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偶遇了一本关于日本茶道的书:《茶道六百年》。作者是日本的桑田忠亲(1902-1987年),是日本茶道史研究的学人。该书版权显示是1979年出版的日文原版,2015北京出版的简体中译本。 一年前读过一本英国的Jane Pettigrew (简·帕替古陆)的 A Social History of Tea (《茶的社交史》),还写了书评(在这里)。当时自己对于亚洲传统的茶文化,不论是中国的茶文化,还是日本的茶道,可以说是门外汉。 最近读的《侘寂之美与物哀之美:川端康成与安田靫彦》(书评在此)让我对日本人的传统审美观念,特别是“侘寂”与“物哀”有了一些理解和感知。 然而,《茶道六百年》让我对日本的茶道历史有了入门的知识与理解。有趣的是,其中也讲到了日本人的“侘寂”观念。比如,古代日本有所谓“侘茶”。后来发展到把“侘寂”视为茶道的正统。讲究所谓的“侘寂”的茶具、茶室、装饰风格,等等。 据作者的看法,茶道,“茶汤之道”也,源于中国宋朝盛行的一种饮食游艺,传入日本的时间是在镰仓时期(1185-1333)。 这个时间段相当于中国的宋元之间。 其后,茶道在日本本土化,形成了名为“茶汤”的日式风雅游艺,在日本发展了六百余年。与此同时,在中国,茶道乃至茶艺都走向没落。 阅读《茶道六百年》,我读到的是日本历史上的著名茶人田村珠光、武野绍鸥、千利休等人的人生故事、个人与家族的兴衰成败,以及他们对茶道文化的影响与创造。他们的故事串联起来,就是一部日本茶道的趣味历史。对茶道的门外汉来说,《茶道六百年》实在是一本有趣的入门书籍。 阅读《茶道六百年》,让我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没读完这本书,我已经兴冲冲地寻找日本作家的作品去了。 日本茶道的正宗,据说是“侘茶”。和日本文艺中“侘寂”这个审美范畴紧密相关。我在之前的一篇博文提及: 侘寂是日人生造的词。侘字最早见于屈原的楚辞作品,用法是侘傺连用,表达失意的意思。“寂”是一个美学概念,似乎指萧索、孤独、惆怅。 作为美学概念,侘寂似乎指向某种消极之美。比如,被称为“侘”的茶具,往往是古旧甚至有缺陷的;被称为“侘茶人”的茶人,其茶道形式上重在极简,没有多余之物;“侘茶”强调的是简单、自然、在心的交流而不在形式的繁复、细节的精致、或茶具的名贵。 换句话说,茶道的本质在于心灵的交合,不在于茶、茶具、茶室等外在的因素。和欧阳修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类似,或更彻底。 和茶传到英国的早期一样,茶传到日本后一开始也是贵族的游戏,走的是上层路线。比如,第一个茶道名人能阿弥就是某个幕府将军的家臣,他把从中国的宋元引进的茶艺进行了本土化的改进。能阿弥曾经组织书院式茶道茶会,并规定如何装饰这种茶室。看描述,可以想见中国宋元时官宦士大夫人家饮茶的观景。 被称为茶道开山鼻祖的珠光改革或创造性地发展了茶道,确定了“侘茶”的正统地位。如前所述,“侘”提倡极简风格,甚至缺憾美,崇尚简单、自然。“侘茶”作为一种改革,也是对贵族或上层路线的反动。“侘茶”强调的极简、自然、内向,使得茶道进入平民阶层,对于普及茶道文化居功至伟。另一方面,这种务虚的内向的“侘”风格,也跳出了前此早期茶道文化的形式主义与物质主义,体现了“茶禅”或“茶道”的精神指向。 中国虽然没有发展茶艺,也没有形成茶道,然而宋元艺术,特别是绘画领域的发展,据说也是走向极简主义的,强调的是绘画的精神指向。在宋元文人画中,这种精神指向可能是天道、禅意。而在日本的茶道中,茶道体现了日本审美趣味中的“侘寂之美(或道)”以及背后的日本禅的精神意趣。 茶道在日本经过六百年的历史,至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作者写书之时)已经衰弱了。从桑田忠亲的观察,茶道在当年已经成为旅游项目,搭上了商业化的快车,庸俗化、形式主义成为主流,茶道的精神意趣有日益边缘化的趋向。 上个世纪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研究了十几二十种文明的盛衰,认为:文明是会消亡的。我们从中国两三千年的历史看到:一个个专制王朝此起彼伏,前赴后继,盛衰有时。如果从中华文明的总体上看:在唐宋时,中华文明达到了巅峰,之后一直在下行中。从大历史的角度看:某种文明或文化都有盛有衰,何况茶文化或茶道呢? 茶道文化的衰亡或者不可避免。从这个意义上,像《茶道六百年》这样的书也就意义重大,简直就是茶道文化的一枚化石。从读者的角度,这样读来有趣又有意义的书,在今天的世界上也是不常见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