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聊园  
聊园属于北美爱好文学的一伙海外学子  
我的名片
园丁
来自: United States
注册日期: 2009-08-18
访问总量: 608,725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聊园一九二期 木头谈酒(2)-
· 聊园一九二期 木头谈酒(1)—啤
· 聊园一九二期 2007年改变你生活
· 聊园一九二期 (相声)小祝在北
· 聊园一九二期 回忆文革岁月(5)
· 聊园一九一期 全球变暖及其它(
· 聊园一九一期 人生六十才开始(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海外聊园】
· 聊园一六五期 冬天的爱 赵明乡
· 聊园一六五期 电视连续剧《康熙
· 聊园一六五期 被遗忘的爱国者--
· 聊园一六四期 <<养生保健>> 齐
· 聊园一六三期 小品“婵娟”
· 聊园一六三期 相声“学说英语”
· 聊园一六三期 大胖子张老闷儿列
· 聊园一六二期 伯瑞下岗 --忆我的
· 聊园一六二期 北 京 和 我 迟
· 聊园一六二期 歌者无疆 --写在三
【老嗑闲唠】
· 闲聊冲动
· 当红娘
· 闲聊讲卫生 (下)
· 闲聊讲卫生 (上)
· 还扯太极拳
· 偏方
· 扯太极拳
· 有朋自远方打电话来,不亦乐乎
· 我认识的袁立本
· 漫聊误会 (下)
【东北农场】
· 东北农场记事 (十) 副连长李文生
· 东北农场记事 (九) 四排长的婚事
· 东北农场记事 (八) 八班长和护士
· 东北农场记事 (六) 北场
· 东北农场记事 (七) 文艺宣传队
· 东北农场记事 (五) 嫩江清队
· 东北农场记事 (四) 南场
· 东北农场记事 (三) 齐齐哈尔集训
· 东北农场记事 (二) 北去的列车
· 东北农场记事 (一) 毕业分配
【小城故事】
· 小城故事(十二) 告别宴会 (较长)
· 小城故事(十一) 县广播站
· 小城故事(十) 算命 (较长)
· 小城故事(九) 县城火车站 (较长
· 小城故事(八)-鉴定会 (较长)
· 小城故事(七)县文工团
· 小城故事(六) 兽研老魏
· 小城故事(五) 退伍兵
· 小城故事(四) 下乡
· 小城故事(三) 打更老头儿
【聊高尔夫】
· 斗胆再聊聊高尔夫
· 随笔高尔夫 (八) 山寨高尔夫
· 随笔高尔夫(七) --- 高尔夫与
· 随笔高尔夫(六)--- 再探高尔夫
· 随笔高尔夫 (五)--- 置办高尔
· 随笔高尔夫(四)师傅领进门,修
· 随笔高尔夫 (三) 痴迷高尔夫
· 随笔高尔夫 (二) 高尔夫的弊
· 随笔高尔夫(一) 普通老百姓
· 闲聊高尔夫
【回国记事】
· 回国记事(五)最难忘的一件事
· 回国记事 (四) 毕业三十年后的团
· 回国记事(三)扫墓 (较长)
· 回国记事(二)张大爷
· 回国记事(一)结婚记念艺术照
【文革旧事】
· 纪念张育海 (四) 张育海给朋友
· 纪念张育海 (三) 张育海及《只
· 纪念张育海 (二) 怀念张育海
· 纪念赴缅牺牲的国际共运战士张育
【九四聊园】
· 聊园第九期 1994年11月20日
· 聊园第八期 1994年11月12日
· 聊园第七期 1994年11月5日
· 聊园 第六期 1994年10月29日
· 聊园第五期 1994年10月22日
· 聊园第四期 1994年10月
· 聊园第三期 半边天万岁 何剑
· 聊园 第三期 1994年10月9日
· 聊园 第二期1994年10月2日 "
· 聊园 第一期1994年9月24日 【发
【九五聊园】
· 聊园十八期 从 大 跃 进 聊 到
· 聊园十七期 从 土 家 族 舞 蹈
· 聊园十六期 聊 "简 体 字 "
· 聊园十五期 聊 吃
· 聊园十四期 聊 聊 内 蒙
· 聊园十三期 野 聊 "气 "功 , 佛
· 聊园十一期 打电话
· 聊 园 第 十 期: 中 国 人 聊 中
· 聊园第四十四期 一九九五年十二
· 聊园第四十三期 一九九五年十二
【九六聊园】
· “希望之星”夏令营通讯第三期
· “希望之星”夏令营通讯第二期
· “希望之星”夏令营通讯第一期
· 聊园第七十五期 一九九六年十二
· 聊园第七十四期 一九九六年十二
· 聊园第七十三期 一九九六年十一
· 聊园第七十一期 一九九六年十一
· 聊园第七十二期 一九九六年十一
· 聊园第七十期 一九九六年十月二
· 聊园第六十九期 一九九六年十月
【九七聊园】
· 聊园第九十一期 一九九七年十二
· 聊园第九十期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
· 聊园第八十九期 一九九七年十一
· 聊园第八十八期 一九九七年十一
· 聊园第八十七期 一九九七年十一
· 聊园第八十六期 一九九七年十一
· 聊园第八十五期 一九九七年十月
· 聊园第八十四期 一九九七年九月
· 聊园第八十三期 一九九七年五月
· 聊园第八十二期 一九九七年四月
【九八聊园】
· 聊园第一一O期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
· 聊园第一O九期 一九九八年十一月
· 聊园第一O八期 一九九八年十一月
· 聊园第一O七期 一九九八年十一月
· 聊园第一O六期 一九九八年十一月
· 聊园第一O五期 一九九八年十月十
· 聊园第一O四期 一九九八年九月二
· 聊园第一O三期 一九九八年九月十
· 聊园第一O二期 一九九八年九月十
· 聊园第一O一期 一九九八年六月五
【九九聊园】
· 聊园第一二七期 一九九九年十二
· 聊园第一二六期 一九九九年十二
· 聊园第一二五期 一九九九年十一
· 聊园第一二四期 一九九九年十月
· 聊园第一二三期 一九九九年十月
· 聊园第一二二期 一九九九年十月
· 聊园第一二一期 一九九九年九月
· 聊园第一二O期 一九九九年九月十
· 聊园第一一九期 一九九九年六月
· 聊园第一一八期 一九九九年五月
【零零聊园】
· 聊园第一四八期 二OO一年一月七
· 聊园第一四七期 二OOO年十二月十
· 聊园第一四六期 二OOO年十二月三
· 聊园第一四五期 二OOO年十一月五
· 聊园第一四四期 二OOO年十月二十
· 聊园第一四三期 二OOO年十月二十
· 聊园第一四二期 二OOO年九月二十
· 聊园第一四一期 二OOO年九月十七
· 聊园第一四O期 二OOO年九月十日
· 聊园第一三九期 二OOO年六月四日
【零一聊园】
· 聊园一五三期 马年说马
· 聊园一五二期 路遥知马力
· 聊园一五零期 聊 聊 “ 神 厨
· 聊园一四九期 从 电 视 连 续 剧
【零二聊园】
· 聊园一六二期 中美关系学这门课
· 聊园一六二期 伯瑞下岗 --忆我的
· 聊园一六二期 北 京 和 我 迟
· 聊园一六二期 歌者无疆 --写在三
· 聊园一六二期 病中聊"饮食" 阿乡
· 聊园一六二期 听母亲说父亲-郁
· 聊园一六二期 郁美兰来信
· 聊园一六二期 "何先生"王立国和
· 聊园一六一期 梦里寻她千百度,
· 聊园一六一期 中秋有奖灯谜谜底
【零三聊园】
· 聊园一七一期 闲聊“自知之明”
· 聊园一七一期 武夷山散记 迟
· 聊园一七一期 默雅娜塔莎 阿鄉
· 聊园一七一期 会长致辞 张惠铭
· 聊园一七一期 北美大地 傲霜斗
· 聊园一七一期 人之初,喜爱聊
· 聊园一七一期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 聊园一七零期 科协初期二、三事
· 聊园一七一期 浮生杂记(之六)
· 聊园一七零期 科协十年感言 何
【零四聊园】
· 聊园一七八期 我所经历的美国大
· 聊园一七八期 浮生杂记(之十三
· 聊园一七八期 借奥运主办之机,
· 聊园一七八期 再添上几个歇后语
· 聊园一七八期 英语中12个月的名
· 聊园一七八期 关于公厕,说个在
· 聊园一七八期 咏史 独孤一郎
· 聊园一七七期 名画欣赏(5) 李
· 聊园一七七期 凑一凑歇后语 老
· 聊园一七七期 白族风俗 赵颜
【零五聊园】
· 聊园一八七期 漫聊误会 老王
· 聊园一八七期 (相声)狗年说狗
· 聊园一八七期 生活在现在 李亭
· 聊园一八七期 William 和 Julia
· 聊园一八六期 闲聊MM 刘欣
· 聊园一八六期 唠唠年龄 老王
· 聊园一八六期 英语互动式学习小
· 聊园一八六期 闲话醉酒 李琼
· 聊园一八五期 观看美国中学合唱
· 聊园一八五期 浮生杂记(之二十
【零六聊园】
· 聊园一九一期 全球变暖及其它(
· 聊园一九一期 人生六十才开始(
· 聊园一九一期 回忆文革岁月(4)
· 聊园一九一期 关于月亮的传说
· 聊园一九零期 名画欣赏(14)
· 聊园一九零期 兰州夯客 苑波
· 聊园一九零期 你必须知道的事情
· 聊园一九零期 回忆文革岁月(3)
· 聊园一八九期 名画欣赏(13)
· 聊园一八九期 活人真是难事 贾
【零七聊园】
· 聊园一九二期 木头谈酒(2)-
· 聊园一九二期 木头谈酒(1)—啤
· 聊园一九二期 2007年改变你生活
· 聊园一九二期 (相声)小祝在北
· 聊园一九二期 回忆文革岁月(5)
【友情链接】
存档目录
01/01/2014 - 01/31/2014
12/01/2013 - 12/31/2013
11/01/2013 - 11/30/2013
02/01/2013 - 02/28/2013
01/01/2013 - 01/31/2013
10/01/2010 - 10/31/2010
09/01/2010 - 09/30/2010
08/01/2010 - 08/31/2010
12/01/2009 - 12/31/2009
11/01/2009 - 11/30/2009
10/01/2009 - 10/31/2009
09/01/2009 - 09/30/2009
08/01/2009 - 08/31/2009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聊园一八二期 亦谈死和灵魂的学问一二 独孤一郎
   

亦谈死和灵魂的学问一二

独孤一郎


施瓦茨教授的近作《死后实验》(注1)使我感到困顿,尽管它赢得了不少学者的赞许。作者以自传开场,用流水帐方式记叙了由他在亚利桑那州图森市(注2)主持的三次实验的来龙去脉,最后,根据实验的结果,为读者开拓了“人死后灵魂活着”的启示。

施瓦茨教授的三次实验操作大同小异:实验前,先将为数不多、参加实验的人选(每次实验人选不足十人)分为两组,一组专“述说”,以下称为“述者”(注3);一组专“核对”,以下称核者“(注4)。所有的述者、核者分别来自美国各地,并且互不相识。实验以一对一方式在述者与核者之间进行,述者凭著当时自己的感觉,陈述有关核者的种种家族内情,如人物、动物、事件等等;核者则根据自己的经历或所知一一核对,以“对”或“错”回答述者,并以此记分,作为实验数据。对于述者的陈述,核者可在现场保持缄默,实验后再按照当时默记的“对”或“错”记分(第二次实验曾用此法)。每次实验,述者的人数都比核者略多,第次轮换,然后再更换核者,周而复始,直至终了。实验时,室中隔有幕帘,述者、核者双方不能互见。此外,述者、核者各自分别都与脑电波、心电图仪器相连,实验室中还设有录像机、照相机记录实况,既防备实验过程中可能的作弊,也为日后提供可靠的实况证据。

经过数据整理,施瓦茨教授惊奇地发现实验中述者对核者家庭琐事的陈述很多都能准确地与事实相吻合,其随机概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以上,有些事件甚至连核者本人当时都不能记忆,经事后才能证实。因此,施瓦茨教授认为这种奇妙的现象恰恰证实了核者家中死者的灵魂当时与述者同在,将家中的信息告示了述者的设想。经过慎重考虑,施瓦茨教授终于得出了“人死后灵魂活着”的启示。

施瓦茨教授的实验也许能给某些人新的启示,使他们重新估价“灵魂活着”的设想和它的科学性,即使目前的科学还无法有效地证实这种假设。科学的本身意味着真实,人类要走向真实,必须摈弃理念的偏狭。如果我们将施瓦茨教授的设定界域有限地放宽,假设任何一个家庭的信息都是由该家族的成员提供,并且,我们简单地把一个家族的成员分为“死者”和“活者”二组,按照目前尚属有效的古典逻辑三段论,可以得出以下不同结果:

一. 所有的家族成员都提供家族信息,
“死者”是家族成员,
所以“死者”提供信息。

二. 所有的家族成员都提供家族信息,
“活者”是家族成员,
所以“活者”提供信息。

当然,我们还可以把二者的结果组合,作为第三种结果,即,“死者”与“活者”共同提供信息。这种截然不同的答案,已让人无所适从。其实,施瓦茨教授的实验报告只告诉了人们一件事:在亚利桑那图森,两个互不相识的人在某距离之中,由一方说中另一家庭琐事的随机概率高达百分之七十。除此之外,别无其它。(在此,我们不讨论实验的普遍性和可靠性。)根据实验结果,同样是设想,难道我们不能有另一种启示:当人与人互相靠近时,人们的信息可以通过某种精神微元传递;并且,这种传递与传递一方的意识无关?当然,这不过是许多设想中的又一个罢了。

施瓦茨教授所谓的灵魂,其实是指死人的幽灵。对于他的启示,我更投目于这种死人与活人相互了解的精神传递方式,也更执著于在人类科学还未能有重大的突破之前,即人类的科学还未能充分地了解这种抽象精神的传递方式,或跟踪这种抽象精神的足迹,并破译它的密码之前,任何试图证明死人灵魂存在的实验都会显得不可靠,任何解释死人灵魂的假说都充溢着缺陷;因为它不能解释问题的整体和本质而缺乏真实。

有关死的论述,有关灵魂的探讨,古今载籍,浩如烟海。古代埃及人热衷于经营死后的安置,认为死只是灵魂与躯体的暂时分离。他们对死颇有研究,可惜年代久远,文籍湮灭无存;古埃及人木乃伊的部分制法,还是由希罗多德传之后世的(注5)。关于死或生命的探讨文献,迄今所存最早的见于阿克拉西曼德的残篇之中(注6),他将万物之生命都归源于阿培隆(注7),阿培隆永恒不灭;万物死后,阿培隆会重新派生新的生命,如此循环不绝。不过,他的学生阿克那西迈尼斯(注8)则认为万物的本源乃是气,人类的灵魂也是气,生命存在于呼吸之中,停止呼吸便是死亡,灵魂也随之消散。他的这一观点,与稍后于他的中国庄子(注9)极为相似。庄子认为,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当然庄子的所谓气更显得抽象。古希腊的医界大师希波克拉底(注10)也认为气是生命的本源,但他又认为维系人类生命的乃是液体;人体的生命是一个处在流动变易之中的、由多种要素构成的整体,人体中的液体,正是担负着这种使命。大哲苏格拉底(注11)则认为灵魂源于观念之天,随着人的降生而附于人体;人死后灵魂与身体分离,得到解放,回归天宇。苏格拉底认为人的灵魂赋予身体以活力,完善自己的灵魂至关紧要;人只有通过真正懂得真、美、正义的哲理,才能完善自己的灵魂。柏拉图(注12)在苏格拉底灵魂之论的基础上再将灵魂的意义扩大,把灵魂熔入了人类的伦理学。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自然地要比身体重要,因为灵魂把身体当作器具使用,所以健康的灵魂又比健康的身体更为重要。至于邪恶,它比死亡更糟;偏狭又比受苦更糟,因为偏狭触及灵魂。柏拉图还把灵魂的四大懿美列为正义、睿智、勇敢、敛节;正义则又是后三者的统一与和谐。然而,在众多的古代英豪之中,以专著讨论生命与灵魂的,当首推亚里斯多德(注13)。亚里斯多德的《论灵魂》写于他在雅典柏拉图学院的学生时代,可惜这部原作已经随世瘦损,使我们无法窥及全豹(注14)。亚里斯多德说,灵魂是身体的第一真存;灵魂是生命的基原;灵魂超于一切。大体而言,亚里斯多德认为灵魂并非由元素合成,它也并不存在于万物之中。生命是灵魂和肉体相结合的统一体;灵魂是生命的形式,肉体是生命的质料。他还将灵魂分为三种类型,即植物灵魂,动物灵魂,理性灵魂。植物灵魂专司营养和成长,动物灵魂主管运动和力量,而理性灵魂则掌握精神与思维。人类中只有少数高等级的人才具有深思熟虑、理论推演的理性能力。亚里斯多德还认为灵魂可以借助感官的功能表现其自身。灵魂中还有心灵,心灵具有引进思维和判断的功能,心灵本身也是思维的,思维与思维的对象一致。这里,亚里斯多德其实已经把他深奥而微妙的形而上学理论通过灵魂二字渗透到生物学和心理学之中了。亚里斯多德之后,还有王充(注15)、培根(注16)等人写过《论死》的文章,但和亚里斯多德的大块专著相比,都显得瘦小,虽然,他们各自的立意也不尽相同。

历史继续演变,希腊衰落,罗马兴盛,人类也进一步迈入宗教时代。随着宗教逐渐地占据了整个人类市场之后,死和灵魂的普遍观念也脱离了早期的淳朴、简约而渐趋虚糜、繁奥。在漫长的世纪中,究竟是宗教驱使人类,还是人类驱使宗教,已无法细细分辨了。不过所有教民殷富的各派宗教,诸如犹太教、基督教(包括罗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都有灵魂不死之说,都把灵魂肉体化,杂以陟罚,善善恶恶,作为人们死后的归宿,各派宗教塑造的灵魂的形象与归宿各有差异。(注17)在宗教与神学主宰人们心灵的暗淡时代里,科学与哲学多被禁锢;虽然如圣.奥古斯汀(注18)、圣.安塞尔(注19)、圣.托马斯.阿奎纳斯(注20)等人也曾蜚声当世,他们讨论灵魂,谈说哲理,但他们的论著正如他们的名字那样,掺杂着浓厚的神学色彩而显得不伦不类。直到十六世纪,首功哥白尼,继之以开普勒、伽利略、牛顿这些人类的精粹,他们对科学勇敢地开拓,打破了人们思想的岑寂,使人类从冬眠中觉醒,又逐渐地转回到原先被他们遗弃的景行大道。

在哲学界,笛卡尔(注21)重开纪元,于1637年出版了他的《论科学中正确指导理念和寻找真理的方法》一书,引发了现代哲学车轮的运转。(注22)之后,斯宾诺莎(注23)、洛克(注24)、莱布尼兹(注25)、休默(注26)、康德(注27)、黑格尔(注28)等哲学大师相继升堂,各以洋洋万言,抒陈己见,把哲学的天地推向了空前的繁荣。他们的论题虽然大多专注于人体与心智、情感与愿望、忠顺与道德、理念与事实、宗教与政治、精神与物质等方面的讨论,但对于死和灵魂的探索,却也不乏观点;这些观点,根本上重建了神学以外的灵魂意义。譬如,笛卡尔在重点讨论人体与心智的同时,认为灵魂寄存在松果体内,并通过松果体与人体关联。(注29)斯宾诺莎则认为灵魂绝非人间之物,而是神物;但灵魂并不永存,而是随身体一同死亡。(注30)莱布尼兹又在单子(注31)的基础上将灵魂分为两种:普通灵魂和理性灵魂(或者精神);前者是一种高度发达的单子,它具有自我意识和理念。人体正是许多这类单子的组合;而在这许多灵魂单子中又有一个主宰单子,它便是人体的灵魂。洛克与休默都凭经验感知因果,对于灵魂的意义,他们使之进一步虚脱;他们有把灵魂共同认作心智之时,也有对其各说短长之时。洛克认为,所谓非实质的灵魂并不特别重要。意识尽能在不同的灵魂间转换,转换中意识保持自我同一(注32);另一方面,意识也能在原同的灵魂中消然尽失。休默则沿用斯多葛派(注33)的观点,将灵魂视为某种宇宙火焰的合成物,认为人死之后,灵魂又回归宇宙火焰,并与之混为一体而无法分辨。灵魂的神学意义在康德和黑格尔的手中已经基本虚脱殆尽,在他们的著作里,灵魂实际上成了心智或精神的代名词;不同的是:康德认为灵魂的不死之说无由证实,只能作为一种假设而存在;黑格尔则认为精神不随生命死亡,而是在生命死后—肢解—再生。诚然,他声称过精神比灵魂有着实质而广泛的形式(注34)。

为什么早期的现代哲学和神学依旧藕断丝连,我已不能尽知,也许不必尽知。不过,勇敢的费尔巴哈在1830年匿名发表了《论死与不死》一书,批判宗教神学的灵魂不死之说以后,却因此受累。(注35)费尔巴哈一生并不走运,还因为在死前二年加入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组织的德国社会民主党而受到后世讥评。

我就此结束我的独白,把未来的灵魂之说留给有兴趣的读者继续探索吧。

注释:
1. 施瓦茨(Gary E. Schwartz, Ph.D.):亚利桑那大学(University of Arizona)教授,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死后实验》原书名Afterlife Experiments, 2002年纽约Pocket Books出版。
2. Tucson, Arizona: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主要城市之一,亚利桑那大学的所在地。
3. 原文Sitter,直译:坐者。
4. 原文Mediums,直译:媒介。
5. 希罗多德(Herodotus 485?-425B.C.):古希腊最早的历史学家,出生于小亚西亚的赫力卡纳苏(Halicarnassus),现存著作有《历史》
6. 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 611-547B.C.):古希腊哲学家,出生于小亚西亚的米来都(Miletus),泰勒斯(Thales,西方哲学始祖)的追随者和继承人。著有《论自然》,原书已佚,仅有残篇数则由亚里斯多德(Aristotle),辛泊里克俄(Simplikios)保存下来。
7. 原文apeiron。
8. 阿那克西曼尼斯(Anaximenes 586-525B.C.):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和继承人。
9. 庄子(369?-286B.C.):姓庄名周,中国老庄学派的创始人之一,道家主要代表人物。著有《庄子》。
10. 希波克拉底(Hippokrates 460-377B.C.):古希腊医学派领袖,西方临床医学鼻祖,主张医学发展应本于科学实践的基础之上。现存著作有《希波克拉底文集》。
11. 苏格拉底(Socrates 469-399B.C.):古希腊哲学家、辩论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本人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著作,他的思想、言论、德行大多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赞诺芬(Xenophon 434?-355B.C.古希腊哲学家、历史学家)的著作见诸于世的。苏格拉底有关灵魂的详细论述,主要载于柏拉图的《斐多篇》,以及《斐德罗篇》、《高尔及亚篇》等。
12. 柏拉图(Plato 427-347B.C.):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和理论对西方文明的发展起过重大影响。著作有《斐多篇》、《斐德罗篇》、《普罗泰哥拉篇》、《高尔吉亚篇》、《蒂迈欧篇》、《智术之师》、《共和国》、《法律》等。
13. 亚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B.C.):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柏拉图的学生。亚里斯多德被公认为是对西方文明发展最具影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著作有《论题》、《物理学》、《论灵魂》、《形而上学》、《尼各马可伦理学》、《尤德美伦理学》、《政治学》、《修辞学》、《诗学》等。
14. 亚里斯多德十八岁进入雅典柏拉图学院并在那里学习了将近二十年。一般公认,《论灵魂》一书的大部分写作于这段时间的后期,但具体年代已不可考。《论灵魂》原著已无法查证,现存《论灵魂》一书是后人根据亚里斯多德留存的有关篇章组合而成。
15. 王充(27-97?A.D.):字仲任,中国东汉时哲学家。现存著作有《论衡》。《论死》是《论衡》中的一篇。
16. 培根(Bacon, Francis 1561-1626):英国哲学家。现存著作有《论文集》、《学术的进展》、《新工具》等。《论死》收集在《论文集》中。
17. 这里作者显然将宗教与神学紧紧地联在一起而不同意西方典籍将中国的儒家册入宗教派别之说。作者认为儒学是中国古代由孔子创始的一种社会人生处世哲学,与宗教无关。孔子一生不述生死学问,与鬼神更是无缘。有学生季路问事鬼神,孔子答:“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问死,答:“未知生,焉知死?”以此相拒。(详见《论语.先进第十一》)儒家传统经典《十三经》,无一与鬼神相关。
18. 圣.奥古斯汀(St. Augustine 354-430A.D.):中世纪早期著名哲学家、基督教思想家;生于北非的塔盖斯特(Tagaste),32时成为基督教徒,并开始学习和写作生涯,后来成为北非希波(Hippo)主教。著作有《论创世纪的直译含义》、《论幸福生活》、《论真实的宗教信仰》、《论洗礼》、《忏悔录》、《上帝之城》、《论三位一体》等。
19. 圣.安塞尔(St. Anselm 1033-1109):中世纪意大利基督教哲学家、神学家。安塞尔少时因父亲鲁莽离家移居诺曼底,随后即献身宗教事业。1078年,安塞尔旅居英格兰,并在那里建立了声望。1097年,安塞尔返欧洲大陆去罗马,但于1100年被英王亨利一世(Henry I)招回。1107年,圣.安塞尔成为英格兰坎特培雷(Canterbury)大主教。著作有《独白》、《对白》、《真理》、《对话录》等。
20. 圣.托马斯.阿奎纳斯(St.Thomas Aquinas 1226-1274):中世纪意大利经院哲学家、基督教神学家;年轻时曾旅居巴黎,钻研神学,一生为宣扬神学尽力,最后成为教皇葛里高里第十(Pope Gregory X)的顾问。著作有《论真理》、《反异教大全》、《论上帝的权威》、《论反阿威罗伊者观念的共同性》等。按:阿威罗伊(Averoes):伊斯兰哲学家,主张物质和运动永恒存在,不为真主所创造。
21. 笛卡尔(Descartes, Rene 1596-1650):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科学家,1628年移居荷兰,1649年移居瑞典。著作有《论科学中正确指导理念和寻找真理的方法》、《哲学原理》、《深思集》、《心理方向规则》等。
22. 现代英国哲学家罗素(Russell, Bertrand 1872-1970),曾将现代哲学的开端划归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代,但他也完全赞同绝大多数学者的意见,将现代哲学发展的开端归之于笛卡尔,因为笛卡尔是亚里斯多德之后第一位在哲学和科学上都具有成就的人,笛卡尔也是亚里斯多德之后第一位对现代哲学的发展最具影响的人。有关罗素这方面的详细论述,可参阅他的《西方哲学史》第三册现代哲学前部分。
23. 斯宾诺莎(Spinoza, Baruch 1632-1677):荷兰哲学家。著作有《伦理学》、《神学-政治论》、《政治论》等。
24. 洛克(Locke, John 1632-1704):英国哲学家。著作有《人类认识论》、《论政府二篇》、《写给容忍的信》等。
25. 莱布尼兹(Leibniz, Baron Gottfrien Wilhelm Van 1646-1716):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著作有《人类理智新论》、《单子论》、《自然与优雅的原理》、《神正论》等。
26. 休默(Hume, David 1711-1776):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著作有《人性论》、《人类理智研究》、《道德原理研究》、《英国史》等。
27. 康德(kant, Immanual 1724-1804):德国哲学家。著作有《纯理性批判》、《实际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道德的形而上学》、《伦理学的形而上学基本原理》、《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成分》等。
28. 黑格尔(Hegel, Georg Wilhelm Friendrich 1770-1831):德国哲学家。著作有《心智现象学》、《逻辑学》、《法律哲学》、《历史哲学》等。
29. 按照现代医学,笛卡尔的观点是错误的。目前认为松果体的功能是感知光并产生光控激素。松果体:人体大脑深部组织,形状如松果。
30. 斯宾诺莎对灵魂的模棱解释,给后来学者带来质疑。
31. 单子:monad。莱布尼兹把单子看作一种不可分割的、不具同一性的精神实体,这与意大利文艺复兴哲学家布鲁诺(Bruno, Giordano 1548-1600)所持的单子是具有内在创作力的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的观点有所不同。
32. 自我同一:Personal identity. 洛克的哲学用语,指具有保持相同意识的人。洛克这里所用的灵魂实具思想或精神的含义。
33. 斯多葛派创自纪元前四世纪,宣扬服从命运和泛神论思想;主张克制、禁欲的人生生活。
34. 参见黑格尔的The Encyclopaedia of the Philosephical Sciences. Part Three, Philosophy of Spirit, 414.
35. 费尔巴哈(Feuerbach, Ludwig 1804-1872):德国哲学家。著作有《从培根到斯宾诺莎的现代哲学史》、《莱布尼兹的表现、发展与批评》、《派雷贝奈》(按:Pierre Bayle 1647-1706,法国哲学家)、《基督教的实质》等。费尔巴哈因拒绝发誓声明他不是《论死与不死》一书的匿名作者而受到Erlangen大学免除他教职的处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