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字属于象形文字。仓颉造字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之一(见【1】)。仓颉,称苍颉,复姓侯刚,号史皇氏,轩辕黄帝史官,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他根据野兽的脚印研究出了汉字,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不朽的功绩。 古往今来,每一个新字的出现,往往都伴随着一段有趣的故事。下面是几段。 纪晓岚白洋淀造字 (来自【2】) 纪晓岚,名昀,字晓岚,号春帆,是清代第一大才子,一代学术宗师。曾两任御史,三人礼部尚书,最后以内阁协办大学士(副宰相)辞世。他主持编撰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写了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在中国文化史上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次,纪晓岚随乾隆围猎白洋淀。船队驶过苇塘,乾隆看着淀中美景,不禁兴致勃勃,顺手从船旁拔了一根苇尖。苇尖发出了一种“吱儿”的声音。这声音似远又近,似飘又逸,十分清脆,引得乾隆更加高兴,便问身边群臣:“众爱卿这揪苇尖发出的声音应该是哪个字?” 面对乾隆的提问,一时哑场,只有纪晓岚在一旁微笑,乾隆见状,知道纪晓岚心中有谱,便问道: “纪爱卿,看你微笑,莫非你知道此字怎写?” 只见纪晓岚上前躬身一拜,一本正经地奏道: “启禀皇上,此字左边一‘提手’,右边上为‘草头’,中间是一‘水’,下为一‘土’字,此字为‘’(吱儿)。” 乾隆又追问道:“爱卿据何知道此字这样写?” 纪晓岚从容不迫地解释道:“水在土上,草生水中,用手去拔,发出的声音,自为‘吱儿’。” 乾隆又问道:“那怎么书上没有呢?” 纪晓岚更是应答如流:“当初仓颉造字,多是因声、因形、因意、因事而造。而今圣上造一新字,更是赐福于民。” 纪晓岚的回答使龙颜大悦:“爱卿真乃博学多才。” 自此,纪晓岚在白洋淀上造字便在当地传开了。 Biang Biang面 (来自【3】)
“一点戳上天,黄河两头弯。八字大张口,言官朝上走。你一扭,我一扭,一下扭了六点六。左一长,右一长,中间夹了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拴钩搭挂麻糖。推着车车走咸阳。”这是一首在陕西关中城乡流传很广的歌谣,唱的是一个字的写法 -- Biang,说的是一种老少皆知的小吃名称-- Biang Biang面。这是一个字典未录、字库里也没有的字,但它作为陕西地方独有的汉字,其歌诀却久唱不衰;这是一种手工擀制,宽似裤带的面条,长二尺有余,调以各色臊子、油泼辣子,香馋诱人,关中农村妇孺皆知,家家会做,人人喜食。 这么复杂的汉字,为什么要念作Biang呢?民间至少有6种说法,这些说法大多是模拟声音而定字音:面在制作的擀制和拉扯过程中在案板上会发出Biang Biang的声音;在捞出和调味搅拌过程中,发出Biang Biang的声音;面在入口时,嘴边会发出Biang Biang的声音等等。 Biang的字型来历,同样也是版本不一。民间传说Biang字为一无名秀才所造,时代无从考证。据说,当时一位贫困潦倒的秀才赶往咸阳,路过一家面馆时,饥肠辘辘,听见里面“Biang—Biang—”之声不绝,不觉踱将进去。只见红黄绿白、色香俱全的裤带宽面条,煞是馋人。秀才要了一碗裤带面,一阵狼吞虎咽,直吃得酣畅淋漓,到结账时一摸兜,囊中早已空空如洗,无以付账,只好求店家以书代之。按照店家所言“Biang Biang面”的字音,秀才触景生情,感怀伤时,略加思索,笔走龙蛇,一边写一边歌道:“一点戳上天,黄河两头弯。。。”一个字,写尽了山川地理,世态炎凉。从此,“Biang”字和“Bian Biang面”名遍关中。
前面是古记,下面来点写真。 万维博客时评造字 最近网上有三条新闻: (1)中国增加第四个军种“火箭军”; (2)北韩宣布成功爆炸氢弹; (3)中国股市自新年以来,天天启动“熔断机制”。
对第一条新闻,汉卿网友认为“火箭军”听着有点儿别扭,就积极组织大家讨论、起新名字,为祖国的繁荣昌盛献计献策,拳拳之心,跃然网上。详见下面链接 《听着都觉得别扭的“火箭军”》http://blog.creaders.net/u/5779/201601/244976.html 《第四军种应该叫什么,结果出炉》http://blog.creaders.net/u/5779/201601/245181.html 俺一时冲动,在博文《第四军种应该叫什么,结果出炉》后留下评论(稍加改动): 现在中央强调创新,步子是否可迈得再大一点。既然大家都在造词,何不考虑造字? 言归正传。本人建议将“火”“刨”合成一个字 = 火字边加“刨”或者“炮”字右边加立刀旁)。第四军种就叫“火刨”军,即能反映“二炮”的历史沿革(竖着的“二”),又能表示此军如利刃(立着的“刀”)对敌人产生巨大的威慑力量。
新字“火刨”的发音要特别小心哦。“火刨”切不可跟“刨”发音,否则“火刨”军有“暴君”或“包子”军之嫌。“火刨”可跟左边的偏旁发音,即“炮”音念二声。二声“炮”音让人想起袍哥会的“袍”字,显得霸气,也让人想起“同袍”的“袍”字,趁着亲切。二声“炮”音还使人想起狍子的“狍”字,令人回忆起“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田园风光。这些意思串在一起,就是,“火刨”军威严地保卫着人民和祖国大好河山。
对第二条新闻,有网友认为,氢弹不轻弹的,真假不定、当量也不足,不过是金家小太阳用来讹诈天朝的一个道具而已。有鉴于此,建议将金小三的氢弹用一个字表示(见下图),既“轻在蛋上,去虫留卵”。
此字发“钱”音。为何如此?“轻”的拼音为qing,“蛋”的拼音为dan。将两个字的拼音合并简化,得到qian,暗喻金小三以氢弹跟天朝要赡养费和保护费。您看看,这次第,怎一个“钱”字了得!
关于第三条新闻提及的“熔断机制”,国内股民早创造出精彩的段子。有一个段子是这么说滴:熔断机制的官名是“非常规金融停止工具”,英文翻译为Financial Unusual Ceasing Kit,简称“发克”。根据这个段子,为文雅起见,将“发” “克”二字颠倒顺序遂得一新字如下:
此字的发音由速读ke-fa时吞辅音f而来。您想啊,股民们早就人心惶惶,证监委再这么一“克发”,上证指数能不跨嘛。 不过,新字“克发”虽有意境,却由外语音译而来,违反了国字创造的象形原则,终究不够完美。为此俺一直在苦思冥想之中,不得其解。还望网友不吝赐教。
参考资料: 【2】纪晓岚造字白洋淀 http://bydlyzn.com/info_show.asp?infoid=169 韫栋砳 2016-0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