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听我讲了上一篇,觉得全是说的不好的事,希望能写点好玩的。要说好玩的,我还真想起来一件。 那年夏天,我带着女儿和她的朋友Vicky在附近水上公园的游泳池玩水,Vicky的哥哥过来了。大概是老听到Vicky说我女儿游得快,哥哥不服气,要和我女儿比试比试。女儿问他比什么姿势,他说自由泳。女儿有些害怕,因为她的自由泳是最糟的。况且那个哥哥比她们大三岁,个子高出一个头呢。 两人分别跳下两条泳道后,只见大哥哥埋头猛划一阵就到了池子中间,回头看看另一条泳道,没看见对手。又往前面一看,对手已经在另一头池边转身了。哥哥尴尬地笑了笑,转身往回游。又是一阵猛划,抬头看时,对手已经在池边笑着等他了。 夏季队的要求不高,孩子们也主要是为了玩。但是女儿的夏季队的MVP奖杯,还是引来不少羡慕的目光。 到了十一岁,经过了艰苦努力得来的9-10岁的金牌级,全部作废了,因为11-12岁又有了新的标准,又要从头开始。而每一项都得来的那么不容易。一次次满怀着希望下水,又一次次流着眼泪看着比分牌。 记得女儿第一次冲金游的是两百英尺仰泳。那次教练觉得女儿有希望达到标准。于是我们开了近一个小时到了比赛场地,女儿游了两分多钟,又开一个小时回家。好在那次她刚好达到了这一项的金牌级,让我们和教练在游泳池旁边实实地高兴了一次。 到了十二岁时,州里金牌级已不是问题了,更高一级的Zone标准又横在了面前。女儿又喜欢上了我们州队的一件夹克队服,那可不是光钱就能买到的。于是就为那件队服奋斗起来。到了那年JO以前,女儿在200米仰泳一直是州里的前几名,但是有几个女孩永远比她快。那时离Zone标准还差了四秒多。 也许是那件队服太有吸引力了,JO第一天,200米仰泳,女儿一下水就一路领先,转身以后还是保持着速度。当她以0.12秒战胜对手,第一个触池边时,我一看成绩,竟比Zone标准还快了两秒多。那是女儿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得到全州年级组单项冠军。第二天,她的100米仰泳也过了线,但是只得了第四名。女儿得到了自己心仪的那件队服,代表本州参加了在水牛城举行的Zone比赛。 看,金牌! 女儿没游泳以前,我们从不知道,我们附近竟然有这么多游泳池。游泳以后又发现,每次比赛却要开得很远才有游泳池。那次去Zone比赛,游了一个一百米仰泳,一分多钟,一个两百米仰泳,两分多钟,总共不到四分钟。而开车单程就是五百多英里,来回一千多英里,住了两天宾馆。值得吗? 这张照片,是女儿代表本州参战的光荣历史,是孩子成长的脚印,值! 随着年龄的增长,训练强度也越来越大。每周九次,六次下午,每次都是两到三个小时。 三天早上,每次都是一个多小时。美国游泳运动员都是靠俱乐部训练出来的,没有选拔好苗子,然后就从小开始培养一说。孩子们白天上学,参加各种活动,下午和晚上的时间去训练。女儿的队友,奥林匹克冠军Rebecca Soni 也是这样练出来的。 训练的辛苦,一次次失败,生病时可以不上学,却不能不训练。学校许多课外活动也不能参加。每年只有两个星期不训练。说到这份儿上,女儿为什么坚持到底,绝不退缩呢(家长们多次要打退堂鼓)? 女儿到底得到了什么呢? 首先,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每天放学先完成学校作业。每个周末都把下周要交的作业做好。别的家长不喜欢孩子上网吗?我们不担心,她很少有时间上网。 其次,锻炼了意志,能吃苦耐劳。早上四点起来去训练的时候,眼睛都睁不开啊。以后生活中再碰到困难也不怕了。 第三,学会了面对失败。懂得了生活本来就不公平。对教练的“法西斯”训练手段,也能坦然面对。 最后,不乱花钱。每当我听到朋友埋怨女孩子见什么买什么时,我只有微笑倾听,因为我家女儿没时间逛Mall,所以也不随便花钱。一双鞋穿了三年,被我硬逼着去买时,又买了一双一模一样的回来了。中午学校的两块钱一份的午饭还嫌贵,每天自己带午饭。 几年来,看着女儿从一个天真无邪的娇小丫变成了青春洋溢的大姑娘,心里几分高兴,几分惆怅。 蓝色的梦,女儿还在不停地追逐着,或许她已经在追梦的过程中学到了人生最重要课程? 而那些眼泪和汗水换来的过去,现在只有Winnie偶然还会光顾一下了。 (高迷7/30/2010打了第一个Eagle,也要求记录在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