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在一位朋友的建议下,河西魂系列在五味斋首发。其后发现其中有些地方需要修改或图片需要精简。这些工作无法在五味上操作,只能修正后收入博克中存留。五味的原帖中有一些网友在跟帖里提出一些很有见地的看法或批评,有兴趣的读者可点击以下连接查看跟帖:http://bbs.creaders.net/life/bbsviewer.php?trd_id=340873]
黄河大体由西南向东北从青海流入甘肃,在兰州西的河口转为由西向东流经兰州,故河口以西泛指为河西(当地人以乌梢岭为分界线)。河西大体上是一近东西向条带,南部是积雪皑皑的祁连山,北面是海拔较低的北山丘陵山地,中间的狭长盆地就是著名的河西走廊。在这延绵1000多公里的茫茫戈壁中,祁连山消融的雪水在浩浩戈壁里养育了一片片肥沃的绿洲。由东向西,与这些绿洲相连的是武威(凉州)、张掖(甘州)、酒泉(肃州)、嘉峪关、敦煌(沙洲、瓜州)等历史名城。这也是闻名全世界的丝绸之路中段。
据历史记载,在春秋时,秦穆公采纳百里奚和褰叔的建议,趁晋楚争霸中原之际,出兵平定西戎各部,西达古沙州(今敦煌)一带,但秦并未在河西地区移民屯兵。刘邦项羽争夺中原时,河西又被游牧部落占据。汉初国力衰微,不仅无力西征,而且都城长安一直受到北部和西部匈奴部族的威胁。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骠骑将军霍去病统率万骑出陇西平定河西匈奴,大获全胜。汉武帝龙心大悦,从长安送来三坛御酒以示庆贺。霍去病下令把御酒倒入一眼涌泉里与将士共饮,从此诞生了历史名城酒泉。为了保卫边关和丝绸之路的安全,汉武帝在河西设置了酒泉郡和武威郡。并采用设防、屯垦、移民等措施,不断充实加强河西建设。元鼎六年(前111),又从酒泉、武威二郡分置敦煌、张掖两郡;并修筑了从令居(今永登)经敦煌直至盐泽(今罗布泊)的长城和烽燧;设置了阳关和玉门关。史称“列四郡,据两关”,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随着西汉这段轰轰烈烈的定边开疆运动,卫青、霍去病、李广、张骞、苏武等亦留名青史。
玉门关位于敦煌西北90公里处,是丝绸之路中路的必经关口。相传西汉时西域和田的美玉经此关口进入中原,因此而得名。现关城犹存,平面方形,用黄胶土夯土版筑而成。阳关在玉门关南,是丝绸之路南路的必经关口。阳关城已被洪水冲毁,现残存宽四米的城垣。
玉门关和阳关虽然建于汉代,但其声名随着盛唐时边塞诗人幽怨的吟唱远播东亚。最著名的莫过于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邑轻尘,客合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东汉初,匈奴的势力一度强大,控制了西域大部分地区,还不断侵扰河西。公元73年,东汉王朝派窦固从酒泉出兵击败匈奴。“投笔从戎”的班超在这次战役中崭露头角,立了大功。班超后来经营西域三十多年,成绩卓著。他七十二岁时向朝廷请求告老还乡时说:“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东汉著 名的 书法家张芝生于敦煌,被称为“草圣”。张芝的草书一笔到底,连缀不断,气脉通联,犹如‘飞鸟入林,惊蛇入草’,古人谓之“一笔飞白”。张芝的兄弟张昶,也善草书,时称“亚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