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逛“庙会”记 三排座的面包车像一叶轻舟,游弋在广袤无垠的绿色海洋中,将我们载往心驰神往的一个古老神秘的去处。 从女儿提议要带我们去逛逛美国庙会的那一刻起,就产生一股强烈的惊奇与欣喜。惊奇的是,远隔重洋的美国也有庙会?欣喜的是,马上可以见识一下美国庙会的庐山真面目了! 要赶庙会的兴奋波,也激活了故乡庙会的记忆。久居的故里,堪称是庙会之乡,搞庙会的村镇比较多。每逢农闲时节,隔三岔五的就会有个办“会”的地方,有庙的叫庙会,没庙的就叫“会”。那真是人挨人人挤人,叫卖声、招呼声不绝于耳;打烧饼、炸油条,四野飘香;村里的各家各户,大多摆起饭场,招待赶会的亲朋好友;戏台更是少不了的,有的连唱好几天呢! 在国内逛庙会,非常容易的事儿。有的会场就在家门口,听到开戏的锣鼓响了,再拎个小马扎出门也不迟;远点的,或骑自行车,或搭“小拖”,最多也就坐上几十分钟公交的路程。在美国,大不相同了,我们这次私家驾车直来直往,也要跑两、三个小时,来回千里之遥了。但一股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着我们,再远,也要去见识见识,这美国庙会到底是什么样子? 凭借卫星导航仪的指引,跑州际、上髙速,还颠了一段乡间石子路,日近中午时,汽车驶进一座葡萄园专为庙会留置的草地上。 庙会,顾名思义,在庙里或附近举办的集市。下得车来,举目四望,悠悠兰天,片片闲云,青草如茵,绿树如屏,风景倒是很美的。只是费尽眼神,四处张望,也难以找到故里庙会的标志性建筑----庙宇或其他富有宗教色彩的建筑。除了周围树林里隐隐约约可以望见的几栋房子,庙会附近连个村庄都没有,哪有中国庙会的一点影子? 又一想,笑起自己来了:美国是个主要信仰天主教的国度,到哪里去寻找心目中的庙宇呢?我们之所以叫它“庙会”,那是因为旅居这里的华侨觉得这一年一度的集会颇有奌中国庙会的样子,就给它安了个庙会的名字。美国的“庙会”,英文叫“festival”,译成中文是“节”的意思。我们今天要逛的“庙会”是为纪念14-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而举办的,叫“文艺复兴节”。 美国之所以举办文艺复兴节,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与浓厚的现实意义。几百年前的文艺复兴运动,说的是复兴被遗忘的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实际上,文艺复兴是欧洲资本主义文化思想的萌芽,是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文艺复兴的主要思想特征是人文主义,提倡以人为本,反对以神为本的宗教思想,这与当前欧美的主流思想是一致的。 回忆参加过的中国庙会,原先存有较多的宗教色彩,现在则多以乡情、娱乐为主题,在亲友聚会、商易往来与文娱活动等方面大作文章,充满热烈欢快的气氛。而美国的“文艺复兴节”则是以念旧复古为主线,向人们展示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风情与生活。 形式上,两国“庙会”存在许多相似之处:都是一年一次;都有较多的文化娱乐活动,也都有不少的商业摊点,但具体内容则存在明显的不同,如美国庙会不存在亲友间借着赶会的机会串门聚会的现象,摊点摆出的商品也没有中国庙会的丰富、适用。之所以如此,原因大概是,美国地广人稀,不大可能利用这样的形式来搞亲友聚会;就商贸而言,美国如此髙度发达的商品社会,社区附近卖什么的商店都有,跑到一个偏僻乡野办会经商,搞得再好,恐怕也难以达到自家门口众多超市之一二;更主要的是,拿出较多的“古董”来展示,对于过多了现代化生活的民众来说,既有一定的欣赏价值,也能起到忆古思源、“古为今用”的效果。这不,尽管天气炎热,路途遥远,仍有成百上千的人举家带口前来赶会,偌大一片草地上停满了赶会的汽车。 一下汽车,就见一些穿古装、画脸谱的游客,站在汽车旁对自己的穿戴装饰作最后的梳理检点;走进庙会“大门”,很快又听到了唧唧复唧唧的织布机响;熊熊炉火旁,铁匠师傅手持钳、锤,叮叮当当地锻打铁钉、马蹄掌、刀叉斧钺等器具和枪械;大大小小几十个商业摊位,展销的几乎都是各式各样的古玩、饰品和器皿;现场制售的食品,也都是美洲初始移民食用的烤火鸡、炸鱼块、煑玉米之类;庙会及摊店的工作人员,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穿戴不同的古代服饰;雨后泥泞的场地上,不时碰到凶悍逼人的“海盗”,把游人带进充满恐怖神奇的年代。 最受瞩目的“王后”,在群臣簇拥下巡视全场,每到一处,都有一些崇拜者迎上前去单腿点地行跪拜礼;“王后”向游人颁发王家骑士证书与授勋的现场,排队等待获此“殊荣”的游客更是络绎不绝,突显生活在髙度现代化蜜罐里的欧洲移民后裔仍然深藏着对故国王室的崇拜与眷恋。 比武射箭是整个庙会最具吸引力的项目。说起比武射箭, 中国游客顿时就会想到一箭双雕、百步穿杨等许许多多中国比武场上的精彩表演。我们也是怀着这样的激奋心情走进比武场的。 比武场设在森林旁的空地上,相当的窄狭。头脑里不禁打起问号:这么小的地方,威武的骑士们能够伸展开手脚吗? 比武骑士上场了:一男一女,全都披盔戴甲,座骑也是少见的高头大马,颇有一比髙低的架势。但真的“动起手来”,却让我们这些中国观众大失所望:每场比赛,选手们都是文质彬彬,分别上场,没有速度,没有气势,没有面对面的过招,仅有的几项简单比赛,如挥刀断香(武士挥马走近类似香炉的标靶,举刀将炉中的“香”削断)、马上刺果(武士骑马举矛刺穿台上的苹果)等,成功率也都不髙。 颇为费解的是,就这么几个“很没劲儿”的比赛,竟然博得观众们一次又一次的掌声和喝彩! 不禁很纳闷,为什么出现这个“奇怪”现象呢?是因这里比较偏僻闭塞,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贫乏,眼前有点儿刺激就髙兴得不得了?还是出于礼貌,对表演者来个“掌声鼓励”?抑或这里是著名的宽容之乡(离两年前发生惨重校园枪击案的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较近,校方在为“残忍杀手”立的碑文中,不仅没有丝毫的怨恨与责难,反而对当初没有及时向其伸出援手作了虔诚的忏悔),对表演者的技艺不佳和失误,表现了同情和谅解?还有就是中美两国欣赏文化的差异,我们喜爱的髙难与惊险,并不被美国人接受与看好,而美国人喜欢的,却又让我们难以理解…… 赤日炎炎,千里迢迢地逛个庙会,看到的东西并非想象中的丰富精彩,但却增加了不少见识,还属逛有所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