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协初期二、三事
李琼
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如今想起仍让人回味无穷。
那时的日子过得很自在。就一个孩子,两个人上班挣钱,工作几乎没有压力,置车买房,假日出游,朋友聚会,…。一日想起儿子虽出生在美国,爹妈都是中国人,这中华文化在我们杨家的延续不可断在他手里,就把他送到了哥伦布中文学校。虽然繁体字、注音符号让人觉得别扭,总好过不学。再说孩子上课,做父母的打打球,与朋友聊聊天,挺好。
不过这浑身的能量无处用,总觉得是一种浪费。于是同几家朋友一商量,成立了个美中科协,借着集体的力量给哥城的华人办点好事。成立个协会容易,章程一立,宗旨一定,告示一出,众人响应,成了。
那时候,协会有董事长、会长、秘书长,有管财务的,有管公关的,有负责法律事务的,热热闹闹,象模象样。协会有过低迷,有过高潮,有过锣鼓喜庆,也有过风风雨雨,一路走来,竟过了十岁生日。当年的许多当事人,有不少都离开了哥伦布,我们也早已落脚加州,积极投入到当地一所中文学校的校务中。时间久,事情多,当初的很多事都淡忘了。现在协会要庆祝成立十周年,百忙中从记忆库里掏出那些旧事来,发现仅剩下我们参与过的几件大事,在此写出与大家共勉。
一、 美中科协 应运而生
记不得最初是谁的提议,反正一人提出,众人叫好。九个人分头行事,写章程,找资料,设计LOGO,注册刻章,宣传号召,个个忙得不亦乐乎。说九个人忙,不假,不过真正在外面抛头露面的五家中一家一个,剩下的那个算“贤内助”。忙乱了一阵,章程通过了,LOGO搞好了,官职安好了,一注册,哥伦布美中科学技术文化交流协会成立了。没想到这事一宣扬出去,响应参加的人竟有上百户,其中不少人很快就成为协会的中坚人物,像老余,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不计名利;沈小平大手笔,牵着头搞了几个大活动。华明母子任劳任怨,陈彪、小潘夫妇积极热情,还有邵幼瑜、李东夫妇,陈翼飞、陆鸣夫妇,…。这样的热心人,在协会里比比皆是,屈指难数。承蒙各路人马的厚爱与支持,协会举办了多种文艺演出、各类讲座、研讨会,着实为社区做了不少有益的事。
二、 文化交流 多姿多彩
起初,协会只是小打小闹地搞一些讲座,而且尽量利用OSU的教室,以不花钱或少花钱为准。协会扩大的速度超过我们的预想,单靠每户十元的年费很难支撑各项活动,经费不足的问题很快凸现在我们面前,必须另开财路。李小虎提出搞一场高水准的文艺演出,即可以扩大协会的影响,也可以弘扬中华文化,还可以籍此筹款。但这事非同小可。首先,高水准的演出要有一定规格的剧场,这一笔租金就不是小的数目。其次,高水准的剧团演出费用也会高。这两笔开销能否打平,我们这些从没搞过这类活动的人谁心中都没数。也是机缘凑巧,上海音乐学院的几位民乐演奏家正好来美访问,拐了几道弯,被李小虎探到。这几位老先生来美不是专程演出,而是退休前来美走一遭,算是个待遇。请他们登场,演出费用不须出高价。虽然国手演出,剧场效果不能马虎,毕竟省了一笔钱。尽管如此,赔钱的风险仍然不小。几经核算,多数人还是认为值得冒一次险。协会的秘书长杨明发临“危”受命,被董事长李小虎指定为那次演出的总负责人。筹划工作开始后到演出那段时间,每个人都起早贪黑地忙,一天一小会,两天一大会,从票价定位到销售渠道,从剧场选择到广告刊登方式,各个细节都尽量做到一丝不差。剧场租约签定那天,我心理直打鼓,这租约一签,我们就算把绳索套在了自己脖子上,是赔是赚都是它。李小虎、何剑、周林峰、和杨明发私下商量:“赔了我们分摊。”
最难的是卖票,成败的关键也在卖票。协会的骨干们各显神通,有拿票到单位卖的,有找亲朋好友的,有敲左邻右舍门的。不知是谁的主意,把票放在了几个中国杂货店里代卖。皇天不负有心人,到演出前,票卖光了。
演出成功,让久居中西部的华人大开眼界,聆听了国手的演奏。协会也因此赚到了第一笔小小的活动资金。并为以后搞这类活动积累了经验。
在我们搬离哥伦布前,协会还搞过一系列的演出活动,有国内来的杂技团,有佛州迪斯尼乐园的“锦绣中华”演出队,有当地华人的春节联欢晚会。几次大活动都是靠协会骨干分子的无私奉献和会员们做的大量工作而成功的。许多次我们只是敲敲边鼓,帮着卖卖票,在家里接待接待演员。虽然没有参与很多,也很理解那些主办人的酸甜苦辣。
在我记忆中另一个宣传中国文化和筹款活动是在亚洲节上卖便当。那个活动是何剑牵的头。忘了因何缘故我们没有参与,但去捧了场。烈日下,七、八个人忙得不可开交,王立国和另外几个人负责跑运输。听说这些人忙了两三天,包包子,做面条,煮肉、炒菜,炸春卷,…,连何剑的母亲都搭进去,帮忙包了两天的包子。
协会的名声在一次一次的活动中打响了开来,协会也通过一次一次活动传播了中华文化,活跃了哥城华人的业余生活。
三、齐心办学 造福后代
协会成立第二年,杨明发被选为哥城中文学校的干事。在校务会上,他要求增加简化字和汉语拼音班。遭到拒绝后,我们就决定办一所自己的中文学校,专教简化字和汉语拼音。这一提议得到了多数协会成员的支持。那时距离开学只有35天时间。我们没有经费,没有教材,没有校舍,没有办学经验,不知道有多少学生来源,有的只是热情和奉献。协会几乎是总动员,就连像老余这样没有适龄孩子的人也积极投入建校的工作中。众人拾柴火焰高,靠着大伙儿的群策群力和共同努力,一所前所未有的“俄亥俄州现代中文学校”,从筹划到开学,硬是在35天里办了起来。
开学典礼上,作为首任校长的杨明发郑重的身着西装,面对近百个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以及当地的报纸电台记者讲了话。他讲话时,我正在楼上教室里做开课前的最后检查,没听到。据说,他讲得非常地铿锵有力。
那天,不光是明发激动,众人都很激动,都为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学校而骄傲,为我们的孩子终于可以学简化字和汉语拼音而高兴。虽然建校是明发牵得头,但若没有协会一年多的基础,把许多华人凝聚在一起,没有协会的大力支持,没有那么多热心无私的骨干,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在短短35天内把一盘散沙堆成一座城堡。
四、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
在那次与华联联合举办的新春联欢晚会时,正赶上杨明发和我们未满周岁的小儿子生病。但一大堆的工作等着人做,明发只好服了退烧药,报病参与。那时他真有那种身在江湖不由己的感觉。我们离开哥伦布早,没有继续参与协会的活动。那时他总说,搬家走也就退出江湖了。搬来加州后,我俩又都加入了当地中文学校的教学行列。今年更甚,明发除去教授国际象棋课外,又参与了校务工作。这恐怕不是身在江湖之故吧。看完我写的初稿后,他在稿纸上写下“至今不悔”四个字。倘若能回头重走一遍,我相信他还会毫不犹豫地做同样的事。
稿子写完后,念给明发听,他说,别总写自己,很有自我吹嘘之嫌。我也不是故意。毕竟是十年前的事了。经过十年时光的淘洗,留在记忆中的自然是自己曾付出较多的事。协会能在十年里坚持不断地为社区服务,就是因为有许许多多热心奉献的人。每一份热心,每一次奉献,背后都有一段五味具全的故事,那只有留待故事的主人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