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苑情怀――空巢老人的思念 又是秋日,獨游古苑,推著舊車,沿著熟悉的小道,沒有目標地瀏覽秋色。忽然發現前方的草叢中,有個小孩在追逐什么。這孩子,穿一件嫩黃色小褂,天藍色褲子,兩三歲的樣子,一些長得高點兒的小草,蹭著他的臉蛋,臉蛋白里透紅,一朵花似的。离孩子不遠的地方,有位老人,年齡和我相仿,他慈祥的目光一直盯著孩子,關注他的一舉一動,還不時地和孩子交談些什么。据此情景我判斷,這老人,定是孩子的爺爺(姥爺)了。我情不自禁地支住車子,緊緊地跟在他們后面,開始同樂、進而羡慕、繼而帶些悽涼地觀賞這一對幸福的爺孫游園圖,眼淚也不知不覺地順著臉脥流了下來。 兩年前的古苑,荒丘土嶺,泥徑蜿蜒,野草舖地,荊棘叢生,時見野兔出沒,亦聞蛙聲鳴停,這里的一草一木、一坡一壑,無不流淌著大自然的气息;更有一條穿越兩千多年的時空隧道,令你情不自禁地爬上毗鄰的兩座土山,儘管這里已經不見了梳妝台的蹤影、化眉池的水蹟,但是身臨其境,仍能憶起當年古都的輝煌、帝宮的奢華;走進煉箭爐遺址和那勢如臥龍的插劍嶺,耳際也會響起叮噹的鎚锻长矛和將士們演兵习武廝殺聲…… 這是正在規劃開發的一處旅游景點,离我的家比較遠,中間又有鐵路阻隔,但是每隔三、五天,我都要帶著孫兒來到這里玩上半天。活潑可愛的孫兒,和我一樣,住久了磚石圍城,受夠了都市喧囂,吸怕了尾气煙塵,每次踏進這塊尚未開懇的處女地,身心就頓時變得開朗活躍起來。尤其這小傢伙,每當我把他從自行車上抱了下來,他就像脫淼男●R,歡快地跑在我的前頭,摸摸這株小樹,嗅嗅那枝花香,走到土山腳下,又會滿怀信心地挑戰爺爺:“比比,誰先爬到頂上?”哪曉得,山路崎嶇,荊棘夾道,遇到“懸崖”時,更得拉他、推他一把。及至到了山頂,更是情趣橫生,時而跑東跑西,叫爺爺看這看那,時而要爺爺摘些崖邊的酸棗嚐嚐;最吸引他的眼球的是不远处那穿流不息的火車了,只要听到火車的響聲,立馬全神灌注,一會兒惊呼“火車的眼睛真亮”,一會兒又說“火車的嗓門太高”,還饒有興趣地辨認這列車是客車還是貨車,或者數一數那列車有幾節車箱? 園里散居著几戶農家,有的飼養雞鴨,有的放牧牛羊,這些在農村里司空見慣了的家禽家畜,可是對我們的孫兒來說,卻稀罕得見了寶貝似的,每次游園都要帶他到這些農戶门前,看了一遍又看一遍,一直沒有看夠了的時候。 那是一年一度的收獲季節,古苑里,野草結籽,野果垂枝,同樣是一派成熟的秋景秋色。這一日,我同夫人帶著孫兒來到這里,為即將遠去的孫兒拍一些紀念照。當時進古苑,有北門、南門兩條正道,我們抄近路,從東圍墻上被人偷偷扒開的小洞鉆進來的。真是碰巧了,沿墻竟有一片棉田,一枝枝綻開的棉桃,笑咧咧地張開大嘴,歡迎我們的到來。如此天賜良景,令我們喜出望外,赶忙取出相机,喀嚓喀嚓地拍下了此行的第一批照片。 越棉田,過草地,來到預選的拍攝主場地——綿延起伏的土山前。由密密的酸棗等灌木織成的林帶,從下到上把整座土山包裹得嚴嚴實實;隨著季節的更替,不知不覺中,這林帶的色調也由春嫩、夏綠漸漸地轉向了秋黃;林帶里,間或擠進一些不知名字的秋花野草,使得土山更顯得秋意濃濃。雖是留影的好去處,但必須小心了,謹防無處不在的棘針刺破孫兒細嫩的小臉、小手、小腿。 行程的最后,沿插劍嶺的脊梁西南行,遠遠望見一大片長勢旺盛的茅草,正伴著秋風,高高地擎起無數枝碩大的白色茅花,歡快地招呼我們快來与它們合影留念。 此次秋游,全程充滿歡聲笑語,至今回想起來,心頭仍然泛起濃濃甜意。 只可惜啊,只可惜,僅僅過了兩個年頭,這里卻人去物非!面對眼前這對不知離愁的歡樂爺孫,我越發地傷感了:再想喚回往日的愉悅,只能是夢里的事了。(98年秋作,07年上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