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记:中国的“天伦乐园”到底有多乐? 正当一些美国人羡慕中国人对老人很孝敬,老人和孙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时候,一度被人们视为天伦乐园的中国家庭结构和亲情状况也在发生着激烈的变化。以下是笔者最近一次回国见到的只鳞片爪。 家庭结构快速小型化 眼前这栋小楼,两个单元,二十五户人家,户型不大,人口也不多,有的是1+1=2(老俩口或者是小俩口),有的是1+1=3(夫妻俩带个孩子);看看同市其他的亲友和熟人,已经结了婚的子女,大多数都是另筑新巢,搬出老窝。 不敢说这两个例子有多大的代表性,但是可以肯定,随着时代的变迁,在非常讲究几世同堂、天伦之乐的中国,家庭结构小型化,已成逐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 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简单点说,叫"与时俱进",时代不同了,社会变化了,人们追求独立自由的意识越来越强,家庭结构小型化的条件也日趋成熟;此 外,"一孩化"带来的结婚后住男家还是住女家的亲情纠葛,也往往促使双方家长,愿意凑点钱给孩子买套房子,"让他们谁也不挨谁地自己过"。 如今的农民好像思想更解放,尤其是年轻人。为数不少的女孩找"对象",第一条是髙得令人咋舌的彩礼,第二条就是结了婚要同公婆分开过。以至已婚子女继续与老人住在一起的二世同堂、三世同堂的家庭 越来越少,许多七八十岁的老人,只要还有点自理能力,也都单门独灶地自己生活,只在逢年过节的时候,被孩子"请"到家里吃顿团圆饭。有位老人,年轻时很能 干也很要强,要是见到邻居后盖的房顶比自家的髙,自家的房子哪怕是新盖的,也要拆了重盖,他这一生新建、翻盖了十多栋房子,都让给子女住了,自己却无房可 住,只好和老伴在村边盖了一间小屋,放了一张床和结婚时的几件破烂家俱,偶尔来几个亲戚,连站脚的地方都没有了。已经中风不语、卧床不起的他,一提起往事 就泣不成声。 曾经和不少人聊过分开过的话题,无论老的小的,差不多一致的看法是,分开好。分开过的最大的好处是,都觉得比以前自由方便了。有的老人说:"老俩口 都退休了,想啥时睡就啥时睡,想啥时起就啥时起,想吃点啥就做点啥,想到哪儿玩就到哪儿玩……"也有的说:"俺那孩子,跟我们住一起时,油瓶倒了不知道伸 手扶一扶,如今分开过,手脚可勤快了……""俺家闺女,在一起时,花钱大手大脚,这次回来说,自己当了家,才知柴米贵……"年轻人说起分家的好处更热 烈:"年轻人同老年人,许多事情上想法不一样,原先住在一起,屁大点事,商量来商量去,定不下来;如今分开了,自己拿着钱,想咋花咋花;想办点什么事儿, 小俩口一商量,定了……""小俩口下了班,关上门,就是二人世界……" "啃老族"啃得他们顾不上贻糖弄孙 尽管很多人认为小家比大家过的滋润,但是仍有一些家庭依旧是两世、三世甚至四世同堂。这些家庭中,确有一些是亲情浓郁的和睦之家,但是更多的,不是不想分,而是家里穷,拿不出钱买房子,只好几代人凑合着挤住一起。 但凡这样的家庭,老的大多无权无势,自己的工资或退休金不髙,子女也多难以找到比较好的工作,有的还有一个或几个子女失业或根本就没有就过业,依靠 老人的微薄収入养活他们和他们的孩子,即所谓的"啃老族"。这样的家庭,经济上的结拮已是不言而喻,更令老人担心的是,如今的年轻人,火气大,好"找 事",谁能保准他们就这样无所事事又能老老实实地呆在家里,万一在外头捅个什么漏子来…… 尽管幸福与金钱不能划等号,事实上,也确有一些家庭,经济贫穷但精神富有,日子照样地过得和和美美,但是更多的啃老族家庭,老人们都被如何解决子女的就业以及第三代人髙昂的学费而压得喘不过气来。 含饴弄孙,按照字典上的解释,形容过着闲适生活的老人,含着糖块逗小孙子,试想,这些家有啃老族的老人,能闲适得起来吗?还有心情含饴弄孙吗? 另有一些几代同堂的庭家结局更惨。最典型的是一位高干遗孀,年过花甲,同儿子、儿媳及孙子住在一起,一家四口,三个人有固定収入,房子也很宽 敞,应该算是一个幸福之家了。但不知怎么的,儿子媳妇一直跟老人闹别扭,不仅自己不叫妈,也不准孙子叫奶奶……逼得老人没办法,只好抹着眼泪又嫁了人,开 创当地髙干的髙龄遗孀再婚的先河。 这首思亲曲为什么很流行 近些年来,中国到处传唱着一首脍炙人口、催人泪下的歌曲,叫"常回家看看"。这首歌一经问世,立即引起社会各阶层人士的重视与喜爱,不仅一些青年人 爱听爱唱,一些白发苍苍、有子女在外的老人,他们有的生来没唱过一句歌儿,如今听着听着,也都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哼起来:"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其声 如泣如诉,其情十分感人,老人们通过学唱这首歌向远游的子女倾诉父母的心声。 一首普普通通的歌曲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回响,打动这么多人的心,根源在于它深刻地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现实:人员流动、经济发展大潮中,一个被忽略了的亲情流失。 " 父母在,不远游",这是古人规范子女孝道的一条重要法则,尽管极力倡导孝道的儒家老祖宗们自己并未身体力行,但是千百年来,这条规则一直被人们用来约束思 迁好动的子孙。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类似的说教已经很少有人再讲了。为了生存,为了生活得好一点,为了干出一番事业来,人们不仅不能再死守这条古训,而 且必须背其道而行之。事實上,不仅年轻人,许多老年人也都接受了这一"冷酷"的现实,甘愿忍受"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思念,积极鼓励和支持子女参军参政、外 出打工,省吃俭用甚至倾尽家财、乞讨借债来支持自己的子女、子女的子女攀登一级又一级的社会阶梯。 这本来是一件顺应历史潮流的好事,应该好好庆贺一番才是,怎能同一首流行歌曲扯到一起呢?问题就出在一些远游的子女回家看看的时间太少、太少了。如 果你向一些老人问起孩子"回家看看"的情况,多数的回答是,孩子忙啊,回来一趟不容易……即使一年一度的春节,中国传统的举家大团圆的大节,也有的说"孩子加班了",或者"孩子出去旅游了!"或者:"回是回来了,到家板凳没坐热,一会儿要到某家拜年了,一会儿要去同学聚会了,真正在家里呆的没有几个时 辰!""平常电话联系呢?"有的回答,电话沒断打;有的则是"沒有什么事,浪费那个钱干啥?"这些老人说话都很"艺术",没有一个说孩子没回来、孩子没往 家打电话,这是给自己更给自己的孩子留点面子。 老人们为什么爱听、爱哼哼"常回家看看",内中情由一目了然了吧。 但是唱归唱,听归听,即便唱了、听了千百遍,究竟能打动多少游子的心,进而真的常回家看看,怕是只有游子们自己心里明白了。 父母到子女家"上班"的越来越多 大家化小家后,子女都是上班族,多想父母继续替他们照顾孩子、做些家务,有些老人也愿意发挥余热,为子女尽些"义务",于是有的子女把老人请到自己家,也有的把孩子全托给了父母。 这又出来了新矛盾。有的老人住到孩子家,尽管孩子很孝顺,条件也很好,但是看孩子,做家务,太累,受不了,不得不找个借口回来了;有的与子女特别是 婆媳之间闹矛盾,或者小俩口整天打打闹闹,老人们看不下去,不愿再住下去了;也有的老人适应不了人生地不熟的生活环境,住了不长时间就又打道回府。一些老 人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总结出一条经验: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穷窝。这条"至理名言",很快得到几乎所有老人的赞同。 接受全托的老人,也多感觉责任太大、担子过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被梱绑太死。 为了摆脱这些困境,老人及其子女们,都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苦心探求一条相互间既能经常团聚又不至于产生太多磨擦、老人们既能帮助孩子担些家务又不致身心太累的新的途径,于是一种新的"服务"模式悄然兴起,就是父母到子女家"上班"。 笔香发现这个"新生事物",纯属偶然。那天晨炼归来,碰见早已搬走的郭先生也进了院子,问及有何贵干,郭先生笑嘻嘻地回答,到儿子家"上班"。原来 他的儿子新得贵子,需要有人照看。郭先生自告奋勇过来帮忙。他每天早上,赶在儿子、儿媳上班前赶来接班,照看孙子;下午孩子们下班回来,他"办了交接"后 即刻下班回家。还是这一天,笔者吃了早饭逛市场,碰上郭女士,提着几个菜袋子走出市场,问她匆匆忙忙何处去,她也是满脸髙兴地回答,到儿子家给孙子做午 饭。几个小时内,碰上两位老郭髙髙兴兴地到孩子家"上班",足见这一"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 老人到子女家"上班",较好地解决了与子女分居后,如何保持与子女的亲密联系及继续帮帮子女的两大难题,同时又不使自己为此而在时间和空间上被捆绑 的太死;而且老人到子女家,每天呆多长时间、干些什么事情,都有比较明确的界定,因而精神和体力上都不觉负担太重。子女们也觉得,这样作,在自己最需要的 时候,父母定时过来帮忙,不会太累,也不会过多地介入自己的小家庭生活,作为小的,还多了一些孝敬老人的机会。 也有的是子女上班前把孩子送到老人家,下了班即把孩子接走的,这与老人到子女家"上班",异曲同功,效果一样。 老人再婚的开始多起来,但……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这样的誓言,说说而已,听听而已,见有几个丧偶后跟着殉情的?真的要那样,也实在太残忍、太不人道了,必定会有人出来强加制止的。於是,社会上出现了人数可观的鳏寡一族。 隨着社会发展,人们对待老人再婚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主要来自亲属子女的阻力日渐减弱,老人再婚的愿望愈来愈明显地表现了出来。但据观察,能够如愿地寻得理想伴侣、和和美美地携手共度晚年的却少之又少。 先是求偶难。有位女士,早年丧偶,退休后,很想再找个老伴,也有很多热心人帮忙,但是几次见面,不是她看不上别人,就是对方不满意自己,阴差阳错了 好几年,最后只好说,算了,不找了。另一位先生,从公务员岗位上退下来,轻微中风,也很想找个老伴,左挑右选,看中了一个比他小十来岁的退休女工,可是对 方提出的条件他接受不了:一,婚后的一切开销由男方负责,另外每月再给她500元钱(占他本人退休金的三分之一)作私房钱;二,男方现有的房子她不要,产 权永远归男方,但是如果男方先走了,这房子得让她一直住下去;三,她的孙子在男家附近上学,要吃住这里,儿媳妇也会经常来看望孩子……从这位女士的角度着 想,她提的这几个条件都不算太出格,但是同男方想的找个老伴照顾自己、安安生生地欢度晚年的愿望难以磨合,何况老人走后,作为遗产,房子如何处理,还牵涉 到几个子女的态度,因此这桩婚姻也只好作罢。 也有一些如愿找到伴侣并结了婚的,但老人的婚姻围城比青年人更脆弱,勉强住下来的,质量不高,难共白头。主要原由有六:脾气不合、情趣相左; 难以处理好与双方的子女的关系; 经济关系难以摆平;难从对方获得想象中那份真情; 性事不谐; 留恋独居的方便自由。因而有的领到结婚证时间不长,就又办了离婚证。 也有的风平浪静时,没有事儿,遇到风吹草动,特别是发生了重大事项,就难像原配夫妻那样生死相守了。某公司一倍退休髙工,就是这个情况,夫人病逝后 又找了一位,当时女方很能体贴男方的困难,主动提出叫丈夫搬到自己这边来,把房子让给没有房子的子女。双方在一起也平平安安地生活了好几年。后来丈夫得了 癌症,妻子的态度突然来了180度的大转弯,丢下病床上的丈夫不闻不问不管,逼得丈夫只好叫孩子把他弄回家,由孩子服侍照料到临终。还有一对再婚老人,开 始也过得不错,后来女方的儿子生了孩子,她要回去照看孙子,这桩婚姻也就糊里糊涂地结束了。有人跟我数了十多个再婚老人的例子,只有两三个再婚家庭过的比 较美满。因而有个可能是夸张的说法:老年再婚,十个九不成。 老年人同居开始得到认同 难耐孤独又怕进"围城",终于有人趟出了一条新路,老年人未婚同居悄然兴起。这事有个发展过程:开头,羞羞答答,偷偷摸摸;继而,明来明往,不躲不闪;后来,理直气壮,同进同出,俨如西方情侣一般。至于面有多大,目前还没有可资公布的数字。 对 于老年人同居这件事,开始,很有一些人站在一边说三道四,其中不乏一些不堪入耳的侮辱性言辞,但是久而久之,人们冷静下来细想了之后,又觉得较之让他们孤 苦伶仃、无依无靠地独居下去,或者困在婚姻围城里苦苦挣扎,倒不如让他们自觉自愿、自由自在地走到一起,相亲相爱,相依相扶,而这,对他人,对社会,只有 利而无弊,何必冷嘲热讽,害得人家下不了台呢。一些老人同居的实践也表明,同居与再婚相比较,突显以下好处:财产纠纷少;子女干予少;无城无界,出入自 由,合得来就"同",合不来就散;经过一段同居生活,相互有了更多的了解,很可能有一些老人进而携手走进婚姻殿堂的。 目前,中国老人同居,尚未入"法",但也没听有公安等外界干预的,大多数中国人心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更有同情的成份。 托老院应运而生 城市、农村,都有一些収养老人的托老所,有公办的,有私办的。因系初办,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笔者曾经去过一家托老院探望老人,就感觉有 许多事项尚待改进提高,如:院址选的不好,建在烈士陵园的围墙里头,老人们本来就心情不好,如今抬眼就是一片荒冢,添加了更多的凄凉;院子太小,房子太 挤,没有什么绿化和美化,阳光也不多;一间房子住了好几个人,有的神智不清,有的瘫痪不能动,有爱静的,有爱动的,房间的通风换气又不好,进去之后,气味 很难闻;饮食、服务跟不上,侍候老人的人,多是从农村临时雇来的,文化水平不髙,没有受过专业培训,仅能干点力气活儿,更多的安慰抚恤之类的事做不出来; 饮食上只有一些粗茶淡饭,老人最宜也最需的牛奶却没有供应。此外,听院方管理人员讲,有些子女把老人托到这里后,就认为"完成任务"了,平时很少前来探 视。不过有比没有强,有了就是进步,问题可以改进提髙。 大家看累了,我也写累了,就此搁笔吧。另有一文,与本题有关,有兴趣的朋友请点击: 世道变了,婆媳关系翻了个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