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实生活、愉悦身心,享不尽的园耕乐 ――为什么在美国种菜(4) 探亲老人大多肩负做饭、带孩子两项任务,虽然乐享天伦又占去很多时间,但是由于生活和语言环境的巨变,老人们普遍感到住在这里太冷清寂寞,有的在这住了很短时间,就因为孤寂难耐而打道回府;有的勉强住够“签证时间”,誓言“以后再也不来了”;即使性格开朗,乐趣较多、忙的“无暇寂寞”的老人,也都积极地寻求更多途径,让旅美生活过得更充实、更愉悦。 旅居生活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呆在屋里“捂白脸“的时候多,户外活动比较少。从促进身心健康的角度,需要多抽点时间到室外,晒晒阳光,看看风景,搞些喜爱的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 根据个人和很多旅美老人的体验,开个园子种点菜,对驱寂解闷、充实生活、愉悦身心、增强体质,都大有益处,并可収到“立杆见影”的显效。简单归纳有“五乐”: 一是生活充实乐。辟园种菜,先要琢磨种点什么呀,要种多少呀,种在哪儿呀,怎样种好呀,等等,这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脑子;辟荒、建园,耕种収割……更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和体力。如此地想啊、做啊,忙东忙西,跑来跑去的,不知不觉中,那些原先寂寞苦闷的时间,九宵云外去了,代之以忙忙碌碌、乐乐呵呵、时间不够用的感觉了。 二是强身健体乐。我先后开了两个小菜园,地质条件都很差。头一个园子,地下都是石头,锹挖,镐刨,堑子凿,忙活好几天,手都磨出泡来了,才搞出巴掌大的一个“园地”;第二个园子,地下的土壤忒粘,干了硬如石头,湿了又粘若胶泥,这样的土壤,既无营养,庄稼也难以扎根,翻地前需要浇水泡软了才能挖动,更需要大量的肥土改良土壤……之后的耕耘、播种、浇水、施肥,虽然劳动量不大,但都是名符其实的体力活儿,挺能锻炼身体的。 干这些活,我很注意劳逸结合,更会“苦”中作乐:干一会儿,歇一会儿,或直起腰身活动筋骨,或迎风拭汗四望赏景,或冲杯凉茶,犒赏一下自己,悠哉乐哉地享受辛勤劳动后的舒畅与侠意。如此劳逸适度的户外劳动,也使我的高血压等亚健康体质有了一定好转。 三是观光赏景乐。菜园虽小,景色多多,一年四季有景可赏:春赏幼芽破土、韭田麦浪;夏有红花绿叶,蜂飞蝶舞;秋天瓜果垂枝,一片丰収景象;冬来了,绿退了,四野枯黄,但园里的韭菜、蒜苗等,仍然迎霜傲立,尤其那耐寒力极强的根达莱,在冬晨的阳光下熠熠生辉,让我惊呼:这才是真正的“碧绿”美! 最令人惊喜的是,一天,我正在园中“视察”手下“众兵丁”的生长发育情况,忽然一只从未见过的小鸟,悠然地林中飞来,亭亭玉立于黄花绿叶掩映下的黄瓜藤上。它满身金黄、美艳绝伦,在我这爱鸟如痴的脑海里留下了一副毕生难忘的金鸟赏瓜的优美画卷。我惊诧,这黄瓜哪来这么大的魅力将金雀吸引到了这儿。我想,没有这园耕,不种这黄瓜,我是不大可能有这金雀登枝的奇遇的。 在朋友沈君家,我还欣赏到一个同样珍奇的“五尊弥勒闹沈园”的美景:沈夫人种的一棵冬瓜,结了五个大瓜,最大的约四、五十磅,最小的也有二十多磅。五个“孩子”太胖了,累得它们的母亲精疲力尽,沈君夫妇特地为它们做了“座椅”,让五尊弥勒一字排开安坐其上,构成五佛闹园的奇景。凡是见过的无不称奇叫绝。难怪待人非常热情、厚道的老沈夫妇,在我第一次登门时,一不让座,二不供茶,领着我直奔后院看他们的冬瓜呢。 四是求索益智乐 。种奌蔬菜瓜果,说来简单,实际上技术也相当复杂。开始不会上网,手头也没有可供参考的技术资料,逼着我必须开动脑筋,自行求索,摸着石头过河般地反复试验,终究摸出了一些蔬菜的栽培门道。我还把种菜学得的一些理论和体会,转嫁到厨房里,解决了多年存在的豆芽好吃芽难生的难题,新的生豆芽方法,简便易行,绝对环保,如今,我们每周都会生一小筐豆芽,炒菜吃,做汤喝,特别是搭配豆腐做豆腐卷,味道好极了。(生豆芽的具体做法请点击“送你一道鲜美可口的豆芽菜” ) 辟园种菜,不仅让我尝到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甜头,也让我深感农业科技的无尽与深奥,增加了对那些为了不断提高农产品的数量与品质而辛勤奋斗的农业科技工作者了解与敬佩。 五是畅享収获乐 。眼见亲手种的蔬菜瓜果如愿地茁壮成长、开花结果,本身就是一大乐趣,収获更让先前的那些“念想”变为现实:种的黄瓜,除了遭遇病虫害,结的都很多,自家吃不完,送人没处送,放又放不住,我把这戏称为“黄瓜灾难”;用自己种的韭菜包的水煎包,一咬满嘴辛香;种的根达菜,忒泼皮,种哪长哪,冬天也有菜吃,过水晒的菜干,炖个五花肉什么的,如梅干菜一样鲜美;自己种的辣椒,专门选它不老不嫩、辣味适中的时候摘,不仅保住了营养、美味,也免了切椒、洗椒、尝椒那刺鼻、刺眼、辣手、辣心、辣肺的苦处…… 这些蔬菜,都是现吃现摘,特别新鲜,绝对绿色,冰箱也减负了; 吃着自己种的蔬菜,较之市场买来的,味道好像也不一样了:这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呀,一个字:美! 自己辟园种菜的经历,使我更加体会到农民“锄禾日当午”的艰辛,对粒粒皆辛苦的盘中餐也更加珍惜了。(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