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战争文学比较
墙内学长好友评论:最近电影《长津湖》的热映,使我想起了中国的战争文学与苏联战争文学的比较。 苏联卫国战争仅打了4年,有关文学作品浩如烟海、不计其数。但是,战后苏联卫国战争文学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50年代的宣传文学,宣传苏军的伟大光荣英勇善战,代表作:西蒙诺夫《日日夜夜》; 60年代的“真实战壕”文学,主要描写战争的惨烈与残酷,代表作是巴克拉诺夫《一寸土》; 70年代的“全景战争”,描写从最高指挥官到最下层士兵的战争宏观场景,代表作恰科夫斯基的《围困》; 80年代的战争道德反思文学,主要思考为什么要战争以及战争与人性的纠缠与矛盾,代表作贝科夫的《方尖碑 》、拉普斯京的《活着要记住》等等。苏联作家继承了托尔斯泰与陀斯妥耶夫斯基等人的哲学思考,一直保持着文学的思想深度。 中国战争文学依旧还是在第一阶段的宣传文学。 中国与俄罗斯的这种战争文学差异,体现出了两国作家文化思想上的大差异。
长津湖和长春围城 群友转来:作为一个最喜欢拍战争片的国家,每一个中国人从小都是在各种赞美伟大战争的电影中成长起来。但是如果你留心一下就会发现,即便是在逢美必反对的极左年代,有些战争题材他们也是不会拍或者说不好意思拍的。长津湖战役就是。刘伯承在南京军事学院上课的时候,是把长津湖战役作为极为失败的反面教材专门讲述,为此与彭交恶。但大家都心知肚明,所以宁愿不断播上甘岭。 与此类似的还有长春围城战,作为辽沈战役最重要的战斗,他们为什么从来不敢拍?因为活活饿死了城中三十多万普通百姓......而今居然有脸拍长津湖,是不是很快也会有脸拍长春之战? 【逸草:六十年代出的电影《兵临城下》拍的就是长春之战。不过它没脸拍出真相,没脸拍出活活饿死了城中几十万普通百姓的惨绝人寰场景。】
Z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