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你别玩手机了,妈妈求你了。” 这是上次回国时,在地铁上听到的。这位妈妈坐在我对面,身边放个行李箱,可能是要出差。我看到她拿出手机,拨号,几句低语之后,我就听到了这句话。之后的半小时里,我反复听到这句话。妈妈除了嘱咐儿子好好做作业,少玩游戏之外,就是重复说这句话。我还听出了她儿子才上二年级。 一句“妈妈求你了”,让我挺震惊的。 就事论事,我认为她把当家长的责任放到一个八岁的孩子身上了。整整半小时,我期待着妈妈说出,“如果你再玩手机,你就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必须说,我好失望。妈妈除了反复哀求和说玩手机的坏处,竟没有提出任何有效措施。而对于一个八岁的孩子自制力的培养,一句“妈妈求你了”是远远不够的。 为什么孩子要听家长的话,因为我们多活了几十年,比孩子们更有能力对事物做更好的判断,指出更正确的方法。那么家里的规矩当然应该是家长制定的。 常常看到一些家长认为爱孩子就是一切,所以不立下规矩,不敢处罚,其实不然。处罚,作为一个教育孩子的有效手段,也是给孩子划定正确与错误的标准。如果认为爱孩子就不应该处罚孩子,只是在给孩子一种错误的理念:他可以做任何事,而不会受到处罚。小时候不让他懂得世界是有规矩的,长大以后可能会受到更为严厉的处罚。
对于10岁以下的孩子,怎么能让孩子听话呢?解决办法是:制定规矩,不说空话。 我家最早的一个例子,是儿子一岁多的时候,一天中午不好好吃饭,对他说“不好好吃,就一直到下午才有饭饭吃啊。” 还是不听。饭碗被拿走了。没过多久,儿子饿了,要吃“本本”(饼干)。 “不行,你刚才不好好吃饭,告诉你下午才能吃饭饭。” 儿子自己玩了一会儿,还是饿,又开始要“本本”。 回答还是“不行。刚才没有好好吃饭饭呀。” 儿子哭了。说实话,看着孩子泪眼婆娑,心里真的很不是滋味,到底是亲亲的心肝宝贝啊。可是一想到那种满大街追孩子吃一口的场景,我还是咬牙坚持着。其实心里也很痛苦。 可怜的儿子和妈妈终于熬到了晚饭时间,从此以后,再也没为他吃饭操过心。
有人说,“这也太狠了点吧,一岁多的孩子懂什么?”不对,不论是坏习惯还是好习惯,都是从小培养起来的。因为孩子天生就知道怎样对付家长。 现在电子产品太丰富了。孩子们不可避免要玩,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位妈妈求儿子“别玩手机了”。我们孩子小时候没有这么多电子产品,但是玩游戏和看电视也是同样的问题。 我儿子小时候是个电视迷。三岁时,每天吃完晚饭就要到别人家去看电视,后来我们只好借钱买了电视。因为80年代,两个高校老师的工资每个月加起来也不到200块。1500块钱的电视对我们是巨款。 来到美国,买游戏机和电视都不是问题了,控制玩的时间就成了问题。当时规定是晚上十点以前必须关电视,但还是要给孩子容错的机会。一般是三次。前两次可以原谅,到第三次还不主动关电视,就直接去关掉电视,然后宣布处罚,三天不能看电视。玩游戏也一样。玩一个小时就是一个小时,不主动关掉,三天不能玩,再犯就一个星期不能玩。这样执行下来,就不用天天唠叨了,慢慢好习惯也养成了。 另外小孩子没有时间概念。所以给孩子的指令有必须可行性。说十点,可以在提前十分钟的时候,就提醒一下,“等这个节目看完了,就得把电视关掉了。”而不要说“还有十分钟了。”因为十分钟对他来说太抽象了,他没办法执行。 当然有时候,儿子也有办法和我们斗争。常常在9点55,就跑到冰箱里拿出几个柑子,坐在电视机前,慢慢剥着吃,这样可以多看几分钟/。 还有周末早上,都上了闹钟起来看电视,也不算时间。如果问他,还摊摊手说,“电视台就是把卡通安排在周末,我有什么办法。”
关于时间,还有个有趣的故事。儿子到二年级才学到时间的概念。这小电视迷,到了美国更是如鱼得水,各类卡通看起来不眨眼,就连广告也不放过。 一次我们一起看美国超级碗(Super Bowl)实况转播,CBS的电视节目“60 分钟”和“48小时”的广告多次出现。两个节目均为一小时的电视时事节目。 当“60 分钟”和“48小时”的广告又一次出现时,半天没动窝的儿子站起身来,嘴里嘀咕着:“60分钟还可以,48小时就太长了。就算是我最喜欢的卡通,我也不愿意连着看48小时!”原来他把节目时间名称当成了电视播出时间。 坚持原则,说话算话。这样就给孩子一个明确的标准,不能干的事就是不能干!不能今天不行,明天又可以了。需要处罚的时候,一定要硬着心肠做。处罚一两次就自己打退堂鼓,这样就让孩子混淆了是非观念,而且认为家长并不认真执行。以后家长的话也不必认真对待了。 女儿小时候去朋友家玩,说好九点回家,结果晚了五分钟。对不起,一个星期不能出去玩。从那以后每次都九点差五分提前进门。我奇怪,还问她:“为什么提前回来?”她说,“万一你的钟快了这么办?”而且她还养成了一个很特别的习惯,她房间的钟永远快10分钟。 守时间和讲信用是我认为很重要的做人品质,孩子们从小就得到了训练。
再回到上面那个妈妈的问题,换了我会怎么做? 1. “孩子,你在做完作业和完成必须做的的一切事情前,不能玩手机(或游戏)。这是规定!” 2. “你在完成应该做的事,可以玩半个小时手机(对8岁的孩子,不能超过半小时。)半小时后,主动停止。” 3. “我给你三次机会。不按时主动停止,三天不能玩手机(游戏)。再犯, 一个星期,……一个月……” 一般来说,只要坚决执行,最多到一个星期就会改变。 有人说,规定也没有用,孩子不听啊,他比我厉害。可是你把手机收走还不行吗?毕竟在这个时候,孩子还拗不过大人的,如果你真心要立下规矩的话。如果你觉得孩子比你厉害,你就放弃了当家长的权威,没有了权威,还谈什么教育?
以前看过一个电视节目“超级保姆(Super Nanny)”。其中一期节目中,保姆来到一个问题家庭。这家7岁的男孩,在家里无法无天。动不动就发脾气,拿起椅子来,就往玻璃门上砸。爸爸回家就打,妈妈在家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超级保姆来了以后,一言不合,男孩就拿椅子砸墙。保姆把他抱到沙发后面,让他“面壁(time out)”, 这孩子哪见过这个?当时就又哭又闹爬了出来。保姆眼睛对着孩子的目光,很严肃地说,“你必须道歉,不然就不能出来。”又把他抱回沙发后面。再次爬出来,保姆同样态度,同样的话,即不高声,也不发脾气。一上午就这样反反复复,到中饭时间,孩子又累又饿,闹不动了。终于低下了他高傲的头,很小声地哼了一句“对不起。”可以想象,从这以后,孩子对抗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 两星期后,这个男孩就被彻底改变了。同时家长也学会了如何树立权威。 这里要注意的是,7岁的小男孩大人还抱得动。这时候训练他养成好习惯,还是可行的。等到再大了,会自己开车,会离家出走的时候,就太晚了。 所以立规矩要趁早!别再求他了,罚他吧!
亚马逊有售:找《岁月流沙》,《散花轻拾》即可。
作者春阳,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后获美国化学硕士。现定居美国新泽西。多篇文章刊登于海内外报刊,杂志。 参与并编辑出版《与西风共舞》,《生活还可以》,《教育还可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情画意》等多部合集。 多篇文章选入武大海外校友会文集和《武大校友通讯》。 散文曾获江南美食杯佳作奖。多篇散文,小说获汉新文学奖。 出版个人文集《散花轻拾》,《岁月流沙》。《岁月流沙》,由刘道玉校长亲自作序,并获海外华文著述奖佳作奖。 北美中文作家协会会员。海外文轩作协首任秘书长,纽约女作家协会会员。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如何考出仅差比尔·盖茨10分的SAT分数? 有故事的网络骗子们 我在美国重刑监狱教汉语 孩子不说实话,还不是大人逼的! 那年也被扔到墓地! 阿朵:我和青春期的儿子“抗衡” 阿朵:在中国,丢护照后的48小时 杨悦:德国小学生的性教育 清柔文竹:孩子6岁之前到底要学什么? 常约瑟:在癌症与地震之间 什么情况?美国人都吓傻了! 曼哈顿的一道亮丽风景! 硅谷维立:拜托,请不要再说“富养女”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