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2001年夏,欢天喜地买了第一个房子。屋主自卖。十五分钟搞定,
9月开学第一天,全家迟到一小时。每天单程1小时在上班上学堵车的路上,下班饥肠辘辘时常拐道躲高峰,有时路上找吃的然后才回家。2005终于换了房子.
那时候房市太热,抢不到心仪的房子。为“图近“暂时“苟且。入住第一天起,就想在附近换一个。这才引出了一串看房的故事。
不知道您有没有和我一样的“忌讳”,不想住在一个里面有人去世过的房子里。
那是二十年前房市火爆的时候。老外中介带我看了一处“遗产”房。地处河谷,朝南一万多尺的大院子。大门隐蔽在几颗高大笔直的松树和拐弯生出无数支叉不同品种松树后面。进屋看到的房子的墙和屋顶材料是年代已久,泛着棕色暗光的整原木,原始状态的木框窗户和天窗,看着十分的单薄。两间卧室和一个卫生间都是非常的老旧,浅蓝色的洗脸池,浴缸和马桶,虽然没有一点缺损,可是已经完全是古董级的了。一些没有来得及清理的老式实木家具看上去和房子差不多的年纪。墙上还有一些发黄了的照片,和参观百年历史遗址一样的感觉。
简陋的洗衣房在地下室,没有装修的地下室,水泥和砖墙上的裂缝像大一蜈蚣一样,横着,竖着,一条条斜着趴在墙上。水炉有些斑驳,暖炉至少三十年了,电路只有60安培,必须升级.
单车库,水泥地面大树根顶得高出地面,向四方炸裂。粱上吊着一个崭新鲜亮的网球。我问中介:“这球为啥了在这里?”
“帮助停车,防止撞墙上的”。
“哦,这主意不错”。我家的车库从此也吊了一个一模一样的网球。那球轻触前窗玻璃,汽车正巧停个稳妥。
房子要价33万加币。那时候我们一点动手能力都没有,就想住一个不需要整修护理的房子。特别是“遗产房”给我们的阴森森的感觉,让我们异口同声说:“No”。
时隔二十年那房子又上市了,140万地基价值 Lot Value only。自住房金句“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没错!
嘿嘿,躺赚百万,和我无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