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价值是什么?是人类超越种族、民族和宗教所共同追求、本其良知和理性所一致认同的价值理念。今天我们所常言的自由、平等、民主、和人权,是政治领域的普世价值。 有人质疑:有普世价值这种东西吗? 邯郸学步了、崇洋媚外了、人云亦云了…… 怎么没有?!我们中国人不是常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什么理是人人认可的呀?人人认可的理不就是普世价值?! 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都有他们的道德规范。这些道德规范里头,大抵都有一条叫做道德黄金律,它是其他道德律的基础,其他道德律多从该黄金律衍生而出。最早把这一条黄金律精确地总结出来的就是我们的孔圣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耶稣也说“你要别人如何对你,就要如何对人”。黄金律的原则是人与人的平等。 什么是人与人的平等? 就是将他人也当作人。这就是孔夫子所说的“仁”,也就是爱人。 “二人”为仁,一个人不是。只当自己是人,别人不是人,那就不是“仁”。“恻隐之心,仁之端也”。这恻隐之心,不忍之心,就是人的良心。仁爱是本于人性的良知而由道德理性推导出来的终极价值。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黑白黄杂,但凡是人,就有良知。 因为人都有良知,所以就有了普世价值:人人都应该是堂堂正正的有尊严的人;个体生命间应该平等对待。 人类一切文明的价值离不开爱,离不开平等。基督教讲爱;佛教讲众生平等,甚至将平等推及动物的生命了。孔孟儒学很伟大,老早从人性的良知引导出仁爱这人类文明的基础价值、也是终极价值。所谓仁爱,就是把他人视同为与自身平等的生命体,拥有平等的权利和尊严。假如没有人的平等,一个文明的价值一定是畸形野蛮的,没有吸引力。缺乏爱、毫无平等的文明,犹如成吉思汗的征伐杀戮,如果也叫文明的话,又与恐龙时代有何本质区别? 道德黄金律是仁爱这终极价值的具体运用。孔子的道,一以贯之者,“忠恕而已矣”。恕,“如心”(上如下心),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所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愿意被限制思想和言论,就不要限制他人的思想和言论;自己不愿意被剥夺权利,就不要剥夺他人的权利;自己不愿意被强拆,就不要为强拆的“专制效率”叫好;自己不愿意被野蛮镇压,就不要说镇反土改的冤魂是社会变革的必需代价…… 忠是从积极方面讲,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高级小资白领的,不要无视进城农民工的“异化”状态;有关系活得左右逢源的,要为被毒打拘禁的访民鸣冤;在异邦享有言论自由的,要如同刘晓波、陈光诚那样为国人争权益;生活富足的,不要坐视非洲饥民的缺乏…… 一个人如果感受不到自己手脚或者躯体某个部分的伤痛,是麻木; 人类是一个共同的生命体, 一个人如果感受不到他人的痛苦和不幸,是“麻木不仁”。 仁者,“人饥己饥、人溺己溺”;不仁者,幸灾乐祸、以邻为壑,无视弱势人群的悲苦,或者“拔一毛以利天下不为也”。 即将走上审判台正式入狱的王荔蕻,她为冤民奔走呐喊、为访民死于囚禁所痛哭失声,这就是仁。嘲笑维权人士不自量力、不识好歹、不懂得“闷声发大财”的,不是典型的麻木不仁吗? 仁爱是文明的起源;平等是道德的基础。 没有仁爱,人类社会是赤裸裸的弱肉强食。仁爱多一分真实性,文明就增进一分。 因为爱,所以平等。 因为平等、人人都应该有做人的尊严,所以我们认同自由和人权;因为平等,没有任何人应该独霸专断社会公共事务,所以我们推崇民主。这就是为什么平等、自由、民主和人权成为人类政治生活的普世价值。 正因为这些价值的普世性,身为专制政权首脑的胡锦涛和温家宝也得勉为其难地在口头认同它们。谁能否定自己的良知?谁会否定自己是讲平等的文明人?中共再专制也知道专制是不文明不名誉的、也要强词自己是社会主义的民主;中共尽管践踏人权也会标榜自己人权的不断改善…… 颇为奇怪的是居然有人断言普世价值的灭亡、把普世价值定性为不适用于华人的西方舶来品、 或者把自由民主等压缩为仅仅是欧美白人一厢情愿的有限价值。他们比中国政府更大方地甩掉遮羞布。 常言道“不因人废言”,不论个人喜欢不喜欢欧美,不论欧美自身的普世价值落实得是否理想,难道中国人自己不需要平等、自由、民主、人权了吗?难道中国人不欣赏这些基本的文明价值了?难道一小部分的中国人可以剥夺大多数的中国人的尊严? 在这世界上,谁有资格专制他人?谁有权利镇压他人?谁是真命天子可以独握朝纲?是什么让钳制言论、思想入罪、践踏司法、草芥人命、横征暴敛、坑蒙拐骗、见义不为等成为中国特色的价值? 如果有蔑视普世价值的“儒家”或“基督徒”,他们到底念的是什么经? 普世价值不是西方的舶来品,中国人最纯正最悠久的孔孟儒学早就讲普世价值了。否定普世价值的家伙,都是数典忘祖之辈。谁嘲笑普世价值,谁就是嘲笑自己的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