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选举产生了新一批的院士,包括李飞飞在内的多名华人当选院士或者外籍院士。这也让很多人关注起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有多少中国精英去了美国?
不少人有这样的印象:中国人数理化基础好,很多高材生在北大、清华、复旦、交大毕业后赴美留学,最后留在美国成为美国科研的中坚力量。
尤其在今天,中美之间关于知识产权、技术转让、贸易壁垒的问题凸显,技术以及技术背后的科研人员之间的较量在大国关系中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中国出去的科研人员在美国到底扮演何种角色,在美国的所有科研大军中分量如何?今天,我们选取斯坦福大学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做一个客观的统计和分析,期待获得一个客观、全面的答案。
选择斯坦福大学有三个原因,一是斯坦福大学属于美国最顶尖的研究型大学,各学科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可以代表美国最高水平;二是斯坦福大学属于综合性大学,专业科目齐全;三是斯坦福大学十分注重创新和应用,学校大量的教研人员与业界联系紧密,由此可以窥见美国科技业界的人员组成。
在这次研究中,我们选取了斯坦福大学理工专业的20个系、30个重点研究所/实验室的教研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几乎覆盖了斯坦福大学理工专业所有的教研单位。其中对于教研人员的定义,说明如下:
统计中均是斯坦福大学聘请的全职的教研人员,包括教授、副教授、助理讲授、讲师、研究员等;不包括博士后、研究生、访问学者、研究助理、行政人员等;
不包括兼职教授、研究员;
有些教研人员在斯坦福多个系所工作,如以某位教授既在一个系授课又在一个实验室进行科研。如其参与实际工作,则两边均统计在内;但是如果仅仅是在某一系所的兼职或挂名,如Adjunt Professor或Affiliated Researcher之类,则只统计在实际工作系所,不统计在兼职或挂名所在的系所。以上这些身份均在学校每个系所的名录中有标出。
特别要说明的是:对于斯坦福“中国教研人员”这一概念,其实是很模糊的表述。因为目前很多在斯坦福就职的中国人已经有了美国的身份。但是为了方便表述,我们还是沿用“中国教研人员”这一改变,并定义为在中国至少接受完整的中学教育和大学本科教育。像斯坦福大学著名的计算机系李飞飞教授,16岁即移民美国,在美国完成的高中和大学教育,这样的情形则不在我们的统计之内。
以下是我们的统计数据:
系所 | 全职教研人员 | 中国教研人员 |
数学系 | 55 | 2 |
物理系 | 49 | 1 |
化学系 | 25 | 3 |
生物系 | 58 | 3 |
计算机系 | 59 | 1 |
电子工程 | 64 | 2 |
生物化学系 | 19 | 1 |
航空航天系 | 30 | 0 |
应用物理系 | 28 | 0 |
神经生物系 | 21 | 1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 | 3 |
生物工程系 | 35 | 3 |
发育生物学系 | 22 | 1 |
遗传学系 | 53 | 2 |
机械工程系 | 73 | 2 |
土木环境工程 | 40 | 0 |
化学工程系 | 24 | 2 |
地球系统科学系 | 23 | 0 |
化学与系统生物学系 | 12 | 0 |
分子细胞生理学系 | 13 | 1 |
人工智能实验室 Stanfor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oratory | 18 | 1 |
Bio X Clark Center | 44 | 0 |
Bio Design | 23 | 0 |
Brain in Silicon Valley | 3 | 0 |
ChEM-H (Chemistry, Engineering & Medicine for Human Health) | 138 | 8 |
计算机图形实验室Stanford Computer Graphics Lab | 8 | 0 |
地震工程中心Blume Earthquake Engineering Center | 9 | 0 |
Energy Modeling Forum | 2 | 0 |
环境研究所Stanford Woods Institute for the envionment | 37 | 0 |
高级材料研究所Geballe Laboratory for Advanced Materials | 37 | 4 |
实验物理实验室Hansen Experimental Physics Laboratory | 19 | 0 |
以人为中心的人工智能所Human-Center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stitute for | 144 | 1 |
集成设施工程中心Integrated Facility Engineering, Center for | 5 | 0 |
Stanford Nanocharacterization Laboratory | 16 | 2 |
Nanoscale Prototyping Laboratory | 1 | 0 |
神经科学所 Stanford Neuroscience Institute | 4 | 1 |
位置、导航和时间中心 Stanford Center for Position, Navigation and Time | 8 | 0 |
能源研究所 Precourt Institute for Energy | 36 | 3 |
Re-inventing the Nation’s Urban Water Infrastructure (ReNUWIt) | 4 | 0 |
国家加速器实验室 SLAC NATIONAL ACCELERATOR LABORATORY | 73 | 1 |
Systems Optimization Laboratory 系统优化实验室 | 8 | 1 |
Stanford Synchrotron Radiation Lightsource | 3 | 0 |
斯坦福技术创业Stanford Technology Ventures Program | 5 | 0 |
可持续能源中心TomKat Center for Sustainable Energy | 3 | 0 |
湍流研究中心 Center for Turbulence Research | 4 | 0 |
就业、技术和组织中心Stanford Center for Work, Technology & Organization | 5 | 0 |
The Feldman Lab | 1 | 0 |
海洋所Stanford Hopkins Marine Station | 14 | 0 |
生物保护所Jasper Ridge Biological Preserve | 18 | 0 |
人口和资源研究所 Morrison Institute for Population and Resource Studies | 2 | 0 |
总计 | 1415 | 50 |
从以上的统计可以看出,在斯坦福20个理工专业的系、30个重点研究所/实验室的1415人次教研人员中,中国人仅有50人次,占比3.5%。这一数字远远低于我们之前的假想。从数字来看,斯坦福大学中国的教研人员可以用“极少数”来形容,远不能用“用力”或“中坚”来形容。
上文提到过,一名教授可能在两个或者更多的系所任职,所以以上的统计中我们使用的是“人次”这个次。而具体到“人头”,在斯坦福大学任职的中国人仅有29人,他们的背景如下:
姓名 | 斯坦福所在系所 | 国内本科大学 | 本科专业 |
Li Jun | 数学系 | 复旦大学 | 数学 |
Ying Lexing | 数学系 | 上海交大 | 数学 |
Qi Xiaoliang | 物理系 | 清华大学 | 物理 |
Cui Bianxiao | 化学系 | 中科大 | 化学 |
Dai Hongjie | 化学系 | 清华大学 | 化学 |
Xia Yan | 化学系 | 北京大学 | 化学 |
Luo Yiqun | 生物系 | 中科大 | 生物工程 |
Shen Kang | 生物系 | 同济医学院 | 生物 |
Chen Xiaoke | 生物系 | 不详 | 生物 |
Ma Tengyu | 计算机系 | 清华大学 | 计算机 |
Wang Shan | 电子工程系 | 中科大 | 物理 |
Fan Shanhui | 电子工程系 | 中科大 | 物理 |
Li Lingyin | 生物化学系 | 中科大 | 化学 |
Cui Yi |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 中科大 | 化学 |
Wang Shan |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 中科大 | 物理 |
Hong Guosong |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 北京大学 | 化学 |
Yang Fan | 生物工程系 | 上海交通大学 | 生物 |
Qi Lei | 生物工程系 | 清华大学 | 物理/数学 |
Wang Bo | 生物工程系 | 浙江大学 | 材料工程 |
Cai Wei | 机械工程系 | 华中科技大学 | 光电工程 |
Zheng Xiaoling | 机械工程系 | 清华大学 | 热能工程 |
Bao Zhenan | 化学工程系 | 南京大学 | 化学 |
Qin Jian | 化学工程系 | 清华大学 | 化学 |
Feng Liang | 分子细胞生理学系 | 清华大学 | 生物 |
Ye Yingyu | 系统优化实验室 | 华中科技 | 系统和控制专业 |
Li Jin | 遗传学系 | 清华大学 | 生物 |
Cong Le | 遗传学系 | 清华大学 | 生物 |
Rao Jianghong | ChEM-H 实验室 | 北京大学 | 生物 |
Yang Yun Zhi | ChEM-H 实验室 | 四川大学 | 生物工程 |
凡被斯坦福大学相中聘请的,均可以称得上“顶级”科学家。不过,斯坦福大学的中国教研人员主要还是处在传统的数理化专业,而计算机、电子工程、航空航天等工程系所极少有人任职任教。而从其本科就读大学来看,29位教授中,北大、清华、中科大三强毕业生共20人,占了近70%,而清华大学的毕业生9人排名第一。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这29人中,有27人在国内本科毕业后在美国完成研究生教育;唯独Chen Xiaoke和Yang Yunzhi两位是在国内完整的接受了本科到博士的教育。其中Chen Xiaoke毕业于中科院上海神经生物所的神经生物学博士;Yang Yunzhi则是本科、硕士、博士教育均是在四川大学完成。这也反映出最近十几年中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类似在他国完成本科到博士教育,然后被美国大学聘用的案例在美国还是非常常见,这从侧面也是对该国教育水平的一个肯定;只是中国学者不常见)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问,那么斯坦福或者美国其它顶级大学科研人员“主力”到底是谁?其实主要还是美国人或者白人。
以斯坦福大学著名的人工智能实验室为例。26位研究人员中仅有一位中国学者,另外还有3位亚裔,其余15位均为白人。没有一位黑人!)
也许还有人可能会问,美国大学是不是排斥中国或者亚裔教授?这个问题不好直接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美国毕竟是白人主导的国家,某中程度上社会的每个细胞中都有“白人至上”的基因。
但是这个显然不是问题的全部。
我们同时研究了一个综合排名100左右的大学,其计算机系35位教授中,亚裔(包括印度)教授占到了21人,白人仅有11人。这也说明了一些问题:想要跻身竞争的金字塔顶尖,必须自身水平过硬!
而当今的竞争又是“赢家通吃”的格局——即便在教育科研领域,几所顶级大学或者王牌专业垄断了整个学科和领域的资源或者话语权。要跻身斯坦福大学这样皇冠级别的学术科研机构中,在相对开放兼容的美国,必须面对来自全世界学界的竞争,没有足够过硬的背景,是难以为继的!产业竞争同样如此。
最后,我们想说,仅靠斯坦福一所大学的数据,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我们希望通过这一样本,勾勒出美国学界乃至产业界的精英构成。只有清楚认识了自己所处的环境,才能看到明细的未来道路。对于准备去海外求学的中国学子来说,是自己的职业未来;对于国家来说,则是未来的先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