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来自: 樱花国 |
注册日期: 2009-05-16 访问总量: 2,611,058 次 |
|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
|
|
|
|
|
|
| 中国行(2)探望人间和天堂里的父母 |
| 过去的几年里,虽然老公经常回国看望自己的老妈,我和孩子则因为他夏天忙做实习工作,冬天我们又怕东北的寒冷等理由,几年来一直没回去过。这次全家回国的最大理由就是想看看年迈的婆婆,让奶奶看看已经工作了的长孙,再就是给去世的父母扫墓。 岁月的流逝,往往在注意到孩子或老人的变化时才能真正地感受到。我认识婆婆的时侯,她和我今年同岁,那时的她,一头乌发,爱说爱笑又快言快语,人虽长的瘦小,走起路来却步伐有力又快。这次回国看到婆婆,她明显地衰老了,头发几乎变成满头的白发,牙齿换了假牙,耳朵也有点背,跟她说话时,要提高嗓门她才能听见。我们的回来让老人很高兴,同时也打乱了她日常平静,又有规律的生活。我看到她的变化,有一种让人心痛的感觉,有点后悔以前没有全家多回去几次。 到沈阳的第二天,我弟弟开车带我们去给我父母扫墓。在开往陵园的路上,我想起自己最早扫墓的记忆。从小学一直到中学8年级(可能相当于现在的初三?),每年学校都要组织学生到北陵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扫墓。记忆中的烈士陵园,园内苍松翠柏,气氛庄严肃穆。地上修建的一个个烈士的坟墓是园形的,其中有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杨根思;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孙占元,杨连弟等。去扫墓时,学生要带着白花,到了烈士陵园后,要听一段烈士的英雄事迹,然后由学生代表发表要继承革命烈士精神的讲话,然后在烈士纪念碑前,举行向烈士鞠躬,敬献花圈,默哀等仪式。那个时候,每年还是很盼望着这个活动,因为扫完墓后,学校常常带学生到北陵公园吃自己带的面包,汽水,水果,然后在那里玩一会儿。记得在中学时,为了表示向革命烈士学习不怕苦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一次全校学生徒步三个多小时走着去烈士陵园,现在,这些都成了久远的记忆。 小的时候,不记得自己身边的朋友有谁去给自己家里人扫墓,即使听说哪有老百姓的坟墓,好像也是在荒山上或乱树林中自己堆的一个个小土坟包。想到这里,我问我弟弟的,已经是初中生的女儿,“你除了给爷爷奶奶扫墓外,去烈士陵园扫过墓吗?” 她不解地问,“到烈士陵园扫墓是什么意思?” 我说,“在北陵公园附近,有一个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我们小时候,每年都会到那里给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烈士们扫墓。” 她说,“姑姑,我们现在每天的学习太忙了,我除了给自己的爷爷奶奶扫墓,没时间去什么,就是你说的那个什么烈士陵园扫墓,学校也没组织过这种活动。” 听了她的话,我知道时代不同了,他们这一代,可能连抗美援朝是怎么回事都搞不清楚。 车子开了近一个小时,我们来到东陵区的一个陵园。以前回国来这里扫墓是在冬天,那时,走进陵园大门,看到陵园办公楼前,修有假山假水小景观,有点公园样子的感觉,走到里面的陵墓地时,除了看到一个挨一个的陵墓,就是一片片的白雪。这次因为是春天,陵园内的松树显的格外的翠绿,而且清明节刚刚过去,每个灵碑前都摆着不同颜色和样式的花环,整个陵园内除了静谧,干净,那些五颜六色的花卉还能让你强烈地感受到,有很多人在关心,惦记着长眠在这里的亲人们。这些到了天堂的人们,很多人是夫妻同墓,我父母就是这样,我想像着,他们是不会寂寞的,因为还有许多人做邻居相伴左右。此时,我觉得政府能让老百姓花钱买这么一块地,让逝去的人们入土为安(听说现在有效使用权为二十年),也让活着的人容易去祭奠过世的亲人,给人间和天堂的人们见面和沟通创造一个良好的平台,说明政府是懂民情的。说心里话,看到父母能安眠在这样的环境里,我心里很安慰。 次日,我们又去另一个陵园给公公扫墓。那天晚饭后,我们一家和小叔子夫妇,陪着婆婆到离家很近的南湖公园散步。南湖公园在夕阳余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河边柳枝倒映在水中,远处的水中,漂移着悠闲荡小船的人们,那风景似油画,似一首美丽的诗,好一幅夕阳无限好,温馨又从容的画面。我们簇拥着婆婆沿着南湖的河边慢慢地走着,唠着,此时此景对老人来讲是最温馨和幸福的。在金色的夕阳快落下之前,我赶紧用傻子相机照了几张相,这个动作好像在告诉我,有些事一定要抓紧做,不要考虑是否准备好了“单反相机”,不管用什么方式,能留住美好的时光和记忆最重要。 贴两张南湖公园的照片 1.夕阳西下时,顺光照的南湖公园卧波桥 2.夕阳西下时,逆光照的南湖公园水面 请阅读相关文章 中国行(1)--回故乡 中国行(3)--儿子参观中国大学的校园 中国行(4)--开博两年,逛上海豫园 中国行(5)—苏州旅情 中国行(6)— 游玩在南京 中国行(7)—写点令人遗憾的事(结束篇)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