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后话并不多余 那次800米的成绩是2分41秒3,原纪录是2分45秒7。1500米5分44秒1,原纪录是5分49秒。毕业前,我收到了校体委的颁发的证书,1500米达到了国家三级运动员标准。 三级运动员证书 那次我和饶泽清,赵亢,朱春梅的4X400接力,也得了第一名。很有意思的是,那次运动会上,我们班的饶泽清的100,200米,78级朱春梅的400米,加上我的800和1500米,化学系三个人就把女子短跑到长跑项目第一名都占了,只把3000米留给了别人。 就是我们俩,六项第一名(100, 200, 4X400, 800, 1500, 加上饶泽清的跳远) 那时候我们的奖品多数是毛巾,大搪瓷杯子,和笔记本(纸质的,不是电脑)。那一年的第一名是五块钱和一个紫晶杯,上面有一串葡萄, 造型很漂亮。因为是一对,被我送给了好友作为结婚礼物。破校纪录也是五块钱一项,那次可是发了点小财啦。上到那个高高的主席台领奖的时候,名字被四次叫到,心里还是很得意的。拿了钱以后,我和清一起买了两块同样的花布,一人做了一条连衣裙,作为纪念。 饶泽清(左2)穿花裙子,走出人民大会堂。我们俩现在住在同一个小城。 本来杨老师特别想让我秋季的时候破3000米 的校纪录,系里也很希望我和“清”秋季运动会上得名次。可是那时候,我们班刚好有到北京毕业实习的机会。以那时候北京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我们俩都坚决要 求去北京。再说破校纪录的滋味我已经知道了,可是北京实习的机会太难得了。也许是辅导员被我们闹没办法了,最后终于同意了让我们去北京。后来证明那绝对是 一个正确的选择。 我们四个人在北海。龚晓萍(右1)和我在同一个公司,常在一起玩。谢蓝(右2),现在是军科院博导(副师级军官)。 在短短的两年里,我从全系第六名到破了两项校纪录,实在是没人料到的,包括我自己。我最需要感谢的是我的教练---杨老师,是他在有限的时间里,一手把我从一个没细胞的“运动盲”打造成了真正的运动员。更重要的是,让我懂得了世界上有些事情,是可以通过艰苦努力去做到的。这个经历对我后来的生活影响很大,很多时候我会在困难的时候坚持,再坚持。。。 另外,我还感谢我的队友们,中文系的郭燕,化学系的杨慧慈,英语系的刘东,物理系的吴静,刘智。。。我们既是对手,又是朋友。珞珈山麓,东湖之滨,我们在追赶中一起成长,从竞争中获得动力。 我们班八个女生,中间的是大姐的儿子,如今已是华尔街精英。 四年同窗,终身朋友。 武汉大学建校百余年,培养了精英无数。我的那些诲人不倦的教师,勤奋苦读的同学,还有四季如画的校园,樱花小路上的爱情,这些都无疑使那四年成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四年。 我从一个不知道自己要学的是什么专业的知青,到毕业后成为高校教师。后来的人生道路上,母校给予我的严格的基本训练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一直指引着我。我感谢母校对我的培养,还有给了我那追摩托的机会! (附:最后一次出现在运动场,中南民族学院1984年运动会,教工800米第一名。手里拿着奖品(洗脸盆),抱着我这辈子最大的奖品之一,7 个月的儿子,骄傲地笑着。) 全文完,谢谢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