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zaobao.com/forum/pages4/forum_lx110728.shtml 改革开放的经验和洋务运动的教训 (2011-07-28) 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应该是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的闭锁被西方的船坚炮利轰开开始。这是一个充满了辛酸,曲折,甚至付出无尽的血泪与无数生命的探索过程。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也是东西方文明不断碰撞,甚至对抗的一个过程。170年过去了,即使现代的中国,还是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艰难摸索着。还是邓小平语言通俗, “摸着石头“过河。可惜这条河是那么的宽阔,不知何时是岸。 在这170年的不可逆转的全球化浪潮中,面对着西方经济,文化,科技,政治以及军事对对中国的全面渗透,中国有过两次主动向西方开放,与西方先进的文明主动交流,主动向西方学习先进经验。第一次就是从1860年开始的“洋务运动”,我们也称之为“自强运动“。第二次就是中国共产党主导下的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政策。两次运动的背景和过程有诸多的巧合,我们可以分析和比较一下这两者,为到了关键时刻的中国改革开放提供一些镜鉴。 中国古语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西方有一句谚语:“历史总是在重复自己“。兴替和重复,这些词语都是静态和悲观的说法。乐观点说,就是说”历史总是螺旋式的上升“。 背景 “洋务运动”发生的背景是清政府处于内忧外患,摇摇欲坠背景下的1860年。是年,北京城被英法联军攻占,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焚毁;南方太平天国运动早于1853年占领南京,叛乱正如火如荼的展开。眼看清朝灭亡就在眼前,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胡林翼等“中兴四大臣“扶大厦于将倾”,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看到了西方先进技术的强大,开始虚心学习和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实施所谓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战略,以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从而稳定和延续了清王朝的统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主动的“改革开放”。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改革开放运动开始于1978年。当时的背景是中国经过了10年的文化大革命的动乱,20年的人民公社制度,以及30年对西方的封闭和实施计划经济体系;经济上全面落后,人民生活非常贫困,所谓百业凋零,而又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也开始动摇地时候,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开始了所谓改革开放战略,向西方学习,实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引进外商投资,吸受西方先进的技术。这一次改革开放的目的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从而稳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 内容 洋务运动的内容非常庞杂。以“自强”为名兴办各种事业,涉及到军事,政治,经济和外交等方面;主要为兴办军事工业,并围绕军事工业开办其他民用企业,建立新式武器装备的陆海军,同时派遣留学生到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当时主要的企业包括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军事企业,以及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唐山胥各庄铁路,兰州织呢局等民用企业。按现在的话,这些企业都是一些新兴的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所以,对于这些企业的主要形式为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等形式,同时禁止类似的私营企业出现与之竞争。按照现在的话,就是以国有独资,或者是国有控股企业为主要形式。民用企业可以发行自己的股票,这些股票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同时,在1862年成立了同文馆这样一所新的教育机构;同时选送贵族幼童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留学。 中国1978年的改革开放的内容也非常庞杂。在经济方面,废除了人民公社制度,实施分田到户制度;改革国有企业,只保留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型国企,出售或者解散效率低下的中小型国企;引进外资;导入股份制和重新开设股票交易所。恢复高考制度,并选派留学生出国。总体上,改革开放的内容和洋务运动当时的内容有很多类似之处,或者是恢复当时的制度,或者是完善当时的制度。两者最大的共同点是引进西方先进的科技,同时保持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 人物 一项制度的实施离不开伟大的主导人物。 洋务运动的主导人物是当时的恭亲王奕䜣和中兴四大臣。这些人也是中央或者地方上的实权人物。曾国藩等人之所以要引进西方先进科技,是因为他们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亲身体验到西方现代技术的巨大威力,和感受到了大清帝国的落后。同时,因为镇压太平天国有功,他们也有影响力实施改革。当然,洋务运动还是受到了以倭仁为代表的顽固派的抵抗,他们攻击说“洋人的新科技只是一些‘奇技淫巧’,不足为惧”。但是,当时掌权的慈禧太后适当的平衡了这两派的利益,知道要挽救和延续没落的清朝统治,必须依靠洋务运动的倡导者。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人,包括胡耀邦,赵紫阳以及后来的朱镕基等一批强势人物。当然,这个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首先是中国共产党在1976年粉碎了四人帮,之后也经历了很多政治风云。过程也同样曲折离奇。 结局 从1860年开始,经过30年的发展,洋务运动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包括建成了当时亚洲最强的海军,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铁甲战舰。可是,这场轰轰烈烈的“自强运动”还是在1894年的“中日甲午”海战,以北洋水师的覆灭,宣告失败。但是洋务运动也给中国带来了现代的银行体系,邮政体系,新式军队,新的共和思想,铁路,重工业等,一直影响到现在。现在的邮政系统,江南造船厂,交通银行等就是那时建立的。 后来的改革开放从1978年开始,到现在也经历了30年的发展,经济保持每年10%的增长速度。现在达到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4300美元,成绩斐然。可是,现在就说改革开放全面成功还恐怕还言之过早。按照温家宝总理的说法:中国现在的问题更加严重,改革的道路更加艰巨。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在182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约占世界的33%;1870年下降到17%;到1950年更下降到4.4%;经过改革开放30年后,中国经济占世界的比重按照购买力评价约为13%,还没有恢复到150年前时的比重。看来任重而道远啊! 启示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很多,学术界也是汗牛充栋,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按照中国教科书上的解释:”洋务派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希望利用先进的技术维护封建统治,改革不触动封建制度, 后来的甲午中日战争证明,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在当时腐朽的清朝统治下,以政府为主导的洋务运动发展是非常艰难的。西方先进的技术也很难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相兼容。比如,(1)同文馆要招收贵族学童学习数理化以及外文,很少有人报考,因为大家认为学习这些东西不能给他们未来的当官和“功名“带来好处;送到美国的幼童也要每周学习传统的四书五经,为将来的科举考试准备。(2)因为企业是官办,企业的领导人都是官员,忽视成本管理,企业的效率非常低下,使得企业生产成本非常高,没有和进口产品竞争的优势。(3)腐败横行;在甲午海战中,很多炮弹里面甚至是沙子填充,打到日舰都不能爆炸。在这样的腐朽制度下面,晚清中兴四大臣即使是那样的优秀和殚精竭虑,洋务运动的失败也是在所难免的。随着洋务运动的失败,李鸿章的逝世,大清王朝在10年后也灭亡了。 再看,中国改革开放经历了33年,各种矛盾也越来越尖锐。贪污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近年来查获的贪官数额都达到了亿元以上。群众和政府的对立情绪也越来越高,中国维稳的经费已经超过了军费。对照150年前的洋务运动,可以认为,现有的政治体制,与经济发展新形势也有了间隙;可是说改革是刻不容缓。 著名经济学家杨小凯在研究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时认为,中国没有一种很好的宪政体系来保证中国的经济长久发展。新制度的推行,很多时候都是依靠一个人,而不是一个良好的制度。在这样的体制下面,每一个人都是机会主义者,所以贪污横行。比如在1860年,太平天国如火如荼,清朝政府岌岌可危的时候,地方官员还是不顾国家的利益,贪污横行。连胡林翼这样的“贤且智者”也对属下的贪污无能为力。 杨小凯认为,以法国为例,一个宪政制度的建立可能需要百年以上。宪政制度的建立短期内对经济发展可能是不利的,因为新制度可能造成动乱。但是长期来看,宪政制度的建立对国际和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至关重要。中国对宪政制度的探索,以戊戌变法为发端,现在数来,也有百年以上了,这个过程还在继续。 最后,晚清重臣李鸿章晚年在总结自己一生的时候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尤可敷衍一时“。这难道不是对现在的中国政府的一个警示吗? 德国哥廷根大学 于晓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