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六歲開始上中文學校, 一轉眼也有三年了。 看她讀起課文溜溜的 (當然是帶拼音的), 老媽自然心裡樂不可支。 於是突發奇想, 想試試女兒的寫作能力。 正好趕上放暑假, 就和女兒商量: "寶寶呀, 看你中文讀得這麼好,能不能試着寫一下?就加在英文日記前面。" "寫幾句呀?" 女兒的警惕度明顯增強。 "一句, 寶寶,就 一句" "OKAY, 媽咪。" 以下是女兒三天的中文日記和老媽評語: 第一天,"今天, 我和KATIE一起在小區走路,看見了一隻死小鳥" 老媽評語: "寶寶真棒, 看看, 時間,地點,人物, 事件,全齊了,真棒。" 第二天," 今天, 我和KATIE一起在小區走路,又看見了那隻死小鳥" 老媽評語: "寶寶, 嗯, 這個又字用得不錯。就該這樣用" 第三天," 今天, 我和KATIE一起在小區走路,還是看見了那隻死小鳥" 老媽啞口無言。 心想, 小祖宗哎, 沒事你老拉人KATIE看什麼死小鳥哇? 於是再次和女兒商量,"寶寶,這個‘還是’用得也挺好的。嗯,嗯... 要不咱們別寫中文日記了?" "好吧。" 女兒回答很痛快。可能覺得這好事來得太突然,又問到:"為什麼呀?" "因為, 因為,媽咪不想讓你和KATIE一個暑假都去看那隻死小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