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化学系77,78 级毕业三十周年庆祝活动纪实
台上:
台下:
副校长和化院领导都是我们的学弟,虽然他们的讲话都被淹没在叙旧的私语中, 但我们还是了解了一些这些年来武汉大学和化学院30年来的巨大变化。77, 78 级两位辅导员是大家最熟悉的人,他们的讲话引起阵阵笑声。
三十年前,我们走出校门,像一把璀璨的明珠,撒向了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说来惭愧,除了在学校教了几年书以外,我对祖国四化建设没有贡献,但是留在国内的同学们都成了各个岗位上的领军人物。据说武汉各高校的化学系领导都毫无例外的是武大77,78级的同学们。
回馈母校,也是这次聚会的一个主题。二十六万元捐款带着同学们的心意,献给了母校。
我们班的贡献。在餐馆作过收银的我,还是喜欢数钱滴!
77级代表童国华同学,上网搜了一下,原来童同学三十年来取得了这么重大的成绩。“人大代表”,旗下上市公司都有十几个。可是讲起话来还确实是个谦谦君子,对自己的业绩绝口不提,只是强调同学情谊,回顾当年在学校里的趣事。并且还因为工作太忙,把二十年聚会的发言稿子拿出来念了念,引来同学们一片会心的笑声。
童同学,没关系,你这稿子到四十年聚会的时候还可以再用一次,我们向你保证,决不记得你说过这些话,哈哈。
78级的代表是学弟张绪穆,集学者与商人于一身,现在是美国Rutgers大学教授。他是美国的“考普”学者奖获得者,同时又是中国的国家“千人计 划”一员,还是一公司董事长。上网搜了搜,哇,也是名人耶!他是我们的老朋友,与我们家还颇有渊源。他的讲话稿水平不一般,直让我怀疑是由他的那位武大中 文系毕业的内当家操刀。不过吃饭的时候,向他求证,被他坚决地否认了。
中午的聚餐是在学生食堂进行的。
现在的学生食堂可是今非昔比了。我们那时候是每个月开头,就从生活委员那里领来一大张饭票,上面印着日期和早,中,晚,三餐。每顿就撕下一小张,大 家都吃一样的饭菜。记得是化学,中文,历史三个系的同学在一个食堂里吃饭,排队打饭的情景也十分壮观。到开饭的时候,同学们都手拿一个搪瓷碗,三三俩俩从宿舍里出来,走着走着就汇成了一个长长的队伍。
打饭的师傅是两个年轻的小伙子,流水作业。他俩分别站在一个大饭桶,一个大菜盆后面,手里各拿一个大勺,先是一大勺饭,扣在我们的搪瓷碗里,然后再是一大勺菜扣在饭上。第一天晚饭吃的是大白菜肉片。据男同学们说,他们的菜里都是大白菜,小伙子们把肉片都给了姑娘们。其实我们也挺冤枉的, 可能本来肉片就少得可怜,到我们碗里都是大肥肉片子,又都被扔掉了,结果是谁都没吃成。
这样的的情形持续了好像近三年。到第四年,新食堂盖好了,有了小窗口,我们才真正开始买饭了。常言道:“百年修得同船渡”,这几千人同吃一锅饭好几年,那得是什么样的缘分啊。
食堂大厅里已经摆开了几十桌丰盛的酒菜。 许多教过我们的专业课和带过实验的老师们也来了。老师们那时候几乎都比我们现在还年轻,现在虽然白发如雪,却都精神矍铄。聊起当年,都不胜感慨:刻苦好学的学生他们见过,但是像77,78 级作为一个整体都那么刻苦好学,这么好的学生,他们后来再也没见过了。老师 们,能得到你们那样罄尽全力,孜孜不倦的教诲,又何尝不是我们的荣幸?
酒也好,菜也香,可是显然大家的兴趣都不在吃饭上面。刚开始还算斯文,慢慢边吃边喝。
喝着喝着就站起来了,
喝着喝着更激动了,
一队一队地离开了桌子, 排成了好几条长龙。向老师们敬酒,
向同学们敬酒,
向自己敬酒,
于是新的一轮“认亲运动”又开始了。多年未见的学妹,
曾经的同事,中间的那位笑得那么灿烂。 当年八个同学一起分配到那个系,只有他坚持到了今天。
当年帅气的阿兵哥:
迟疑的呼唤,深情的祝福,浓浓的四年同窗情,三十年的思念与牵挂,整个大厅都沸腾起来了。。。
相关联接:
“三十年过去了,您还好吗?”(1)
那一年,那一场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