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初 会 李庄大队位于一条大河故道上,地势平坦,但沙多土少,地力瘠薄,二百多户人家,都以农业为生。大队党支部书记李玉梅,十六岁时,参加治河大会战,与一班姑娘们组成铁姑娘队,同年轻小伙子比着干:挖泥时,她的锹头要比男人们大一半;挑担子,小伙子挑一百八十斤,她挑二百斤;推车,男人们跑两趟,她跑三趟。地委书记张勤来河工视察,了解了这个情况后,问山口县委书记:“李玉梅家啥成份?” 县委书记答:“贫农。” 张勤又问:“李玉梅是不是党员?” 县委书记:“还不是。” 张勤:“这样根红苗正的劳动模范,为什么还没有入党?” 县委书记:“她还没到入党年龄。” 张勤:“多大了?” 县委书记:“差一年零四个月,十八岁。” 张勤:“可以了。我入党的时候,也不到十七岁呢。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嘛!” 根据地委书记的指示,县、公社、大队三级党组织当即研究,很快办好了玉梅的入党手续,成了当时青龙地区最年轻的一名党员。 治河任务完成后,张勤亲自到李庄,帮助改选大队领导班子,刚由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的玉梅,被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周诚对新的领导班子说:“从今以后,你们大队就定为我的点了,你们工作上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要求,可以直接找我。” 玉梅虽然年轻,但是有文化,心眼多,接受新鲜事物快,她想起在治河工地上认识的几位农业水利专家,很有本事,很想把他们请来帮助大队搞科学种田,就是怕一个小小的李庄大队请不动人家。现在听到地委书记发下这个话来,赶紧说:“张书记叫我们提要求,我现在就有一个,不知能提不能提?” 张勤说:“你有什么要求,只管说,只要我的权力范围内能帮忙的一定帮忙。” 玉梅说:“我们一不要钱,二不要物,就想请您派两个专家来帮我们搞科学种田。” 这个要求一提出,在场的所有人,包括地委书记、县委书记都很惊讶:想不到这个年轻女娃子这么有见识,有谋略,人家都在“大干苦干拼命干”的时候,她却率先提出了科学种田的新思路,不禁惊喜万分。 张勤同县委书记嘀咕了几句后说:“玉梅这个要求提得太好了。刚才我同靳书记商量好了,很快从地区和县里抽派几名小麦、棉花和水利专家来,由地区农林局一名局长带队,组成地县两级工作组,驻到你们大队,帮助你们搞社会主义教育和科学种田。” 玉梅等人高兴得鼓掌欢呼:“太好了,太好了!我们这就为他们安排房子,欢迎他们赶快进村。” 得到几位专家的指导,又在农机、化肥上得到地、县两级的照顾,李庄大队的农业生产蒸蒸日上,很快成了远近闻名的“双白”(小麦、棉花)高产大队,被中央领导誉为“青龙大寨”、“沙窝里飞出的金凤凰”。全国各地前来参观取经的人络绎不绝。张勤更把李玉梅视为掌上明珠,百般呵护。 雪豹对玉梅的事迹也早有耳闻,张勤与他谈话后,他就琢磨:这个李玉梅到底是什么样三头六臂的人物,小小年纪就把一个生产大队搞得这么好?这次一定要好好见识见识。而玉梅呢,从小听熟了董成瑞、黄继光等英雄人物的故事,对战斗英雄充满了景仰之情,得知雪豹要来李庄蹲点,心里非常高兴。这天,她通知大队和驻村工作组全体人员,早早在大队接待站集合等候,自己还不断到村口瞭望,盼他早点到来。 约摸上午十点钟,远远听见汽车鸣笛声,一辆灰白色的小轿车来到了村前。李玉梅和工作组负责人、地区农林局局长陈浩赶紧领着大伙儿迎了上去。张勤见了,叫司机停车,同雪豹走下车来。张勤指着雪豹向玉梅介绍说:“这位就是我常给你提到的丘市长。”又向雪豹介绍说:“她就是大队支书、铁姑娘李玉梅。” 两人紧紧握手后,众人簇拥着张勤、雪豹来到大队接待站会议室,张勤进一步向大家介绍雪豹道:“雪豹同志是青龙山一带家喻户晓的战斗英雄,是共和国少数几位最年轻的市长之一,他阅历丰富,治市有方,政绩显著,多次受到中央和省委的表彰,伟大领袖毛主席还同他一起照了像。这次根据省委安排,亲自到你们李庄蹲点,搞调查研究,这不仅是你们李庄大队的幸运,也将对全地区的工作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玉梅听了,不觉又抬起头来仔细端详同自己仅有一桌之隔的雪豹,给她的第一印象是:这个人怎么这么年轻!但见他身高体壮,满头黑发,面庞端俊,威严中透着柔气,她从心底里隐隐泛起丝丝说不清的甜意。雪豹见玉梅在专注地观望自己,害怕引起张勤和其它人的注意,赶紧低下头去翻看驻村工作组送给他的李庄大队科学种田的资料。 李玉梅代表大队领导班子、地县工作组和全村贫下中农,对雪豹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雪豹表示:能到全国闻名的李庄大队蹲点,是自己梦寐以求、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一定要虚心向玉梅同志为首的大队领导班子学习,向驻村工作组的专家们学习,向全大队的贫下中农学习。大家在工作中有些什么困难,也尽管提出来,一定不遗余力地帮助解决。 基本礼节走完之后,张勤说:“好长时间没来了,玉梅领我们到地里转转吧,看看麦子长得怎样了?” 玉梅看看墙上的挂钟,说:“天不早了,吃了饭再看吧。” 张勤:“下午我还有个会,吃了饭就要往回返。” 玉梅:“您好不容易来一趟,就多呆一会儿呗。” 张勤:“不行,说好了要回去的。” 玉梅:“那好,就在村边转转吧。” 吃罢午饭送走张勤之后,玉梅对雪豹说:“丘市长,看你忙活大半天,我领你看看你的住处,休息一会儿吧。” 雪豹连说:“我不累。” 玉梅说:“我知道你们城里人都有睡午觉的习惯,到了这里,也不能打乱了这个规矩。”说着从雪豹手里夺过提包,前头领路,把雪豹带到接待站后院的一间房子跟前,叫服务员开了门。雪豹进屋一看,是一个套间客房,外间放着沙发、茶几和办公桌,里间卧室。 玉梅说:“俺这条件不好,委屈你了,你就将就着住吧。” 雪豹没想到村里还有这么好的房子,说道:“这样的房子,在城里也难找的。” 玉梅说:“这是接待站最好的房间了,只有三、四套,是特地为来参观的首长设置的,张勤书记来,也住这里。但同你们市里比,差远了,连个卫生间都没有。” 雪豹说:“我是来蹲点的,应该同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怎能住这高级房子呢?还是在村里找户人家住下吧。” 玉梅说:“这不行。” 雪豹:“为什么?” 玉梅:“以前来这蹲点的干部,也都安排住在贫下中农家里。结果住户都把家里最好的房子腾给他们住,自家人挤在偏房里;农村人睡得早、起得早,蹲点的干部睡得晚、起得晚,互相干扰,不方便;吃饭呢,人家来蹲点的,随家里人一起吃吧,心里过意不去,各另再做吧,做好了人家也不吃。后来盖了接待站,大队领导班子研究决定,以后上边再来人,吃住都在接待站,不往贫下中农家里安排了。你看,现在地县工作组的同志也都住在前排房子里。” 雪豹:“要是这样,我也不能坚持要住户了。不过,这套间客房我是不能住的,留作你们招待参观的首长吧。” 玉梅:“你不就是首长吗,还客气什么?” 雪豹:“我是来蹲点的,也是地县工作组的一员,不能搞这个特殊。” 玉梅见他态度诚恳,很受感动:“那好,听你的。”说着叫来服务员,把套间锁了,在后院重新开了一个单间给雪豹。 接待站建在村边的一片树林之中,环境极其宁静,雪豹又是有名的“三能”(能吃、能睡、能干)干部,躺下不一会儿就呼噜起来,一觉醒来天已黑了。接待站的服务员听到屋里有动静,赶紧打了洗脸水来,招呼他洗脸吃饭。 雪豹自责道:“怎么一觉睡了这么长,真是对不起,叫你久等了。” 服务员:“支书也来瞧过几次了,见您睡得香,叮嘱我们不要惊醒您。” 雪豹跟着服务员来到小餐厅。雪梅吩咐服务员开饭。 玉梅问雪豹:“在这睡得安稳吧?” 雪豹:“你看,这一觉从中午一直睡到这时候,连个身都没翻。” 玉梅:“俺这乡下,哪一样也比不了城里,就是这环境,除了庄稼就是树,满眼绿色,你们城里是比不了的。” 雪豹:“人要长住这里,不知要多活多少年!”他转问陈浩等:“你们说呢?” 几人异口同声地说:“我们都想把户口迁过来呢!” 玉梅笑道:“好啊,你们就迁吧,我们保证提供一切方便。” 雪豹:“都是说说罢了,这些事哪能由得自己呀。” 玉梅对雪豹说:“刚才我同陈局长商量了一下,想请您定个时间,我们把大队的情况向您作个全面汇报。” 雪豹:“我是来学习的,别说什么汇报不汇报的。再说,我在市里,整天坐板凳开会,腻歪死了,听到汇报这词儿就头疼。我看这样吧,抽空儿,咱们一起到地里转转,边走边谈好不好?” 玉梅、陈浩都说:“好,好。” 饭后,陈浩将玉梅拉到一边,说:“到时候,你给丘市长汇报吧。” 玉梅:“我怕颠三倒四的说不好。” 陈浩:“别谦虚了,论起口才,我比你差远了。” 玉梅:“你叫我说我就说,说错说漏了的,你包圆。” 陈浩:“看样子,丘市长不一定喜欢长篇大论,你就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吧。不过要掌握一个原则:成绩说够,困难说透,该伸手时就伸手,丘市长可是个大财神啊!” 玉梅会意地笑道:“知道了!” 这一天,雪豹早早起来,跟着玉梅、陈浩,踏着露水,走在田间小道上。 玉梅问雪豹:“我从哪儿说起呢?” 雪豹:“从哪儿都行,你就随便说吧。” 陈浩:“你先给丘市长汇报汇报大队的基本情况吧。” 玉梅问雪豹:“行吗?” 雪豹:“行。” 玉梅:“我们大队,下面有两个自然村,也就是两个生产队,二百三十六户,九百六十八口人,五千零四十三亩地,人均五亩二分一厘。说起来地不算少,但多处于大河故道,属砂壤土,土壤粘度指数很低,含氮量极少,费水费肥,产量不高。以前,粮食亩产一百来斤,籽棉亩产也就是几十斤。这几年,认真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大搞科学种田,粮棉产量逐年提高:粮食平均亩产,大前年过了‘黄河’,达到四百七十六斤;前年为五百八十六斤,去年为七百零三斤,今年估产可以过‘长江’,亩产超过八百斤……” 雪豹见玉梅不拿本子,把粮食、棉花以及其它五谷杂粮的产量逐一说了出来,心中不禁感慨道:我在市里听过多少汇报,那些正二八经的区长、局长,有几个不是抱着秘书写好的稿子,一字不漏地照本宣科的?如今这个乡下小丫头,连个纸片都没拿,竟把村里的情况记得清清楚楚,说得头头是道,还有什么土壤粘度指数、含氮量等我都听不懂的专业名词,真是叫人不可思议! 玉梅见雪豹若有所思的样子,以为他对自己的汇报不感兴趣,问道:“我这样汇报,行吗?” 雪豹连连称赞:“行,行,行!不知你怎么记清楚这么多的数字,了解这么多科学知识?” 玉梅听了,心中暗自高兴,说道:“您过奖了。俺是搞农村基层工作的,头脑里不装点东西怎么行?” 陈浩帮腔说:“别看她只有初中文化,脑袋瓜可好着呢!到上面开会,从没见她做过记录,可是回来传达时,一点也不会丢了的;专家们说点科学种田的事儿,她一听就懂,一学就会。全村几百户人家、近千口人,她能挨个说出每个人的岁数和脾气秉性……” 玉梅截断说:“丘市长,您别听陈局长瞎吹,俺文化低,脑子笨,哪有他说的那么神?”又对陈浩说:“你别捧了!捧得越高,摔得越重,还是让我给丘市长继续汇报吧。” 雪豹:“打住,打住。你刚才说的那些,已经把我的脑袋瓜装得满满的了,再装,要炸了!” 玉梅:“看您说的,您要不想听,我就不说了。” 雪豹:“不是不想听,我真的记性不好。以后慢慢向你求教吧。” 陈浩:“对,以后时间长着呢。” 正说着,前面传来“突突”的机器声。雪豹问:“什么声音?” 玉梅:“抽水机响。麦收八、十、三场雨,现在是三月,四十八口机井都开着,正给小麦浇水呢。” 雪豹:“怎么开这么多机井?” 玉梅:“少了不行。砂土地,渗水快,机井抽点水上来,经过垄沟送到地里,路上至少损失两三成。” 雪豹:“太可惜了。有没有解决的办法?” 玉梅:“有。陈局长他们早给研究规划好了,搞地下水道。” 雪豹:“地下水道,什么意思?” 陈浩:“现在流水的都是沙土明沟,我们规划的地下水道,就是把明沟改成暗沟,在地下修输水管网,让水从地下走,不仅解决了明沟上蒸下漏浪费水的问题,原先的流水沟还可平了种庄稼,也有利于田间机械化作业。” 雪豹:“一举三得的好事,为什么不搞?” 陈浩:“一、缺材料。搞地下水道,需要钢筋、水泥,这些都是国家短缺的计划内物资,计划报上去了,迟迟批不下来;二是缺资金。全大队的地下管网搞起来,需要四、五万块钱呢。” 雪豹:“这也难怪。” 在一块白茬地旁,雪豹看见几个农民正在赶着牛犁地,问道:“为什么不用拖拉机?” 玉梅:“队里只有一台拖拉机,正在东北地里用着呢。” 雪豹:“有几台就够了?” 玉梅:“三、四台的样子。” 雪豹:“不能再买两台吗?” 玉梅:“买是想买,买不着呀。” 雪豹“嗯”了一声,表示明白了。 玉梅告诉雪豹:“现在最缺的还数不到拖拉机。” 雪豹:“什么?” 玉梅:“化肥。” 雪豹:“为什么?” 玉梅:“咱这地薄,小麦要追肥,棉花要底肥,其它五谷杂粮也都要肥,可是县里下来的指针,加上售棉奖励肥,十成只能满足两三成。要是化肥跟上了,咱们的产量还能上一大节子。” 雪豹问:“买化肥有钱吗?” 玉梅:“紧巴一点。但是如果有了指针,就是各户摊派也得买呀。” 雪豹:“咱们今天就转到这里吧,赶紧回去,你们把紧缺的东西拉个清单给我,我马上给你们联系。” 玉梅说:“不用回去,需要的东西都在我这小本子上呢。”说着从身上掏出一个红皮笔记本,翻到其中的一页,递给雪豹:“您看,一项一项都写在上面呢。” 雪豹接过一看,果然,水泥多少,钢筋多少……记的清清楚楚。 雪豹说:“供货渠道我可以帮你们联系解决,但是钱的问题,我帮不了大忙,因为地、市财政两条线,市里有钱也不能拨到你们这里来。我只能告诉厂家,你们买东西时,在价钱上尽量给予优惠。” 雪豹等人回到接待站,简单吃了早饭,雪豹就按玉梅的单子一个一个地给生产厂家打电话,腊梅坐在旁边静静地听着。 “喂,水泥厂吗,我找周厂长……啊,小周呀,我在李庄给你打电话。这里打井修渠需要二十吨水泥,你能给解决一下吗?……还有价钱上,尽量照顾些,农村钱紧,一个铜板恨不得掰成八瓣儿花……弄点落地散装灰,更好。” 放下电话,雪豹对腊梅说:“水泥解决了,周厂长说给你们二十吨落地散装灰,质量挺好的,象征性地收点钱就算了。” 玉梅:“太好了,我们这里有砂子,明天就去河滩挖点,水泥来了就动工。” 接着,雪豹向化肥厂徐厂长求援化肥。对方说:“现在化肥比粮食还精贵,产多少,往哪儿发,上面控制很紧,一点机动也不让留。不过您放心,既然您说话了,再紧也得想办法,您就说个数吧。” 雪豹问玉梅:“打得紧一些,要多少?” 玉梅:“最少也得十六、七吨。” 雪豹告诉徐厂长:“十七吨。” 徐厂长:“分两个月给行不行?” 雪豹又问玉梅,玉梅说:“行。” 雪豹对徐厂长说:“分两个月行啊。价钱上能不能照顾些?” 徐厂长:“化肥售价是省里统一规定的,低了发票没法开。不过给他们的化肥,每袋多装几斤,每车多装几袋,价钱也就下来了。” 雪豹又给钢铁厂贾兴汉打电话,贾兴汉说:“您叫他们开车来吧,我这里有几十吨下脚料,各项性能指针都合格,就是长点短点不整齐,按废品价处理给他们,拉回去做输水管道一点也不影响使用。要是没钱,就算我们无偿支持吧。” 雪豹:“那就无偿支持吧。” 最后,雪豹给拖拉机厂打了电话,厂长答应按成本价卖给两台拖拉机,厂里派人送过来,在这住几天,帮助队里培训机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