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趣闻:韭菜扬威 中美饮食文化差异,除了表现在饮食配方、烹调技艺及用餐习俗等诸多方面,原料的取舍也是重要一项。比如韭菜,中国人特别是北方的中国人,忒爱吃,尤其韭菜猪肉馅做的饺子、包子,向来被奉为传统美食,几千年来长兴不衰。可是绝大多数美国人见了,绉眉,摇头,嘴里嘟囔:那是兔子吃的东西,人怎么能吃呢?! 这真是有眼不识金香玉,中国人当然不服气了:你不是说不能吃吗,我偏要弄点给你吃吃,看看是草还是宝?!用上了一句老话: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尝。于是出了三位中国女士略施小计降服三位老美亲友爱上韭菜饺子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一位華裔女士留学美国,同一位老美結婚组成国际家庭。我们这位女同胞好心好意給她老公包了一頓韭菜肉餡餃子。誰知老公連連搖頭,非常驚訝地說:“那是草兒,怎麼能吃呢!”為了開化這個少見多怪的美國佬,她在自我享受了這頓香噴噴的餃子之後,又到商店買來一把韭黃,用韭黃代替韭菜又包了一頓餃子。誰知這位老美吃了之後,連連叫好,聲稱“從來沒有吃過這樣香的餃子”。當夫人告訴他,這韭黃同韭菜實際上是同一蔬菜時,他如夢初醒,從此再也不把韭菜當草了。 第二个故事,也是出在上面这样的中美联姻家庭里,但情节比较简单,丈夫是个玩电脑的白人博士,爱上了贤慧娴熟的东方女士,共结连理后,大概是出于爱屋及乌的缘故,凡是夫人爱吃的东西他都说好吃,吃来吃去,爱上了韭菜饺子,还在自家后院特地辟了一块地种上非菜,为了吃个新鲜。 第三个故事出在北京,复杂一些:女主人公是位美國来的知识女士。原职是个挺吃香也挺够花赚钱的妇产科医生,干了一些年头后,说是挣的钱够花的了,放下医职,到一家中文学校,给送孩子上学的爸爸妈妈们当了义务英语教师;谁知越教越觉得教书育人这事儿忒有意思,最后漂洋过海,應聘到北京一家私立學校擔任英語教師。这位地道的美国女士回顾说,過去她對中國的餐飲文化知之甚少,近在家邊的中國餐館從未涉足。在中國實際生活了幾個月之後,才體會到許多中國飯菜的美不勝收,尤其是邻家大嫂冬天送她的韭黄肉馅饺子,美极了!这次回國度假,立即打電話給她的中國朋友,請求推荐一些中國餐館給她,以便帶她的丈夫一起常去享用。她還說中國的南瓜子特別好吃,這次從中國回來,特地買了一大包,每天只捨得嗑幾個,希望能吃到暑期結束再回到北京時。 聽了當事人親口講的幾個故事,我頗有感觸。 與我們中國一樣,美國也是很講究飲食文化的國家。美國食品商場裡的生熟食品及原材料,其數量之豐富、質量之考究,尤其品種之多樣,往往超出人們的想像。美國居民的多民族性,在各自的餐桌上也得到了充分的顯示。但美國人似乎還缺乏中國老祖神農嚐百草的勇氣及現代中國人踏青採野的情趣,或者說多少還有一點墨守成規,以致不少人像上面說的那個美國丈夫,妻子把香噴噴的韭菜水餃端到面前,還直嚷嚷那是草不能吃,或者像我們遇到過的一些老美,不知板栗是上上等的乾果,把院內好端端的一棵正處於豐果期的板栗樹刨了,嫌它刺猥似的果實落在地上要費很大功夫清掃。 若干年來,移美華人和中國商家在傳播中華飲食文化和經營中國特色餐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中國商店、中國餐館到處可見,雖然其中也有不少美國人問津,但主要服務對象還在華人圈內。在美國,除了土生土長的麥當勞、肯德雞之外,來自異國他鄉的許多食品如義大利的披薩、麵條,丹麥餅乾、瑞典巧克力、墨西哥玉米片、辣醬等,都已成了美國社會的主流食品,但是筆者去過的一些州市,很少見到一些在中國國內很出名的特色食品擺上美國櫃臺的顯眼地位,在許多美國人的心目中,總是把中國食品同不科學、不衛生等貶義詞聯係起來。 上面那幾位中國老鄊以及應聘到北京任教的美國女士的經歷很有說服力,但是存有很大的局限性,人們不能期望僅靠少數嫁給老美的華裔女士的循循善诱、更不可能期望有太多的美國人都到北京去住上一段時間後才知道中國飯的好吃。傳揚中國飲食文化,拓寬中國餐飲的經營渠道,還需要有志此業的在美華人和中國國內的商家,在美國這塊商機無限的土地上很好動作一番。筆者有篇文章提到一家中餐舘吸引大量美國顧客的經驗頗有借鑒意義,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叫作以中為主,中西融合。此外,還有一,個被普遍忽略了的問題――做飯做菜缺乏稱職的大厨,推出來的所謂中國傳統美食,北京烤鸭没有烤鸭鴨味,揚州獅子頭連個獅子頭的樣兒都不像,徒有其名,而無其實,中國老鄊吃了一回都不想再來第二次,你拿什麽吸引老美食客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