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肺腑,华裔伉俪护犊情深溢方塘
社区中间有一方塘,犹如熠熠泛光的兰宝石,镶嵌于绿茵丛树之中。绕塘一圈,十多分钟,比千古传唱的朱家方塘大的多了。天光云影自不必说,鸥翔鱼跃,鸭戏鸟鸣,更让你感慨此处风景美不胜収。 走近临塘的居民之家你会发现,家家门前,除了树木花草之外,全都整治得干干净净,利利亮亮,唯有眼前这户显得有点“杂乱”:甬道上放着水盆,正门旁竖着鱼网,不大的门廊处堆着玉米、杂粮……每次路过这稍有“异样”的人家,朋友就会滔滔不绝地向我讲述两位老人爱鸟护鱼的动人故事。 鱼 口 救 鸭 向来都是鸭子吃鱼,哪有鱼儿吃鸭的事儿。这事听来有些荒唐,可是确确实实地就在大家眼皮底下发生了。 这天,风和日丽,池水悠悠,几只出世不久的小野鸭,跟在爸妈哥姐们的后头,在池塘里悠哉游哉地戏水玩耍。 忽然,小鸭脚底下翻起一团水泡,紧接着,一条二尺来长的猫鱼张开大口向小鸭袭来,将它死死咬住,拖向水底…… 目睹这鲜血淋淋猫鱼噬鸭的惨局,一向视鸭如子的Y老先生,心如刀绞,泪眼欲滴,痛惜地叹道:完了,完了,又一个幼小无助的生命,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逝了! 非常熟悉鸭性的Y老先生讲,野鸭不像家鸭那样恋家,在一个地方住不太长,就会南迁北涉地另觅新居。但是眼前这群野鸭,自从他家搬来之后,没见往别处飞过。它们成双结队地在湖边灌木丛、茅草窝等隐蔽处营造爱窝,孵出一代又一代的儿孙。 新出壳的小鸭特别活泼可爱,刚出窝就一摇一摆地跟在“大人”后头,练习走步,下水游泳。但它们毕竟太小,体力有限,不仅走着走着走不动了,毫无抵抗力的幼雏,也给虎视耽耽的强势另类提供了袭击机会。这水塘,水族多多,最大危险来自猫鱼,猫鱼个大,嘴大,牙齿锋利,动作凶猛,猫鱼袭鸭的恐怖事件时有发生。 就在Y老先生为小鸭的悲惨命运痛惜不巳时,奇迹发生了!被猫鱼拖进水里的小鸭,竟然虎口脱生地逃了出来,惊恐地浮出水面。老先生喜出望外,顾不得池深水冷,迅速跳到水里,把可能再次遭受袭击的小鸭救回家里饲养起来。 为了避免再次发生猫鱼噬鸭的惨剧,充满爱心的老先生与夫人,见到身单力薄的小鸭,无论有没有遭到猫鱼袭击,都会把它抱回家来,精心饲养一两个月,等到小鸭长成“大姑娘”、“小伙子”了,再放回方塘。老先生还亲手制作了多种型号的捞网,再遇险情,无需下水,举网即可施救。 抢 救 伤 龟 方塘里龟影绰绰,时而浮出水面,时而汘游水底,要看龟么,湖面上那一个个浮动着的灰点儿就是。 千年王八万年龟,龟在传说里是个长寿动物;龟也具有颇高的欣赏价值,尤其金龟,金铠金甲,满身金光,是个很惹人爱的稀罕宠物;龟还是出色的水域清道夫,方塘里时而漂起的死鱼,没等腐烂发臭,就被龟们吞到肚里去了……无论从哪个角度,龟的珍贵、龟的价值,都是很多类似动物难与相比的。美国人也深知龟的珍贵,他们珍而知爱,珍而知护,很少发生抓龟、杀龟、吃龟的悲剧,但有意无意中,伤龟害龟的事也发生不少。 你看这位钓鱼男子,钓了一条放进水里,再钓一条再放进水里,他这钓鱼,为了乐趣,没有往家拿的。可是这一次,钓来个麻烦:钩到的不是鱼,是只龟!麻烦在哪?是鱼,比较容易摘钩放生;可这龟,虽然没牙(这是龟爱吃死鱼烂虾的原因),但两片坚硬的颚骨把钩咬得死死的,加之龟爱缩头,更增加了摘钩难度,没有专用设备摘不下来的。很多人图省事,摘不下来就用剪子,把钓钩的绳剪断了,连龟带钩送进水里。这些肚里扎钩的龟,虽然落了一条命,但要带钩生存,痛苦终身;也有的受伤太重,经过一番挣扎后命归西天了。 老先生俩口跟着很痛苦:鲜活鲜活的生命,怎能这样拆腾伤害呢?上前干预吧,人家是遵纪守法、循规蹈矩地垂钓,干预没有理由;撒手不管吧,任凭龟儿被钓、被扔、一辈子伤痛,良心上过不去。琢磨来,琢磨去,想出了两条:一是往塘里撒食喂龟,肚子喂饱了,它就不去吞钩了:二是看见有人钓上龟来,他们就从钓者手里要过带钩的伤龟,曲送到医院(动物医院 ,下同)请医生摘钩疗伤。老先生讲,即使很有经验的专业医生,做起这类手术也难度很大,不仅动用专门器材,有的还要打麻药,打消炎针,一摘就是一两个小时, 老先生/老太太心力、时间和经济上的耗费可想而知。 伤 鸭 截 肢
鸭的“天敌”,除了猫鱼还有狗。狗是攻击性很强的家伙,不仅咬人猫咬老鼠,更爱咬鸡咬鸭。经过家教的宠物狗,虽然咬性减了不少,但是见到成群的野鸭,免不了也有发动攻击的时候。老先生夫人喂食时发现了一只鸭,翅膀耷拉着,鲜血淋淋,走路也一曲一拽的,推断定是被狗咬断的。赶紧驾车把伤鸭送到医院,医生做了截肢手术后,把鸭接回家里精心调养,直到伤口痊愈。 鸭伤治好了,但事儿没完。放生后的野鸭,缺只翅膀,身体不平衡, 走路不稳当。爱心伉俪的一贯原则,行善行到底,救人救到家。每年冬天到来之前,他们都要想方设法寻回残鸭抱回家里喂养,一直到春暖花开,既减少了残鸭觅食的困难,又免受漫漫寒冬的煎熬。 残鸭是只母鸭,在鸭的发情期,残鸭极易遭到公鸭的欺负。这时老俩口也要想法把它抱回家,躲过这段危险期;他们之所以这样做,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缘故:缺只翅膀的鸭子没法孵蛋,而交配后下的那些蛋,全都酝藏着活生生的小生命,在老先生夫妇眼里,有蛋不能孵,等于在小生命出世之前就残忍地把它们扼杀了。 按照两位老人的体会,把鸭弄回家喂养不是多大的难事,难就难在寻找残鸭上。湖这么大,鸭这么多,残鸭又没有特别标志,有时找了多天找不着,有时找到了又不容易抓着……为这事,他们用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普 度 众 生 救助伤残是两位老人关爱生命的一大特点,除了上述几例外,被他们救助的伤残动物还有很多很多,多到他们自己都记不清了。这里简单点点吧: 他们经常沿湖巡查,发现受伤的鱼儿、鳖儿,就拿网捞上来,或送医院,或在家里敷药疗伤; 无论在什么地方,看见被遗弃的残疾狗儿猫儿等小动物,他们都会带会家来喂养; 他们还不时开车去动物市场,或买鸟放飞,或带回伤残鱼儿鸟儿回家; 一位朋友惊讶地发现,他们家养的一只狗、四只猫,几条小金鱼,不是伤就是残…… 唯一一次没有如愿的是一只鸭,鸭的嘴不知什么缘故被橡皮包住了,不能张嘴,无法进食。老先生、老太太急着想帮它一把。可是这鸭忒敏感,见你走近,见你伸网,它就迅速逃得远远的,最终因为长期不能进食饿死了。 每次谈及这事,两位老人都惋惜不已。 爱心老人热心救助动物的事越传越广,以致当地出现一个奇怪现象:有些人发现了伤残的猫呀狗呀或其它无主动物,不打“911”,不打动物关爱组织,有的直接把它送上门来,有的打电告知发生地址,老俩口无论谁接电话,都会立即开车前去救治…… 这对伉俪,不是医生,胜似医生,都有一副普度众生的菩萨心肠。 喂 鸭 趣 闻 两位老人对健康生命的关爱同样的无微不至,情溢方塘。 一个雪花纷飞 、四顾茫茫的清晨,人踪寂,车影稀,只有一群野鸭,一边低头觅食,一边向岸上张望。忽听吱溜一声门响,屋里走出一位老人,他裹紧衣服,手拎篮子,快步来到方塘岸边,向呱呱待食的鸭群及时送来丰美早餐…… 两位老人喂鸭有三个特点: 一年到头,风雨无阻。尤其是寒腊月,老人说,这时候,冰天雪地,野鸭觅食非常困难,不及时喂它,就要挨饿了; 一日两餐,管吃管饱。两餐是:早上一顿,晚上一顿;管饱呢,好像难以量化,但是放眼鸭儿饭场望望就会发现,好多回,席终鸭散后,地上仍有一些甚至很多没吃完的面包、玉米、髙粱等。人家老俩口一瞄过来吃食的鸭有多少,心里立即明白要投多少食物才能填饱它们的肚子; “王小开饭店,照顾兑汤”:湖里的鸭呀雁呀,来自四面八方,饮食习惯各不相同,就如我们人类的口味有爱吃荤有爱吃素、有爱吃甜有爱吃咸一般。鸭等动物也是众口难调。两位老人通过细心观察,掌握了不同族群的食谱,供餐时,投放玉米、髙梁、绿豆、葵花籽、面包等多种食品,如人间自助餐一般,谁爱吃啥就吃啥。 他们不仅喂鸭、喂雁、喂鸟鸦,所有能飞能跑的,能走能爬的,来者不拒,一视同仁。他们也向池塘投食,喂鱼,喂虾,喂龟,喂鳖…… 源 头 活 水 从隔岸目睹老先生顶风冒雪给野鸭喂食那时起,我就产生寻踪探源的渴望,散步时总要从老先生家门前经过,寻找机会。 机会终于盼来了。这天又走过他家门前时,看见老先生拿着扫帚在树丛间挥来挥去,像是驱逐着什么。于是率先送过一句久违的汉语问候:“早晨好!” 老先生惊喜地抬起头,发现了同肤色同体型的发声者,迅即回了一句“早晨好”。两个素昧平生的“老乡”如同久别重逢的旧友,两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我颇激动地向老先生表达了由衷的谢忱与敬意。老先生回答的语气和说词却是那样的平淡无奇:这些事,每个人都能做,不值一提的。 我想探及他们爱心的源头,老先生同样平淡地说:这些鸟儿、鱼儿,就是孩子;孩子饿了,伤了,我们能放手不管吗?这使我想起了老太太喂鸭时常说的一句话:“孩子,过来,妈妈喂你。”他们的的确确、发自内心地把眼前的小动物们当着自己孩子了。老先生说他们信佛,要普爱众生。 为了侍候好这帮异类孩子,老俩口退休后比上班还忙。老先生一边给鸭们撒食,一边向我介绍他的这班孩子食客:那只头上羽毛黑白相间的大个儿,不是鸭,是飞来不久的孤雁;那一白一黑的两只大鸭,是这群鸭子的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笔者插浑:忒有意思,我对这两只比较特殊的野鸭,也曾作过长期观察分析,得出了同样结论);紧随其后的三只,是一窝孵出的,在我家喂养了70多天;那只黄头红喙很好看的,是个傻家伙,吃面包要放到水里湿湿,游水时总是呆头呆脑地跟在人家后头…… 我惊讶,也很感慨:以前认识的一个颇有地位的多子女家庭,晚上靠着查点炕前的鞋子来判断孩子都上炕睡了没有;眼前这位老人,对上百只肤色、长相、个头都差不多的另类竟然这样的知根知底,如数家珍! 接着我想解开一个谜,于是有了下面的对话: 我问老人:你们天天这样喂,开销不小吧? 老人随口而出:自己节省点就有了。 你们给那么多龟呀鸭呀猫呀狗呀疗伤,医院要钱不? 要。 我想得到一个大概的数字,老先生:次数多了,记不住了。(注:后来从老太太处打听到,有一次做龟口摘钩,医疗费应付600美元,人家照顾,収了200美元) 虽然谜底没有完全揭开,但从老先生告诉我的一条喜讯――他在一个“大贸”找到了便宜玉米,以及我在他家门前看到的几棵新栽的小树苗(一般都栽大的),心里多少也有点底儿了。 爱心老人原籍台湾,20多年前移民美国,夫妻俩靠着体力打工的微薄收入养家糊口,把两个儿女养大成人。如今老俩口都退休了,退休金应该不是很多。如此成年累月地关助鸭等野生动物的额外开支,对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应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我再次被老人的大爱无私感动着,从老人手里接过一只食盆,借花献佛,分享了亲手喂鸭的乐趣。 连接文章 长篇原创小说《雪凌梅》42:赠表 开发拆迁拖到这地步,该着政府出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