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惟願它是解除魔法的咒語
評黃河清的《中國沒有明天》
劉利華
|
三個理由可以不給《中國沒有明天》寫書評
我有三個理由可以不給《中國沒有明天》寫書評。
1、書名就展示出的毫無疑義的偏激,使我未寫書評先已為難。因為 我把黃河清一直當作一位好兄長,所以我寧肯對他的偏激睜一隻 眼閉一隻眼,不去直接面對或不去當面頂撞。自己不同的觀點可 在自己的文章中講出來,這樣可以避免得罪他。 2、我的《超越馬克思主義》(以下簡稱《超馬》)發表至今,我敢 保證河清從未打算流覽一遍,甚至他根本沒有意識到他有必要瀏 覽它一遍。而《超馬》中涉及的與《中國沒有明天》所涉及的同 一物件──對中國現時文化危機及社會危機及出路的認識,實際 上已經涵蓋了我對他這一類偏激之見的不同視角和不同見解。我 完全可以說,“我對你的書的認同之處和不同觀點已經寫在《超 馬》中了,你自己去找吧。” 3、我急需研讀的中西經典著作非常多,時間非常緊張。我深知,不 研讀這些著作,在許多問題上我就無法避免和改變自己的淺\薄。 我可以說,讀經典比讀《中國沒有明天》對於我更重要。
好題目:惟願它是解除魔法的咒語
儘管有這樣三種理由,可我還是禁不住朋友圈兒中比我更“愛”(同 道之愛)河清又比河清更“愛”我的人明確提出要我給《中國沒有明 天》寫篇書評的要求,我沒有辦法拒絕。因為如果拒絕,很容易被理 解為對她和河清雙重的無情無義,只好應承下來。讀完這本書並不需 要很多時間,但是書評卻一拖再拖,一來因為最近頭緒很多,二來我 在等待一個好題目的靈感。
今天靈感終於來了:惟願它是解除魔法的咒語。河清在自序中說: “書名《中國沒有明天》非故作驚人之語,乃無可奈何之實。”如果 我們把他所見到的“中國沒有明天”看作是歷史魔法的預設,但願由 于他把“中國沒有明天”大聲疾呼出來的作用是將這一歷史魔法說 破,讓它從此解魅而失效,即中國將有一個可期待的明天。有無此種 可能呢?我以為是可以有的。這就像是有人患了重病,如果他不知 道,知道的人也不告訴他,他的病發展下去將入膏肓,他真的就沒有 明天了。然而,如果讓他知道了他的病症,只要他不諱疾忌醫,他就 還有康復的希望。
三大看點和相應的三大積極作用
河清此書有三大看點和相應的三大積極作用。
1、將中國1949年後至今現實存在的幾乎一切社會、文化與人性的醜 陋現象,彙聚分類,具體地,甚至幾乎是血腥地合盤托出給人 看。──警策中國人,我們現在正面臨著一種特殊的民族危亡。 這種危亡的機制和源頭不是外來侵略,也不是經濟水平低、高所 致,而是制度、文化與人性三重扭曲,互為因果所必然導致的結 果。這些扭曲不正過來,中國沒有明天。這一看點的積極作用即 是它的警策作用,使中國人不要在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忘乎所 以,以為只追求小康,或一旦小康的經濟指標實現,就可以萬事 大吉,從此平安無事。此書認為,即使吃飯不是問題了,還會有 真正致我們民族於死命的問題需要正視。 2、揭示了當代中國文化扭曲、人性扭曲的致命環節“根本的是階級 鬥爭文化教育、灌輸、薰陶、驅使、逼迫的結果”。──“這種 階級鬥爭文化把人類固有的善良、仁慈、愛心、悲天憫人、融融 相處、太平祥和劃分到資產階級的溫情與人性的範疇,掃蕩殆 盡,而代之以勇敢、無畏、仇恨、你死我活、勢不兩立、水火不 容。”“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人民的殘忍;這是為最廣大人民群 眾的最大利益云云。據此,就可以讓自己和人們公然、昭然地自 欺欺人、心安理得地進行乖離人性天則的行為。”(《中國沒有 明天》第三章《文化戕心寓無形》)與此相關,河清悟出了與 《超馬》理論地論證過的原教旨馬克思主義存在著致命的理論誤 區相一致的見解。他批評劉賓雁等人格榜樣的“第二種忠誠\”的 不徹底性,指出:“去爭辯、證實原教旨人道、科學、進步,真 正的馬克思主義是如何地不同於被列寧、史達林、毛澤東閹割歪 曲變種了的馬克思主義,充其量不過是一種學術上有益的探討罷 了,於歷史事實、於已被荼毒的各民族、被殘害的億萬生靈則已 毫無用處了!”河清作為一作家、詩人能有這樣的見地,已經非 常可貴。這一看點的積極意義,至少從筆者的角度看,是對超越 馬克思主義理論工程不容置疑的支援。 3、將中國知識份子的異化的存在狀態,淋漓盡致地展示出來。── 第12章《孩子已經沒明天!》、第13章《東西文化對照》、第14 章《李敖演講榮辱談》、第15章《毛將焉附與獨立人格》、第16 章《異數文化的悲哀》、以及第17章《不是未見及此,而是就要 逆此》所舉的鮮活例證,從不同角度勾畫出的實際上都是中國當 代知識份子萎縮、醜陋而可憐的存在狀態。大家對這樣的活法 ──鬼迷心竅、良知泯滅、依附權力、討好專制,而可以喪失自 己的學術尊嚴與人格氣節──已經習慣成自然。這樣的中國知識 人,如何承擔人類文化及民族文化繼往開來的文化使命?這一看 點的積極意義,是警策中國知識份子:快從醉生夢死的得過且過 中醒來!
三方面明顯欠缺
但是,河清自己將此書定位為“非學術專著”,相應地在理論深度和 邏輯自洽方面大有可指摘之處。概括地說,此書存在三方面明顯欠 缺。
1、此書副標題為《試論制度、文化與人性》,但是書中涉及這三方 面以及三方面的關係均是有議無論。通篇沒有對制度落後的實 質、文化危機的本質、人性扭曲的機制作理論上的提綱挈領之 論。在理論上把握制度、文化與人性的關係,需要透過表面現象 對其本質有一種理性提煉。在《超馬》一書中,筆者論述了中國 發展中必須面對的四種危機及其實質:政治危機──即一黨專制 導致的全民族危機、思想危機──即以馬克思主義這種落後的意 識形態為國家指導思想的危機、文化危機──即中華民族文化不 繼,中國人將失去自己的民族身的危機和社會危機──即滲透 中國社會各個層面的腐敗造成的中國人將不人的危機。《中國沒 有明天》中對於各種醜惡現象舉例不少,但是都沒有上升為一種 理論的概括。 2、此書對於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看法存在悖論。比如在第一章《鐵 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中,作者認為中國專制制度是“鐵打的營 盤”,“其中,贊襄最力,最功不可沒的是孔子和他的徒子徒 孫。孔子的、孔門的才華不斷地修繕、美化這個營盤,似滔滔不 絕的流水沖刷浸潤的這個營盤日臻漸完善、成熟以至美倫美奐、 堅不可摧。”這是罵儒家文化為專制制度的思想後盾吧?而在第 21章《明天,你在哪里?》中,作者又有這樣的議論:與西方文 化相反,“中國文化就是追求平衡、滿足心靈、情的文化。……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都是至善至美,圓融柔和,益人益己益世 的文化;它同純然的奮爭,非要如何,非此即彼的文化是迥然不 同、高下有別的。這在將來的世界,是會顯示出巨大的作用來 的。”這個明顯的悖論表現的是作者自己沒有理清儒家文化的積 極作用與消極作用,其對社會生活和政治制度的積極影響與消極 影響與其內在的長處和短處的有機關係。而筆者在《超馬》第三 篇《原典馬克思主義論析》的第一章,已經對河清這裏沒解決的 文化悖論在哲學的層面上予以必要的但仍有待深化的梳理。 3、作者對自己證明中國沒有明天的事實或材料沒有做過細的甄別, 因此材料的運\用上過於隨意。作者作為證明中國沒有明天的論據 的文革時期存在的許多制度、文化與人性扭曲,改革開放近30年 來,現在有不少已經被中國人自覺或不自覺地拋棄或改正了。比 如,現在中國電視劇雖然不乏粗製濫造的低級庸俗之作,但是其 中具有感人力量的優秀作品,自覺弘揚的都已經是人性之美,普 世價值。這種進步不管多麼不自覺和欠火候,畢竟證明的是中國 會有明天,而不能證明中國沒有明天。因此河清用來證明中國沒 有明天的論據中許多已經過時。再比如,用中國“大躍進”時期 違背科學發展的愚昧證明中國沒有明天,考慮到中國現在越來越 明確地提倡“科學發展觀”,也已經沒有針對性。而河清沒有看 到一個非常突出的與此相關的問題是,一個社會、一個偉大的民 族,她的發展,僅僅符合科學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有自覺、明確 而正確的人文價值方向。科學發展比反科學發展當然要進步,但 是科學本身是可以惡用也可以善用的屬於工具理性範疇的內容。 這一點河清沒有意識到,而筆者在《超馬》一書中明確地意識到 了,並且明確提出了,在價值觀上,中華民族要自覺認同標誌著 人類今天精神成熟程度的普遍價值──包括人權普遍價值和倫理 普遍價值──為底線價值。還有,河清將“軍人幹政”等等作為 “亂象”之證據予以貶斥,實際上犯了反思想自由之忌。軍人對 軍事和其他事物與所有公民一樣,都有思想自由和言論自由的權 利。這種思想自由的理論合法性,康得早在論述“什麼是啟蒙運\ 動”中就已經講明白了。諸如此類都至少可歸為邏輯上的不嚴 謹。
一個建議:請讀《超馬》
河清這本書,實際上表現了他自己內心深處的未解之結。作為炎黃子 孫,作為有相當文史修養的作家,作為自覺推動中國社會向民主自由 方向進步的文化精英,河清對民族文化的依戀與敬愛,必然會使他生 發出對中華民族美好未來的深情期待。愛之愈深,期之愈高,憂之愈 切。在面對中國近60年來種種制度、文化與人性被扭曲的黑暗面、落 後面、齷齪面時,他自然而然就會有一種怒其不正,恨其不剛、痛其 不潔、憂其不仁不義不信的義憤與焦慮。讓人讀罷忍不住會聯想到“ 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的癡情與執著。此情此感,實際 上也是我寫《超越馬克思主義》一書時激蕩於胸中的動力。
我深深地理解河清的心結。在此,我建議他從頭到尾地讀一遍我的 《超越馬克思主義》。我願他能發現,我與他面對著同樣的現實,同 樣地憂慮中國的前途,同樣地熱愛著我們民族偉大的文化,同樣地認 同著民主、自由、平等、博愛等普世價值,為什麼他寫出了《中國沒 有明天》,而我寫出了《超越馬克思主義》。
不過,在《超馬》第四篇《審視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引詩中,我寫 道:
“再不摘下馬克思主義這中國人不得不信之佩之崇之拜之的20世 紀命定符咒中華民族21世紀的騰飛機遇就將失之交臂騰飛將變成 不知何時能圓的美夢。”
這一見解我想應當是我跟河清的共識吧。
(於2007年11月5日)
|
|
|
|
|
|
|
|
|
|
文章评论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