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为什么喜欢骂人? 听说鲁迅的文章渐渐地远离了中学课本。有人愤慨,认为这是在回避现实的黑暗,压制知识分子的社会批判精神,也有人欢呼,认为鲁迅尖酸刻薄,树敌太多,不够宽厚,现时代已经不需要他这样的人物了。 我看双方都有点道理。鲁迅的杂文的确是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丝毫不给“敌人”面子,据说他说过“一个也不饶恕”这样的狠话。讽刺挖苦是社会批判精神还是心理阴暗、尖酸刻薄的表现?这要看看鲁迅为什么这么喜欢骂人。 记得鲁迅有篇小文,说一家财主生了一个儿子,邻居都去道贺。有人说,这个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主人很高兴,就赏了很多钱两。又有人说,这个孩子将来要当官的。主人更加开心,也赏了不少钱两。第三个人喃喃地说,这个孩子将来要死的。财主大怒,命人把这人打了出去。 鲁迅说,发财升官倒不一定,但死却是一定的。说不一定的升官发财,得了赏赐;说一定的死,得到的却是一顿乱棒。看来,真话不好说呀。 初次读到这个小故事的时候,我也觉得这第三个人着实讨厌。人家有了孩子,喜气洋洋,你干嘛如此大嘴巴说晦气之言?真话,也要分个场合不是?但人到中年,渐渐感受到了鲁迅先生寥寥小文后面的深意。 如果非用一个字来概括鲁迅的文章给我的感受,那就是“忧”。这个忧,曾经被有意或者无意地误解为忧国忧民的那个忧。似乎,鲁迅先生与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一样是为了救国而奋笔疾书。我想说,这是极大的误解。当然更大误解是鲁迅是支持共产党的。事实上,鲁迅丝毫没有救国的任何念头(这当然是我的想法)。 要想讲清楚,鲁迅的忧来自何方,那需要从尼采讲起。第一次知道尼采,也是从中学时代读的鲁迅文章,“尼采就自诩过是太阳, (中略)他发了疯”。尼采为什么要自诩为太阳,可以从他的那本自传“瞧,这个人!”一窥究竟。 “瞧,这个人!”是罗马巡抚彼拉多审问耶稣的时候,指着耶稣,向犹太群众发出的呼吁。伴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科学的兴盛使很多西方人觉得基督教已经失去了吸引力,应该被抛弃了。 在一个还有很多人去教堂的时代,身体虚弱的尼采却有着不一般敏锐的神经,他感受到一个新时代暴风雨悄悄来临前的昏暗。在一个宗教信仰渐渐衰微的社会,直到“上帝死了”的社会,人该怎样生活? 尼采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那就是“超人意志”。通过“超人意志”来进行他心目中新的无神论文明的道德谱系的建立,新的善恶的界定。如果上帝不存在了,那么什么不能做?如果上帝不在,那么善恶的标准由谁来定?尼采企图“重估一切价值”,他要坚定地吃“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尼采预言基督教文明要消失了,他竭尽全力要过一个无神论时代的生活。 尼采预言,在一个无神论的社会,将诞生一种凌驾于众多弱者之上的超人,一种全新的人类。如果没有上帝,历史还有什么意义?如果没有上帝,人间就不能不分出等级,“人人生而平等”就是谎话。那么,群众存在的意义就是给少数超人充当历史舞台的道具,就像士兵的枯骨成为将军丰功伟业的台阶。 帝王将相,才是历史的主角。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如果成为超人才是人生最大的意义,如果你的成功与否就在于你能否将“芸芸众生”踩在脚下,那么什么手段都是可以的,只要“皇帝轮着坐,明年到我家”。如果没有上帝,“吃的苦中苦”就是为了成为“人上人”,就是为了成为“超人”。超人的意志就是权力,就是审判人间的力量,就是衡量每个人价值的天平。 这样一个无神论的文明对于尼采来说是陌生的,但对于中国人是不是很熟悉?尼采的抱负岂能被一个小小的皇帝满足了,他要做新文明的救世主,他要像耶稣基督一样成为后基督教的西方文明的新“太阳”!因此,他自诩为太阳,撰写了他的自传“瞧,这个人!”但是,他毕竟不是太阳,也不是基督,因此他疯了。那么,鲁迅和尼采有什么关系呢? 鲁迅是一个如此独特的中国文人,根本没有传统文人骚客的诗情画意,也缺少流连于亭台楼榭和把玩古玩陶器的雅致。这些他都看不上,他被一种心绪浸染了,一种无边无际的忧伤,让他失去了一切兴趣,只想从“黑铁皮房子”里逃出去。 这个黑铁皮房子就是人生,就是渐渐死去的人生。从你呱呱坠地,你就开始了一个死亡之旅,即使你能升官,即使你能发财,这个死却是无法逃脱的宿命。鲁迅很怕死,但谁不怕呢?连自认很逻辑的罗素都说:“不怕死的人还没有真正活过”,嘿嘿。你要是说你不怕死,那你就还没有体会过活着的滋味。 鲁迅和尼采一样感受到了“上帝死了”之后的凄凉,一种无法挣脱的忧伤,一种弥漫在全身每个细胞的痛苦。人,总是要死的,那么做什么才有意义?“生为尧舜,死为灰土;生为桀纣,死为灰土”。在一个没有上帝的社会,日光之下的一切都是虚空,都毫无价值。 鲁迅是不是第一个和虚无撞个满怀的中国作家,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从他的作品中,我体会到了一种苍凉无奈的情感。尼采疯了,鲁迅却是脾气大大地坏了,他看谁都不顺眼! 鲁迅当然要骂中国的历史,因为他看出“吃人”两字,更因为中国历史没有提供让他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他自然要骂梁实秋,梁怎么还有闲情逸致,气定神闲,而他却满怀焦躁地一步步地迈向虚无。 鲁迅喜欢骂人,但他并不享受骂人。在生命毫无价值的虚无感中,他找不到出路,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但大众能带来挣脱黑铁皮房子的希望吗?我想,鲁迅先生也不会认可。 在虚无的忧伤中,日子还是要一天天地过,就算为了不要发疯。鲁迅把时间投入了谩骂,骂中国人的民族劣根性,骂政府,骂一切小家碧玉般的文人,觉得他们“人性,太人性”。 用这种观点看鲁迅,很好理解他的糟糕的脾气,也体会到他在“野草”中的苍凉。鲁迅是一个尼采式的存在主义者,在老的传统减弱力量的时候,敏感的他们直接面对了死亡。死亡带来价值毁灭的虚无,让他们要么发疯,要么开骂。因此,鲁迅是一个寻求信仰的勇士,敢于面对死亡,但可惜的是,他最终没有找到可以让他心灵喜乐、克服死亡虚无的“拯救”。 西方文明的冲击,打破了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家园,鲁迅出走了,但却找不到出路。“娜拉出走之后怎样”,鲁迅走出中国传统文化之后,他没有像胡适那样把自由主义当成新的家园,更没有像陈独秀那样驻足于马克思主义。他敬佩尼采,但却无法彻底变成尼采的门徒,大概不想也疯了。他只是漫无目的地流浪在各个精神之间,成了一个“丧了家的近代中国人”。 最后,我想说,我赞成把鲁迅的文章撤出中学课本,不是因为他深刻的社会批判惹人厌。热情洋溢的中学时光,还是不要撞见虚无的好。等到孩子们长大了,心智成熟了,自然开始寻找真正的精神家园,一个能带来爱、希望和喜乐的真信仰。最后借用鲁迅的话,“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同样,像鲁迅那样喜欢骂人,也是不能给世界带来希望、宽恕和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