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探密:为什么路儿弯弯像瓜藤?
路多,是美国居民社区的一大特点:每户人家除了门前的马路之外,房后大多还有条与后面邻居共用的車道;加之進屋的甬道,马路边上的人行道,一個百十戶的居民點,長長短短、大大小小的道路多达幾十條,地面占有上,形成路、草、屋三足鼎立、甚至路与屋平分天下的局面。 但是走进社区,你却很难找到一条直直爽爽、顺顺溜溜的街道――路儿弯弯构成了社区道路的又一鲜明亮点。就拿我们这个社区来说,一条不太长的贯通南北的主干道,大大小小的弯儿就有六七处;从主干道往我们家里走,照直量,一二百米的距离,经过几次的左拐右拐之后,整整绕了一个180度的大圈子!所以我出去溜弯儿,常会学的比董永更狡猾,大路不走走荒地,行程縮短一半还要多。 我们这些“闲得没事干”的探亲老人聚到一起,常会扯到社区路的话题。有的说,社区这些路,像伏地而长的瓜藤,七枝八杈的,杈到最后,每个杈尖上还要结个大瓜儿;有的说,这路就像古战场的迷魂阵,钻进去就分不清东南西北了;也有的说,社区路像张撒开的网,一环扣一环……谈及开发商为什么要把社区路搞成这么七奇八怪的样子,更是七个和尚八样腔。有的说,为了限制汽车的速度,有的说,让你不断变换视角,增加新奇感;有的说,美国人就爱搞花花肠子,沒有太多的道理;更有的说,这里有战略考虑,一旦打起仗来,小鬼子进村,这曲曲弯弯就派上用场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难以断定谁是谁非。 根据本人的观察和体会,涉及此“案”的人们,无论开发商、规划设计师或者建房、买房者,都是信奉实用主义、追求经济实惠的主儿,他们之所以把社区的道路搞成弯弯曲曲的样子,主耍原因有四:一,这路,不远一个弯,动辙一个岔,再加上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的地形地貌,较大地影响了驾车人的视线,开车时必须小心谨慎,进而起到了很好的限速作用;二,走在这曲曲弯弯的街道上,左边一个景,右边一个景,没走几步就会换个视角,就会有新的建筑布局、设计风格和园景呈现眼前,也就接二连三地产生许多新鲜感;反过来想,如果这街道是直确子,一眼望到头,那多单调沒劲啊?三,弯弯的路,四布的藤,尤其藤尾那圆弧状的大“瓜”,对于汽车拐弯、调头,或者从这条路转到另条路上,比那方块式的路网布局也安全、方便许多;四,美国人建房或买房,不像我们中国人那样看好座北朝南的房子,而是认为房屋朝向的多样化更有利于房子的採光;而路呢,路是为房而修的,开发商与规划设计师在规划社区道路时,必须按照路的这个属性,让路随着房子转,方能达到房主追求房屋朝向多样化的要求。 简而言之,路儿弯弯有四大好处:限速,造景,方便,更为重要的是适应了房子朝向多向化的需求。问题也有一些:有些人家可能因为走弯路、绕圈子,多费一点时间、多花一些汽油钱,但是绝大多数开车族都没把这当回事儿;但对一些像一些这样生来乍到的老人来说,路儿弯弯,麻烦多多:有的老乡说,这路不好认、不好记,吓的我好长时间不敢出门;有的说,我本来想走远点看看风景,哪知走呀走呀,走了好大一会,又转回原地了;有的散步时打定主意,就在自家附近,不要走远了;结果呢,不知不觉中出了村子……於是有的人在身上装着家里的地址和电话号码,万一迷路了,往家打个电话,或者碰上好心人请他帮忙送回家来;有的外出时,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由近及远地逐步往前推进,也有一些胆小又无伴的老乡,担心出去了回不来,在这住了好长时间,就一直在自家周边的几条路上转圈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