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亲情:享受,在领养过程中 生过、带过孩子的人都会知道抚养孩子的艰辛。经济上的负担姑且不说,孩子饱啦饿啦、拉啦尿啦、醒啦睡啦、哭啦闹啦……哪一样不叫大人操心?有几个当母亲的,孩子小的时候,吃过一顿安生饭、睡过一次囫囵觉?要是孩子有个头疼脑热闹个什么病儿,那就更不用说了,母子连心啊! 自己亲生的孩子尚且如此,从异国他乡领来一个语言不通、生活习惯迴异、文化差别很大的孩子来家里抚养,养父母所付出的心血更是难以言喻的了。然而我们从好多位领养中国孩子的父母那里听到的却是另外的一番言词,他们对待领养子女的开明态度更让我们许多中国人吃惊。这里记述的Joe和Mary夫妇就是几万个领养中国孩子的父母中颇具代表性的一对。 Joe和Mary夫妇领养的女儿丹妮尔,出生后就被生身父母遗弃了,后被重庆一家孤儿院收养。经过办理繁杂的领养手续,终于在她十九个月大时来到了美国新家。 为了全心全意地抚养丹妮尔,Mary辞掉了一份很不错的银行工作,当起了全职妈妈。她为自己黄皮肤、黑眼珠的宝贝女儿精心准备着营养可口的膳食,购置了各种各样的玩具,还特地为她布置了一间充满雅致温馨的粉红系列的公主屋,更经常帶她去唐人街,吃中餐,购唐装,买学习中文的CD和书藉,让她接近和了解中国文化;为了迎合女儿的中国背景,夫妻俩还苦苦学习中文,了解中国,结交中国朋友,定期与其他收养中国孩子的父母聚会,交流育儿的心得体会……所有这些,应该说,远比抚养自己亲生儿女要多了不少事儿,付出的辛苦也比一般的育儿多得多了。但从未听他/她们喊苦叫累,相反地,当朋友们说,丹妮尔到了你们家,真是她的运气时,Joe马上说,不,是我们的运气好;Nary接着说,女儿的到来带给家中无尽的快乐,是上帝赐给我们的礼物。对他们来说,孩子的一笑一顰,一声妈咪、dad,用汉语说一句中国菜肴“味道好”,都是很开心的事儿;孩子娇滴滴地依偎在母亲怀里,夜里从自己床上爬起来,钻进父母的被窝,横在他们中间,一家三口睡成了H形,都是乐不可支地向别人“炫耀”的“享受”。 更令人感动的是,Joe和Mary夫妇还有一个计划,丹妮尔长大以后,他们要带丹妮尔到中国去寻找她的亲生父母,而且“如果丹妮尔想回到亲生父母身边,我们一定支持”。 问及Joe和Mary夫妇为什么要这样作,他们说,父母抛弃自己的孩子,当时一定有不得己的苦衷。一旦找到,皆大欢喜,说不定她还有亲兄弟姊妹呢。我们高兴见到他们合家团圆,也希望能用中文同她的亲人对话。他们的话语不多,充分体现了这一对美国夫妇的善解人意、豁达开朗,舍己为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我们有理由相信,Joe和Mary夫妇这番言词完全发自内心,言出必行,也深深为他们的高尚品德所感动。但是站在他们的立场想一想,如果到时Joe和Mary夫妇这套计划真的实现了,自己辛辛苦苦养大且又视若掌上明珠的宝贝女儿真的回到中国认祖归宗去了,他们的思现感情能够承受得了吗?他们费了那么多的心血领养一个中国弃婴又为了什么?想起了一句广泛流传的口头禅–––养儿防老,为了防老,自己不能生孩子,千方百计地领养一个,也不能让家族断了烟火。然而Joe和Mary夫妇的回答竟是与此大相徑庭:“我们在孩子的成長过程中已经享受了无穷的乐趣。”哪有一点兒养儿为防老的意思?
《雪凌梅》45 名师传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