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玲在22年后出版了她的回忆录,令人感觉太慢太晚了;回忆录的副标题《一心一意向自由》,俗套了些。浏览了一遍,还是颇值一读。我个人最感兴趣的是: 1 她介入学运成为广场总指挥的缘由和心路; 2 她同意撤离广场却又变卦的原因; 3 她在广场上是否有与政府沟通的渠道; 4 她逃离中国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她得到了200多人的帮助,没有一个人出卖她); 5 她来美国后淡出民运活动的原因; 6 她过去在美国的经历; 7 她去年重新投入中国民运的心路。 总体感觉,柴玲的回忆录是真诚的。当年一个23岁的女孩,能有多少理论、权谋、洞见、甚至崇高的理想?她的解释很简单也很真实可信,她就是为了帮助她当时的老公封丛德而参入了学运。在那个大场面,她并没有多少主心骨,后期就是对李录言听计从。甚至于她对金培力录音时讲的一些昏话,都是重复了李录的语录。这才是一个真实的23岁的丫头。 柴玲回忆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一个普通而真实的柴玲。 她既不是一个神话,也不应该被妖魔化。柴玲这回抛出了李录,是李录始终坚持要留守广场,就连她的昏话都是重复了李录的话语。柴玲既揭露了封丛德对她的家暴,也记录了李录对她的几次嘲讽。 回忆录中,她对于李录多年来不帮她辨诬颇有怨言。 当然,当年不论是在从广场撤退,还是坚守, 那场运动都是会被镇压的。这是坚持不撤离的原因。 事后看来,撤离会避免一场公然的大屠杀,但不能挽救那场学运。当时,没有几个人会预见到最后的赤裸裸的屠杀,柴玲也不可能预见到。也许,天资聪明的李录是有预见的。不久的将来,一贯沉默的李录可能要被逼开口了。 今天,再辩论撤或守的对错,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当时,面对中共,两者都不是良策。屠杀撕下了中共文明改良的伪面具,让中国人洞穿了世界上最大最美丽的谎言、和庙堂上最无耻的伪君子。 世上最能毁灭道德的,不是小人,而是伪君子。 于是,64镇压成为了中国社会价值虚无化的拐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