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传承 堆满爱的弃物 晨曦初露,天高气爽。朱先生初来美国,还保持着早睡早起的习惯。他拎起昨晚収拾好的几袋垃圾,开门下楼,送往不远处的一个的垃圾収集点。今天是社区的垃圾集运日,一会儿,垃圾公司将派垃圾车来把几天积攒的垃圾拉走。 这里的垃圾是分类回収的。朱先生按照垃圾箱的标识把几袋垃圾分别扔进塑料、玻璃、纸张及没有回収价值的几个垃圾箱,正打算找个地方伸伸胳膊踢踢腿做套早操,垃圾箱旁的一堆物品留住了他的脚步。这些被当着垃圾扔掉的物品中,有桌椅,有沙发,有“席梦思”,还有电脑、电扇、微波炉、洗衣机等电器。朱先生不禁惊讶:这些东西还能用,为什么要扔呢?再细看,这些被扔的家具和电器,全都擦拭得干干净净,一台洗衣机上还贴着纸条,上面写着它运转时响声较大……一组桌椅上,放着组装图纸和扳子、改锥等配套工具…… 朱先生一下子明白了,眼框开始湿润起来…… 没有花钱安个家 朱先生毕业于国内某名牌大学,以优异成绩获得美国这家大学的全额助学金。 在接到录取通知后不久,朱先生又收到了已在这家大学留学的校友和中国留学生联谊会的来信,询问他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之后,这位校友和联谊会的朋友帮他申请了大学的留学生公寓,又在电话里告诉他床铺桌椅等也都摆置好了。朱先生听了,胸中涌起一股热流,衷心致谢之后打听花了多少钱,校友笑着回答说,哪用花钱,都是同学们帮着拣的。 这是朱先生第一次听说美国“遍地是黄金”的故神话,这些“黄金”是这里的居民、朋友用爱心铸成的。 如今走进朱先生的留学生之家,客厅摆着沙发、桌椅、20吋的电视机,厨房里,电饭煲、微波炉样样俱全;卧室里,“席梦思”,床头柜、台式灯,应有俱有。这些东西,有的是同学帮助拣的,有的是毕业离校的学长留给他的,一个颇具新代的新家就这样安置好了。 洗进尊重送出爱 在国内,朱先生不断受到一些来自父母、亲友和师长的关爱,留学美国后,又亲身感到更多爱的温暖,他的内心充满了激动与感恩,也更加体会到人类这最具普世价值的爱的博大精深,他积极参加学校和社区的各种爱心活动,勇跃投入向社会、弱势群体捐赠献爱的洪流。 这天下班回来,朱先生见大门上挂着一只慈善机构収集捐赠物品的绿色大袋子,袋中附文列出的可捐物品,大到汽车、电器,贵到金银手饰都有。朱先生是第一代移民,家底不厚,眼下还拿不出这些大件和金贵的东西,但每次都会尽力而行,没多有少,总会捐出一些。 朱先生摘下慈善袋,径直走进主卧室的衣帽间。衣帽间里已经准备了待捐的衣服、鞋子和日用杂品。这些衣物,大多已经清洗干净,没清洗的看上去也干干净净。但他不放心,拿着洗与没洗的所有待捐衣服走进洗衣房…… 长期受爱与献爱的实践,使朱先生听到了很多,学得了很多,头脑里印下最深的一个词叫“尊重”:尊重自己,尊重家人,尊重师长,尊重同事,尊重接触到的每一个人,尤其是知识、体能、技能以及财富、地位不如自己的弱势群体,比如即将接受自己捐赠衣物的一方,虽然由于种种原由,他们穷得缺衣少食,但是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分子,他们的人格与捐赠者是平等的,他们所应享受的生存权、话语权、名誉及尊严权等等,也都与其他强势者没有任何区别,任何人都没有任何理由藐视和蔑视他们。 正是本这个原则,朱先生每次捐物,都把整洁放在第一位,对捐出的每件衣物,认真检查,鞋上沾点灰尘的,仔细擦拭干净,衣服不仅放进洗衣机洗涤消毒,烘干时,还要放张用于除静(电)增香的 “香纸”,让受捐者接了之后,不仅放心,还会闻到一股清香怡人的气味;捐出桌椅家具时,则把装备说明书及专用工具一并带上。他认为,从他手里送出的不仅仅是件衣物,这衣物中饱含着自己对受赠者的爱与尊重。 朱先生说,他的这些,都是从别人那儿学来的。 爱的传承,就是这样无尽止地从一个人传向下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