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凡人 — 走近钢琴家阿格里奇 玛莎·阿格里奇 玛莎·阿格里奇(Martha Argerich, 1941),是出生于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 Aires,Argentina)的阿根廷人,长期住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阿格里奇无疑是一位天才,她能流利地使用法语,英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和德语,她有照相机一般的记忆力,可以把一首乐曲听一遍后就记下来,并当场演奏。手指强健有力,在钢琴上发出丝毫不逊男人的音色。评论界把她和另外三位钢琴家霍洛维茨(Vladimir Horowitz),鲁宾斯坦(Arthur Rubinstein),里克特(Gerhard Richter)称为当代最伟大的钢琴家,而美国著名的钢琴家和指挥家丹尼尔·巴伦博伊姆(Daniel Barenboim)则认为她是最好的一位。巴伦博伊姆是大提琴奇才杰奎琳·杜·普雷(Jacqueline Du Pre)的丈夫。不管乐界的评论有些什么理论依据,从音乐欣赏者的角度,我十分同意巴伦博伊姆的看法。我的几首钢琴协奏曲有各位名家演奏的不同版本,不用看唱片的文字说明,只听音乐就可以比较出那首是阿格里奇弹的。我感觉她弹的东西感情特别丰富,没有虚张声势的噱头,任何难的段落,无瑕疵地如履平地。我喜欢看她弹琴的录像,那表情平淡朴实,没有郎朗式的夸张举动,但看得见她心中的激情。她会专注地看着指挥的手式,在等待乐队的间奏时,她在嘴里默数着节拍数“1, 2, 3, 4”,然后进来,就像小学生在乐队中一样,那样淳朴可爱,使我的心里好温暖。钢琴是音乐之王,王中之王是下面几首最著名的钢琴协奏曲:1. 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2. 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3.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4. 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阿格里奇对这些巨作的解释和表演都是超凡的。 年轻时的阿格里奇 年轻时,阿格里奇是一位大美女。阿格里奇艺术的造诣无疑得益于她多变的人生。她是一个性情中人,缺少盘算和心机。她一生和三个男人结婚又离婚。第一位丈夫是姓陈的台湾人,作曲家兼指挥,第二位丈夫是瑞士指挥家,第三位丈夫是美国钢琴家,每一位丈夫都得一女儿,共有6个孙子。 阿格里奇的大家庭 阿格里奇喜得孙子 1990年,49岁的阿格里奇被诊断患恶性黑色素瘤,治疗后消失,1995年又复发,还侵入她的肺和淋巴结。位于加利福尼亚的约翰·韦恩癌症研究所用各种可能的手段为她进行了非常积极的治疗,得到了很好的效果,直到2017年,这位大师身上都没有查到癌细胞的征兆,真心祝愿她完全康复。为报答韦恩癌症研究所对自己的关心,阿格里奇在纽约卡耐基音乐中心为研究所进行一场义演。 我喜欢这位钢琴家,不只因为她是位天才,更因为她是一位普通的人,有普通人的优点和缺点。她有时很随意,钢琴弹累了,掏出香烟来就大口地抽。遇到事情想不通,会把定好的演出日程或录音日程取消。她用自己的声望和地位,扶持了相当不少的青年音乐家上位。在一次音乐比赛中,她断定一位参赛青年是个少有的天才,其他评委不同意而发生争执。她退出评委席以示抗议。几年后,她看好的那位青年在音乐界大有作为。 她从来不会炒作自己。新闻界和娱乐界要对她进行采访比登天还难,她从来是一口拒绝。2016年,美国总统奥巴马授予阿格里奇表演艺术终身成就奖,她对记者说的几句话之一是,“我没有为美国做什么贡献,为什么要授我这个奖?”人们说,你和美国多少有名乐团和音乐者合作过,在美国作过多少演出,录音,影响了多少美国人? 阿格里奇2016年被奥巴马被授予表演艺术终身成就奖 最使我动容的是阿格里奇与上面提到的巴伦博伊姆最近的一场演出。阿格里奇弹李斯特(Liszt)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巴伦博伊姆是指挥。两人还未上场,观众已以暴风般的掌声向他们致意。巴伦博伊姆默默地站在角落不动,让阿格里奇一人走上台去接受欢呼。阿格里奇几次过去要巴伦博伊姆一道上来,他就是不动。欢呼声渐渐平息,巴伦博伊姆悄悄走上指挥台启动了乐队。演出完毕,两位老人搀扶着在观众的雷鸣中走下台去。巴伦博伊姆是阿格里奇的终身挚友,两人从小一道练琴,一直走到今天。 阿格里奇和终身好友巴伦博伊姆 阿格里奇和钢琴家指挥家柏恩斯坦 阿格里奇和小提琴家帕尔曼 阿格里奇和大提琴家麦斯基 排练空隙找出一个香蕉来充饥 一位邻家老太太,她有她的欢乐,她的痛苦,她的笑容,她的忧郁,和常人一样。天才玛莎·阿格里奇也是我们凡人中的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