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冬升,堪称香港全能的电影人,年轻时外型俊朗,为邵氏电影公司武侠小生,演出过许多金庸、古龙笔下的武侠人物。后转型为编剧及导演,曾两度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及最佳编剧,并监制过十余部电影。1993年编剧、导演的代表作《新不了情》夺得第13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3项大奖,标志着他由演员到导演的成功转型。袁咏仪、冯宝宝、秦沛也因此片分别获得最佳女主角、女配角及男配角奖。
《达摩祖师传》(Master of Zen) , 1993年由袁振祥执导 , 香港著名导演尔冬升主演 南天竺香至国三太子、自愿舍弃王位而随般若多罗出家从禅的 达摩 ,樊少皇饰演二祖慧可,陈松勇饰演波罗法师 。菩提达摩,是佛教禅宗的第二十八祖,为中国禅宗的始祖,故中国的禅宗又称达摩宗。达摩初至南朝都城建业(今江苏南京 )会梁武帝,面谈不契,遂一苇渡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阳, 后卓锡嵩山 少林寺 ,面壁九年, 得悟大道和高深武艺, 传衣钵于慧可。 其经历充满传奇性和戏剧性。这部片子详细讲述了达摩为何出家,为何来中国弘法,为何教少林寺僧人武功。
《达摩祖师传》集合历史典故、功夫动作,故事警世又甚具领悟的价值,堪称香港拍摄的清明高尚的经典电影作品。另外,片中的美术设计出自《甘地》、《危险关系号》奥斯卡最佳美术设计史都克宿格之手笔 。
VIDEO
一代宗师《达摩祖师》 剧情介绍
「达摩祖师」原先称为「达摩多摩」,因传授武功和「二入四行」的禅法,对中国的佛教有很大的影响。 达摩祖师原是南印度国的三王子,父王将王位传给他而不是两位哥哥,但当父王病危时,大哥却派人暗杀已抢夺王位。後经般若多罗法师的指点,看破名与利,决心拜师潜佛。起初师父要达摩祖师自盖自修室以表求佛之心,但这过程中不断有考验,盖了又坏坏了又盖,後来悟到佛在自己的心中。师父为达摩祖师惕渡,第一刀:断除一切烦恼,第二刀:誓修一切善法,第三刀:普渡一切众生,更嘱付达摩要等师父过世六十七年後才能到震旦(中国)弘法,不要操之过急。六十七年後正逢南北朝民不潦生、战争频繁之际,达摩来到了震旦,此时当今皇上梁武帝大行佛道,人民生活小康,东林寺奉旨招待。但因与梁武帝沟通不良,便往北走来到 少林寺 ,在千圣山一坐九年,在这当中有人怀疑尝试要让他分心,甚至拿针戳入身,梁武帝也派人要强行与之带回,但他都不为所动,後来圣名远播,许多善男信女都来拜拜,香火鼎盛。 在龙山寺有一位神光,作梦时梦到兔儿的指引,往南走去求法,於是路上真遇到兔儿,告诉他少林寺有一位不倒翁,朝南行去,在山洞中看到了达摩祖师在打坐,他也跪在洞口饱受风雪三天三夜,後来达摩祖师转身,他求达摩为他安心,也以断臂来表求佛之心。达摩祖师说:「若知前世因,今生受的是,若知来世果,今生做的是。」赐予神光为慧可。有一次强盗闯入寺中强夺香火钱,达摩坐下他们却用火射箭,将他的躯体烧毁,达摩祖师虽驱体被埋藏,但他还将缎练身体及筋骨修练之法流传。将依钵传给慧可为「禅宗二祖」,及四卷愣迦经佛祖最高法要,之後携一只草鞋西行,後代将棺木打开真的只剩一脚草鞋,此时达摩祖师已达一百五十岁高龄。
附:精彩对白
地点:王宫 国王赐法师宝珠以报救命之恩,法师问:请问三位太子,这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比这颗明珠更珍贵呢? 大王子:这颗明珠能照亮世上万物,世上也没有其他宝物可与之相比,只有法师之德行才配拥有此物! 二王子:我想说的都被王兄说了。 三王子:宝珠之光只照耀他人不能自照,我认为世上最宝贵的是智光。 二王子:什么是智光? 三王子:智光就是智慧之光,不但可以照明人的内心,更可辨别是非。 法师:诸物之中,何物无相? 三王子:诸物之中,不起无相。 法师:诸物之中,何物最高? 三王子:诸物之中,人我最高! 法师;何物最大? 三王子:法性最大! 地点:东林寺 师弟:大师兄,那不是天竺(印度)僧人吗? 大师兄:哼!我跟你们说,在污泥之中长出清洁的莲花,你们只可采妙莲之洁净,绝不可取污泥之混浊。 师弟:想不到师兄随口就能悟道,生于污泥之莲花也可取,舍其繁絮,取其精髓,妙哉!妙哉! 达摩祖师: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污泥能生莲,也是好泥土。 师弟:什么?污泥也有可取之处?!! 大师兄:照大师所言,那凡事岂不是没有定论!坏的东西也有可取之处。 达摩祖师:没好没坏,因人而异。 小师弟在一旁惊叫明白了,大师兄握起拳头要打他时 达摩祖师:你现在是手握成拳,还是拳握成手呢? 师弟:这道理等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呀! 师兄弟们在一起议论是徒工我有鸡还是先有蛋。。。。。 达摩祖师:没有先后,两者都对,要视乎造化而定。 另一位师兄:啊!我明白了。大师之言,一切随缘不要执著,普通人随缘即变,得道者随缘不变。 大师兄:说来说去,模棱两可,我不明白。 达摩祖师:你最好能先去找一个令你明白的人 大师兄:说了半天,我看那个人就是你。 达摩祖师:不是我,而是你自己! 大师兄:大师,你也算了悟了的人,那么我请问你死后向何处去呢? 达摩祖师:不知道。 大师兄冷笑道:你也有不知道的! 达摩祖师:因为我还没有死。 地点:东林寺静修室 大师兄:入了静室不能说话啊! 众师弟:是,师兄。 突然一阵风将油灯吹灭了。。。。。。 一位师弟叫道:啊!油灯灭了。 另一位师弟接着说:你为什么说话? 大师兄急忙叫道:我们不能说话。 还有一位小师弟得意地说: 只有我没有说话。 此时达摩祖师在桌上磨着瓦。 小师弟问道:大师在做什么? 小师弟:我们在坐禅成佛呀! 达摩祖师:我磨瓦成镜。 大师兄:磨瓦岂能成镜? 达摩祖师:既然瓦不能磨成镜,那坐禅又怎能成佛呢? 另一位师弟问道:那怎样才能成佛呢? 达摩祖师:要知道佛并无一定的形态,而禅也并非坐或卧,你们只知道打坐而不知道为何打坐,这样便永远不见大道。 小师弟又问道:那怎样做才能见大道呢? 达摩祖师:从根本上修! 小师弟:什么是根本? 达摩祖师:心为根本!罪从心生,还从心灭,一切善恶,皆从心生。如果连这个道理都想不通,只在表面上下功夫,徒然浪费时间。 地点:梁武帝的客厅 梁:风吹铃动啊! 达摩祖师:依我看是皇上的心在动吧。 梁:大师所言极有道理,不枉朕跟你相见一场。 达摩祖师:贫僧身在远方,早闻梁朝君主有菩萨皇帝之称。我遂航海而来也是为了广传佛法。 梁:你来得真好。自朕登基以来,修佛寺、造佛像、抄写经卷、供养僧侣无数,敢问大师,朕有何功德? 达摩祖师:无功无德。这好比随形的影子。说是有,实际上却是没有。 梁:那么做什么样的事,才算有功德呢? 达摩祖师:洁净圆满的得道者,才算有。但这种功德世上是求不到的。 梁:请问大师,这世上有没有佛? 达摩祖师:没有。 梁:身为僧人你可知你自己是谁吗? 达摩祖师:不知道。 梁:真是话不投机,来人,送客。 地点:荒郊(达摩祖师与猎人的对话) 一只中箭的鸟儿掉在祖师的手上。。。。。。 达摩祖师:唉!要知道今日成为鸟,全是前世造业。中箭受伤,也是因果循环所致,你心中不要存有怨恨,我为你受三戒皈依,他日做人好修行,去吧! 达摩祖师:在找你的猎物,对吧? 猎人:对! 达摩祖师:你一箭能射几只猎物啊? 猎人:一只,有时候运气好的话可以射两只! 达摩祖师:两只?!那不就是一箭双雕吗?我看不止,如果运气好的话,有时可以射到怀孕的猎物! 猎人:对!那就不止两只了。 达摩祖师:我只可以射一只,不过我射的那只,万千众生就可以得到安详。 猎人:那一只是什么? 达摩祖师:就是你! 猎人:是我?我不杀生,还有别人呀! 达摩祖师:唉!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苦痛怨难伸,设身处地扪心想,谁可将刀割自身。 地点:某饭店(达摩祖师与空智师兄的对话) 空智师兄:这位是达摩大师吧,贫僧空智佛理肤浅想请大师指教。心、佛、以及众生,这三者都是空。体验的事物也有如假象,无圣无凡、无施无受、无善无恶、一切皆空,对不对? 达摩祖师在此时突然用手指敲在空智师兄的脑门上。。。。。。 空智师兄急叫道:你为什么打人呀? 达摩祖师:你既然说一切皆空,那何来的痛苦呢?看那看不到的东西,听那听不到的声音,知那不知的事物,才是真理!!! 达摩祖师与慧可的对话(少林寺后山) 达摩祖师:你跪在雪中三天三夜,有何所求? 慧可:请求大师为我安心。 达摩祖师:你心有不安? 慧可:我虽致力求道,但总有不安之时。 达摩祖师:那将心拿来,我为你安。 慧可:我怎么找不到那颗不安的心了呢? 达摩祖师:我已经将你的心安好了。 慧可:求大师收我为徒。 达摩祖师:你向我求法,为何不先省悟自己? 慧可:???! 达摩祖师:若知前世因,今生受的是;若知来世果,今生做的是。 就在此时慧可将自己的一只手臂断除了。。。。。 达摩祖师:你竟有断臂求法之决心,那还有何不可呢!现赐你法号为慧可。 达摩祖师在少林寺习武广场与众僧侣的对话 达摩祖师:师兄弟们,你们身体虚弱,在我离开之前将传授你们一些煅炼筋骨之法,以收强身健体之效,武功和文字都是一样的,有动态和静态一面,其实我们日常生活的表现,如吃饭、睡觉也离不开这个范围。你们欲想参悟禅机,只要用心观察,一举手一投足也有其禅意存在。 达摩祖师在千圣寺与众弟子的对话 达摩祖师:我即将西返天竺(印度),你们把自己所学的心得说来听听。 徒一:文字在阐明佛法真谛,不可执著文字,但也不可舍离文字,始能得道受用。 达摩祖师:你只得到我的皮而已。 徒二:据我了解,好像庆喜见了阿舍佛国,一见之后便了悟真相,忽然开朗,便不需再见。 达摩祖师:你所体会的比道副多些,但只能得到我的肉。 徒三:地水火风皆是空,眼见耳闻鼻嗅舌尝身受也非实有,而我所见却无一法存在! 达摩祖师:你也只是得到我的骨而已。慧可,你呢? 慧可在达摩祖师面前三叩拜,未语。 达摩祖师:就是这样,你总算得到我的髓。 徒二: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达摩祖师:我现将衣钵传给你作为传法信物,你就是禅宗二祖。在我过世二百年之后,衣钵传至六祖 ,便不需要再传。因为在那个时候禅宗法门已传遍各地。 不过知道的人多而行道的人少,说理的人多而悟理的人少。所以,你不可轻视执迷不悟的人,任何人在一念之间,都会弃恶从善!这四卷楞迦经是佛祖的最高法要,可以用来开悟世人,现在一并交给你,你听着:吾本来此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 ,结果自然成。
达摩祖师与少林寺的传奇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09日 15:39 新浪文史
公元495年初秋,一位来自印度的僧人跋陀,随着长途迁徙的人流,向洛阳进发。跋陀的大半生似乎都在路上度过,他曾经西行到过东罗马帝国,然后又向东经丝绸之路抵达北魏原先的首都平城。 笃信佛教的孝文帝对这位据说已经悟道的高僧非常敬重,迁都洛阳后,希望他能陪伴在自己身边,但跋陀却为自己找到了另一个修行的好地方——河南嵩山。随着越来越多的僧人聚集嵩山坐禅、译经,孝文帝为他们在嵩山建立了一座寺庙,叫做少林寺。 跋陀开创少林寺后,一时高僧大德,云集于此,一个叫菩提达摩的印度僧人也来到嵩山。菩提达摩,相传原为南天竺国王第三子,为护国而出家,证得禅宗秘法,为印度禅宗28祖。后来看到“东土震旦”,也就是中国,有“大乘气象”,于是从印度渡海来到中国。 达摩率先见到了佛学造诣颇深的梁武帝,不过梁武帝未能悟道,达摩只好离开。他走到梁与北魏的国界线长江,江水滔滔,无船可渡。于是,达摩取江岸芦苇一枝,自渡过江。这支芦苇上有五片叶子,预言了后世禅宗兴起的五支派别:临济、沩仰、曹洞、云门、法眼。 渡过长江的达摩最后在嵩山停留下来,那时,跋陀开创的少林寺正云集天下高僧,然而达摩并没有和他们一起常驻寺内,而是独自一人,隐居在少林寺外的五乳峰上。 打坐是佛教重要的修持手段。佛学将人的日常生活,归为四种不同的姿态:行、住、坐、卧,称为“四威仪”。所有姿态都可以通向禅定,但是在修行实践中,打坐是最为方便的法门,僧人们往往选择打坐,来获得禅定的境界。达摩当年离群索居,就是以这样的姿态一坐九年,屹然不动,鸟儿在他的肩上筑巢,蜘蛛在他的手掌上结网,年复一年,他的身影竟然印在石壁上。在中国教育电视台3套播出的《发现·中国》(官方微博:http://weibo.com/u/2565398471?wvr=3.6&lf=reg)系列纪录片之《少林寺》中,有这段故事的详细记述。 面壁石的传说,孕育于唐代,到宋代妇孺皆知,达摩洞也成了少林寺的圣地。传说后来少林寺的僧人将面壁石从达摩洞凿下,最初供于初祖庵,清乾隆年间移至少林寺内,为历代景仰。关于达摩面壁石的真伪,从古至今人们总是充满了好奇,我们暂且将神话色彩搁置一边。达摩到底为什么长达九年独自修行,而不与近在咫尺的少林高僧们交往呢?原来,达摩所传习的是大乘禅法,而当时跋陀在少林寺传授的,属于印度传统的止观禅法,并非一类。据说,当时在嵩山的其他印度高僧,对达摩的禅法,也都不肯认同。 在达摩面壁九年之后,一位名为神光的中国僧人前来叩门拜师了。最初,达摩并不理会,但是在大雪中站了一夜的神光,为表明求法的决心,取来一柄快刀,斩断左臂。达摩被其诚意感动,收留了神光,并改名叫慧可。在慧可之后,陆陆续续又有不少人跟随达摩学习禅法。忽然有一天,达摩决定将袈裟传给慧可,并递给慧可四卷《楞伽经》,又将禅宗的传法偈语告知慧可: 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 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衣钵传承完成,达摩大师这才告知了慧可其中的缘由。一些视达摩为异端的人,频频在他的饭食中下毒。达摩将衣钵偈语传给慧可之前,曾五度中毒,每次都自行将毒药排出,传法之际,他已经第六次中毒。如今,慧可已经足以继承自己的衣钵,本可自救的达摩心愿已了,端坐而逝。 在达摩圆寂200多年后,一位修行禅宗的唐朝将军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后,向皇帝请求,赐给达摩“圆觉禅师”谥号,并在熊耳山下为达摩建了一座空观塔。不过,几十年后,空观塔在一场空前的灭佛行动中,被夷为废墟。 达摩身后,中国禅宗历经磨难,衣钵代代相传,终于在唐代六祖慧能之后发扬光大。直到宋朝,随着禅宗的日渐兴盛,少林寺才最终成为禅寺。达摩是中国禅宗初祖,因为曾经在少林寺传法,后人便将少林寺称为禅宗祖庭。 关于达摩,由于后人的渲染,被披上了太多神秘的色彩,有些故事,经过学者考证大多只能归为传说。然而,在这些充满神迹的故事里,达摩如影如幻的形迹背后,其实恰恰传达了中国禅宗最精妙最直接的智慧。
腊八节来碗粥
武则天和鸠摩罗什
武则天与神秀、惠能的故事
一代宗师《玄奘大师》, 真实的唐僧“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