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时间段为公元前1000年至前100年,大致涵盖西周、东周(春秋时代、战国时代)和西汉前半期,以及亚述、腓尼基、古希腊和罗马帝国,并讨论了各古国的经典时代以及东西方的初次接触。因为西周是人类史上第一个封建制国家,且太史公于此一阶段经济状况的记载有特别意义,故笔者另附一小节,对中国这一时期的经济作粗略介绍,希可增补经济层面的视角。
图5.1 史上最为枯燥无味的示意图?公元前1000年至前100年的社会发展指数
图5.1可能是史上最为枯燥无味的示意图,仅仅是两条延续了几乎一千年的平行线,而没有大分化、扰乱或交汇。尽管如此直白,该图中没有发生的事情对于我们的讲述仍至关重要。由第四章可知,当西方核心地区在前1200年前后崩溃时,其在社会发展上的领先地位急剧萎缩。西方用了五个世纪始返回前1300年已经取得的二十四分。到达该水准后,再有一次崩溃即可彻底消除东西方的差距。另一方面,如果东方到达二十四分即崩溃,则西方在公元前1200年之前的领先地位可以恢复。然而,图5.1表明,这两种情况均未发生。东西方的社会发展并驾齐驱,平行上升。公元前第一个千年中期是历史的转折点之一,因为历史此时并没有转折。
但是,图5.1中的确发生了的事情也很重要。公元前1000年至前100年间,东西方的社会发展均几乎翻番。西方的发展超越了三十五分。公元前49年当凯撒越过卢比孔河(Rubicon)与庞培(Pompey)决战的时候,社会发展指数已经高于哥伦布横渡大西洋时的分数。哥伦布先后四次(1492、1493、1498、1502)率船队从西班牙出发西航,1492年10月12日到达巴哈马群岛,这是欧洲人第一次发现的美洲土地(译注)。
当西方在约前700年和东方在约前500年均到达二十四分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崩溃?到了公元前100年,社会发展为什么会这么高?此时东西方的核心地带为什么会如此相像?这些是本章要回答的问题。很明显,后续的问题是,如果公元前100年时社会发展已经如此之高,为什么古罗马或中国没有征服美洲或发生工业革命?这需要等到第九和第十章比较公元1500年之后发生了哪些事情,以及古代什么事情没有发生,之后才能解答这些问题。
便宜的王位
简言之,公元前第一个千年里,东西方核心地区通过重组自我,发明新式制度,而得以比它们持续扩张导致的扰乱领先一步,从而避免了崩溃。
运行一个国家大致有高端(high-end)和低端(low-end)两种战略。顾名思义,高端战略是昂贵的,要求领导人集权,并在官僚机构或军队里雇佣或解雇领工资的下属为领导人服务。支付工资需要庞大的收入,但是官僚的主要职责就是通过收税来获得收入,而军队的工作是强行实施税收。目标是达到一个平衡:开销很大,但收入更大,统治者和雇员则以其差值为生。低端战略则截然相反。统治者不需要庞大的税收,因为花费寥寥无几。他们找别的人做事情。统治者依靠地方精英——极可能是亲属——从自己的领地供养军队,而不是自己支付。统治者通过分享掠夺的财物来奖赏诸侯。不断赢得战争的统治者可建立一个低端平衡:入账很少,但开销更少,统治者和亲属亦以其差为生。
公元前第一个千年里,无论东方或西方,最重大的事件均为由低端国家向高端国家转变。尽管之前已有类似迹象,公元前第一个千年期间国家的广度与深度仍让以往相形见拙。东西方转向高端国家的途径各异,但均历经磨难。手足相残始终是低端组织的顽疾。例如周武王去世后,成王年幼难以掌国,周公摄政,须平三监之乱。周代其实是家族企业。运转良好的时候,周的设计极其有效。
然而,这一系统有一个缺点,即有赖于持续不断的胜利。近一个世纪以来,周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是在公元前957年,昭王失败了,此即《竹书纪年》(Bamboo Annals, the)所载“祭公、辛伯从王伐楚。天大曀,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王陟”(《竹书纪年·昭王》)。诸侯们也许认为,周并非那么有德行。周的麻烦进一步恶化——公元前950年后,黄河流域东部青铜器的铭文上不再宣誓效忠于周,而当周竭力使诸侯保持一致时,丧失了对西方“蛮敌”的控制,后者开始威胁周的城市。
随着新征服的土地越来越少,统治阶层争夺土地的冲突陡起。面对着低端国家彻底崩溃的危险,周穆王于公元前950年通过建立官僚体系转向了更昂贵的解决方式。一些周王使得土地在某些家族间易手,而贵族排斥之。后有“三年,王致诸侯,烹齐哀公于鼎”(《竹书纪年·夷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