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在上的“和散那” 〈读经札记) ——写在棕树节前夕 经文马太福音21:1一12。 引 言 棕树节,基督教「圣周」(HolyWeek),为纪念主耶稣骑驴进耶路撒冷,是耶稣受难周的开始,即耶稣为完成上帝的旨意,应验先知的预言,骑驴进入耶路撒冷前,群众手持棕树枝夹道欢迎,将衣服铺在地上,迎接主耶稣进城的主日。从这一个主日礼拜天开始,我们信仰的对象,拿撒勒人耶稣展开了祂最伟大的七天,并通过这七天向世人证明了祂就是上帝的儿子、弥赛亚、救主、基督。和平的君 释 经 太廿一1 耶稣和门徒将近耶路撒冷,到了伯法其,在橄榄山那里。 「伯法其」意思是「初熟无花果之家」,位于耶路撒冷东郊,橄榄山之东南坡,伯大尼西北1公里(17节),再往前走不到一公里,耶路撒冷城就在眼前了。成千上万的犹太人沿此路线涌往耶路撒冷守逾越节,主耶稣将在前呼后拥的人群中入城,以天国之王的身份进入祂的京城,但却没有登上宝座,而是上了十字架。十字架的阴影虽是浓重,但却不能掩盖天国之王的权柄。本章中天国之王向祭司长、法利赛人和民间的长老们宣告什么人才能进入神的国,话中满了从天上来的权柄。
太廿一2 耶稣就打发两个门徒,对他们说:『你们往对面村子里去,必看见一匹驴拴在那里,还有驴驹同在一处;你们解开,牵到我这里来。 「驴」是温驯的动物,曾被用作君王的座骑(士十4;十二14;撒下十六2)。它不像战马那样威风,骑驴代表谦和、温柔(亚九9-10)。四福音中只有马太福音提到有两匹驴。「你们往对面村子里去」主耶稣在伯法其打发门徒去对面的村子(1节),所以「对面村子」指伯大尼。主耶稣和门徒当天晚上出城往伯大尼住宿(可十一11节),可以顺便把驴驹归还主人。 太廿一3 若有人对你们说什么,你们就说:“主要用牠。”那人必立时让你们牵来。 伯法其距离耶路撒冷大约两公里,其实并不需要骑驴,而是「主要用牠」,因为主耶稣要特意安排一个谦卑的天国之王的入城仪式。 太廿一4 这事成就是要应验先知的话, 先知的话是指神借先知撒迦利亚所说的预言(亚九9)。 太廿一5 要对锡安的居民(原文作女子)说:“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是温柔的,又骑着驴,就是骑着驴驹子。” 主耶稣第一次来的时候是谦谦卑卑地骑着驴驹,在顺服祂的天国子民心中作王掌权,但祂并不愿勉强人来顺服,人若无心尊主为大,祂就任凭他们。主耶稣第二次来的时候,却将骑着争战的白马来施行审判(启十九11)。本节引自赛六十二11和亚九9。 太廿一6 门徒就照耶稣所吩咐的去行, 太廿一7 牵了驴和驴驹来,把自己的衣服搭在上面,耶稣就骑上。 主耶稣骑的是驴驹。那匹驴驹因从未被人骑过,须有其母陪伴在旁,亦步亦趋。 太廿一8 众人多半把衣服铺在路上;还有人砍下树枝来铺在路上。 因逾越节将至,有极多的人从各地前来耶路撒冷过节。把衣服铺在路上和砍下树枝来铺在路上,都是向君王表示效忠致敬的举动。 太廿一9 前行后随的众人喊着说:和散那归于大卫的子孙(和散那原有求救的意思,在此乃称颂的话)!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高高在上和散那! 「和散那」是希腊语对希伯来词的音译,意思是「求你立刻拯救」(诗一百一十八25),亦可转用作称颂的话,含有「你有大能,惟你是配」之意。「大卫的子孙」代称神所差来拯救以色列的弥赛亚(诗一百三十二10-11)。群众如此向主耶稣欢呼称颂,是因为他们心中的弥赛亚将解放以色列民族,率领犹太人反抗罗马帝国的统治,在地上建立弥赛亚国。「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这个颂词原是向朝圣者祝福的话(诗一百一十八26),此处指那要来的弥赛亚。「高高在上和散那」指因弥赛亚的来临而将荣耀归给天上的神,愿那些天使天军也从天上高唱「和散那」。诗一百一十八是六篇哈利路篇(Halle)的最后一篇,以色列人每逢盛大节日,便用哈利路篇来应答对唱,其中25-26两节更是赞美的高潮。主耶稣和门徒在结束最后晚餐的时候唱了诗一百一十八(二十六30)。 太廿一10 耶稣既进了耶路撒冷,合城都惊动了,说:『这是谁?』」 当年东方博士们来寻找新生的天国之王的时候,「耶路撒冷合城的人」都不安(二3),如今天国之王即将上十字架,「合城都惊动了」,耶路撒冷的居民们始终不认识主、不知道如何应对天国之王的造访。从本节开始,一直到二十七章主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为止,是祂在世为人的最后一周,被称为「受难周」。 太廿一11 众人说:『这是加利利拿撒勒的先知耶稣。 「众人」中可能有许多上耶路撒冷守节的加利利人,他们向耶路撒冷的居民介绍了主耶稣,但只能认识主耶稣到「拿撒勒的先知」的地步,而不是「大卫的子孙」。 太廿一12】 耶稣进了神的殿,赶出殿里一切作买卖的人,推倒兑换银钱之人的桌子,和卖鸽子之人的凳子 这是天国之王入城仪式的结局和高潮,主耶稣在犹太人视为最神圣的圣殿显明祂天国之王的权柄。当时圣殿的祭司允许商人在圣殿的外邦人院售卖献祭用的牛羊鸽子及其他祭品;又因圣殿不收希腊和罗马的钱币,犹太人缴纳丁税或奉献必须用指定的推罗舍客勒,所以有兑换银钱的人提供方便。这类「买卖」表面似乎并无不妥,实际已成为「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提前六5),玷污了圣殿。「殿」原文是「神圣的处所」,包括圣殿本身及四围和院子的全部地区;「殿里」指圣殿开放给外邦人敬拜用的外邦人院子。先知已预言,主要忽然进入自己的殿中洁净那里的敬拜和事奉(玛三1-4),圣殿里不再有做买卖的人(亚十四21)。主耶稣进殿和洁净圣殿之间有一夜的间隔(可十一11-15),表明祂的行动不是一时冲动,而是事先计划的,让人看到「有一人比殿更大」(十二6)。
分 享
再思王者的得胜 耶稣临到耶路撒冷轰动全城,众人在城外一路集结欢迎他,簇拥他们认定的犹太王。然而在欢乐、光荣进城的过程中,其实隐藏着对耶稣错误的认知与期待。犹太人心中所盼望的君王和他们面前的基督有着巨大的差异。耶稣并没有如他们所期望的那样成为拯救以色列的君王,带领亚伯拉罕的子孙摆脱罗马铁蹄。相反,在经历了欢呼之后,祂却在一片唾弃声中,走向了苦难的十字架。 耶稣骑驴驹进城,以行动的方式纠正人们的误解,因为赋有君王身分的人骑马是为征战,骑驴则表示和平、胜利。耶稣选择以没人骑过的驴驹为「交通工具」,以得胜之王,和平之君的姿态进城,正实现旧约先知撒迦利亚之预言:「锡安的民哪,应当大大喜乐。耶路撒冷的民哪,应当欢呼。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他是公义的,并且施行拯救,谦谦和和的骑着驴,就是骑着驴的驹子。」(撒迦利亚九章9节) 和散那欢声雷动 前行後随的众人喊着说:和散那,归於大卫的子孙!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高高在上和散那!(太21:9) 和散那 !(O Lord, save us! ) 时光倒流一千年,同样的“和散那”是苦苦求救,切切盼望的呻吟声。请听诗篇118∶25-26:耶和华啊,求你拯救!耶和华啊,求你使我们亨通!奉耶和华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我们从耶和华的殿中为你们祝福! 今天,“和散那”却是赞美和喜乐的欢声,因为救主就在我们中间! 棕树枝的再思 [民众]就拿着棕树枝出去迎接他,喊着说:和散那!奉主名来的以色列王是应当称颂的!(约12:13) 为什厶是棕树枝? 诗篇说:义人要发旺如棕树,生长如利巴嫩的香柏树。(诗九十二12) 启示录说:那些从大患难中被提到神宝座前的得胜者,都身穿白衣,手拿棕树枝称颂神。(启7:9-10) 主耶稣这样凯旋地进入耶路撒冷并非去戴荣耀的冠冕,乃是去接受十字架的苦杯。这十字架的苦杯正是他进入荣耀的道路,也是凡要与他同享荣耀的人所应走的道路。棕树的生命力特别强,即使到了严寒的冬天,它仍青翠发旺,象征旺盛和得胜。棕树枝代表得胜、喜乐、荣耀的标志。 「义人」在旧约时代是指那些敬畏神、遵行律法、远离罪恶、专心寻求神的人,如约瑟、约伯。 在新约时代,乃是指那些因信主得称为义,常常靠主行义、活出义之生活的人,也就是靠着主过分别为圣的生活、热心事主的敬虔人。 爱与泪的再思 榇树节的前一天,主耶稣来到伯大尼,在那里马利亚以一斤极贵的真哪哒香膏抹主的脚,又用自己的头发去擦,屋子里就充满了膏的香气。主耶稣说∶“这香膏是为我安葬之日用的。”(约翰福音12∶1-8) 此时此刻,耶稣明知进城是慷慨就义,门徒却只想在权力上比高下(路加福音22章24节以下),有的大概只想跟着作官(20章20节以下),对于耶稣所传上帝国的福音,根本不感兴趣。至于众人,各有所需,有的希望耶稣就是那位带领他们反抗罗马政府的弥赛亚;有的是等着看耶稣的神迹,企图吃饼得饱、病得医治。有的则是以伟大宗教的信徒自居,骄傲的认为耶稣不过是拿撒勒这个小地方的先知(11节)。 然而这个女人却献上了她的泪和爱。 这位拿撒勒的木匠勇敢的走向死亡,成为了被宰杀的羔羊,祂的血被真正的上帝子民涂抹在自己生命的门楣上,并显于末日上帝永恒审判的时刻,最终,基督信仰者因对基督的信仰,将走出埃及,进入永生。 基督的来临,使信仰的真实性完美凸显。而这一切是始于祂荣进圣城。 耶稣基督走入了圣城耶路撒冷,走进了每一个信徒心中的耶路撒冷。祂使历史有了价值,也使生命变得真实。祂从两千年前走来,从永恒向我们走来,带我们走入永恒。 我们需要做的便是拿起手中的棕树枝。挥舞!因为,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高高在上和散那! 大海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