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的轨迹〈读经札记〉 从亚伯垃罕筑坛说起 信心之父亚伯拉罕的一生是筑坛献祭的一生,筑坛与献祭见证了他无伪的信心。今天让我们沿着他筑坛的轨迹,踏上信心之旅,效法他,让你我的一生是筑坛献祭的一生…… 一,启示之坛 创十二7:“耶和华向亚伯兰显现,说:『我要把这地赐给你的后裔。』亚伯兰就在那里为向他显现的耶和华筑了一座坛。” 这是一座启示的坛。神要把这地——迦南赐给他 亚伯兰眼见的是「迦南人住在那地」而亚伯兰「筑了一座坛」,为了「求告耶和华的名」(8节),是活在属天的旨意里。世人「建造一座城」(十一4),是为了过定居、安逸的生活;而亚伯兰则「支搭帐棚」(8节),不在地上生根,是为了「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神所经营、所建造的」(来十一10)。虽然他「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却从远处望见,且欢喜迎接,又承认自己在世上,是一客旅,是寄居的」(来十一13)他「求告耶和华的名」(8节),这是活在属天的旨意里;因为他单々仰望創始成终的神,回应从神而来的呼召……藉此与天国保持着亲密的交通,决意以自己的一生来回应神的恩召和应许…… 小结:亚伯拉拉罕,以此坛见证了自己的信心和对神话语的倚靠。一个活泼的信仰者,以全心来赞美神,为那还未来到的,却一直盼望的事情矢志不渝…… 二,分别为圣之坛 创十二8:从那里他又迁到伯特利东边的山,支搭帐棚;西边是伯特利,东边是艾。他在那里又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求告耶和华的名。” 这是一座分别为圣的祭坛,他把艾放在背后,而把伯特利〈神的殿〉放在面前,艾的意思是“一座废墟”。世界只不过是一堆废墟,该弃置在背后…… 这也是见证之坛: 一,“帐棚”表明了亚伯拉罕,在地上的身份,是客旅,是寄居的」(彼前二11); 二,“坛”见证了亚伯拉罕的归属:“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彼前二9)。「 小结:支搭帐棚是为自己,筑坛是为神;信徒离开世界之后留下唯一的东西应该是神的「坛」,是信心的见证。而不是自己的「帐棚」…… 三,回归之坛 创十三18:亚伯兰就搬了帐棚,来到希伯仑、幔利的橡树那里居住,在那里为耶和华筑了一坛,这是回归之坛 亚伯拉罕因迦南地遭遇饥荒就擅自到埃及去,在那里他并没有筑坛献祭,也未求告神的名,而是靠自己的聪明编造谎言称妻为妹,差点失去自己的妻子,幸亏神及时出手才得幸免,神代领他回归应许之地——迦南。借着罗得的离开,神让亚伯兰学到了第二个功课(5-18),就是单单以神为自己的产业、满足和喜乐 亚伯兰在希伯仑筑坛,表明他的信心经过试验后,更上了一层楼。亚伯拉罕来到希伯仑并在幔利的橡树下筑坛献祭,这是他生命中的第三座坛,他重新来到神的面前在与神亲密的交通中重新得力…… 小结:灵命的复苏和信心的复原是“渐渐”的,一个曾经离开神的家(伯特利),在外流荡而经历过属灵饥饿的人(参创十二章),一定会认识神的宝贵,必然回来重拾与神同在的属天的福气…… 四,顺服之坛 创廿二9:“他们到了神所指示的地方,亚伯拉罕在那里筑坛,把柴摆好,捆绑他的儿子以撒,放在坛的柴上。亚伯拉罕就伸手拿刀,要杀他”。这是亚伯拉罕平生中是他人生经历中信心考验的最高潮…。当亚伯拉罕在年老时候,上帝要他将等待了廿五年的独生爱子以撒,献上为燔祭时他就遵守,毫无考虑,没有抱怨,也没有疑问,他知道一切都是上帝给的。当他把刀拿起,要杀他的儿子时,耶和华的使者从天上呼叫他,告诉他不可伤害这孩子。上帝知道亚伯拉罕是敬畏祂的人,对自己完全没有保留,用行为印证了他的信心“雅二21”。 小结:以撒是神所赐的恩典,是成就神应许的基础,是亚伯拉罕喜乐的核心。然而神的“试验”不是拿走人外面的事物、容易放下的事物,而是拿走人心最深处的、最珍爱的事物,包括神的应许和恩典,因为这些事物最容易成为代替神的偶像。拣选神、还是拣选神的恩典,这也是每一个亚伯拉罕的属灵后裔常常面临的抉择……
未了的话:在亚伯拉罕一生的信心道路上,神让他学习了四次舍弃,学习爱神超过爱神所赐的恩典(约二十一15): 一,舍弃本地、本族、父家(十二1); 二,舍弃他心目中的继承人侄儿罗得(十三8-12); 三,舍弃肉体的努力、夏甲所生的儿子以实玛利(二十二14); 四,舍弃神的恩典、等了25年的应许之子以撒(創二十二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