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冬陞,堪稱香港全能的電影人,年輕時外型俊朗,為邵氏電影公司武俠小生,演出過許多金庸、古龍筆下的武俠人物。後轉型為編劇及導演,曾兩度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及最佳編劇,並監製過十餘部電影。1993年編劇、導演的代表作《新不了情》奪得第13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3項大獎,標誌着他由演員到導演的成功轉型。袁詠儀、馮寶寶、秦沛也因此片分別獲得最佳女主角、女配角及男配角獎。
《達摩祖師傳》(Master of Zen) , 1993年由袁振祥執導 , 香港著名導演爾冬陞主演 南天竺香至國三太子、自願捨棄王位而隨般若多羅出家從禪的 達摩 ,樊少皇飾演二祖慧可,陳松勇飾演波羅法師 。菩提達摩,是佛教禪宗的第二十八祖,為中國禪宗的始祖,故中國的禪宗又稱達摩宗。達摩初至南朝都城建業(今江蘇南京 )會梁武帝,面談不契,遂一葦渡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陽, 後卓錫嵩山 少林寺 ,面壁九年, 得悟大道和高深武藝, 傳衣缽于慧可。 其經歷充滿傳奇性和戲劇性。這部片子詳細講述了達摩為何出家,為何來中國弘法,為何教少林寺僧人武功。
《達摩祖師傳》集合歷史典故、功夫動作,故事警世又甚具領悟的價值,堪稱香港拍攝的清明高尚的經典電影作品。另外,片中的美術設計出自《甘地》、《危險關係號》奧斯卡最佳美術設計史都克宿格之手筆 。
VIDEO
一代宗師《達摩祖師》 劇情介紹
「達摩祖師」原先稱為「達摩多摩」,因傳授武功和「二入四行」的禪法,對中國的佛教有很大的影響。 達摩祖師原是南印度國的三王子,父王將王位傳給他而不是兩位哥哥,但當父王病危時,大哥卻派人暗殺已搶奪王位。後經般若多羅法師的指點,看破名與利,決心拜師潛佛。起初師父要達摩祖師自蓋自修室以表求佛之心,但這過程中不斷有考驗,蓋了又壞壞了又蓋,後來悟到佛在自己的心中。師父為達摩祖師惕渡,第一刀:斷除一切煩惱,第二刀:誓修一切善法,第三刀:普渡一切眾生,更囑付達摩要等師父過世六十七年後才能到震旦(中國)弘法,不要操之過急。六十七年後正逢南北朝民不潦生、戰爭頻繁之際,達摩來到了震旦,此時當今皇上梁武帝大行佛道,人民生活小康,東林寺奉旨招待。但因與梁武帝溝通不良,便往北走來到 少林寺 ,在千聖山一坐九年,在這當中有人懷疑嘗試要讓他分心,甚至拿針戳入身,梁武帝也派人要強行與之帶回,但他都不為所動,後來聖名遠播,許多善男信女都來拜拜,香火鼎盛。 在龍山寺有一位神光,作夢時夢到兔兒的指引,往南走去求法,於是路上真遇到兔兒,告訴他少林寺有一位不倒翁,朝南行去,在山洞中看到了達摩祖師在打坐,他也跪在洞口飽受風雪三天三夜,後來達摩祖師轉身,他求達摩為他安心,也以斷臂來表求佛之心。達摩祖師說:「若知前世因,今生受的是,若知來世果,今生做的是。」賜予神光為慧可。有一次強盜闖入寺中強奪香火錢,達摩坐下他們卻用火射箭,將他的軀體燒毀,達摩祖師雖驅體被埋藏,但他還將緞練身體及筋骨修練之法流傳。將依缽傳給慧可為「禪宗二祖」,及四卷愣迦經佛祖最高法要,之後攜一隻草鞋西行,後代將棺木打開真的只剩一腳草鞋,此時達摩祖師已達一百五十歲高齡。
附:精彩對白
地點:王宮 國王賜法師寶珠以報救命之恩,法師問:請問三位太子,這世界上還有什麼東西比這顆明珠更珍貴呢? 大王子:這顆明珠能照亮世上萬物,世上也沒有其他寶物可與之相比,只有法師之德行才配擁有此物! 二王子:我想說的都被王兄說了。 三王子:寶珠之光只照耀他人不能自照,我認為世上最寶貴的是智光。 二王子:什麼是智光? 三王子:智光就是智慧之光,不但可以照明人的內心,更可辨別是非。 法師:諸物之中,何物無相? 三王子:諸物之中,不起無相。 法師:諸物之中,何物最高? 三王子:諸物之中,人我最高! 法師;何物最大? 三王子:法性最大! 地點:東林寺 師弟:大師兄,那不是天竺(印度)僧人嗎? 大師兄:哼!我跟你們說,在污泥之中長出清潔的蓮花,你們只可采妙蓮之潔淨,絕不可取污泥之混濁。 師弟:想不到師兄隨口就能悟道,生於污泥之蓮花也可取,舍其繁絮,取其精髓,妙哉!妙哉! 達摩祖師: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污泥能生蓮,也是好泥土。 師弟:什麼?污泥也有可取之處?!! 大師兄:照大師所言,那凡事豈不是沒有定論!壞的東西也有可取之處。 達摩祖師:沒好沒壞,因人而異。 小師弟在一旁驚叫明白了,大師兄握起拳頭要打他時 達摩祖師:你現在是手握成拳,還是拳握成手呢? 師弟:這道理等於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呀! 師兄弟們在一起議論是徒工我有雞還是先有蛋。。。。。 達摩祖師:沒有先後,兩者都對,要視乎造化而定。 另一位師兄:啊!我明白了。大師之言,一切隨緣不要執著,普通人隨緣即變,得道者隨緣不變。 大師兄:說來說去,模稜兩可,我不明白。 達摩祖師:你最好能先去找一個令你明白的人 大師兄:說了半天,我看那個人就是你。 達摩祖師:不是我,而是你自己! 大師兄:大師,你也算了悟了的人,那麼我請問你死後向何處去呢? 達摩祖師:不知道。 大師兄冷笑道:你也有不知道的! 達摩祖師:因為我還沒有死。 地點:東林寺靜修室 大師兄:入了靜室不能說話啊! 眾師弟:是,師兄。 突然一陣風將油燈吹滅了。。。。。。 一位師弟叫道:啊!油燈滅了。 另一位師弟接着說:你為什麼說話? 大師兄急忙叫道:我們不能說話。 還有一位小師弟得意地說: 只有我沒有說話。 此時達摩祖師在桌上磨着瓦。 小師弟問道:大師在做什麼? 小師弟:我們在坐禪成佛呀! 達摩祖師:我磨瓦成鏡。 大師兄:磨瓦豈能成鏡? 達摩祖師:既然瓦不能磨成鏡,那坐禪又怎能成佛呢? 另一位師弟問道:那怎樣才能成佛呢? 達摩祖師:要知道佛並無一定的形態,而禪也並非坐或臥,你們只知道打坐而不知道為何打坐,這樣便永遠不見大道。 小師弟又問道:那怎樣做才能見大道呢? 達摩祖師:從根本上修! 小師弟:什麼是根本? 達摩祖師:心為根本!罪從心生,還從心滅,一切善惡,皆從心生。如果連這個道理都想不通,只在表面上下功夫,徒然浪費時間。 地點:梁武帝的客廳 梁:風吹鈴動啊! 達摩祖師:依我看是皇上的心在動吧。 梁:大師所言極有道理,不枉朕跟你相見一場。 達摩祖師:貧僧身在遠方,早聞梁朝君主有菩薩皇帝之稱。我遂航海而來也是為了廣傳佛法。 梁:你來得真好。自朕登基以來,修佛寺、造佛像、抄寫經卷、供養僧侶無數,敢問大師,朕有何功德? 達摩祖師:無功無德。這好比隨形的影子。說是有,實際上卻是沒有。 梁:那麼做什麼樣的事,才算有功德呢? 達摩祖師:潔淨圓滿的得道者,才算有。但這種功德世上是求不到的。 梁:請問大師,這世上有沒有佛? 達摩祖師:沒有。 梁:身為僧人你可知你自己是誰嗎? 達摩祖師:不知道。 梁:真是話不投機,來人,送客。 地點:荒郊(達摩祖師與獵人的對話) 一隻中箭的鳥兒掉在祖師的手上。。。。。。 達摩祖師:唉!要知道今日成為鳥,全是前世造業。中箭受傷,也是因果循環所致,你心中不要存有怨恨,我為你受三戒皈依,他日做人好修行,去吧! 達摩祖師:在找你的獵物,對吧? 獵人:對! 達摩祖師:你一箭能射幾隻獵物啊? 獵人:一隻,有時候運氣好的話可以射兩隻! 達摩祖師:兩隻?!那不就是一箭雙鵰嗎?我看不止,如果運氣好的話,有時可以射到懷孕的獵物! 獵人:對!那就不止兩隻了。 達摩祖師:我只可以射一隻,不過我射的那隻,萬千眾生就可以得到安詳。 獵人:那一隻是什麼? 達摩祖師:就是你! 獵人:是我?我不殺生,還有別人呀! 達摩祖師:唉!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苦痛怨難伸,設身處地捫心想,誰可將刀割自身。 地點:某飯店(達摩祖師與空智師兄的對話) 空智師兄:這位是達摩大師吧,貧僧空智佛理膚淺想請大師指教。心、佛、以及眾生,這三者都是空。體驗的事物也有如假象,無聖無凡、無施無受、無善無惡、一切皆空,對不對? 達摩祖師在此時突然用手指敲在空智師兄的腦門上。。。。。。 空智師兄急叫道:你為什麼打人呀? 達摩祖師:你既然說一切皆空,那何來的痛苦呢?看那看不到的東西,聽那聽不到的聲音,知那不知的事物,才是真理!!! 達摩祖師與慧可的對話(少林寺後山) 達摩祖師:你跪在雪中三天三夜,有何所求? 慧可:請求大師為我安心。 達摩祖師:你心有不安? 慧可:我雖致力求道,但總有不安之時。 達摩祖師:那將心拿來,我為你安。 慧可:我怎麼找不到那顆不安的心了呢? 達摩祖師:我已經將你的心安好了。 慧可:求大師收我為徒。 達摩祖師:你向我求法,為何不先省悟自己? 慧可:???! 達摩祖師:若知前世因,今生受的是;若知來世果,今生做的是。 就在此時慧可將自己的一隻手臂斷除了。。。。。 達摩祖師:你竟有斷臂求法之決心,那還有何不可呢!現賜你法號為慧可。 達摩祖師在少林寺習武廣場與眾僧侶的對話 達摩祖師:師兄弟們,你們身體虛弱,在我離開之前將傳授你們一些煅煉筋骨之法,以收強身健體之效,武功和文字都是一樣的,有動態和靜態一面,其實我們日常生活的表現,如吃飯、睡覺也離不開這個範圍。你們欲想參悟禪機,只要用心觀察,一舉手一投足也有其禪意存在。 達摩祖師在千聖寺與眾弟子的對話 達摩祖師:我即將西返天竺(印度),你們把自己所學的心得說來聽聽。 徒一:文字在闡明佛法真諦,不可執著文字,但也不可舍離文字,始能得道受用。 達摩祖師:你只得到我的皮而已。 徒二:據我了解,好像慶喜見了阿舍佛國,一見之後便了悟真相,忽然開朗,便不需再見。 達摩祖師:你所體會的比道副多些,但只能得到我的肉。 徒三:地水火風皆是空,眼見耳聞鼻嗅舌嘗身受也非實有,而我所見卻無一法存在! 達摩祖師:你也只是得到我的骨而已。慧可,你呢? 慧可在達摩祖師面前三叩拜,未語。 達摩祖師:就是這樣,你總算得到我的髓。 徒二: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達摩祖師:我現將衣缽傳給你作為傳法信物,你就是禪宗二祖。在我過世二百年之後,衣缽傳至六祖 ,便不需要再傳。因為在那個時候禪宗法門已傳遍各地。 不過知道的人多而行道的人少,說理的人多而悟理的人少。所以,你不可輕視執迷不悟的人,任何人在一念之間,都會棄惡從善!這四卷楞迦經是佛祖的最高法要,可以用來開悟世人,現在一併交給你,你聽着:吾本來此土,傳法救迷情,一花開五葉 ,結果自然成。
達摩祖師與少林寺的傳奇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09日 15:39 新浪文史
公元495年初秋,一位來自印度的僧人跋陀,隨着長途遷徙的人流,向洛陽進發。跋陀的大半生似乎都在路上度過,他曾經西行到過東羅馬帝國,然後又向東經絲綢之路抵達北魏原先的首都平城。 篤信佛教的孝文帝對這位據說已經悟道的高僧非常敬重,遷都洛陽後,希望他能陪伴在自己身邊,但跋陀卻為自己找到了另一個修行的好地方——河南嵩山。隨着越來越多的僧人聚集嵩山坐禪、譯經,孝文帝為他們在嵩山建立了一座寺廟,叫做少林寺。 跋陀開創少林寺後,一時高僧大德,雲集於此,一個叫菩提達摩的印度僧人也來到嵩山。菩提達摩,相傳原為南天竺國王第三子,為護國而出家,證得禪宗秘法,為印度禪宗28祖。後來看到“東土震旦”,也就是中國,有“大乘氣象”,於是從印度渡海來到中國。 達摩率先見到了佛學造詣頗深的梁武帝,不過梁武帝未能悟道,達摩只好離開。他走到梁與北魏的國界線長江,江水滔滔,無船可渡。於是,達摩取江岸蘆葦一枝,自渡過江。這支蘆葦上有五片葉子,預言了後世禪宗興起的五支派別:臨濟、溈仰、曹洞、雲門、法眼。 渡過長江的達摩最後在嵩山停留下來,那時,跋陀開創的少林寺正雲集天下高僧,然而達摩並沒有和他們一起常駐寺內,而是獨自一人,隱居在少林寺外的五乳峰上。 打坐是佛教重要的修持手段。佛學將人的日常生活,歸為四種不同的姿態:行、住、坐、臥,稱為“四威儀”。所有姿態都可以通向禪定,但是在修行實踐中,打坐是最為方便的法門,僧人們往往選擇打坐,來獲得禪定的境界。達摩當年離群索居,就是以這樣的姿態一坐九年,屹然不動,鳥兒在他的肩上築巢,蜘蛛在他的手掌上結網,年復一年,他的身影竟然印在石壁上。在中國教育電視台3套播出的《發現·中國》(官方微博:http://weibo.com/u/2565398471?wvr=3.6&lf=reg)系列紀錄片之《少林寺》中,有這段故事的詳細記述。 面壁石的傳說,孕育於唐代,到宋代婦孺皆知,達摩洞也成了少林寺的聖地。傳說後來少林寺的僧人將面壁石從達摩洞鑿下,最初供於初祖庵,清乾隆年間移至少林寺內,為歷代景仰。關於達摩面壁石的真偽,從古至今人們總是充滿了好奇,我們暫且將神話色彩擱置一邊。達摩到底為什麼長達九年獨自修行,而不與近在咫尺的少林高僧們交往呢?原來,達摩所傳習的是大乘禪法,而當時跋陀在少林寺傳授的,屬於印度傳統的止觀禪法,並非一類。據說,當時在嵩山的其他印度高僧,對達摩的禪法,也都不肯認同。 在達摩面壁九年之後,一位名為神光的中國僧人前來叩門拜師了。最初,達摩並不理會,但是在大雪中站了一夜的神光,為表明求法的決心,取來一柄快刀,斬斷左臂。達摩被其誠意感動,收留了神光,並改名叫慧可。在慧可之後,陸陸續續又有不少人跟隨達摩學習禪法。忽然有一天,達摩決定將袈裟傳給慧可,並遞給慧可四卷《楞伽經》,又將禪宗的傳法偈語告知慧可: 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 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衣缽傳承完成,達摩大師這才告知了慧可其中的緣由。一些視達摩為異端的人,頻頻在他的飯食中下毒。達摩將衣缽偈語傳給慧可之前,曾五度中毒,每次都自行將毒藥排出,傳法之際,他已經第六次中毒。如今,慧可已經足以繼承自己的衣缽,本可自救的達摩心願已了,端坐而逝。 在達摩圓寂200多年後,一位修行禪宗的唐朝將軍郭子儀,在平定安史之亂後,向皇帝請求,賜給達摩“圓覺禪師”諡號,並在熊耳山下為達摩建了一座空觀塔。不過,幾十年後,空觀塔在一場空前的滅佛行動中,被夷為廢墟。 達摩身後,中國禪宗歷經磨難,衣缽代代相傳,終於在唐代六祖慧能之後發揚光大。直到宋朝,隨着禪宗的日漸興盛,少林寺才最終成為禪寺。達摩是中國禪宗初祖,因為曾經在少林寺傳法,後人便將少林寺稱為禪宗祖庭。 關於達摩,由於後人的渲染,被披上了太多神秘的色彩,有些故事,經過學者考證大多只能歸為傳說。然而,在這些充滿神跡的故事裡,達摩如影如幻的形跡背後,其實恰恰傳達了中國禪宗最精妙最直接的智慧。
臘八節來碗粥
武則天和鳩摩羅什
武則天與神秀、惠能的故事
一代宗師《玄奘大師》, 真實的唐僧“西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