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草:对我们来说,这不是什么奇葩故事,却是此生改变自己命运的最大幸事。
相关博文:《我的山区岁月和蓝颜知己(六)(高考录取篇)》 http://blog.creaders.net/u/11405/201608/263894.html
转自凤凰新闻 你了解1977年高考的奇葩故事吗?陈志文 2017/05/30 10:45:40
5月27日,由厦门大学与江苏教育考试院等联合主办的纪念高考恢复40周年论坛在厦门大学举行,97岁高龄的高等教育泰斗潘懋元教授回忆起40年前的那次高考,让很多人唏嘘不已。
1977年恢复高考,实际上是在邓小平全面支持中央工作之前,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是改革开放第一个号角,远远早于三中全会,是中国走向正轨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这里我们选出一些特殊的,与现在高考不一样的地方,做一个特别的纪念。
1977年10月宣布恢复高考,12月就考试的,备考不足2个月
文革十年高考被叫停,1977年恢复高考是很仓促的。在1977年8月的科教座谈会上,邓小平力主废除10年文革期间的推荐制。但在恢复过程中争议不断,直到9月30日教育部才呈送恢复高考的报告。
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恢复高考才一锤定音,10月21日这一消息正式向社会公布。这时新学期已经开学,也接近年底了。因此,1977年的高考实际是在12月中旬进行的,各地时间不同,也是第一次出现多地独立命题考试,并不是统一考试。
1977年恢复高考,但实际上没有77年大学生
1977年恢复高考,各地开考已经到了12月,这样新生虽然说是77级,但新生第一次踏进校园已经到了第二年,即1978年的2/3月份,并不是1977年。在年份上,77与78实际是一年入学的,前后相差大约半年时间。
1977级是年龄相差最大的一届大学生,带着孩子上大学是一个普遍现象
10年没有高考,再加上一些地方允许高中未毕业学生参加考试,实际上1977年的考生不止10届。同时,考虑到实际情况,各地并没有做严格年龄限制。这样就出现了一个班里的同学,年龄相差可能超过10岁的现象。有一些人已经结婚,孩子都打酱油了,还拖家带口备考;最年轻的则很幸运,高中毕业15/6岁就有这样的机会。夫妻,师生,比比皆是,以争取这难得的机会。
1977年高考是录取比例只有4.8%,是最难考的一次。
因为考生众多,一些地区采取了预选考试,也就是说参加高考前先筛选一次,才给你参加高考的机会,这一做法在很多省持续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即便是这样,最后报名人数大约达到了570万,录取27万人,大约录取率为4.8%,21个人里面取1个。
1977年的高考,报了A学校,但可能被录取的是B学校。
1977年高考也需要填报志愿,但和现在的完全不同。在精英教育的指导思想下,又是第一年恢复高考,为确保一些重点大学的生源,一些地方并没有严格按填报志愿的顺序录取,对于一些重点大学给予了照顾,出现了即便没有填报,但因为其他原因,比如分数很高,而被重点大学录取的情况。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也是高考研究专家刘海峰,第一志愿就是福建师范学院,但最后却被厦门大学历史系录取。
1977级的考生与大学分级并不明显,现如今很多优秀的专家,领导并不是出身于名校,但并没有影响他们做出巨大的成就。上海交大最杰出的一位校长张杰院士,本科就是内蒙古大学,这也是和现在的大学生区别最大的一点:英雄真的不问出处。
北京联合大学和恢复高考
1977年恢复高考,伴生的是大规模上山下乡的回城潮,并出现一些不稳定问题。1978年,为解决北京回城知青的问题,在中央的批准下,1978年在北京开始了一次小范围扩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1979)等举办了分校,专门招收北京的回城知青。
北京的这部分就是今天的北京联合大学的前身。当年分散办学,校园面积都不大,但无论是什么原因,最后都无法再回到本校了,于是1985年就地设立了北京联合大学。北京联合大学这样介绍自己的:其前身是1978年北京市依靠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创办的36所大学分校。
入校是北大,毕业是人大
十年文革,中国人民大学命运多舛,1970年被撤销,相关专业并入北大等学校,1978年才恢复。因此,中国人民大学是没有77级学生的,但是因为这段故事也导致中国人民大学有一批特殊的学生。
当年人大被撤销后,其新闻专业被并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设立新闻专业。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的77级学生,在毕业时,就回到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入学是北大,毕业却是人大,一个本科,念了两个大学,也只有这批人才有这个历史了。
77/78级现象值得教育者研究
如果仅从知识考察的角度看,1977年的高考题可能是最简单的,但却选拔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为改革开放做了重要的人才储备。77年入学,40年后,这批人基本进入退休阶段,为40年的改革开放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这批大学生,绝大多数人是上了两个大学,第一个就是社会大学,无论上山下乡当农民,还是参加工作,当工人,他们都经历了一段特殊的淬炼。最后依靠激烈的考试,一锤定音进入大学,经过系统的训练,成为一批真正意义上“又红又专”的优秀人才,成为共和国的中坚力量。
特殊的历史机遇与历史阶段,塑造了这批特殊的人才,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