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篇第十七》)
这里的‘性’是人的生物性,并没有涉及到善与恶的问题。人性究竟是善是恶,孔子并没有明说。贯穿孔子的思想的是‘中庸之道’,这也难免会反映到他对人性的认识上。孔子所讲的人性具有追求和接受‘仁’的素质,但后天因素对最终成仁至关重要。孔子的人性观是介于告子、荀子、孟子的人性论之间的。
告子认为‘人性无善无恶’:“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袂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告子上》)就是说:人性就象激流的水,疏通东边水道就向东流,疏通西边水道就向西流。人性不分善恶,就象水自身不分东西一样。人性的善恶是由后天的引导而形成的。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他在《性恶篇》开篇讲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里的‘伪’不是‘虚伪’的意思,而是‘人为’的意思。在荀子看来这些‘人为’因素就是先王所制定的“礼”。通过效法先王所制定的礼,才能抑制‘性恶’,成就善、成就道德、成就美好的人格。仅凭人性本身是成就不了这些,故“性不能自善”,而且还会自恶。荀子认为,恶由人性自然而生,善是由人的努力而成。因此,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事物都是人努力的结果。
孟子则认为,人生来具有仁、义、礼、智四德本性,只不过人没有意识到而已。人性善良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水没有不向低处流的,人没有不善的。如果有外力,水也会向反方向运动:拍打水面水会向高处飞溅;阻塞水道水可以被引到山上。但这些都不是水的本性,是外因造成的。让人做恶事,他的本性也就像水一样变化。孟子所说的性本善,是指人人具有善的素质,并不是人人都能达到“至善”。人生来具有的仁、义、礼、智四德也必须通过增大、充实、完善,才能达到“至善”。
从告子、荀子、孟子的人性论可以看出,孔子的人性论是荀子性恶论、孟子性善论和告子性无善无恶论的综合,就是说在某些条件下,人性的表现是恶的;在另外一些情况下,人性则表现出善的一面;有时候人性是无善无恶的。就象一个人爱学数学本身就是无善无恶的。所以可以说孔子的人性假设是中庸的:人性是一个整体,有善有恶,没有绝对的恶,也没有绝对的善,而且善恶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受内外因的影响。因而他提倡“里仁为美”、“见贤思齐”(《里仁篇》),“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颜渊篇》),“择善而从”(《述而篇》),“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说苑--杂言》)。在好的环境里,和道德高尚的人交往,就能促进人性的健康发展,成为仁人君子。
在实践中,即使规劝朋友,孔子也采用的是中庸之道,点到为止或适可而止。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颜渊篇第十二》)子贡问如何与朋友相处,孔子说:“如果朋友有了错误,就真心诚意劝告,好好引导,不行就算了,不要自找其辱。”
子游曰:“朋友数,斯疏矣。”(《里仁篇第四》)子游说:“对待朋友,劝告过多就会遭到疏远。”
这里只是谈中庸之道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并没有评价其对错。班门弄斧,见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