· 又見冰花
· 北歐十年難遇的玉樹瓊枝——霧凇
【美食美刻_4】
· 司馬南突然封禁,只剩下千萬粉絲
· 從電影《美食總動員》說湯菜(組
· 從電影《美食總動員》說湯菜(組
· 春陽生發:介紹川菜中少有的一道
【美食美刻_3】
· 旅遊剛回來:誰超過了迪拜?
· 出國後要繼續做的兩件事情
· 美女模特與吃雞蛋的故事(圖)
· 川菜必吃:干煸牛肉絲
· 川菜必吃:宮保魷魚卷(圖解)
· 情人節美食專集:藕斷絲連
· 接龍:中國的糖醋排骨送R兄
· 風味排骨·魚香肉絲·牛肉麵
· 麻辣水煮魚片· 麻辣熊掌豆腐 ·
【離鄉回鄉4】
· 成都繼續高峰值.兼答感染後腦痴
· 北島:你沒有如期歸來,而這正是
· 成都今夜讓我失眠:二千五百萬的
· 她揭開了全中國的傷疤
· 中國海軍護航編隊首訪瑞典並對外
· 六年前後汶川地震中心的房子(組
· 從六四而來的好漢歌
· 上學的孩子被撞死不該發生在當今
· 中國成了大救星:快點回來
· 劇團的上海地鐵紀實(組圖)
【離鄉回鄉3】
· 回國:5·12地震後的重建景象
· 回國:訪5·12地震都江堰影像
· 回國:感受中國網絡詩歌十年
· 萬里高空看回國的路2009(圖)
【美食美刻_2】
· 食療:百合梨糖
· 60年國宴都吃了些什麼
【離鄉回鄉2】
· 劇團曾經在上海浦東度過的早晨(
· 三星堆新發現證明巴蜀中原文化是
· 劇團短暫開心的經歷
· 汶川地震孤兒攝影展(圖)
· 托馬斯的雲南印象
· 生活在海外就是奴才了嗎?
· 回國見聞(一)
· 回國篇:歸來吧,回來喲!
【離鄉回鄉1】
· 上海複製的一歐洲古城
· 回國老照片
· 流失海外文物之殤
· 普通中國人的2008年
【美食美刻_1】
· 喝茶究竟用什麼杯子好?
· 在瑞典人們是怎樣過仲夏節的(組
· 懶人的蘋果派和菠蘿派
· 買醬油,也是一種態度 ( 網絡最
· 家園的味道——豆腐
· 自作風味小吃:驢打滾
· 在慕尼黑的啤酒館裡(附圖片)
【美食美刻9】
· 劇團製作賀歲片與題記
· 小吃:紅油抄手,野蘑菇三文魚
· 晚餐是這樣作成的
· 我們的吃相是如此重要?
· 茶,我愛.
【美食美刻8】
· 山珍與海味(圖)
· 取之於大自然的美食
· 黑虎,上酸菜! (美食篇)
· 初春早韭,品嘗天然真味(圖)
【美食美刻7】
· 美食:食草篇
· 烏克蘭CCCP 餐館舊貌新顏
· 中秋的月餅需用花茶來配(圖)
· 吃採摘的蘑菇出事了!
【美食美刻1】
· 喜慶美食特集
· 酸辣粉絲面,西餐三文魚
· 涼拌麻辣雞片和白菜雞湯
· 家常粉蒸肉
【美食美刻6】
· 北歐十年難遇的玉樹瓊枝——霧凇
· 假日裡簡單易做的幾道下飯菜(圖
· 新年牛食譜
· 土豆中西式簡單吃法
· 對素食者和肉食者的思考
· 鍋魁,我愛
【美食美刻5】
· 年糕
· 開飯囉!
· 來碗熱氣騰騰的面
· 搶跑一下:小小的湯圓圓又圓
【美食美刻4】
· 周末小吃
· 幸福的周末茶點
· 苦瓜釀肉
· 迎春節吃春卷(圖)
【美食美刻3】
· 不能同吃的食物
· 白蘿蔔粥·涼拌白豆腐·鵪鶉蛋,奶
· 紅燒帶魚,花生粥,泡豇豆,糖醋
· 復活節美食美景特輯
【美食美刻2】
· 夏天怎樣吃出健康
· 夏季飲料攝影:高矮也得喝點
· 綠茶餅乾·貢菊花的作用及功效泡
· 薰衣草餅乾 黑豆沙麵包 白果雞
【美食美刻】
· 劉歡加入這樣的原創音樂頂級棒(
· 中秋節美食美刻(圖)
· 二分鐘美食流程圖
· 紅燒肉,水果,咖啡
· 椒麻香蝦和麻辣涼粉
· 小吃:紅油抄手,野蘑菇三文魚
· 小吃:紅苕泥
· 勞動致富美食篇
· 山珍與海味(圖)
· 菲爾普斯食譜被曝光 記者體驗:實
【美時美刻】
· 觀2023年新年焰火及易經中全年運
· 音樂達人裝小白上鋼琴實驗課(喜
· 偷着浮生半日閒在心儀的斯德哥爾
· 在雲南的樹林中教你泡好古樹老茶
· 果仁抵制H&M的時候瑞典人又
· 萌翻,大熊貓在華盛頓動物園滑雪
· 僅一次的諾貝爾頒獎對國內直播是
· 陽光下的冰雪童話世界(組圖)
· 帶你走進諾貝爾日的行程
· 上演形形色色的休閒節目(上)
【往事歲月】
· 1994年成都沙帽街一位“外賣小哥”
· 成都方言:爆笑街頭小販叫賣聲
· 1954年:40歲的江青與33歲的王光
· 緬懷台灣巨星劉文正和我們的八十
· 伊斯坦布爾; 一座愛貓之城(多圖
· 中國第一代舞蹈表演藝術家趙青(
· 金庸評倪匡:“余有四好;酒色財
· 香港作家:共產黨不會再有羅孚
· 根據二戰英軍情解密真實故事改編
· 回憶具有非凡氣質的基輔地鐵(圖
【別人的故事】
· 網紅羅玉鳳自傳之前半生
· 最貴的老牛吃嫩草(最近很火的范
· 探秘中南海里超豪宅群細解
· 中國聖女高耀潔苦難高尚一生的完
· 追思女兒的童年夥伴剛在以色列戰
· 雅美之途:今年諾貝爾醫學獎鞭撻
· 鞏俐年青時候與張藝謀最萌的拍照
· 找罵:中國人早上搶鹽,下午又可
· 從揚州絕色佳人在自己新房滾床單
· 說說朋友在封控最嚴之時潤出國的
【我的生活】
· 說說我今天掉入冰窟的經歷(都在
· AI答果仁好問的北歐到底姓社or姓
· 花開的時候在北歐種植蘋果樹
· 雖是野花卻榮登歐洲王室且受民眾
· 歐洲在戰火中小心翼翼迎來大節日
· 春天的陽光照進了森林木屋(多圖
· 自己動手做的盆景插花(圖)
· 巴黎漂亮女小偷跑回來把手機還給
· 收藏:在歐洲淪為檯燈座的中國瓷
· 昨天:法國自2008年以來最大的空
【讀書時間】
· 毛澤東究竟其人是什麼
· 《革命的身體:重新認識現當代中
· 新東方俞敏洪曾遇麻藥搶劫害命案
· 論讀書以及為什麼要告別魯迅
· 過去近千年中的十六個庚子年都發
· 國內被刪詩歌:感謝中央
·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和她的
· 北京國貿,600塊群租房裡的24個
· 5萬人在大雨中送別,第一家誠品
· 北京的城門開
【關於什麼的什麼】
· 醫保危機,對比美中兩國醫保制度
· 北歐出現粉色北極光和令人敬畏的
· 抗疫養生,用眼過多,冥想打坐看
· 雷人展現:北京今天上演親自部署
· 金三胖當下的笑點
· 看看美國是如何審判綁架強姦犯的
· 武漢肺炎二周年德媒:美麗新中國
· 小扎臉書改名,改不掉他的邪性
· 路遙,難以作人(以作家名描述當
· 世界頂級傳染病學家: 疫情 才剛
【筆生澀】
· 梁啓超提倡一夫一妻梁思成卻有媽
· 送給六四,兼送給香港
· RIP多家外媒馬拉多納因心臟病去
· 馬未都議:紅黃藍幼兒園虐童的申
· 對兒童性侵:一部改變韓國法律的
· 駁馮唐關於瑞典人對中國文學“懂
· 看看斯德哥爾摩IS恐襲嚇的慘澹夜
· 巴黎空襲傷亡最慘的音樂廳老闆的
· 遠山在呼喚:哀悼萬維名博柞里子
· 從畢福劍事件看革命群眾裡面有壞
【胡思亂想】
· 手上有這些特徵的人做事更容易成
· 看Netflix拍了一部新劇“ Behind
· 劉以棟:女生學會理財才能享受幸
· 見圖觀看幾代人的代溝
· 女人是梨,男人是洋蔥.
· 女子發明“防毒胸罩” 曾獲搞笑諾
· 趣談:各國憤青觀看《2012》有感
· 瑞典小伙創造出空間錯亂攝影圖
· 相愛到老會是個什麼樣子?
· 鹹魚翻身
【淘寶貝】
· 太長眼了:慈禧娘家留下她的書法
· 拉足了風:為貓咪設計時裝
· 90後帥哥用2元圓珠筆畫出張繼科
· Remember when
· 聞名的瑞典玻璃 水晶手工製作作
· 世界盃真的很八卦嗎?
· 世界盃賽章魚預測達100%準確(圖
· 2010世界足球杯幽默
· 上海世博會:各國場館制服看點(
· Volvo 2008--2009 環球帆船大賽
【離鄉回鄉】
· 成都:羊(陽)在路上,陰在家躲
· 局勢微妙
· 成都人得警惕市內有嚴重核污染已
· 考察回國養老的高品質養老社區(
· 成都有病
· 驚呆:在海外從來還沒有見過那麼
· 現在國內詐騙太兇險了
· 時空穿越:2050年歐洲人在中國
· 國慶人山人海熱鬧圖集
· 午休的樂趣∶美時每刻
【梨花街】
· 關於谷愛凌的小幽默段子(笑翻)
· 看看蜜蜂採花粉的過程(組圖)
· (慎入)圖片偵破故事:冰湖血案
· 《非誠勿擾》:狼來了
· 女大不中留(完結篇)
· 女大不中留(開篇)
· 英藝術展荷蘭“紅燈區”(圖)
· 祝中秋快樂(油墨篇)
· 促勿"摸黑上床"
· 地震中成都人的幽默之二——手機短
【日落之那邊】
· 超好聽:簡單又深邃的星際空間片
· 海鷗啊!請把我埋在這春天裡(緬
· 劇團海外生活第一獨立紀錄短片
· 悲馬航逝者,祝福奇蹟寶寶
· 夕陽下的漁村
· 過把星探癮
· 波光·浮雲·孤船
· 成都,一個來了就走不脫(掉)的
· 耶路撒冷,我拿什麼來懷念你
· 復活節的彩蛋
【私人生活】
· 耗資千萬:京都室內設計的天花板
· 女大不中留(完結篇)
· 女大不中留(開篇)
· 最牛的愛情謊言
· 我們這樣的愛情--重新貼上圖片
· 很多時候,女人需要的僅僅是溫暖
· 我要離婚
· 悲喜交加的奧拉 (圖)
· 老李和他的外國朋友們
· 買弟的愛情故事
存檔目錄
2024-06-01 - 2024-06-23
2024-05-06 - 2024-05-31
2024-04-03 - 2024-04-29
2024-03-06 - 2024-03-31
2024-02-01 - 2024-02-29
2024-01-01 - 2024-01-29
2023-12-05 - 2023-12-30
2023-11-02 - 2023-11-29
2023-10-02 - 2023-10-28
2023-09-01 - 2023-09-29
2023-08-01 - 2023-08-29
2023-07-04 - 2023-07-30
2023-06-02 - 2023-06-27
2023-05-01 - 2023-05-26
2023-04-03 - 2023-04-30
2023-03-08 - 2023-03-31
2023-02-01 - 2023-02-20
2023-01-01 - 2023-01-31
2022-12-03 - 2022-12-29
2022-11-02 - 2022-11-30
2022-10-04 - 2022-10-31
2022-09-01 - 2022-09-30
2022-08-01 - 2022-08-30
2022-07-01 - 2022-07-29
2022-06-03 - 2022-06-30
2022-05-01 - 2022-05-30
2022-04-01 - 2022-04-30
2022-03-01 - 2022-03-31
2022-02-01 - 2022-02-27
2022-01-02 - 2022-01-31
2021-12-01 - 2021-12-30
2021-11-02 - 2021-11-29
2021-10-05 - 2021-10-30
2021-09-01 - 2021-09-27
2021-08-05 - 2021-08-30
2021-07-03 - 2021-07-31
2021-06-01 - 2021-06-28
2021-05-02 - 2021-05-31
2021-04-01 - 2021-04-29
2021-03-01 - 2021-03-31
2021-02-01 - 2021-02-28
2021-01-01 - 2021-01-31
2020-12-01 - 2020-12-30
2020-11-01 - 2020-11-30
2020-10-06 - 2020-10-31
2020-09-03 - 2020-09-30
2020-08-15 - 2020-08-31
2020-07-06 - 2020-07-29
2020-06-04 - 2020-06-29
2020-05-10 - 2020-05-29
2020-04-02 - 2020-04-24
2020-03-10 - 2020-03-29
2020-02-01 - 2020-02-25
2020-01-08 - 2020-01-31
2019-12-03 - 2019-12-30
2019-11-14 - 2019-11-24
2019-10-01 - 2019-10-26
2019-09-03 - 2019-09-29
2019-08-22 - 2019-08-26
2019-06-04 - 2019-06-23
2019-05-03 - 2019-05-26
2019-04-02 - 2019-04-18
2019-03-03 - 2019-03-29
2019-02-04 - 2019-02-04
2019-01-01 - 2019-01-24
2018-12-09 - 2018-12-31
2018-11-02 - 2018-11-28
2018-10-03 - 2018-10-31
2018-09-17 - 2018-09-25
2018-07-11 - 2018-07-22
2018-06-02 - 2018-06-21
2018-05-06 - 2018-05-31
2018-04-05 - 2018-04-05
2018-03-01 - 2018-03-14
2018-02-10 - 2018-02-25
2018-01-01 - 2018-01-29
2017-12-01 - 2017-12-31
2017-11-04 - 2017-11-26
2017-10-27 - 2017-10-27
2017-09-04 - 2017-09-07
2017-08-29 - 2017-08-29
2017-07-06 - 2017-07-23
2017-05-05 - 2017-05-05
2017-04-01 - 2017-04-25
2017-03-05 - 2017-03-31
2017-02-17 - 2017-02-23
2017-01-02 - 2017-01-30
2016-12-03 - 2016-12-30
2016-11-03 - 2016-11-27
2016-10-02 - 2016-10-26
2016-09-13 - 2016-09-27
2016-08-03 - 2016-08-28
2016-07-01 - 2016-07-26
2016-06-09 - 2016-06-27
2016-05-02 - 2016-05-28
2016-04-01 - 2016-04-28
2016-03-06 - 2016-03-18
2016-02-01 - 2016-02-23
2016-01-09 - 2016-01-30
2015-12-02 - 2015-12-19
2015-11-01 - 2015-11-30
2015-10-01 - 2015-10-22
2015-09-05 - 2015-09-30
2015-08-01 - 2015-08-24
2015-07-01 - 2015-07-30
2015-06-01 - 2015-06-27
2015-05-03 - 2015-05-26
2015-04-08 - 2015-04-30
2015-03-01 - 2015-03-25
2015-02-02 - 2015-02-26
2015-01-01 - 2015-01-29
2014-12-02 - 2014-12-30
2014-11-04 - 2014-11-28
2014-10-02 - 2014-10-28
2014-09-24 - 2014-09-26
2014-08-01 - 2014-08-24
2014-07-10 - 2014-07-30
2014-06-01 - 2014-06-29
2014-05-03 - 2014-05-28
2014-04-02 - 2014-04-17
2014-03-02 - 2014-03-30
2014-02-01 - 2014-02-18
2014-01-02 - 2014-01-30
2013-12-01 - 2013-12-31
2013-11-14 - 2013-11-28
2013-10-01 - 2013-10-30
2013-09-01 - 2013-09-30
2013-08-03 - 2013-08-30
2013-07-04 - 2013-07-28
2013-06-03 - 2013-06-28
2013-05-23 - 2013-05-31
2013-04-03 - 2013-04-17
2013-03-03 - 2013-03-30
2013-02-04 - 2013-02-26
2013-01-02 - 2013-01-30
2012-12-02 - 2012-12-23
2012-11-01 - 2012-11-29
2012-10-04 - 2012-10-29
2012-09-01 - 2012-09-29
2012-08-01 - 2012-08-31
2012-07-04 - 2012-07-31
2012-06-02 - 2012-06-27
2012-05-02 - 2012-05-26
2012-04-01 - 2012-04-29
2012-03-06 - 2012-03-20
2012-02-02 - 2012-02-28
2012-01-03 - 2012-01-28
2011-12-02 - 2011-12-30
2011-11-01 - 2011-11-30
2011-10-01 - 2011-10-30
2011-09-01 - 2011-09-29
2011-08-05 - 2011-08-31
2011-07-02 - 2011-07-29
2011-06-01 - 2011-06-30
2011-05-02 - 2011-05-31
2011-04-02 - 2011-04-30
2011-03-03 - 2011-03-28
2011-02-02 - 2011-02-26
2011-01-03 - 2011-01-29
2010-12-03 - 2010-12-30
2010-11-01 - 2010-11-29
2010-10-01 - 2010-10-30
2010-09-27 - 2010-09-30
2010-08-08 - 2010-08-12
2010-07-01 - 2010-07-31
2010-06-03 - 2010-06-30
2010-05-01 - 2010-05-31
2010-04-05 - 2010-04-26
2010-03-10 - 2010-03-30
2010-02-03 - 2010-02-26
2010-01-04 - 2010-01-28
2009-12-03 - 2009-12-25
2009-11-01 - 2009-11-30
2009-10-01 - 2009-10-07
2009-09-01 - 2009-09-30
2009-08-01 - 2009-08-20
2009-07-02 - 2009-07-31
2009-06-01 - 2009-06-29
2009-05-05 - 2009-05-28
2009-04-01 - 2009-04-29
2009-03-01 - 2009-03-31
2009-02-04 - 2009-02-27
2009-01-01 - 2009-01-28
2008-12-02 - 2008-12-29
2008-11-01 - 2008-11-30
2008-10-02 - 2008-10-31
2008-09-02 - 2008-09-30
2008-08-04 - 2008-08-20
2008-07-02 - 2008-07-22
2008-06-02 - 2008-06-28
2008-05-02 - 2008-05-29
2008-04-01 - 2008-04-18
2008-03-08 - 2008-03-28
2008-02-05 - 2008-02-22
2008-01-01 - 2008-01-30
2007-12-01 - 2007-12-29
2007-11-02 - 2007-11-27
2007-10-07 - 2007-10-30
2007-09-01 - 2007-09-28
2007-08-06 - 2007-08-31
2007-07-04 - 2007-07-29
2007-06-03 - 2007-06-28
2007-05-02 - 2007-05-31
2007-04-03 - 2007-04-30
2007-03-03 - 2007-03-29
2007-02-04 - 2007-02-28
2007-01-02 - 2007-01-28
2006-12-04 - 2006-12-28
2006-11-29 - 2006-11-29
 
關於本站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導航 | 隱私保護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