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和烘焙,头盖骨和坟墓
应该如何解释这一切?当然,从人们吃的食物到崇拜的神灵,东西方并不雷同。但是,文化差异是否大到足以解释西方为何支配?还是应该说,这些文化传统只不过是殊途同归?
表2.1归纳了证据。三个要点非常引人注目。第一,如果一万年前侧面丘陵区创造的、是其后西方所有社会起源的文化的确在社会发展上比东方文化更有潜力,那么我们也许会在表2.1的左右两栏看到某些强烈的差异。然而,我们看不到这一点。实际上,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发生了大致相同的事物。这两个地区都出现了狗的驯养、植物的驯化,以及大型动物的驯养。两地都出现了“完全”农业的逐步发展(指高产、劳动力密集型体系,和完全驯化的植物和动物,以及财富和性别等级)、大村庄的崛起(人口在一百以上),而且在两三千年后城镇的崛起(人口在一千以上)。两地的人们都建造了结构复杂的建筑和防御设施,实验了原始的书写方式,在容器上有精美的绘画,使用了奢靡的坟墓,著迷于祖先,用人做牺牲,并逐步扩展了农业生活方式(开始时较慢,两千年后加速,最终挤垮了即使是最富足的觅食者)。
第二,不仅在东方和西方都发生相似的事情,这些事物发生的顺序也大致相同。表2.1里用连线把两地相同的发展连了起来。大多数的连线有相同的倾斜度,发展首先在西方出现,约两千年后东方追随着(平均差异是1700年,中值则为2250年)。这强烈显示,东西方的发展共有一套文化逻辑——在欧亚大陆两端,相同的原因导致相同的结果。唯一的差别是,这一进程在西方早开始了两千年。
不过,第三点是,前两个要点均非完全准确无误。这些规律都有例外。在东方粗糙的陶器比西方早了至少七千年,豪华的坟墓则早一千年。另一方面,西方人要比东方早六千多年建造了雄伟的神庙。如果人们认为是这些差异导致了东西方步入迥异的、可以解释西方为何主宰的文化发展轨迹,那么人们需要解释为什么陶器、坟墓和神庙如此重要。同时,那些认为这些器物无关紧要的人(包括原著作者)则需要解释为什么这些器物不符合一般规律。
考古学家们大多同意为什么陶器在东方出现如此之早——那里可以获得的食物使得水煮非常重要。东方人需要可以放在火上的容器,因此他们很早就掌握了陶器技术。如果这是对的,那么我们也许应该询问是不是食物准备过程的差异使得东西方进入了不同的发展轨迹,而不是紧盯着陶器本身。比如说,也许西方烹饪方式可以提供更多营养,因而哺育了更强壮的人口。但是,这没有多少说服力。骨骼研究指出,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的农业核心地带,生活的情景均令人沮丧:贫穷、肮脏、短寿(但不一定野蛮)。早期农人营养不良,发育受阻,体内有大量寄生虫,有坏牙,英年早逝,在两个地区均如此。在两地,农业的改进均逐步改善了饮食,最终均出现了更奇异的菜肴。东方人的饮食依赖水煮,这只是烹饪方面的一个差别。但是,总体而言,东西方营养供应的相似性远大于其差异。
至于东方精巧的墓葬或西方的神庙的提前出现应该作何解释,作者认为这实际上正是东西方相互之间的翻版。农业使得来自先人的继承成为经济生活中最重要的因素,此时墓葬或神庙和人们对祖先的痴迷紧密相关。由于我们也许永远也不能理解的原因,东西方的人们找到了不同的方式向先人致谢和交流。方式因人而异,但结果是类似的。
从表2.1可以得出两个结论。第一,东西方核心地带的早期发展是相当类似的。这里有差别,但是均难以证明长期注定论的正确。如果有一些长期注定论可以反驳表2.1列举的证据,那应该是最简单的一种理论,即因为地理,西方得以先声夺人两千年,并且一直保持了这种优势,直至首先实现工业化,并因此支配全球。为了验证这一理论,我们需要把东西方的对比延伸至更近的时期,以观察是否确实如此。这看起来并不难办。
然而,由表2.1可以得出第二个教训,即跨文化比较是一项复杂的活儿。把表格左右两列的重要发展罗列出来只是开始,因为如何理解表中的反常现象要求我们把这些放在环境中,以便发现它们在史前社会里的意义。这是人类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即社会的比较研究。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也许十分憎恶表2.1。例如,他也许会坚持认为,我们不可以从两个功能文化里单独列出各种习俗,然后裁定哪个做得更好。
这些都是很好的问题,但是我们需要回答它们,如果我们准备解答西方为何处于支配地位的话——尽管过去五十年来对这些答案的追寻始终折磨着人类学。作者自言,带着些许惶恐,他将从此涉入这一荆棘之地(With some trepidation, I will now plunge into these troubled wate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