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喜感受:钱都到手了,还像做梦似的 ――退死樹记 一位作家寫道:在美國購物是一種享受;一位學者說:西方國家沒有消費者權益保護日(意即無需保護);更有甚者,一位购物者讲:美国是购物天堂。他們的這些言詞是否有些偏頗、言過其實,我沒做過研究。就我本人而言,多次赴美探親,旅居美東美南若干州,參与購物千百件次,姑不談購物環境的舒適宜人,店家態度的熱情隨和,以及基本上沒有“假冒偽劣”、“缺斤短兩”,就憑買了東西可以隨便退這一條,也著實值得稱道的了。這不,兒媳給孫子買的幾包襪子嫌小,拿去退了;兒子買的折疊床出現鏽跡,也拿去退了……退的時候,店家不僅沒有詢問退貨理由,沒有冷眼刁難,還為方便退物,在店內顯眼的地方設了專櫃,指派專人守候、接待,像對購貨交款的顧客一樣熱情禮貌。你也許會說,這在美國太稀松平常了。那麼你聽說過栽死的樹兒也能退的事情嗎?自家把樹栽死了,出售樹苗的商店也叫退,這件類似東方夜譚的好事,還真叫我碰上了。 眼瞅著心愛的小樹慢慢地死去 我們全家都愛樹。可是建築商大概為了省錢的緣故,只在每家的新屋前面栽了一两棵人把高的小樹兒。要想綠蔭鋪地、美化家園,只有靠各家自已動手了。 這天下午,我們全家上陣,有的拿著尺子,有的拿著紙筆,在門前草坪上測量規划,商定植樹方案。大家都鐘情於一種叫作白玉蘭的喬木花樹,它枝幹粗壯,冠大蔭濃,特別那碗口大的白花,襯著肥厚碧玉般的綠葉,更會使庭院生輝。 就是帶著這美好的憧憬,家中的兩位“主勞”――兒子和我,輪流著揮鍬掄鎬,斷斷續續干了兩三天時間,才在石頭膠泥地上刨了一個半米直徑、半米來深的坑兒。接著開車到當地一家Home Depot連鎖店,買土、買肥、買樹皮,挑選樹苗的時候,橫挑鼻子豎挑眼,經過反復比較,買了一棵幹粗約二、三厘米、高約二米、樹型漂亮、長勢良好的小樹兒,小心翼翼地把它搬上汽車開回家來。 到了家裡,按照隨樹帶來的栽培技術要點,脫桶,鬆根,就位,培土,澆水,纜繩固定。每天一有空兒,我就到樹跟前看看,添葉沒有,長高沒有。 開始十幾天還算不錯,枝兒挺挺的,葉兒綠綠的,看不出什麼毛病。大概半個月以後,有一天,我正在給它澆水,忽然一陣風吹來,從樹上刷刷掉下幾片葉子,以後幾天又陸續掉了一些,但都沒有引起注意。因為按照我們老家的說法,新栽的樹兒對周圍土壤環境等有個調整適應過程,有點發薦、掉點葉子是正常現象,並名之曰新樹“返魂”。現在自已栽的小樹正是應了這個說法,所以每當孩子問起小樹掉葉的事兒,我都“胸有成竹”地告訴他們說“沒有事兒”。 誰知“沒事”有事,老葉子越掉越多,新葉子也沒見長出來,而且留在樹上的一些葉子連同枝兒日漸枯萎、發黑,這才感覺到問題嚴重,赶緊同兒子赶往Home Depot,找一位有經驗的店員求教挽救之道,並且按照他的指導,買了促根化肥施下之後,經常澆水,使樹根一直處於水泡狀態。就這樣,又小心侍弄了十幾天,不僅一點好轉都沒有,樹的黑枯部位還很快由上到下、由枝到幹發展。 眼瞅著自已親手栽下、全家人寄予厚望的小樹兒一天天枯萎下去,我的心裡雖然不到“如湯煮”般痛苦,但由此引發的失望、惋惜、自責和對死因不明的迷惘,真是雜味俱陳,其苦惱也是難以言表的。 一位熱心鄰居告訴我們:死樹可以退 就在我們打算把死樹扔掉、重買一棵容易活的樹兒栽上的時候,一位熱心的越裔鄰居告訴我們,按照一些商店的規定,新栽的樹兒,一年之內死了,商店包換包退。 聽了他的話,我們將信將疑,不過既然人家好心指出一條路,不妨走著試一試。孩子給店家打了一個電話,得到的回答竟然那樣簡單、明確:死樹可以退,來時帶著死樹、發票就可以了。 退樹過程竟然這樣簡單順當 我們將死樹送到商店的時候,退貨櫃臺前已經排了七、八位等待退貨的顧客。第一次走進這極易發生爭執風波的現埸,心里有點緊張,两眼盯着前面退貨付款的情况。只見接受退貨的店員,態度很和藹,動作也很麻利,三花两繞就辦完一宗,很快輪到了我們。一位店員伸手接過死樹,道了一聲“谢謝”,看也没看,就將死樹竪到一旁,然后一手拿着發票,一手撳了幾下計算機,轉臉告訴我們,退還的貨款和稅錢己經轉回我們的信用卡賬戶上了。 真没想到,五十多美元就這樣失而復得,雖然數目不多,但栽死的樹也讓退這事兒,從來没有遇到過,就連做夢也没有想到,回來的路上,還一直在 想,這是真的嗎? 我打心眼裡稱道這家商店的优質服務,感謝那位熱心鄰居的提醒,也暗自叮囑自已:下次栽樹,一定要更加小心謹慎,千萬不要再出死樹這樣的事了。 你道店家是傻瓜嗎? 自個兒心裡高興、感慨的同時,也不免為店家叫屈。在回家的路上,我又向兒子提起,這樹兒的死,跟店家没有一點關係,他們為什麼這樣爽快就把錢退給我們呢?兒子說,美國的許多商店都是這樣的,賣出的東西,在一定時間、條件下可退可換,壞了死了照賠,根本不問什麼原因、誰的責任,那樣太麻煩了。他們這樣做,既省了自己的許多麻煩,又能使店家與消費者的關係更加融洽,生意也會越做越活越紅火。這就叫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細想一下,還就是這個道理。就拿今天來說,眼見退貨的只有十來宗,但店前密排的汽車、店內熙熙攘攘的購物者表明,商店的成交量不知要超過退貨量的多少倍。在商店與購物者進行買賣交易的過程中,同樣也該體現人際之間互諒、互讓、互助的精神,凡事多為對方著想一些,許多事情也就好辦多了。相反,如果店家唯利是圖,顧客有空就鑽,從哪出來這和諧美好的購物關係?再說了,店家也不是傻子,諸如此類的退貨損失,人家早已算進公司的經營成本里了。 Home Depot是全美最大一家裝修建材連鍞店,成功經營的奥密大概也在這里。 追思寄語 也許在美國住久了的朋友,對自由退貨已習以為常,我卻覺得店家能做到這一點實屬不易。回想在國內,儘管改革開放以來,政府及有關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一些商家也口口聲聲說“ 消費者是上帝”、“維護消費者的權益”,但是實際做起來卻大相庭徑,就以筆者親身經歷的幾件事來說吧:一次從市場買了一條褲子,回家一試穿,又肥又大不合身,拿去退,商家說:“我們這裡沒有退貨的規矩!”又一次,在一家寫著“可以退貨”的名店買了一隻手錶,到家對時上發條時,一擰錶把,掉下來了。拿到店裡想退,售貨員原本滿面春風的臉一下子陰沉了下來,好說歹說,就是不讓退。經過據理力爭,最后才達成退回壞錶、另買一塊好錶的協定。 所以我說,身在美國,作為一個消費者,能有如此寬鬆自由的購物環境,確實是個愉悅的享受。既要充分恰當地利用,又要精心地珍惜愛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