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园 第八期 1994年11月12日 俄州现代中文学校(编外)聊园编辑部 编者按 ====== 一篇又一篇哙炙人口的大作(虽然并不太长)投到"聊园"这块小天地来了.我真感到安慰.大家都很忙,大家都很累.但是为了把"聊园"办好,其实是为了把咱们中文学校办好,越来越多的热心人都来"凑热闹"了.我也是,只要往计算机前一坐,输入中文文章,心里特舒坦.平时听到有人夸两句咱这"聊园",表面上不露,心里可像大热天吃冰棍儿,痛快.再忙再累,有钱难买愿意. 这里介绍一下本文的作者.李东,邵幼瑜之夫人,洋生洋长上海人,现为中文学校语文老师.她......还真不知道怎么介绍呢.这样吧,说件事,大家去体会. 一次大家聊起来在美国学开车,教开车的事,都说先生不能教太太开车,非打起来不可,而且都是先生嫌太太有点儿"笨"(背着太太,大家都挺勇敢).可小邵,邵幼瑜说,我们家的情况不大一样,我教太太开车,她比我厉害.不是我教她,而是她教我. 本期李东大作,上海人聊上海人,让我们非上海人耳目为之一新.作为非上海人,无论你如何讲道上海人,都只是从外面得来的印象而已.也是了,有时候你想多了解些,深入些,也不大容易.记的有一次从东北出差到上海,到我们东北农场的那个上海朋友家去看望他父亲.当时他本人不在场.他父亲专门买了好多酒肉,摆上了桌,然后连连点头鞠躬,说,你们吃,你们吃,我还有事要做.然后倒退了好几步,出去了.还没等听不见脚步声,几个东北哥们儿就开嚼了.嘴里还含含混混地念叨,"这上海人". 其实我们真的不大了解上海人,甚至有时不理解上海人.还是听听李东的介绍吧. ------------------------------------------------------------------------------------------------------ 上海人聊上海人 李东 星期天上中文学校,一大要紧事是拿份聊园先睹为快.都知道王立国这人办事认真,任劳认怨,别说何剑离不开他,我们中文学校也没他不成.可没想到王立国还有这么高的聊功.一篇"吃福"聊得牵肠挂肚,回味无穷,不知别人怎么想,反正我现在最想尝一尝的是那个"闷子". 连着看了这么多期的王聊,心里有些不踏实起来,你说在这儿谁不忙啊,就王立国在那儿聊,我们大家可不那么够朋友,上海话那就叫"只进不出,不上路"了.所以这次我也来凑凑热闹,管他够不够水平的.我们邵幼瑜知道后看着我脸都长了:"你也有啥可聊的?"那意思是你行吗? 王聊有一篇是聊聊上海人,沈聊来了篇话说北方人.显而易见那北方人王立国对上海人是以褒为主,笔下留情,而上海人沈小平仗着自己的太太是北方人自己又在东北呆了十六年,话说北方人是侃侃而来,畅所欲言.我想许多"北方人"看了王聊的"上海人",肯定是觉得不痛快.王琪就对我说过"中文学校彭老师的先生是我碰到的最好的上海人".听得出那王琪一定碰到过不少不好的上海人.我有个好朋友北京人去了波士顿,来信中有那么一句,"你是对上海人形象的背叛".说实话,我真不喜欢这背叛二字,况且这背叛了谁,怎么背叛了,我至今没搞清楚.我今朝就来上海人讲讲上海人. 我是生在上海长在上海到这里来以前没离开过上海的上海人.从籍贯上来说,父亲是辽宁人,母亲是浙江人.其实在上海市区真正的上海本地人并不多.上海人也和别的地方人一样有贫有富有智有愚,有住"蓝屋"花园洋房的,也有住"七十二家房客"小阁楼的,有当名演员做大教授的,也有卖大饼油条踏"黄鱼"车的.可是上海人对别的地方人称呼基本一致,称大城市人为"外地人",称小城市及农村人为"乡下人".上海人的自我感觉好是有道理的.上海人精明能干,活络潇洒.衣服是上海淮海路上的时髦,奶糖是上海大白兔好吃.据说早些年国家税收上海占了六分之一,对全国贡献之大.来上海出差旅行的"外地人"川流不息,渐渐便有了上海人瞧不起外地人一说.这我还能举出例来. 我父亲解放那年到的上海,好几十年了还是讲一口东北音的普通话.可他不仅与我外婆的宁波话攀谈成趣,而且和左邻右舍的绍兴公公,苏州好婆,以及理发店的苏北师傅交流默契.我记得儿时曾硬要他跟我讲上海话,他就来几句"洋泾浜"应付了事.然而,坚持不讲上海话也有他吃亏的时候.上海的公共汽车之挤,乘客挤车本事之大是没经历过的人难以想象的.有次我和父亲一前一后挤上车,人刚站稳我父亲已经好几声"对不起".这不开口没事,一开口就招来一句:"外地人,车子会乘伐?"我看了那人一眼,问"爸爸,阿拉乘两站还是三站?"那人连忙转身不吭气了.你说这德性. 上海人也到全国各地出差,游玩.那年我和同事出差去北京,北京那城市之气派,那酸奶冰糖葫芦冻柿子,至今难忘.我们住在中科院的一个招待所,那附近有家商店专卖"出口转内销"的东西,我们差不多每天要光顾一次,跟售货员都面熟了.看着我们挑啊拣的,那笑咪咪的老头最后忍不住了,这上海姑娘可真能挑啊.我们不服气,您说这毛衣的设计,颜色都没话说,可这转内销就是有点"毛病".这要是有个小脏点问题不大,要是一个洞呢,这可不得好好挑挑.老头说,没错儿,可也就见你们这么挑来着.再看看确实人家北京姑娘阿姨差不多点了颜色尺寸,付钱拿了就走的.你瞧,这上海人给人家留下的印象. 上海人最不愿意的是离开上海.大概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还不全是那样的.当初响应党的号召年青人志在四方,我的两个舅舅大学毕业一个留北京一个去长春,这辈子都做了上海籍外地人.再后来的上山下乡插队落户,再教育一片红,轰轰烈烈可把上海人吓坏了受够了,越发是千方百计要"蹲牢"上海.我们这一拨人是运气好,高中快毕业便恢复了高考.这考分一公布欢天喜地的,老师让重填志愿,原来考分高的志愿表尽填复旦,交大,而北大,清华在上海招不到尖子.这北大,清华名气再响,要离开上海还是不干.气得老师想不通,背后一定在骂胸无大志,鼠目寸光. 再后来又有了新说法,"上海人除了美国,哪都不去".这不,年近而立随着洋插队的潮流来到这里.上海人的自信还没丢失,这感觉之好叫人不信.我先生自诩"天生会开车",再加上他大学老师来美访问留下一句"邵幼瑜开车真潇洒",还真把他捧得云里雾里.有次开车上街,前面一辆车快快慢慢忽左忽右,这车开的真不怎么样,一看车牌,肯塔基来的,先生随口一句"外地人".这还不说自己是外国人呢.不过这上海人名气之响有一例可证明.那是我刚来时找工打,翻着报纸就打电话.有个零活看着不错,一个电话过去那头太太就问,是中国人吗?是,中国哪里来的?中国大陆来的,中国哪个城市来的?我愣了,这人是中国问题专家吗,还是中央情报局的,还管我是哪个城市来的.这英语就会那么几句,再多说就快说完了.上海来的,上海来的?!对方太太的声音都变了,明天就来吧.后来知道这太太就在这里的大银行做部门经理,从来没去过中国,原先给她家干活的是个上海人,"真聪明能干真有教养",人家先生毕业找到工作去了别的城市,这美国太太就想再找个上海人还真就给她找着了,把她给乐的.我们现在还是朋友,有次和她们打电话,她说"你们上海人想干什么就一定能干成".这也是过奖了. 其实,我们在这里六,七,年,前前后后好朋友中上海人并不多.特别是前两年住在校园南边一带时,几家好朋友合伙接送孩子上学,结果大人孩子过年过节春游秋游派对来派对去,"人民公社"热火朝天,公社社员还尽是武汉帮.这回过头来说说这里的上海人,还就数这中文学校的上海几个老乡. 你说上海人"精",直话说是小气吧,可个人第一位向中文学校捐钱的,是上海人郑元芳,人家郑教授作系主任,这开放后来美的数万中国人里也是屈指可数的.你说上海人会吹牛吧,可人家老余,余扬,从成立中文学校到接待国内那两大代表团,上上下下张罗了多少事情却从来不听他张扬.你说上海人"油"吧,可上海小伙子孙耀武真是老实,给孩子们上足球课还丁是丁,卯是卯的,那认真劲儿,以后那个姑娘能找上他还真算有福气.你说上海人会享福吧,还有个沈小平---我刚认识他时就听说是上海人里最能享福的,可中文学校成立后人家就干起了家长委员会主任,平时上班,周末该轻松一下了吧,人家还不是为了中文学校,为了孩子,为了大家. 这写了半天,回过头来一看,与王聊的差太远.没人家王聊那酸甜苦辣,没那轰轰烈烈.更没那阶级感情,那革命觉悟.关键的关键,是没"经历",小了那么几岁就怎么小了这一大截.不管他了,就这么个样,我这就算是胡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