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学这门课
任京生
每年的春季学期末,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系都要组织一场别开生面的表演大会。全系汉语、日语、韩语各个班的学生都用自己一学期来所学的知识编排成短剧或小品,拿到台上汇报演出,以体现老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成果。中美关系学课的学生们自编自演了一个反应中美文化差异的小品,两名美国学生和一名印尼学生扮演三名美国教授,在哥伦布市的一家中餐馆接待来自中国的三位访问学者。三位美国教授都会说中文,三位中国访问学者都会说英文。但是,懂得对方的语言,并不等于懂得对方的文化。接待活动中彼此频频发生误会,每次误会以吹哨表示警告,并有人用旁白表示抱怨。人们从这些含笑的误会中,领略了许多中美文化方面的差异。演出博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教授们给予了良好的评价。以下,是这场小品的梗概。
三位中国访问学者在餐厅门口见到了三位美国教授,中方负责人先向一位年长的美国男教授伸出手去。这时,美方哨响,美方年轻女教授抱怨说:\"我是这里的负责人,他们为什么不先和我握手?\"(注解:中国文化尊敬老人,以长者为先,在分不清众人职务的情况下,常常先向年龄最大的人表示尊敬。而美国是女士优先。)
接着,双方相互介绍,中方均称呼美方教授,美方均称呼中方先生、小姐,称呼中,双方均将对方姓与名搞颠倒,于是,双方哨响,纷纷予以更正。(注解:中国是姓在前,名在后;而美国是名在前,姓在后。中国以称对方职务、头衔表示尊敬;美国则习惯直呼其名,或称先生、小姐。)
中国学者取出一份礼品送给美国教受,美国教授当面打开礼物,对礼物表示惊赞,并向中方表示感谢。中方谦虚说:\"这只是我们家乡的一点小礼物,希望你们喜欢。\"双方哨响,中方抱怨:\"他们真没礼貌,哪有当面打了开礼物的?\"美方质疑:\"这么贵的东西怎么叫小礼品?他们从哪得来的?\"(注解:这里表现了送礼与受礼方面的差异。在中国,送礼的人往往贬低自己的礼物,以示谦虚;受礼的人谢对方,但不夸礼物,不能当着客人面打开礼物,要等客人不在时打开。在美国,送礼的人往往夸耀自己的礼物;受礼的人要当着客人面打开礼物,夸赞礼物,并感谢对方。)
美方收下礼物后,便请中方入席。三位美国教授自己坐在了椅子上,三位中国访问学者则站在原地未动。中方哨响,\"他们怎么自己坐了,我们坐哪呀?\"美方也哨响:\"这有三个空位子,他们为什么不坐呢?\"(注解:按中国文化,主人要向客人让座,并请客人先坐;而主客与主人要坐首席,即面向门口的座位。而美国人入席一般比较随便。)
大家落座,点菜,一位美国教授开始拿起酒杯给自己倒酒。中方哨响,\"他怎么只给自己倒酒呢?\"(注解:按中国文化,主人要先给客人倒酒,有时还用公筷给客人夹菜;而美国文化,大家各吃各的,各取所需。)美方教授致完欢迎辞后,大家起身干杯,结果,三位美国教授的杯子高高举在天空,碰在了一起;而三位中国访问学者的杯子在其之下,低低地碰在一起。双方碰杯落空,哨响。(注解:这里表现了饮食文化方面的差异。中国人碰杯,习惯于将自己的杯口低于对方的杯口,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因此酒桌上常出现彼此争相压低杯口的情形。)
酒过三巡,大家开始聊天。一位美国女教授对一位中国女访问学者说:\"我真喜欢你的皮包!\"中方哨响,中国女学者满脸狐疑:\"她是想要我的包吗?\"美方也哨响,美国女教授大惑不解:\"她为什么不高兴我夸奖她的包,甚至连谢谢也没有?\"(注解:美国文化用夸奖对方的服饰、提包等来向对方表示恭维,对方听说后要表示感谢;而中国文化,你要是夸奖别人的某件物品,会被怀疑想向人家索取这件物品。)
一位中国学者对一位美国教授说:\"我看了你上个月发表的文章,觉得很不错。\"可美国教授说:\"谢谢!那不值一提,下个月我会有一篇更好的。\"中方哨响,旁白\"美国人都那么骄傲吗?\"(注解:中国文化讲究谦虚,当你受到夸奖时,要说\"哪里哪里\"、\"不行不行\"之类推拒的话表示谦虚,否则会被认为是骄傲。美国文化讲究自我表现,要勇于表现自己,当听到夸奖的话时,要说谢谢。)
大家各自找着话题,一位中国学者问起了一位美国教授的父母情况和他的工资收入问题。另一位美国教授则与一位中国学者因台湾问题发生了争执。双方哨响,美国教授愤怒道:\"她是联邦调查局的吗?怎么尽问我隐私方面的事!\"中国学者却为美国教授提出敏感的政治话题而满脸不悦。(注解:在美国,个人年龄、经济收入等属于个人隐私方面的事情是不能问的;而中国文化讲究对人的体贴入微、关怀备至,个人的情况经常会被问到,人们不是有益打探你的私事,而是一种问寒问暖,示以关心的表示。外国人与中国人交谈,最好避开政治、军事等敏感话题,以免发生误会。)
接着,双方遇到请求帮助与拒绝帮助方面的差异了。一位中国学者想租一间房子,向美国教授询问了价格等方面的情况后,开始问美国教授是否知道有人要转租房子,美国教授回答\"不知道\"。中方哨响,旁白,\"看来他不想帮我。\"(注解:中国学者实际上是用旁敲侧击的方式请求美国教授帮助找房子,按中国人的拒绝方式,应在\"不知道\"后面加上\"我帮你问一下吧\",这样才不显得拒绝生硬,否则会让对方面子上过不去。)中国学者接着说:\"没关系,我可以问别人。\"(注解:这是一种遭到拒绝之后转换话题,找台阶下的方式。)但美国教授却心中不解,\"她为什么还要问别人?我没有回答清楚她提出的问题吗?\"另一位美国教授请求一位中国学者帮他修改一篇中文文章。中国学者说:\"我的水平不是太高,如改得不好,请不要介意。\"美国教授非常失望,\"原来她的水平不高,我找错人了。\"(注解:中国学者这样说,不是真的不行,也不是拒绝帮助,因中国文化讲究谦虚,习惯于贬低自己,抬高他人。而美国文化讲究表现自己,如中国人也在美国人面前自谦,则会被误认为其真的不行。)
一位中国学者对大家说:\"我最近要搬进一个新居,到时候请大家来吃饭。\"美国教授立刻刨根问底地追问\"哪一天\"?\"什么时间\"?中方哨响,\"哇!看来这人几年没吃饭了!\"接着,一位美国教授邀请中国学者去看橄榄球,中国学者说\"我不太懂橄榄球的规则\"。美国教授道\"没问题,我可以教你\"。中国学者犹豫,美国教授又说:\"我会解释得很好的。\"中国学者无奈,\"到时候再说吧。\"双方哨响,中方旁白:\"他怎么不懂我的意思?我就是不想去嘛。\"美方旁白:\"他们到底是去还是不去,为什么不直接说出来?\"(注解:这里表现了邀请与拒绝邀请方面的差异。中国文化有时邀请人只是一种客气,被邀请的人往往先表示推谢,以探虚实,等搞清楚是真请之后再接受邀请;如要拒绝邀请,直接说\"不\"有失礼貌,而是找个推辞的借口,婉言谢绝。美国文化邀请人一般是真请为多,被邀请的人要直接表示接受或不接受,绕弯子会让美国人摸不着头脑。)
以上,是这一小品的主要情节。学生们运用在课上学到的知识,将许多中美文化方面的差异凝炼于短短的20分钟小品中,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中美关系学这门课,是为了使中美两国学生更好地了解异国的文化,适应异国的的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而开设的一门商业文化课。因为,只有了解对方的文化,才能达到彼此的理解和沟通。课上,由中、美两国老师和学生相互介绍两国不同的生活方式、传统习俗和人际关系,并伴随一些实践练习,每次练习,就像是一次演小品。例如,学习并练习怎样建立友情,怎样给人面子,怎样接受或拒绝邀请,怎样表达自己的意见,怎样接受面试,怎样处理人情,怎样对待隐私,等等。为了了解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请客方式,课上甚至组织去中餐馆与西餐馆进了两次餐,让大家在餐桌上亲身体会东、西方不同的饮食文化。讲授这门课的美国老师Eric Shepherd,在中国学习、生活多年,非常精通中国文化,他用他在中国所经历过的许多切身体验现身说法,给学生以示范。而中国老师任京生则用三个月时间写出了十几万字的教材\"关系学入门\"供同学们阅读、参考。有的同学说,我过去每拒绝人家的一次请求,就会得罪一次朋友;学了你们教的拒绝人的方法之后,现在不得罪朋友了。有的中国同学说,我来美国好几年了,可还不知道我的一些与美国人的交往方式是错误的,要不是在课上学习到,我恐怕会永远这样错下去。因为美国人永远不会提醒你,或许他们认为这就是中国人的处事方式。这个教训说明,为什么很多中国人来美国几十年了,可还是融不进美国人的圈子,进入不了美国的主流社会?可以想象,你在用你自认为是正确,而别人却认为是错误的方式在与人交往,会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好感吗?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东方人说话讲究含蓄委婉,少说为妙;西方人说话讲究坦诚直率,言无不尽。很多初来美国的中国学生仍习惯于过去的说话方式,在课上或会议上表示谦虚或不发言,而美国教授或学生对此只有两种解释,不说话的人要么他是真的太笨,不会说话;要么就是有阴谋。一些中国学生听美国人说话,仍用过去的思维模式去细心揣摩美国人的弦外之音,其实,美国人心里想的就是其嘴上说的,你去猜测他的真实含义,自己受累,还会产生误解。等等许多事例,令两国学生有顿开茅塞之感。
中国与美国的人际关系有很多不同。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产生了两个民族的思维模式的不同;受思维模式的影响,又产生了行为方式的不同;行为方式的不同,又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关系准则的不同。在传统文化方面,中国文化的古老性与美国文化的现代化;中国文化的民族性与美国文化的多元化;中国文化的政治性与美国文化的经济性;中国文化的内向性和美国文化的开放性;以及中、美两国主文化与亚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等等;都有很多的差异可以探讨。在思维模式方面,中美两国在群体与个体,共性与个性,求同与求异,情理与法理,喜合与喜分,平均与平等,内向与外向,单向性与多向性,苦今天与享乐今天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在行为方式方面,中、美两国在含蓄委婉与直率,谦虚与自我表现,惩强扶弱与优胜劣汰,以及请客送礼,身体行为,对待隐私,饮食习惯,交友方式,卫生习惯,打电话方式等许多方面也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所有这些,你要从实践中逐渐去搞清楚,恐怕要花上一辈子的时间,等你搞清楚的时候,恐怕黄花菜也凉了。而上课的好处就在于,把许许多多前人的经验和教训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向你讲清楚,使你今后少走很多弯路。在课上,两国老师与同学在一起共同探讨两国关系学的差异,两国学生对异国文化和人际关系的一些疑惑和不解,经过大家的讲解,现在有了深刻的理解。在比较中,才能有鉴别,大家认为,通过这门课,学到了很多有意义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