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饭是日常不可缺少的主食。很多人喜欢在饮食中调配些糙米、黑米、薏米等谷物。下面就介绍一下六种米的营养特点和保健功效。
1、最补肾的是黑米
黑米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钙、磷、铁、锌等物质,营养价值高于普通稻米。它能明显提高人体血色素和血红蛋白的含量,有利于心血管系统的保健,有利于儿童骨骼和大脑的发育,并可促进产妇、病后体虚者的康复,所以它是一种理想的营养保健食品。
黑米具有滋阴补肾、益气强身、健脾开胃、补肝明目、养精固涩之功效,是抗衰美容、防病强身的滋补佳品。经常食用黑米,对慢性病人、康复期病人及幼儿有较好的滋补作用。由于黑米不易煮烂,应先浸泡再煮。消化功能较弱的幼儿和老弱病人不宜于食用。
2、最排毒的是糯米
糯米又叫江米,因其香糯黏滑,常被用以制成风味小吃,深受大家喜爱。糯米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2、多量淀粉等营养成分。
糯米有补中益气、养胃健脾、固表止汗、止泻、安胎、解毒疗疮等功效、可用于虚寒性胃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消渴多尿、气虚自汗、痘疹痈疖等病。糯米不好消化,不宜食之过量,老人、小孩、脾胃虚弱者尤应注意。
3、最滋补的是粳米
日常用来做米饭的普通大米又称粳米或精米,呈半透明卵圆形或椭圆形,出米率高,米粒膨胀性小,但黏性大。作为日常食用米,粳米含有人体必需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烟酸、维生素c及钙、铁等营养成分,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热量。
用粳米煮粥以养生延年,在我国已有2000年的历史,粳米粥最上一层粥油能够补液填精,对滋养人体的阴液和肾精大有裨益,最适宜病人、产妇和老人。粳米具有健脾胃、补中气、养阴生津、除烦止渴、固肠止泻等作用,可用于脾胃虚弱、烦渴、营养不良、病后体弱等病症,但糖尿病患者应注意不宜多食。
4、最助消化的是糙米
所谓糙米,就是将带壳的稻米在碾磨过程中去除粗糠外壳而保留胚芽和内皮的“浅黄米”。糙米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含量都比精白米多。
米糠层的粗纤维分子有助于胃肠蠕动,对胃病、便秘、痔疮等消化道疾病有效。糙米较之精白米更有营养,能降低胆固醇,减少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几率。糙米适合一般人群食用,但由于糙米口感较粗,质地紧密,煮起来也比较费时,建议煮前可以将它淘洗后用冷水浸泡过夜,然后连浸泡水一起投入压力锅,煮半小时以上。
小贴士:吃糙米对于糖尿病患者和肥胖者特别有益。因为糙米中的淀粉物质被粗纤维组织所包裹,人体消化吸收速度较慢,因而能很好地控制血糖;同时,糙米中的锌、铬、锰、钒等微量元素有利于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对糖耐量受损的人很有帮助。日本研究证明,糙米饭的血糖指数比白米饭低得多,在吃同样数量时具有更好的饱腹感,有利于控制食量,从而帮助肥胖者减肥。因此,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很早就掀起了吃糙米控制体重的热潮。
5、最养胃的是小米
小米又称粱米、粟米、粟谷。其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b2、烟酸和钙、磷、铁等营养成分。由于小米非常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故被营养专家称为“保健米”。
小米具有健脾和中、益肾气、清虚热、利小便、治烦渴的功效,是治疗脾胃虚弱、体虚、精血受损、产后虚损、食欲不振的营养康复良品。中医谷万里指出,由于小米性稍偏凉,气滞者和体质偏虚寒、小便清长者不宜过多食用。
6、最养颜的是薏米
薏米又称薏仁米、苡米。薏米的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世界禾本植物之王”。薏仁米营养丰富,含有意苡仁油、薏苡仁脂、固醇、氨基酸、精氨酸等多种氨基酸成分和维生素b1、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清热解毒的功效。
中医认为,薏米味甘、淡,性微寒、入脾、胃、肺经,对脾虚腹泻、肌肉酸重、关节疼痛等症有治疗和预防作用。
薏米对于美容的功效也十分显著,它能够使皮肤光滑,减少皱纹,消除色素斑点,对面部粉刺及皮肤粗糙有明显疗效。但应注意,大便燥结、精液不足、小便多者、孕妇不宜多食。
五谷杂粮益健康
古今中外的学者均认为“饭为百味之本”,五谷杂粮益健康,所以,无论是古代的《黄帝内经》或现代中国、美国和加拿大的膳食指南,都强调粮食的重要性。
《黄帝内经》中认为,饮食应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强调人们日常所必需的能量和蛋白质,主要应由粮食供给。粮食是中国人的主食,是生命的源动力。
美国《健康》杂志曾在《世界上最益健康饮食》一文中指出:“在世界范围内,中国人的饮食最益于健康。”虽然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的饮食仍应坚持以粮食为主,食物多样,使传统的“养助益充”的食物结构更趋合理,以粮食为主,粗细搭配。
稻米、小麦属细粮;粗粮是指除稻米、小麦以外的其他粮食,如玉米、荞麦、燕麦、小米、高粱、薯类等。
不同品种的粮食,营养价值也不尽相同,燕麦富含蛋白质;小米富含色氨酸、胡萝卜素;豆类富含优质蛋白;高粱含脂肪酸高,还有丰富的铁;薯类含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
新鲜的糙米又比精米对健康更为有利,因粮食加工得愈精维生素、蛋白质、纤维素损失愈多。粗粮中的膳食纤维,虽然不能被人体消化利用,但能通肠化气,清理废物,促进食物残渣尽早排出体外。
五谷杂粮也是补品
或许是由于传统文化的缘故,时至21世纪的今天,国人都有着一种“进补情结”,尤其喜好食补,于是飞禽走兽、山珍海味,统统都成了盘中之餐。其实,完全用不着如此奢华,五谷杂粮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好的滋补品--早在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提出了“五谷为养”的主张,而且大量的事实也已证明,五谷杂粮不仅可以解饥饿、饱口腹,还能补精益气、充养五脏。
大米
大米又名粳米,味甘性平,能补中益气、养阴生津、健脾和胃、除烦止渴。东汉大医学家张仲景在其所拟的“竹叶石膏汤”方中,就有粳米治疗热病之后余热未清、气阴两伤或胃阴不足、胃火上逆等症的医案。而将粳米熬粥用于养生保健的食疗方式,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至于大米中诸如籼米、糯米之类的品种,与粳米则有所不同,其性偏温,更适宜于胃有虚寒、中气不足者作调补之用。
栗米
粟米又名小米,营养价值丝毫不亚于大米。它味甘咸、性凉,不仅能健脾和胃,治疗脾胃虚热、消化不良引起的反胃、呕吐、腹泻等症,还可滋阴补肾,用作产后、病后体虚者的身体调理。小米的脂肪含量要高于大米,因此,以小米熬粥,面上常浮有一层细腻的黏稠物,俗称为“米油”,营养极为丰富、滋补力甚强,故而民间有“米油可代参汤”之说。
小麦
研究发现,小麦中蛋白质的含量要高于大米,钙的含量更是大米的9倍,其中丰富的维生素E、B族及卵磷脂、精氨酸等营养成分,对人的心、脑、血管、神经等组织的代谢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与中医所说的小麦味甘、性平微寒、可健脾益肾、养心安神,真可谓异曲同工。在临床上,中医常用小麦作为治疗神经功能衰弱、忧郁症、更年期综合征等病的辅助食物,著名方剂“甘麦大枣汤”中的主药就是淮小麦。
荞麦
近年来,以荞麦制成的各类食品在发达国家备受青睐,这是因为这类食品除了含有丰富的油酸和亚油酸,可降低血脂,防止脑血管出血之外,其中所含的芦丁、烟酸等成分,还能起到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扩张小血管和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此外,养麦中的镁、铁、钙、铜等微量元素,也均比其他谷物类食品高许多倍,铜的含量更在各种粮食中首屈一指。荞麦味甘、性凉,具有开胃消食、化积下气的作用,由于其善于消积,故有“净肠草”的美称,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养麦制品已成为那些深受“文明病”之苦的人趋之若鹜的保健、排毒食物。
玉米
玉米作为主食,由于其缺少一些人体新陈代谢所需的氨基酸,不宜长期单独食用,但作为辅助性食品,却有着许多独到之处。例如,玉米除了健脾和胃外,还能降糖、降脂、利尿、退黄疸。玉米油中的亚油酸、卵磷脂、维生素E、膳食纤维等成分,就可防止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淀,预防或减轻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发生与症状。美国科学家还发现,常吃玉米能够刺激脑细胞功能,增强人的记忆力。
苡米
苡米又名薏米、薏仁,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要比大米低,而蛋白质、脂肪则比大米要高许多。中医认为,其味甘淡,性微寒,若生用以清热利湿为主,炒熟后则偏重于健脾益气。现代研究证明,苡米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增强免疫力、降低血糖等多种功效。如将苡米、大米、冰糖煮粥,常人食用后能健脾益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而肿瘤患者在放化疗期间食用,则可明显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
高粱
高粱虽是粗粮,吃口略差,但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均要比大米高,每100克高梁,可供给人体约1507焦耳的热能。由于其性温味甘,偏重于益气补中、健脾暖胃,适用于中老年人、婴幼儿以及因脾胃虚寒、消化不良所引起的神疲乏力、腹部胀满、慢性泄泻等症。食用方法十分简便,可将高梁去壳、大枣去核,入锅炒香磨粉,每次取6克-15克,调水冲服即可。不过,高粱性较温热,又有收敛、止泻之功,故胃热口干、津亏便秘者不宜食用。
黄豆
黄豆为豆中之王,植物蛋白非常丰富,蛋白质的含量近6倍于大米,脂肪则是大米的14倍,因而被誉为“无骨之肉”。黄豆性平味甘、健脾益气,老少皆宜,尤其是脾胃虚弱患者最佳的进补佳品。现代研究发现,豆类中的异黄酮素和金雀异黄素,不仅是强有力的抗氧化剂,还具有类似雌激素的作用,经常食用可以降低乳腺癌、宫颈癌的发病率,预防和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消除体内的自由基,延缓人体的衰老。同时,由于大豆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理所当然地成为防止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极好的保健食品。
黑豆
近年来,人们发现:黑色食品中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含量特别丰富,若能经常食用,不仅有助于养生保健、防病治病,而且可防老抗衰、美容养颜。我国传统医学认为,黑色入肾可补肾气,如黑豆就具有滋阴补肾、强筋壮骨、益气活血、利水解毒、润泽肌肤、乌须黑发等功效。最新的科学研究表明:坚持食用黑豆等黑色食品,还可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抗氧化、降血脂、抗肿瘤和增强性功能。
五谷养生聪明吃
每一种谷物的营养都各有特点,不同品种的粮食,营养价值也不尽相同。自古至今,中国人以米为主食。而吃惯了精米细面的现代人,在一阵养生风气中,将目光投向了五谷杂粮,甚至在超市中亦卖起了五谷米及十谷米。
何谓五谷杂粮呢?自古便有多种诠释。《黄帝内经》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其中五谷指的是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而明末张景岳所著《类经》中所指的五谷是“米、麻(可能是指胡麻)、大豆、麦、黄黍”。民间所说的五谷杂粮,一般是指“稻、黍、稷、麦、菽”。稻指的是稻米、糙米;黍指的是黄米或玉米;稷指的是小米;麦指的是大麦、小麦、荞麦、燕麦等麦类;菽指的就是一般豆类,例如大豆、绿豆、红豆等;杂粮指的是除了水稻、小麦以外的杂食,例如核桃、薏仁、南瓜子等。
大家都知道,五谷杂粮较一般经过加工的细粮要营养得多,但实际上每一种谷物的营养都各有特点,不同品种的粮食,营养价值也不尽相同,而就中医来说,五谷杂粮亦有其各自不同的特性,以下就来介绍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谷粮。 稻米:为五谷之首,是人类的最主要的粮食,亦是人身体能量的来源,《本草食鉴》记载:“米饭,性甘温、宜煮饭食、益血生津、补中养气、填髓充饥、健脾养胃、调和五脏,不可一日或缺。”稻米能补脾、养胃、滋养、强壮,煮成粥具有补脾、和胃、清肺的功能,对病后肠胃功能较弱者,尤其是口渴、烦热之人适合食用。
糯米:质黏柔、性甘温、具补中益气之功。《本草纲目》中提到,糯米,一治自汗不止。方法是:糯米、小麦麸同炒为末,每服3钱,米汤饮下。二治胎动不安,用糯米1两,黄芪、川芎各5钱、水1000ml,煎服。三治虚劳不足及营养不良、体力衰微,方法是将糯米放入猪肚内蒸干,捣作丸子,每日服用。(换算1钱=3.75克,1两=37.5克)
玉蜀黍:即玉米,味甘性平,能调中开胃、利尿除浊,常用于尿路结石或慢性肾炎水肿或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用法是以新鲜玉蜀黍根和叶45~90克(干者18~36克),水煎,1日分2~3次温服。
粟米:即小米,味甘、咸,性凉,有补虚损、健脾胃之功。小儿脾虚泄泻、消化不良,用粟米、淮山药共研细末,煮糊加白糖适量喂之。产后体虚,用粟米、大枣煮粥,加红糖食用。
小麦:性甘凉,具有养心安神、厚肠益脾之功。在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就有一帖著名的甘麦大枣汤。可治疗因情绪抑郁或思虑过度、心脾元气受损,导致神志不安、悲伤欲哭、呵欠不断,以小麦治疗可具良好效果。方法是用小麦1两半,甘草3钱,大枣10枚,水煎分3次服。
大麦:甘咸性凉,有和胃宽肠之功。食管癌等所致吞咽困难,可用大麦面成稀糊状后饮用,因其性滑腻、易下咽,能助胃气、恢复体力。平日可饮用烘炒过的大麦放在开水中泡制成大麦茶,不但香气诱人,在进食油腻食物后饮用大麦茶,还可以去油、解腻,达到健脾胃、助消化的作用。
荞麦:味甘性凉,能降气宽肠、消积开胃,用于肠胃积滞、慢性泄泻、外用治水火烫伤等。李时珍在壮年之时,患肚腹微微作痛,食即泻,泻亦不多,一昼夜好多次,消瘦疲乏2个月,用消食化气药俱无效,有个僧人让他用荞麦面作饭,连食三四次即愈。
大豆:性味甘平,有健脾宽中、润燥消水的效用,可辅助治疗疳积(消化吸收功能长期障碍所引起的一种慢性腹胀疾患)泻痢、腹胀瘦弱、妊娠中毒、疮痛肿毒、外伤出血等症。用炒黄豆60克,配麦芽30克,共研为细末,以大枣煎汤配服,一日服2次,可改善血虚、面色萎黄、嘴唇指甲苍白等症状。
绿豆:味甘性寒,有清热解毒,消暑利尿,消痈肿,止渴下气,益肠胃,除烦热的作用。用解药物,如:乌头、巴豆、农药中毒、食物中毒、酒精中毒等,取绿豆120克,甘草30克,加水煎汤,大量灌服,为临床常用的中毒解毒剂。
核桃:又作胡桃。性甘温,润肺益肾利肠、治肾虚腰痛。作为食疗佳品,无论是配药用,还是单独生吃、水煮、作糖蘸、入菜,都有补血养气、补肾填精、止咳平喘、润燥通便等良好功效。
薏仁:又作薏米,性味甘淡微寒,据《本草纲目》记载,薏仁有健脾、益胃、去风湿等功效,还可使内脏器官健壮、皮肤嫩美。皮肤粗糙、长青春痘或色泽较黑者,每天吃一些薏仁,约3个月后可见改善。薏仁还有增进人体水分的新陈代谢,可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中年妇女不妨多食以替代米饭,可以避免身材臃肿。
南瓜子:性甘平,古籍记载有杀虫之功,其中含较高量的的锌,具有预防前列腺肥大与改善排尿速度的功能。但需注意的是,因南瓜子含有脂肪油,若服食大量粉剂,每有食欲减退、腹泻等副作用,但会自行消失,而过量食用南瓜子亦会造成腹胀。
朱丹溪《丹溪心法》曰:“未病之前就注意治理,才真正懂得养生的道理。”《周礼天官疾医》中亦论述道:“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毫无疑问,五谷杂粮的确是现代人养生所不可缺乏的一环,正所谓治病不如防病,平日能够均衡摄取各种谷类、以粗粮代替细粮,才是真正的养生保健之道。
综合加工 网络图文
让米饭好吃100倍的绝招
米饭是中国人饭桌上最常见的主食,怎样才能蒸出一锅松软可口、清香四溢的米饭呢?这其中还是有不少学问的。
米水比例要恰当。蒸之前,先把米在冷水里浸泡1个小时,让米粒充分吸水,这样可以缩短加热时间,减少营养损失。若蒸白米饭,米和水的比例是1﹕1.2~1.4,一般水高出米2~4厘米比较合适。加水太多,米饭过于烂软,没有口感,水太少的话,蒸出的米饭会太硬,还有可能夹生。如果是大米里面加紫米、高粱或者小米等粗粮,则要适当多加水,因为粗粮很“吃水”。
淋些油,加2毫升醋。在盖上锅盖之前,加入半汤勺植物油,可使做熟的米饭油润透亮,颗粒分明。自来水中的氯气对米中的B族维生素有破坏作用,因此在蒸饭前滴入2毫升米醋,能保护维生素,同时还可让蒸出的米饭松软清香,并减慢米饭在炎热季节变馊的速度。此外,醋有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的效果,可以避免血糖过快上升。用柠檬汁或柑橘汁代替醋也能达到上述效果,并且能消除米饭中不新鲜的气息。
电饭煲档位要选好。现在很多品牌的电饭煲,仅蒸饭功能就有多个档位,让很多人无所适从。一般来说,不同档位煮出的米饭有所差别,“米饭”一档煮出来的米饭口感软硬度适中;“快煮”也是软硬适中,但速度上可以节省近一半的时间,非常适合上班族;“偏软”煮出的米饭口感含水量比较多但不会黏牙,适合家里有老年人的使用;“偏硬”档煮的米饭颗粒饱满,适合年轻人吃。
蒸好后再焖5分钟。一般情况下,当电饭煲“跳闸”就说明米饭已经熟了,但如果这时候打开盖子盛饭,会发现表层的米饭很稀,而锅底则紧紧粘着一层锅巴。这层锅巴不仅无法盛出来,也很难清洗。正确的做法是,当加热开关跳至保温开关之后,不要马上拔插头,让它处于保温状态5分钟,拔完插头后让米饭继续焖5分钟,这样蒸的米饭吃起来口感更好,而且还不容易粘锅。
变着花样吃米饭:茶水烧饭
想吃到清香扑鼻的米饭,用茶水烧饭就可以获得色、香、味俱佳的饭食。茶水烧饭还有去腻、洁口、化食和防治疾病的好处。中老年人常吃茶水米饭,可软化血管,降低血脂,防治心血管病。
茶水烧饭的方法很简单。先将茶叶1克至3克,用500克至1000克开水浸泡4分钟至9分钟,取一小块洁净的纱布,将茶水过滤去渣后待用(隔夜茶水不宜用);将米放入锅中,洗净,然后把茶水倒入饭锅中,使之高出米面3厘米左右,煮熟即可食用。
米饭做法小技巧
第一大秘籍——洗米:洗米一定不要超过3次,如果超过3次后,米里的营养就会大量流失,这样蒸出来的米饭香味也会减少。记住洗米不要超过3次。
第二大秘籍——泡米:先把米在冷水里浸泡1个小时。这样可以让米粒充分的吸收水分。这样蒸出来米饭会粒粒饱满。
第三大秘籍——米和水的比例:蒸米饭时,米和水的比例应该是1:1.2。量,用食指放入米水里,只要水超出米有食指的第一个关节就可以。
第四大秘籍——增香:如果您家里的米已经是陈米,没关系,陈米也可以蒸出新米的味道。就是在经过前三道工序后,我们在锅里加入少量的精盐或花生油,记住花生油是必须烧熟的,而且是晾凉的。只要在锅里加入少许就可以。现在,可以插上电,开始蒸。蒸好了,粒粒晶莹饱满,米香四溢。
日本达人教你如何把旧米煮得比新米还香软好吃
米的时间放得越久,当中的水分也越来越少,怎样煮都越来越生硬。难道旧米就无法煮回新米一样的美味米饭吗?这次我们来介绍知惠够广的日本人煮饭方法,简单的加入一种东西就可以让旧米都变超好吃!
那个东西就是冰块!
▼方法如下:
1。煮饭前先放一两粒冰进去。
2。放冰后注水至眼见的水位线。
3。放置15分钟后,跟平常一样的煮饭。
只要这样做就可以煮出充满光泽的米饭!
▼看看网友们的反应。
1.〝听说放两粒冰就能吧米饭变软,试过后证实是真的!〞
2.〝昨天煮饭时放入冰,能够煮出与别不同的QQ口感!〞
3.〝昨天洗米后试了放冰煮饭的方法,真的好美味!香味和甜味都有增加!明天开始就这样煮!〞
4.〝昨天把冰放进去一起煮饭,真的好美味!旧米都变得好美味,好高兴~〞
▼为什么放入冰就可以变美味?
1。放入冰后,水分就可以一粒粒的浸透进入米芯,煮出美味的米饭!
2。米冷冻过后氨基酸的数量增加,令美味度增加。
3。加入冰后,制做甜味的分解酵素在80度会停止分解,所以加冰后可延长其工作时间。
旧米也真的煮到粒粒饱满的米饭!请大家也一起分享开去,让一家人试吃前所未有的美味旧米饭吧!
此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五福临门煲
腊八节来碗粥
2015年养生月历
步步高升话年糕 做法集锦
让你的菜更鲜美 10种素高汤
10个好习惯 睡前排毒 养颜瘦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