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反抗压迫手记  
面对压迫,我们别无选择  
https://blog.creaders.net/u/2032/ > 复制 > 收藏本页
我的名片
高天阔海
来自: 来处
注册日期: 2008-11-13
访问总量: 1,688,920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欢迎转载!请注明作者与首发网站。
最新发布
· 陶渊明的生死观
· 在法西斯的美国读 《论自由》
· 我读莎士比亚
· 读了一遍《诗经》
· 雪地陷车与自由
· 伊于胡底?——读《通往不自由之
· 哲人之死——再读《斐多篇》
友好链接
· 椰子:椰风阵阵,思绪如河
分类目录
【随笔】
· 陶渊明的生死观
· 在法西斯的美国读 《论自由》
· 我读莎士比亚
· 读了一遍《诗经》
· 雪地陷车与自由
· 伊于胡底?——读《通往不自由之
· 哲人之死——再读《斐多篇》
· 僵尸文化的悲哀——读《老残游记
· 时间的悲喜剧——读《目送》
· 警察国家的政治难民——读《革后
【中国历史】
· 读了一遍《诗经》
· 伊于胡底?——读《通往不自由之
· 僵尸文化的悲哀——读《老残游记
· 警察国家的政治难民——读《革后
· 一句陶诗看学术自由
· 自由的反面——《钢铁是怎样炼不
· 在尸体面前吃——闲说中国吃文化
· 往事不堪回首——读《回望》
· 京都,京都!
· 毒舌才子——《钱钟书交游考》读
【读书】
· 陶渊明的生死观
· 在法西斯的美国读 《论自由》
· 我读莎士比亚
· 读了一遍《诗经》
· 伊于胡底?——读《通往不自由之
· 哲人之死——再读《斐多篇》
· 僵尸文化的悲哀——读《老残游记
· 时间的悲喜剧——读《目送》
· 警察国家的政治难民——读《革后
· 日本豪门的悲歌——读《细雪》
【北美社会】
· 在法西斯的美国读 《论自由》
· 雪地陷车与自由
· 伊于胡底?——读《通往不自由之
· 公民不服从与川普主政的美国
· 自由主义与中庸之道——读《自由
· 访露西·莫德·蒙哥马利女士故居
· 尘埃落定之后的反思——再评美国
· 在加拿大投票20年——兼论美国大
· Erasing History与法西斯主义的
· 蚂蚁还是蚱蜢?——读《蚂蚁与蚱
【诗】
· 从叶嘉莹去世看华夏文化走势
· war or peace
· 柿子(英诗汉译)
· 走向2024
· 再读北岛
· 谈论海子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 blues for a late friend
· 等待戈多
· 钟情正在我辈——读《纳兰词集》
· 寇恩的渴望
【翻译】
· 诺奖得主批评西方国家的挺哈运动
· 柿子(英诗汉译)
· 博尔赫斯诗三首
· 坐九路车到红海滩
· 译诗:而死亡必无力统御
· 译诗:某夜我出门
· 译诗:三个朋友的寓言和轮唱
· 斯瓦辛格:致我的俄国朋友们
· 暴君的脆弱——斯大林专家细论俄
· 焦虑六论
【第三视点】
· 诺奖得主批评西方国家的挺哈运动
· 当胡适遇上哈马斯
· 以巴冲突与有思考的立场
· 安息吧,法国作家米兰·昆德拉!
· 孤独之病——观《伊尼舍林的女妖
· 鸦片战争: 一个神话
· 普京:一个疯子?
· 斯瓦辛格:致我的俄国朋友们
· 两种疫苗:打疫苗的中西对照
· 非理死钉主义
【反压迫】
· 在法西斯的美国读 《论自由》
· 自由的反面——《钢铁是怎样炼不
· 访露西·莫德·蒙哥马利女士故居
· 自由主义vs.极权主义——读《丘
· 国家的敌人?——《天安门流亡者
· 诺奖得主批评西方国家的挺哈运动
· 局内人的视角——读Unveiled
· 2024年6月4日:六四35周年纪念
· 言论自由的烈士——读《储安平与
· 以笔为刀——读Knife
【中国社会】
· 陶渊明的生死观
· 读了一遍《诗经》
· 伊于胡底?——读《通往不自由之
· 僵尸文化的悲哀——读《老残游记
· 时间的悲喜剧——读《目送》
· 警察国家的政治难民——读《革后
· 一句陶诗看学术自由
· 生与死之间——读《惜别》
· 自由的反面——《钢铁是怎样炼不
· 在尸体面前吃——闲说中国吃文化
存档目录
04/01/2025 - 04/30/2025
03/01/2025 - 03/31/2025
02/01/2025 - 02/28/2025
01/01/2025 - 01/31/2025
12/01/2024 - 12/31/2024
11/01/2024 - 11/30/2024
10/01/2024 - 10/31/2024
09/01/2024 - 09/30/2024
08/01/2024 - 08/31/2024
07/01/2024 - 07/31/2024
06/01/2024 - 06/30/2024
05/01/2024 - 05/31/2024
04/01/2024 - 04/30/2024
03/01/2024 - 03/31/2024
02/01/2024 - 02/29/2024
01/01/2024 - 01/31/2024
12/01/2023 - 12/31/2023
11/01/2023 - 11/30/2023
10/01/2023 - 10/31/2023
09/01/2023 - 09/30/2023
08/01/2023 - 08/31/2023
07/01/2023 - 07/31/2023
06/01/2023 - 06/30/2023
05/01/2023 - 05/31/2023
04/01/2023 - 04/30/2023
03/01/2023 - 03/31/2023
02/01/2023 - 02/28/2023
01/01/2023 - 01/31/2023
12/01/2022 - 12/31/2022
11/01/2022 - 11/30/2022
10/01/2022 - 10/31/2022
09/01/2022 - 09/30/2022
08/01/2022 - 08/31/2022
07/01/2022 - 07/31/2022
06/01/2022 - 06/30/2022
05/01/2022 - 05/31/2022
04/01/2022 - 04/30/2022
03/01/2022 - 03/31/2022
02/01/2022 - 02/28/2022
01/01/2022 - 01/31/2022
12/01/2021 - 12/31/2021
11/01/2021 - 11/30/2021
10/01/2021 - 10/31/2021
09/01/2021 - 09/30/2021
08/01/2021 - 08/31/2021
07/01/2021 - 07/31/2021
06/01/2021 - 06/30/2021
05/01/2021 - 05/31/2021
04/01/2021 - 04/30/2021
03/01/2021 - 03/31/2021
02/01/2021 - 02/28/2021
01/01/2021 - 01/31/2021
12/01/2020 - 12/31/2020
11/01/2020 - 11/30/2020
10/01/2020 - 10/31/2020
08/01/2020 - 08/31/2020
02/01/2019 - 02/28/2019
06/01/2018 - 06/30/2018
05/01/2018 - 05/31/2018
03/01/2018 - 03/31/2018
02/01/2018 - 02/28/2018
01/01/2018 - 01/31/2018
12/01/2017 - 12/31/2017
11/01/2017 - 11/30/2017
12/01/2016 - 12/31/2016
11/01/2016 - 11/30/2016
10/01/2016 - 10/31/2016
09/01/2016 - 09/30/2016
12/01/2015 - 12/31/2015
11/01/2015 - 11/30/2015
10/01/2015 - 10/31/2015
09/01/2015 - 09/30/2015
08/01/2015 - 08/31/2015
07/01/2015 - 07/31/2015
05/01/2015 - 05/31/2015
04/01/2015 - 04/30/2015
12/01/2013 - 12/31/2013
11/01/2013 - 11/30/2013
10/01/2013 - 10/31/2013
09/01/2013 - 09/30/2013
08/01/2013 - 08/31/2013
07/01/2013 - 07/31/2013
06/01/2013 - 06/30/2013
05/01/2013 - 05/31/2013
04/01/2013 - 04/30/2013
03/01/2013 - 03/31/2013
02/01/2013 - 02/28/2013
01/01/2013 - 01/31/2013
12/01/2012 - 12/31/2012
10/01/2012 - 10/31/2012
08/01/2012 - 08/31/2012
04/01/2012 - 04/30/2012
03/01/2012 - 03/31/2012
02/01/2012 - 02/29/2012
12/01/2011 - 12/31/2011
08/01/2011 - 08/31/2011
01/01/2011 - 01/31/2011
12/01/2010 - 12/31/2010
11/01/2010 - 11/30/2010
10/01/2010 - 10/31/2010
07/01/2010 - 07/31/2010
04/01/2010 - 04/30/2010
03/01/2010 - 03/31/2010
01/01/2010 - 01/31/2010
12/01/2009 - 12/31/2009
11/01/2009 - 11/30/2009
10/01/2009 - 10/31/2009
08/01/2009 - 08/31/2009
07/01/2009 - 07/31/2009
06/01/2009 - 06/30/2009
04/01/2009 - 04/30/2009
03/01/2009 - 03/31/2009
12/01/2008 - 12/31/2008
11/01/2008 - 11/30/2008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反抗或者因循——读”Paper Tigers”一文
   

一个韩裔美国人叫Wesley Yang的,写了一篇文章叫Paper Tigers (见这里,或读中译文)。他把自己和其他几个亚裔美国人的人生经验,以及写《虎妈战歌》的蔡美儿的事串了串,写了一篇老长的文字,其意在探讨亚裔美国人在北美社会的边缘化处境,以及他们或反抗或因循,试图改变自己命运的努力。

 

其实对于人生而言,从来就只有两条路:反抗或因循。对于身处有着深刻种族主义积淀的北美社会的我辈华人而言,也只有两条路:反抗或因循。

 

作为华人,我们注定是北美社会的少数民族;我们的肤色决定了我们边缘化处境和被歧视的现实。

 

是的,北美典型的个人主义在给我们洗脑:你的肤色和文化不能决定你的未来,你的未来在你的手中。而任何清醒的人都清楚的知道:这种个人主义的原则对于北美的少数族裔而言根本就是臭狗屎。

 

不论是“玻璃屋顶”还是“竹屋顶”,不论是“模范移民”还是“太亚洲化(Too Asian)”,不论是哪一种时不时出现的把我们这些少数族裔一棍子打死或打伤的事件都在清楚的告诉我们:我们数学上的天赋、学业上的好成绩、工作上的刻 苦努力、为人上的低调和谦和,等等都没有改变主流社会的歧视与偏见。

 

一百多年前,我们的先辈就在这样的种族歧视中顽强地生存着;一百多年后,我们和孩子们依然面对这种表面上弱化了却在骨子里依然无孔不入无处不在的种族歧视。

 

我不是一个历史学家,也没有通读华人移民北美的历史。但是我疑心如果真有这样一部历史的话,华人先辈们在绝大多数时候选择了因循守旧,选择了低调保留,选择了安分守己,选择了个人奋斗,选择了在沉默中消亡的道路。

 

历史一再表明:力量决定一切。要改变一个体系,不论是社会也好,文化也罢,甚至种族主义,反抗是唯一的选择。因为唯有反抗才能凝聚力量,才能展示力量,才能改变现状。

 

因循的人也有力量,但是却是顽强生存的力量,是像野草一样没有大脑的东东都拥有的力量。

 

最根本的问题是:一个有大脑的人能否满足于如野草般生存的境地呢?用在我们身上: 我们这些北美社会的华人能否满足被边缘化的处境呢?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决定了我们或因循或反抗的态度和行为,也决定了一百年后,我们的子孙后代们是否依然被歧视。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