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是人,总有七情六欲,有情就有生气的时候。 就连《圣经》里面也要谈论生气,比如:“你不要心里急躁恼怒,因为恼怒存在愚昧人的怀中”,“生气却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等等,可见:生气是人在使用自己负面的能量来对待人生,有愚和毒的成分在里面。 生气是人生中时常发生的事情,而中国人爱生气更是频繁发生的事情,从人群居住的地位环境因素来讲:中国人口居住太密集,人与人生存的空间距离太紧张,大家从动物界里面就能看到这样的情况,在鸟类集中的地方,鸟儿们总是争吵,热闹,追逐个不休,而人口密集的地方就有可能造成争斗不休,吵吵闹闹,喜热闹,互相攀比和炫耀,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生气,即所谓人比人,气死人也,这就是导致中国人爱生气的地理因素。 我们每个人,存传着祖辈的基因而来到这个世界上,在历史的长河中,犹如一条小溪匆匆的进入这条河流,从中国人为什么爱生气的历史角度来讲,这条河流充满了历史的悲情感在里面,百多年来的炮声和欺压,战乱与贫穷,使我们气虚,气虚则易怒。而五四以来,担忧亡国亡民族的集体内心焦虑感,一直影响至今日,焦虑也容易生气,而自信和底气是待需一个发展的积累的阶段才能得以实现的, 因此,这就是导致中国人爱生气的历史因素。 从使命感来讲,中国人的生存是最富有使命感的,因为生存在相对贫穷的环境里面,每一个人的所谓个人奋斗和努力,后面都有着一个家庭,亲朋好友,一个村庄,甚至一个姓氏家族的共同期盼,共同牺牲和艰辛在里面,所以说,一个人的成功,或者失败都不免会牵动一个小群体的喜悦,骄傲,或者失败和悲愤。因此,一个人的奋斗并不成其为真正的个人奋斗,更不可能是独行侠或者逍遥士,自由地来往于这个世界上或又无缘无故地了无终影,如果一个人希望破灭了,就有失望愤怒的情绪产生,而这样的情绪又可以感染至周边的关联者,这样下来怒气就会变成N倍。这就是导致中国人爱生气的使命感因素。 既然讲到个人奋斗的身后有着无数的牺牲者和奉献者,那么,对于奋斗者本身而言,这个世界必然就是一个重人情的世界。人,不能孤独而活,而有了感情,距离太近又必然产生矛盾和分歧,而矛盾和分歧不能达到理解和协调的时候,必然要吵架,生气,而越是讲人情重的环境,不利的一面就是为人情所累,为人情所生气,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好朋友之间都是如此。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大家都爱用这样的一句话:“距离产生美”。在另外一方面,既然有为人情而奋斗的因素在里面,如果情况变得对自己不利了,也会因内心产生内疚而导致对外界环境生出怨气来为自己开脱的缘由。这是导致中国人爱生气的人情因素。 大家有目共睹的是,中国近30年来变化很快,经济发展快速且稳定,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大家对于物资追求的欲望越来越具体,越来越高质量,那么寻求成功的道路上重手段自然比自我担当和牺牲来得更现实,更能达到既定的目标,而只以胜败金钱论英雄这样偏向和功利的原则去衡量一个人,容易让更多通过努力而没有达到目标的人产生怒气和不公平的情绪。这就是导致中国人爱生气的社会因素。 既然求变的心态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加,那么在信用上诚信度有没有增加呢?这是个问题。搞市场经济,很多时候搞成了恶劣市场,大家不停地提倡诚信,有时候变得就是没有什么在吆喝什么,反复承诺有信用,结果钱一到手之后就失去了信用,在这样没有信用的环境里面,反复几次下来,使人容易失去信任,使人容易紧张,更使人容易生气。缺乏诚信的社会环境也是导致中国人爱生气的因素。 每个人对于自己没能达到预期目标的时候,难免要失望,而对于中国人来讲就更容易生气,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中国人在行事的时候,喜讨口彩,绝对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对于可能出现的失败结果,根本不做理智性的“假如”设想,只走独木桥,只有拼个鱼死网破的绝然状和对未来一定就美好的一方面估计。缺乏双向的评估也是导致中国人爱生气的因素。 常言道:人活一口气。人活着不可能不生气,不能生气的人肯定不在常态,然而,爱生气毕竟不是好事,常怒使人不理智,不理智肯定就不智慧,不智慧难免就要干蠢事。而与生气相反的情绪状态则是笑,愉快,开心等。爱笑,其实也并不是件好事,多笑被称为“痴”,且心散,神不定。比较理想的状态就是宁静,沉静,心平气和,如我们中国人早就提倡过的一样:宁静致远。 这个,也得讲究个修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