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768-842),字退之,唐代大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出自韩愈之手的传世名言包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韩愈爱护人才,是个真正的伯乐,也是世所罕有的良师益友。李贺、贾岛都得到过他的教益,但最让后世传颂的是他与张籍的师生之情。韩愈引荐张籍进士及第,后来又推荐他出任水部郎中、国子司业。韩愈并不以张籍的老师和恩人自居,而是视张籍为信得过的朋友。“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就是出自韩愈写给张籍的诗《调张籍》。韩愈还给张籍写了另一首诗:《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张籍既然是韩门弟子,他也或多或少继承了韩愈的师传。起码在爱护人才、愿当伯乐这点上做得还不错,朱庆馀就是由他发现和举荐的。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越州(浙江绍兴)人。唐敬宗宝历二年(826)中进士,在秘书省作过小官。朱庆馀没考状元前就与张籍相识,很得张籍赏识。朱庆馀考状元时,张籍已在水部当郎中,是有名的大才子。朱庆馀考试前心里没底,就给张籍悄悄写了一首诗《闺意献张水部》,表达自己愿意改头换面为张君而‘献身’的意向: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朱庆馀以新媳妇自比,以张籍比新郎,用公婆比主考官,私下里征求张籍的意见。按古代风俗,头一天晚上结婚,第二天清早新媳妇要拜见公婆。诗里写道:虽然是洞房花烛夜,但红烛通夜未灭,因为新娘一直在担心天亮拜见公婆的事。不管她如何化妆打扮,她心里总是七上八下,对能不能讨公婆的喜欢没有把握。迫于无奈,羞涩的新娘子只好低声问新郎:你看我这样装扮行不行? 朱庆馀男扮女身可算是与张籍的《节妇吟》气息相通。张郎心领神会,将错就错,在《酬朱庆馀》里安慰朱妹妹道: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典菱歌敌万金。 63岁的老新郎张哥哥把朱妹妹比作一位既美貌又善歌的采菱姑娘,一曲采菱歌,肯定可以把考官摆平,妹妹你就大胆的往前走吧! 张籍当然比老师韩愈在官场上要老练的多,也就是更有“政治智慧”。韩愈刚直,两次被贬斥后倔犟如故。而张籍只是个中级官员,左右逢迎也是在夹缝中自保的“生存方式”。如果韩愈张籍生活在现今,不知道韩老师会有什么下场,但张弟子十有八九会被“和谐”了,而且背不住还在主管发放博士头衔的肥缺呐!这项工作最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必须由像张教授这样既有“政治智慧”又有“嫩草情结”的人来把关。 如果是王董事长申请一顶企业管理博士帽,500万赞助费外加300万辛苦费,一手交钱,一手戴帽。商业操作,干净利索。如果是李书记需要一顶经济学博士帽,不仅分文不取,而且还要派最好的写手为李书记制造出最具超前意识的经济发展理论,因为李书记是栋梁之材,也是我们的未来。如果是赵小姐想要顶艺术博士的头衔,那得看嫩草能不能满足张老牛的胃口。至于想要文学博士的刘帅哥,除了一张小白脸,既没钱、也没权、身上更不长嫩草,想过张教授这一关恐怕很悬。学学人家朱庆馀,也许小刘子还有一线希望:张先生似乎有“断背”情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