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赶紧准备饭菜招待。吃什么?包饺子。饺子是中国的传统美食,尤其在若干年前的中国北方,只有来了贵客,才舍得拿出细粮票到粮店买点白面,到副食店割斤把指标肉,配上白菜大葱,包顿饺子款待客人。如今虽然时代变了,饺子成了多数工薪阶层消费得起的家常便饭,但是它的美味、它的美名,一直深印脑际,老祖宗留下的来了客人吃饺子的传统,也一直被沿袭下来,犹如美国人过感恩节必吃火鸡一样。
这次来的是美国朋友。常听一些人介绍,外国人怎样怎样地喜欢中国食品,尤其爱吃中国的饺子;在电视电影里也常看到,逢年过节,朋友聚会,一些黄头发、兰眼睛的外国朋友到中国朋友家作客,怎样蛮有兴趣、高高兴兴地同主人一起包饺子的场面……于是,听到有美国朋友要到家里来,研讨用什么饭莱招待时,拿出的第一方案就是饺子,既传统,又体面,拿到桌上去,客人见了,一定满心欢喜,赞不绝口,既圆满完成了待客任务,又为扬我五千年中华饮食文化做了些微贡献。
因为是第一次在家里接待“外宾”,故而饺子做的特别精细,三鲜做馅,精粉作皮,手工也很讲究,包好的饺子整整齐齐地摆在专用纸盒里,就等客人到来,把水烧开水,三滚(滚开)三激(凉水激一下),捞饺装盘,往案上一摆,坐等欢笑和恭维了。
来的是位小客人,八九岁的样子,孙儿的好友,原先在一个小学上学,后因搬迁,分开了。但两下里情谊很深,经常有电话交流,如今见了面,两个人都乐不可支,一会儿参观书房、庭院,一会儿乐颠颠地玩起电子游戏,经过几次提醒,小家伙才把小伙夥邀到桌上,准备就餐。
我一边喜孜孜地端饺上桌,一边留神观察孩子脸上料想中的惊喜。谁知意想不到的尴尬出现了,刚才还满脸喜气的美国孩子,面对盘中腾腾冒着热气、非扁非圆非长非方的“怪物”,迟迟不敢下手,出现了满脸的惊疑,好像是说,这就是饭?这能吃吗
我们见了,赶紧上前解释,它叫饺子,是中国最好吃的食品……并且当面拦腰扳开一个饺子,向他讲解饺子的结构:这是皮,这是馅……又带头做了吃饺子的示范。
孩子虽小,但颇懂事,听了这番宣传,小心翼翼地抓起一只饺子,又小翼翼地放到嘴里咬了一口,嚼了嚼,品品味,然后绉着眉头把那饺子吃了下去。
面对孩子十分为难的神态,我们真的傻了,无奈之下,撤了盘子,胡乱拿出一些面包、炸鸡、汉保、饮料等,才把这顿饭应付了过去。
事后,我们总结了经验教训,饺子虽好,但美国孩子从小吃惯了西餐,乍一接触中国食品,认识和接受不了,情理之中的事儿,怪他不得,以后别再剃头挑子一头热就是了。
接下来,第二次待客,邻居家的小朋友,纯血统的华裔宝贝,十来岁了,一直跟父母和姥爷姥姥在一起,平常她家吃的都是地地道道的中国饭。今天到我们家玩,留饭,吃的又是饺子。谁知这位中国小女孩还不如那个美国小朋友,美国小朋友好赖还是吃了一个饺子,她是见了饺子就摇头:“我不吃……”
这就怪了,怎么中国孩子也不吃饺子了呢?问她爱吃什么,答曰:“方便面。”啊呀,我的天呀,方便面有啥好吃的,不仅没有什么营养,还有可能掺些荤油、防腐剂等有碍健康的成份。但是没办法,主随客便,赶快泡了一包方便面给她。
因为这两次尴尬都出在孩子身上,我们想,如果换成大人,定然不会这样的。这又导致了第三次尴尬。
这一日,一个四世同堂的美国家庭全员到家里作客。我们提供的多种食品中又有一样是饺子。听说来之前,客人家的老人曾对孩子们打过“预防针”,对桌上的中国饭,多少都要吃一点(以示对主人的尊重),孩子们也都点头答应了。谁知到了餐桌上,两个小孩咬了一口饺子,吐了出来;两个年轻人,每人吃了一个再也不吃了;只有爷爷,礼节性地勉强吃了两三个……
饺子最大的尴尬当数一家国外媒体的报导:在京奥会新闻中心的食堂,每天早晨都可以看到"老外"们的一脸迷糊、一头雾水,因为在早餐的柜台后,有炒白菜、炒土豆丝、鸡蛋面条汤等供人选择,不少外国记者宁可吃烤面包片、果酱和麦片,也没有吃这些中式热早餐的激情;即使炒蘑菇、炒蔬菜和烧肉等美味佳肴也难以激起他们的胃口。一位巴西客人甚至说,一起床就吃肉和蔬菜馅的包子"很恶心"。
以上几例,虽然不足以说明老外们都是那样的厌恶饺子等中国食品(事实上,常见一些美国人光顾中国餐馆,京奥会上,定然也有老外喜吃中国美食),但是至少可以说明,中国人心目中的以饺子为代表的传统美食,并非想象的那样受到外国人的普遍欢迊。
一次次的饺子尴尬,使我想起了中国的一句老话:罗卜白菜,各有所爱。不要说美国这样聚集了几乎全球所有人种肤色的多民族大国,就是在中国,不仅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之间的饮食文化存在巨大差异,就是同一地区、同一民族甚至同一个家庭家里,也普遍存在“众口难调”的问题,有的爱吃素,有的爱吃荤,有的爱吃咸,有做爱吃甜……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很复杂,一时半会说不完也说不清楚,但其中有一条共同的,就是受到传统饮食文化的熏陶及长期食用某些食品后,人们头脑里逐渐形成了某些东西能吃、某些东西不能吃,某些食品好吃、某些食品难吃的固定思维,味觉及消化系统也隨之发生相应的条件反射,形成各自独特的饮食习惯和判断标准。我们之所以多次出现客人厌食饺子的尴尬,就是对老外们的传统文化及饮食习惯缺乏必要的了解和尊重,以己之爱度人之爱,以己之恶度人之恶,以为自己爱吃的东西,一定也会受到客人的欢迊,犯了主观臆断、强加于人的错误。
中国还有句老话,叫“王婆卖瓜,自卖自瓜”。我们不是开饭店的,也没有自我吹捧的恶习,我们之所以一次再次地犯错,也与我们听多并轻信一些媒体的不实宣传有关。因而呼吁新闻媒体报导某一事物时,尽量的全面点、客观点,否则,把不了解真象的受众吹懵了,跟着犯浑不说,不实新闻制造者的耳根也一定会被骂得发烧的。
一次次的饺子尴尬,也让我们学乖了:在饮食招待上,学习中国开饭店的王小,宴客之前,先做一番了解,然后“照客兑湯”。还真灵,这之后,再也没有出现饺子、包子之类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